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嚇人的錢數

站在河堤上,看着奔騰翻滾有些混濁的洛河水,王堯臣嘆了口氣:“上半年眼看着洛河灘露出了大半,你在上游一修壩,剩下的水道小得不起眼了。這才過了多少日子?幾場大雨下來,就又成了這樣。還好天旱的時候你一直提醒修護河堤,沒出事情。”

徐平道:“半年旱,半年澇,這是最怕遇到的災情了。大旱之後必有大澇,大澇之後又多發蝗災。伯庸,你還是不要掉以輕心,等水退下去,一定要注意防蝗防疫。這兩種災要是起來,可是比旱澇更加可怕。”

“我知道了,會安排人手去做。還好現在錢糧充足,不然真會出大亂子。”

說到這裡,王堯臣也有些無奈。說是錢糧充足,其實都是徐平從營田務挪借,以及從其他州軍調過來的,河南府的糧庫早就空了。轉運使司管一路錢糧,可以在本路範圍內調配,由於動手得早,這麼大的災情竟然就這麼輕鬆渡過去了。甚至洛陽城裡的人,很多不知嫁穡的都不知道今年遭了大災,一派歌舞昇平。

做地方官的,最怕的就是碰上這種大災之年,饑民流離,一個不好就會鬧出大事。河南府處置得當,沒有出現大規模的災民逃荒,爲此還受到了特旨表彰,王堯臣也爲此升了一官。壞事變成了好事,王堯臣還是挺感激徐平這位自己的同年的。

沿着河堤走了一會,兩人在河邊的一處觀景亭坐了下來,徐平聽着河邊大柳上蟬蟲有氣無力的叫聲,對王堯臣道:“這一個夏天就要過去,瘋叫了幾個月的蟬也沒力氣了。秋天是收穫的季節,伯庸,今年營田務及周圍州縣民間種的棉花會運到西京城裡來,在這裡紡成紗,織成布,甚至裁成衣,賣到外路州軍去。這規模可是不小,到時聚在這裡的人和物不計其數,商賈雲集,亂糟糟的你可要早些做準備,不要到時手足無措。”

“你一直跟我說秋後收穫的棉花數量不少,但到底有多少?真有你說的那麼多?京西路各州縣種的有近百萬畝,按你說的一畝地可得一百斤棉,那就是近百匹,全部加起來是多少?萬萬匹布啊!雲行,雖然我知道你不說虛言,這數字也沒法讓人信啊!先前京城棉布實際可是價錢與羅相當,不是你在三司定的與苧布同價。一匹羅等於兩匹絹,就是現在棉布多了價錢降下來,算兩匹棉布等於一匹絹好了,這是多少錢?六千萬貫!我大宋一年兩稅纔不到三千萬貫,這數家說出去誰敢信啊!”

徐平笑着搖了搖頭:“伯庸,不是這麼算的。布紗粗而且重,一匹不可能再與絹那樣重十兩或者十二兩算,這是其一。再者現在是營田務種的棉花,從地裡出來,到織出布,全都是在官府的手裡,民間不分利,數額自然就大了許多。要知道,絹布收完兩稅之後大頭還在民間呢,絹和苧布其實還是比棉布多得多。”

道理是這個道理,王堯臣卻連連搖頭,還是不敢相信。

此時的紡織品價格一般是以絹爲準,官方統計一般是絹的匹數與錢的貫數以及糧的石數加總並稱,大略認爲是同一單位。實際上以開封府的物價,一匹絹大約是一貫二百文左右,比一貫還是稍微多一點的。不過天下之大,盛產紡織品的地方價格低一些,主要的消費市場自然就會貴一些。最便宜的是益州,那裡物產豐富,人口密集,不管是布還是絹紡織品的產量都非常巨大,價錢只有開封府的三分之一,這也與蜀道難不好運輸有關。

夏稅收的時候一匹絹是十二兩,官府和買則是十兩一匹,說是和買,實際上從重量上就有兩成的額外剝削。其他的綾羅綢緞各種絲織品,也都是按這重量定匹,如果棉布也是按照這個規格,那算起來就嚇死人了。

實際上不可能,棉布一匹還是要重一些,就是比苧布也要重。但是即使棉布價格與苧布看齊,價格依然可觀。在邕州產地,苧布一匹一般是接近二百文,運到開封府後的市價則是一貫左右。按徐平所說,棉布產值依然是超過五千萬貫的驚人數字。

對於王堯臣這個一府長官來說,這個數字太嚇人了,徐平分析得頭頭是道,他不能不信。但這麼大的一個數字,他又不敢相信。一年五千萬貫,他是河南府通判還是三司使?

徐平只是笑,這種事情也真是難說清楚。這只是棉布的產值,其實還要扣掉各種成本的,當然軋棉之後剩下的籽棉也是一大筆財富,還沒算進剛纔的數額裡。最重要的其實還是因爲這棉花是營田務種的,整個生產鏈條都控制在官府手裡,數額當然巨大。如果只是民間種植,靠着收稅的話,這數安就要掉一個數量級。

與王堯臣想的不一樣,徐平看的不是棉布的產值,更重要看的是後續的增加值。素棉布也不能直接做成衣服,按照此時市價,染色與棉布價植基本相等,做成衣服又最少要再翻一番,這後續的產業纔是洛陽城要發展起來的。

沒到那個時候,想象不出到底會是個什麼樣子,王堯臣實在是操不起這麼大的心。感嘆了一會,不再糾纏這個問題,對徐平道:“對了,還有一件事要與你商量。前幾日分司官員在聚集御史臺前鬧事,河南縣跟他們的公吏,其他人衆口一詞,指認是一個姓馮的押司帶了兩人所爲。我總覺得此事絕不會如此簡單,但沒有明確的證據,手上的事情又多了起來,暫且先放過。從出事之後,那三個人便就不見了蹤影,西京城周圍到處都尋不見,想來是事發之後逃到外路州軍去了。”

徐平想了想,纔對王堯臣道:“不管是逃了也好,躲起來了也好,你一定要派人一直查訪這幾個人。抓不抓到他們倒在其次,關鍵是要給別人做個榜樣,知道在你手下這樣做到底有何後果。若是輕輕放過,只怕此後這種事情層出不窮。”

“我明白,一直都讓人查訪着呢。還有一件事,那一天之後,很多分司官員便就把手裡的銅錢存入了童大郎那裡。我在想着,要不要收拾童大郎?讓他這樣鬧下去也不是辦法!”

徐平搖了搖頭:“罷了,讓他鬧吧。現在河南府的事情多得很,又要防災救災,又到了秋後農忙的時候,不必分那個心了。再者說了,伯庸啊,你要想把一個地方收拾得乾乾淨淨,最關鍵的不是打掃得一塵不染,而是要有一個放垃圾的地方。那個童大郎,還有其他幾個類似的人,就當河南府的垃圾筒吧,只要隨時把周圍清理乾淨就好。”

第244章 孤單應對第221章 細腰城第48章 風波第115章 奇觀第83章 無一石糧入陝西第14章 規劃第18章 內無寇,外無民第210章 札付兩路第100章 鑄錢第195章 衝突第45章 人總會長大第194章 去往何處?第266章 走投無路第37章 月夜雜談第152章 糾纏第205章 內外交困第231章 核心鹽鐵司第27章 歷史的輪迴第44章 嫁女瞻前顧後第213章 預算第19章 出行第42章 動盪第79章 麻煩看清楚第109章 不如結社第105章 大敗的消息第267章 一定要查清楚第193章 一攻一守第107章 誰會那麼蠢?第96章 貴客盈門第221章 再對天章閣(下)第50章 京城故人第24章 嫉妒第105章 大敗的消息第219章 星空(上)第172章 夜戰第182章 你是金子做的第41章 中間派第94章 萬事俱備第85章 軍權的收與管第23章 蔡襄之錯第249章 一拍即合第229章 相公之德,山高水長第22章 忠州來人第187章 頭重腳輕第258章 拆借第151章 春狩第88章 早說過數字會說話(下)第52章 如和風光(上)第48章 風波第259章 前途未卜第310章 死局第134章 亂局第60章 新的門路第199章 三司的難處第28章 竹筐裡的少女第44章 增兵第152章 橫死第185章 初稿已成第74章 政事堂的分歧第15章 軍改第213章 速回慶州第12章 治術(三)第46章 慎選西平王第79章 一劍平亂第174章 砲戰第272章 打就是了!第184章 爲什麼呀?第13章 受歡迎的購物券第9章 問道第64章 歸來第109章 殺人越貨第9章 問道第202章 李覯的去路第219章 降是不降?第148章 軟着陸第147章 淥州被攻第183章 中書條例第147章 破綻第211章 困獸之鬥第41章 中間派第205章 夫妻對話第174章 砲戰第45章 追來了第20章 西行第228章 歐陽修論錢第108章 對面的人家第198章 演練第130章 飲鴆止渴第135章 節制兩路兵馬第4章 馬政第143章 我回來了第265章 飛來橫禍第133章 廣源州南衙王第65章 要將功贖罪第243章 一日兩子第257章 快慢二策第92章 世事誰能預料第335章 錢糧準備第28章 出使歸來第25章 官場浮沉
第244章 孤單應對第221章 細腰城第48章 風波第115章 奇觀第83章 無一石糧入陝西第14章 規劃第18章 內無寇,外無民第210章 札付兩路第100章 鑄錢第195章 衝突第45章 人總會長大第194章 去往何處?第266章 走投無路第37章 月夜雜談第152章 糾纏第205章 內外交困第231章 核心鹽鐵司第27章 歷史的輪迴第44章 嫁女瞻前顧後第213章 預算第19章 出行第42章 動盪第79章 麻煩看清楚第109章 不如結社第105章 大敗的消息第267章 一定要查清楚第193章 一攻一守第107章 誰會那麼蠢?第96章 貴客盈門第221章 再對天章閣(下)第50章 京城故人第24章 嫉妒第105章 大敗的消息第219章 星空(上)第172章 夜戰第182章 你是金子做的第41章 中間派第94章 萬事俱備第85章 軍權的收與管第23章 蔡襄之錯第249章 一拍即合第229章 相公之德,山高水長第22章 忠州來人第187章 頭重腳輕第258章 拆借第151章 春狩第88章 早說過數字會說話(下)第52章 如和風光(上)第48章 風波第259章 前途未卜第310章 死局第134章 亂局第60章 新的門路第199章 三司的難處第28章 竹筐裡的少女第44章 增兵第152章 橫死第185章 初稿已成第74章 政事堂的分歧第15章 軍改第213章 速回慶州第12章 治術(三)第46章 慎選西平王第79章 一劍平亂第174章 砲戰第272章 打就是了!第184章 爲什麼呀?第13章 受歡迎的購物券第9章 問道第64章 歸來第109章 殺人越貨第9章 問道第202章 李覯的去路第219章 降是不降?第148章 軟着陸第147章 淥州被攻第183章 中書條例第147章 破綻第211章 困獸之鬥第41章 中間派第205章 夫妻對話第174章 砲戰第45章 追來了第20章 西行第228章 歐陽修論錢第108章 對面的人家第198章 演練第130章 飲鴆止渴第135章 節制兩路兵馬第4章 馬政第143章 我回來了第265章 飛來橫禍第133章 廣源州南衙王第65章 要將功贖罪第243章 一日兩子第257章 快慢二策第92章 世事誰能預料第335章 錢糧準備第28章 出使歸來第25章 官場浮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