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刀拿在手裡揮砍纔有用(上)

明天是徐平的兩個兒子週歲,最重要的節目自然是試歲,也就是後世說的抓週。張三娘和林素娘及蘇兒三個女人嘰嘰喳喳,興致盎然地討論着應該放什麼東西,怎麼擺放,每樣東西代表什麼寓意。徐平聽了一會就覺得頭要炸了,把自己的官告敕命放下,便對身邊的李璋道:“屋裡悶熱,我們出去飲兩杯酒解暑。”

李璋出了一口氣:“好,好,我也正覺得口渴難耐。”

說完,不管後面蘇兒嘟嘟囔囔說些什麼,跟徐平一起出了房門。

兩人一路走到後園裡,站在池邊吹了一會風,徐平才長出一口氣道:“我還真不知道幾個婦人聚在一起,會這麼熱鬧!要是天天聽她們吵鬧,日子如何過得下去?”

李璋嘆氣:“哥哥福氣,嫂嫂知書達禮,平時沒什麼事情吵你,一年也就不過這麼兩三天罷了。我們家裡,唉——”

嘆口氣,李璋也說不下去了。他倒不是說蘇兒,好歹是跟着林素娘長大的,蘇兒縱然小心眼一點,人還是很文靜的。而是說的自己幾位母輩,以及牽扯到的那些皇親國戚。李用和老大年紀了趙禎才認親,中年發達,免不了納幾房妾室。他家裡又不跟秀秀一樣是一個人住在外面,每天家裡吵吵鬧鬧跟菜市場一樣。

讓幾個女人由着自己的心意擺弄,因爲明天皇帝要親自來觀禮,徐平叫過徐昌來又仔細問了一遍,見沒有疏漏,便就讓他吩咐人過來準備些酒水和清淡時蔬,自己和李璋飲酒。

坐在池邊的柳樹下,吹着涼風,吃了兩塊西瓜,可算是把渾身的燥熱排解出去。

飲了兩杯冰過的果酒,李璋道:“哥哥,官家最近吩咐我,說是要我隨着你修那什麼歷朝兵制。說是要趁機讀些書,也熟悉一下前朝典故,要我問你一聲合不合適。”

聽李璋說這話,徐平就知道趙禎現在心裡的糾結。特殊的經歷和身份,讓趙禎心裡對徐平格外相信。再加上又帶兵破過交趾,徐平說現在的禁軍問題多多,打不了仗,趙禎從感情上第一選擇就是相信。但是禁軍將領一鬧,讓趙禎清醒過來,這種國家大事,不能靠着徐平一說,便就真地把軍制改了。他能說服得了自己,可說服不了朝中文臣武將。最終是留了宣威軍自己改的一個口子,因爲相信徐平,又派了李璋過來提早跟着熟悉。

生母早逝,母子至死都沒有相認,是趙禎心裡的一根刺,這一切都補償在了李用和一家身上。特別是李璋,這些年來一直都跟在趙禎身邊,那真是比自己的親弟弟還親。攏在身邊這麼多年,感情建立起來了,李璋的官位也升上來了,趙禎琢磨着要給他弄點實打實的功勞了。跟着別人趙禎不放心,但跟在徐平身邊,那就萬無一失了。

理清楚了這些頭緒,徐平對李璋道:“這是好事,有什麼不合適的。不過,有些話我要提前跟你說清楚,你自己記着。編歷朝兵制的都是外朝大臣,不是侍從就是館閣官員,飽讀詩書。你一是與他們不熟悉,再一個這些人心裡都有一股傲氣,你是外戚,在他們眼裡是攀附得官,必然瞧不起你。要跟着我編書,就一定要謙遜,跟能這些人共事得來。”

李璋笑道:“哥哥與我從小一起長大,還不知道我的性子?縱然小時候頑劣了些,這些年也都改了。官家也跟我說,到外朝一定要謙虛謹慎,多學是第一要務。”

“你知道就好,心態擺正了,便就一切好說。安心學一兩年,對你未來有無窮好處。”

李璋連連稱是,與徐平一起飲了兩酒,又問:“若是跟着編書,哥哥先教我兩句。不要到時一開口就讓人笑話,被那些文臣宿儒看輕了。”

徐平聽了就笑:“只要你的態度擺正了,便就沒人會看輕你。在那些文臣眼裡,你會兩句也是那樣,不會也是那樣,並沒有什麼差別。”

說完,想了想,徐平又道:“不過,聖上讓你跟着我編書,熟悉人脈是一,更重要的只怕還是要你學些東西。今天無事,我們便就說一說軍制吧,以後你學也有個方向。雖然你一直在宮裡,但職位是在軍中,軍中的事知道不少。且說說看,現在禁軍需要改的時什麼?”

李璋道:“哥哥問的這個不難,其實朝中人人皆知,禁軍現在最需要的精選將領,嚴肅軍紀。只是軍中人事錯綜複雜,將領大多背景深厚,雖然知道,做起來卻是極難。”

徐平搖了搖頭:“國家安定幾十年,不能依靠軍功選擇將領,歷朝歷代都是如此,軍中高官非親即貴。但兩漢之時,哪怕是親貴,如衛霍等人,全是外戚,也能長驅大漠。哪怕就是到了國勢衰微之時,一員偏將帶數千兵,猶能視周圍蠻夷如無物。而如本朝,當年雍熙北伐,宿將仍在,精兵衆多,器甲精良,與契丹戰卻鎩羽而歸,太祖太宗時全國上下念念不忘恢復幽燕,現在卻沒有多少人敢提了,又是爲了什麼?”

“胡人武勇,漢人懦弱,天性如此。自晚唐以來一直這般,也不只是本朝的事。”

徐平連連搖頭:“不,不,不,如果說胡人武勇,兩漢之時的匈奴比現更野蠻,那時的漢人又何嘗懦弱?這種不着邊際的說法,打一次仗可以如此說,幾百年來一直如此,還這樣說就是可笑了。漢人什麼時候缺了武勇?從來不缺的。”

有這種認識怪不了李璋,也怪不了這個時代,實際上哪怕過去了千年,在徐平的前世還一樣有很多人是這樣認爲的。北方的少數民族一定是勇猛無畏,中原的漢人政權一定是貪生怕死,這幾乎成了一種政治正確。徐平前世偶爾看過一部電視劇《祁連雪》,就是講這個時候正在西北蠢蠢欲動的趙元昊的。——此時的元昊還是姓趙,不但是姓趙,而且名字是入趙宋皇室譜牒的。——劇中的趙元昊英明神武,要不是西夏小了一點,按着劇裡說的簡直可以算是可比漢武唐宗的一代英主了。以前徐平還很後悔當時沒有好好看這部劇,如果前世好好看了,現在豈不是對趙元昊瞭如指掌?現在知道得多了,才慶幸當時幸好沒有好好看。實際上的趙元昊貪婪暴虐,這種暴虐可不僅僅是對宋朝,還是對西北的所有漢人和少數民族,包括與他同族的党項人。歷史記載中的趙元昊,除了反宋,剩下的幾乎全都是一個無道暴君的形象,生命的最後舉國皆反,連親生兒子都跟他刀兵相見。簡單的說那部電視劇全部是臆想出來的,跟歷史事實沒有任何關係,仔細看了纔會被騙死。

爲什麼從晚唐之後中原王朝對北方少數民族處於下風?原因很多,但卻絕沒有漢人懦弱胡人武勇這一條。這個來自前世的印象曾經讓徐平很痛苦,因爲跟自己見到的事實完全不同。隨着從底層一步一步走上高位,徐平看到的越來越多,想的越來越多,才最終從這種折磨人的認識中走出來。

第165章 連夜回京第12章 治術(三)第70章 南下大道第44章 增兵第44章 增兵第43章 熊二焦五第189章 棉花推廣第286章 長兄如父第318章 解甲第143章 我回來了第22章 新米第184章 爲什麼呀?第42章 酒名第205章 內外交困第48章 叛國的附馬第231章 隴右遊騎第104章 黃從貴的末日第96章 三司刻書局第221章 再對天章閣(下)第129章 重貶第47章 一年一考第271章 惡劣至極第57章 夜戰(上)第320章 一切要講好第114章 大戰將起第110章 廣發邀請帖第89章 定論第29章 攻略(一)第63章 放生池第255章 把放出去的錢收回來!第68章 交易第268章 幕中的年輕人第42章 方田均稅第221章 廢折支,發實錢第1章 桂州第217章 追獵第88章 猛虎入狼羣(六)第207章 戰還是和?第190章 東還是西?第113章 赤子與行者第103章 官兵要分明第42章 方田均稅第134章 救星第259章 前途未卜第168章 大新聞第188章 怎麼還是如此!第3章 人之將去第45章 扶你上馬可好第191章 反擊第53章 查稅第42章 方田均稅第220章 任福方略第69章 國子監第249章 示之以強第96章 貴客盈門第304章 話從前第206章 全力堵截第175章 別來無恙第138章 要考覈了第118章突然遭遇第157章 考察的外商第53章 炭價風波第103章 官兵要分明第81章 準備迎駕第139章 柳三變求官第299章 不吝重賞第182章 你是金子做的第115章 阿申的信第156章 明爭暗鬥第248章 送到口邊的肥肉第143章 推卸責任第160章 改天換地第9章 永不加賦的困境第41章 亂局第148章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第79章 一劍平亂第207章 離別第189章 連鎖反應第92章 收權第123章我們不能置之不理第30章 分道揚鑣第269章 對峙第48章 做假貨的第241章 羈縻還是郡縣?第237章 豪華馬車第124章 誰願意掃垃圾第66章 文臣武將第206章 望遠鏡第188章 以何處爲準?第66章 以民爲師第82章 不好的預感第265章 飛來橫禍第241章 白壁題詩第53章 萬民雲集第19章 共剪西窗燭第42章 方田均稅第20章 繡花枕頭第22章 兩個小孩第114章 甲峒來的少女第8章 讀書
第165章 連夜回京第12章 治術(三)第70章 南下大道第44章 增兵第44章 增兵第43章 熊二焦五第189章 棉花推廣第286章 長兄如父第318章 解甲第143章 我回來了第22章 新米第184章 爲什麼呀?第42章 酒名第205章 內外交困第48章 叛國的附馬第231章 隴右遊騎第104章 黃從貴的末日第96章 三司刻書局第221章 再對天章閣(下)第129章 重貶第47章 一年一考第271章 惡劣至極第57章 夜戰(上)第320章 一切要講好第114章 大戰將起第110章 廣發邀請帖第89章 定論第29章 攻略(一)第63章 放生池第255章 把放出去的錢收回來!第68章 交易第268章 幕中的年輕人第42章 方田均稅第221章 廢折支,發實錢第1章 桂州第217章 追獵第88章 猛虎入狼羣(六)第207章 戰還是和?第190章 東還是西?第113章 赤子與行者第103章 官兵要分明第42章 方田均稅第134章 救星第259章 前途未卜第168章 大新聞第188章 怎麼還是如此!第3章 人之將去第45章 扶你上馬可好第191章 反擊第53章 查稅第42章 方田均稅第220章 任福方略第69章 國子監第249章 示之以強第96章 貴客盈門第304章 話從前第206章 全力堵截第175章 別來無恙第138章 要考覈了第118章突然遭遇第157章 考察的外商第53章 炭價風波第103章 官兵要分明第81章 準備迎駕第139章 柳三變求官第299章 不吝重賞第182章 你是金子做的第115章 阿申的信第156章 明爭暗鬥第248章 送到口邊的肥肉第143章 推卸責任第160章 改天換地第9章 永不加賦的困境第41章 亂局第148章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第79章 一劍平亂第207章 離別第189章 連鎖反應第92章 收權第123章我們不能置之不理第30章 分道揚鑣第269章 對峙第48章 做假貨的第241章 羈縻還是郡縣?第237章 豪華馬車第124章 誰願意掃垃圾第66章 文臣武將第206章 望遠鏡第188章 以何處爲準?第66章 以民爲師第82章 不好的預感第265章 飛來橫禍第241章 白壁題詩第53章 萬民雲集第19章 共剪西窗燭第42章 方田均稅第20章 繡花枕頭第22章 兩個小孩第114章 甲峒來的少女第8章 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