第91章 不合規矩啊

“嗯——”徐平手中拿着文書,擡起頭來看着趙珣。“契丹點集的兵馬,正向幽州進發,將於九月底佈置于山前各地。山後呢?”

趙珣叉手:“相公,契丹以爲今冬戰事在山前,山後沒有點集兵馬。相公一再說,今冬用兵於太行山,奪飛狐、靈丘、易州,並對劉學士明言相告。”

“這不合規矩啊!”徐平揚了揚手中的文書,“我們可以不打雲州,但契丹要點集兵馬來防啊。他不點集兵馬,是瞧不起我們圍着雲、朔等州的近三十萬兵嗎?豈有此理!”

趙珣怔住,一時不知道該怎麼接話。原來還有這種規矩嗎?打不打操之在我,但你要用重兵防守,不然就是瞧不起我們。瞧不起要怎麼樣?

沉默了一會,趙珣道:“相公的意思,以後契丹應當年年防秋?”

“對啊,當然了。以前敵攻我守,本朝年年措置防秋,費了無數人力物力。好不容易轉守爲攻了,契丹憑什麼不防秋?真當本朝不敢打嗎?世間哪有這種道理!山後如果契丹不點集兵馬,那就打了!先打山後,再打太行山,最後打山前,幾千裡打上一氣!”

趙珣嚇了一跳,轉身看了看地圖,才道:“相公的意思,是從豐勝路一直向東打來?”

“不錯!契丹不點集兵馬,壞了規矩,那我們可要想清楚怎麼應對!”

說完,徐平起身站到牆上掛的大幅地圖前,看了一會,對趙珣道:“你去知會明太尉等人,一會一起入宮奏事。豐勝路要動一動,讓契丹把兵馬點集起來。不然,今冬的方略就要大改,僅僅是太行山中一條蒲陰陘可是不夠,怎麼也要再搭上幾座州城。”

現在與契丹的大局是對峙,對峙要求雙方在前線保持相當兵力,軍力均衡。一方不佈防,那是怎麼一回事?夏天和秋天不適合用兵的時候也就算了,到冬天還不點集兵馬,契丹這是破壞南北對峙的大局啊,那還了得!這是無論如何都不能夠被允許的。

到了靖方殿,徐平與一衆大臣行禮如儀,捧笏道:“陛下,都部署司有從契丹來的信報,其已點集兵馬到山前數州。山後卻沒有異動,並不點集兵馬。”

趙禎道:“宰相不是已告知契丹使節劉六符,今冬于山前用兵,山後並不開戰嗎?”

“是啊,但那要契丹點起兵馬來,分守要地纔可以。本朝二十餘萬大軍,環契丹山後數州而列,每年所費錢糧不少。契丹豈可置之不理,以不足十萬軍守地方,世間哪有這種道理?以前本朝年年防秋,無不在沿邊列五六十萬禁軍,嚴備契丹。現在攻守易勢,輪到契丹防秋了,他們怎麼可以不點集兵馬,佈防重兵!”

徐平說得義正辭嚴,趙禎和幾位大臣各得目瞪口呆,沒有想到世間原來還有這種道理。

雙方沒有正式立約前,就是戰略對峙,一旦前線軍力失衡,隨時會發生戰事。這是徐平一再強調的,只是契丹人還沒有形成這種意識,宋朝的官員同樣也沒有。前些日子徐平還一直說今冬在山前打,山後不要異動,以免讓契丹誤會,沒想到現在完全變了。

當然變了,徐平怎麼會想到契丹竟然不在山後點兵,去年明明那裡纔剛打了一仗。

沉吟一會,趙禎問道:“依宰相之見,該當如何?”

www• тTk дn• ¢O

徐平讓王凱和趙珣掛起地圖來,指着上面道:“本朝沒有大打的準備,今冬戰事只能小打,不可過於深入。是以,應該以前出邊境百里爲限,至遠不能過二百里。不然儲存的糧草不足支撐,戰事進程也難掌控。以此爲原則,沿邊境從東到西,有以下幾個地方可以下手。一是沿驛道,從雄州攻新城、范陽;二是從北平軍攻易州;三是自代州配合北平軍攻易州,取靈丘和飛狐;四是出雁門取朔州;五是自振武軍攻德州;六是自雲內州東去攻豐州。豐州去年已經打過,那裡本就是留給契丹,以疲契丹山後之軍的,不必考慮。河東兵馬要取靈丘和飛狐,故朔州也不打。現在契丹竟敢不點山後之兵,豐勝路兵馬必須讓契丹的山後動起來,只有一個地方比較合適,那就是自振武軍攻德州。”

攻下德州,甚至更進一步,攻下白水濼,截斷過九十九泉這條契丹聯繫北方大草原的要道,足以讓他們傷筋動骨。去年是擺明了讓契丹攻,徐平帶宋軍守,沒有讓曹克明向這個方向發力。今年契丹竟敢不點山後兵馬,說不得,只好走這一條路了。

比較起來,現在的豐州不管是對契丹還是對宋朝,都是雞肋,取之無益。擺在豐勝路的幾軍,是從振武縣威脅西京大同府的,並不是與豐州的契丹兵對峙的。之所以沒有集中到振武縣去,只是吸引契丹向豐州派駐軍隊罷了。

這就是兵多將廣的好處,宋朝隨便選一個進攻方向,就可以集中起十萬大軍。數千裡的國境線,契丹的防線在宋朝看來處處是漏洞,隨便選一個地方就可以打一仗。完成了軍制改革,禁軍徹底變成了野戰兵團,只要向前線派出指揮機構,仗隨時可以打起來。不再跟以前一樣,要打仗,先要花大量時間和精力集中兵馬,準備糧草。甚至由於禁軍是在各駐地處處設防,空有龐大兵力,卻集中不起力量來。

起身看了看地圖,趙禎明鎬:“若從振武去攻德州,糧草足否?”

明鎬捧笏:“自去年一直向雲內州運送糧草,現在那裡的儲積,可支撐十五萬人一年之用。若是隻用豐勝路的兵馬,攻德州,甚至攻到白水濼都是足夠的。”

丁度看着地圖,口中道:“自振武出兵,也極是可行。豐州的防務可暫交豐勝路都巡檢司,命清塞軍東到振武,再從雲內州一帶移兩軍去,即有十數萬兵馬。契丹在山後數州的兵馬,不足十萬人。他們今年不點集,契丹人不敢輕離雲州,這十數萬兵馬便如入無人之境。攻下德州,再把契丹的山後幾州劫掠一空,他們數年之內恢復不過來。”

契丹的常備軍,山前不足二十萬,山後不足十萬,王庭所部直屬軍隊十餘萬,這四十萬人已經是契丹能夠支撐的極限。其中王庭的直屬十餘萬人,還兼事遊牧,算是半脫產的軍隊。以山前山後十六州之地,支撐二十餘萬人,民間已無餘力。

契丹對宋作戰,靠的是秋冬季節從所屬遊牧部落點集。兵馬聚集到邊境之後,由燕地的農耕地區提供一兩個月的糧草,而後迅速入宋境搶掠。這是一個鏈條,一旦不能從宋境搶到糧草,則燕地就不能支撐大軍,契丹的作戰體系就崩潰了。

第241章 白壁題詩第167章 有虛有實第290章 刀拿在手裡揮砍纔有用(上)第224章 安守本分第111章 以假僞真第32章 東華門第3章 一路千里第106章 我怎麼小心眼了?第61章 按戶配炭第76章 臨機處置第124章 段雲潔的麻煩第8章 通判廳第58章 怪人知縣第49章 戰後忠州第99章 前奏第266章 我們等得好苦!第76章 血染清江水第18章 種士衡第141章 永寧侯不得意?第178章 大獲全勝第56章 國柄第86章 不要放走党項人第38章 再見故人第39章 文理荒謬第17章 回聲第107章 嚇人的錢數第315章 亂戰第34章 都不可行第138章 憤怒第311章 全國統籌第41章 宰相的日常第237章 豪華馬車上架感言第234章 導洛入汴第69章 做做樣子第191章 我也不管第158章 桃花運第168章 不平靜的夜晚第14章 邊亂第141章 分頭行事第177章 風波將起第35章 我有三策第83章 猛虎入狼羣(一)第157章 花紋不甚美第84章 蓄勢待發第187章 時差第176章 一日兩待制第119章夜戰第23章 這就是俠客?第186章 世道要變第239章 別做書呆子第33章 有錢纔好第91章 災年第119章 月黑殺人夜第73章 地方反應第211章 王素田莊第29章 邕諒路第301章 抑制清流第33章 有錢纔好第320章 一切要講好第161章 特旨升遷第26章 龍門酒家第326章 要交給你了第60章 騷亂第13章 受歡迎的購物券第85章 來的都是豬嗎!第185章 三司商鋪第191章 王素的心思第316章 大火第317章 財運當頭第174章 公事公辦第30章 端午(中)第24章 留客第299章 不吝重賞第228章 大戰將臨第1章 錢能通神第4章 馬政第2章 黯然離去第219章 再對天章閣(上)第319章 使節第19章 忠州小衙內第27章 衝突第125章 終於有事做了第38章 必勝之勢第106章 桑懌南來第67章 選擇第77章 歲幣不須再提第164章 運籌帷幄第242章 節制三路第86章 考慮問題的角度第17章 最難是缺人第27章 辨司馬光第44章 鄉下小鋪子第201章 陛辭第87章 我們投降第31章 端午(下)第118章 漸有頭緒第178章 你不是那塊料第54章 家賊第69章 山雨欲來(下)
第241章 白壁題詩第167章 有虛有實第290章 刀拿在手裡揮砍纔有用(上)第224章 安守本分第111章 以假僞真第32章 東華門第3章 一路千里第106章 我怎麼小心眼了?第61章 按戶配炭第76章 臨機處置第124章 段雲潔的麻煩第8章 通判廳第58章 怪人知縣第49章 戰後忠州第99章 前奏第266章 我們等得好苦!第76章 血染清江水第18章 種士衡第141章 永寧侯不得意?第178章 大獲全勝第56章 國柄第86章 不要放走党項人第38章 再見故人第39章 文理荒謬第17章 回聲第107章 嚇人的錢數第315章 亂戰第34章 都不可行第138章 憤怒第311章 全國統籌第41章 宰相的日常第237章 豪華馬車上架感言第234章 導洛入汴第69章 做做樣子第191章 我也不管第158章 桃花運第168章 不平靜的夜晚第14章 邊亂第141章 分頭行事第177章 風波將起第35章 我有三策第83章 猛虎入狼羣(一)第157章 花紋不甚美第84章 蓄勢待發第187章 時差第176章 一日兩待制第119章夜戰第23章 這就是俠客?第186章 世道要變第239章 別做書呆子第33章 有錢纔好第91章 災年第119章 月黑殺人夜第73章 地方反應第211章 王素田莊第29章 邕諒路第301章 抑制清流第33章 有錢纔好第320章 一切要講好第161章 特旨升遷第26章 龍門酒家第326章 要交給你了第60章 騷亂第13章 受歡迎的購物券第85章 來的都是豬嗎!第185章 三司商鋪第191章 王素的心思第316章 大火第317章 財運當頭第174章 公事公辦第30章 端午(中)第24章 留客第299章 不吝重賞第228章 大戰將臨第1章 錢能通神第4章 馬政第2章 黯然離去第219章 再對天章閣(上)第319章 使節第19章 忠州小衙內第27章 衝突第125章 終於有事做了第38章 必勝之勢第106章 桑懌南來第67章 選擇第77章 歲幣不須再提第164章 運籌帷幄第242章 節制三路第86章 考慮問題的角度第17章 最難是缺人第27章 辨司馬光第44章 鄉下小鋪子第201章 陛辭第87章 我們投降第31章 端午(下)第118章 漸有頭緒第178章 你不是那塊料第54章 家賊第69章 山雨欲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