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憤怒

這間屋子的窗子很小,紅紅的霞光從小小的窗子鑽進來,爬到案几上,隨着風中窗子的擺動飄來蕩去。

徐平看着桌子上那一抹捉莫不定的霞光,沉聲道:“三司要裁人是昨天下午傳出來的,今天一大早就集中起三五百人來,背後沒人煽動,怎麼可能?”

“副使說得不錯,不過我就是想不明白,他們圖什麼呢?”

劉沆看了一天,基本對事情有了一個總體的認識。此次鬧事,必然是三司公吏的高層人員一起參與,還有一些街上閒漢帶頭,最後纔出現這種結果。不過他就是想不通,下層公吏害怕被裁掉,那些上層公吏這麼積極參與幹嗎?

徐平笑了笑:“你手裡管着兵案,所有公吏名籍、遷補甚至刑獄都在兵案管下。可你有沒有想過,這些事情你都說了不算——”

“我是判官,哪裡能夠作主?自然是要聽副使的——”

“不,我說了也不算!”徐平擺了擺手,“甚至省主說了也不算!”

劉沆笑道:“這些小吏的事情,難道還要宰執才能作主?”

“宰相要管,當然是能夠管得了。不過,多半他們是不會管的。說我們說了不算,不是宰相不放權給我們,而小吏們自成一個世界,有他們自己的首領。如果他們的首領不給我們面子,那我們就只能瞪眼看着,半點也奈何不了他們!”

“副使是說,這次事情——”

徐平站起身來,走到窗邊把窗子打開,看着外面晚霞照耀的世界。

“今天爲什麼小吏們聚起來鬧事?爲什麼那些主管公吏巴巴地要把他們趕出來?韓御史不是要裁汰公吏嗎?簡單,他們就把要裁掉的人選好送出來,送出來還不算,還要到宰相府上去亮亮相,還要到御史家裡辱罵一番出口氣。”

劉沆聽到這裡終於有了點頭緒,吃了一驚:“副使是說,今天鬧事的公吏是他們自己挑出來要朝廷裁掉的?這——”

“不錯,就是他們看着不順眼,平時用着不如意,或者不肯跟他們同流合污的人,今天全都趕到街上來!今天這一番鬧,尤其是最後辱罵當朝御史,朝廷如果還能容得下這些人,臉面就都沒有了。要裁人?今天小吏們已經替我們把人裁了。”

“真是豈有此理!”說到這裡,徐平猛地一拍窗臺。“把長官當傻子玩弄,我如果嚥下這口氣,這官也不做了,明天就回家種田去!”

跟徐平接觸了小半年,劉沆這是第一次見到徐平發火。印象中平時徐平是那種喜怒不形於色,處處忍讓與人爲善的人。這也正常,少年居高官,又沒有什麼根底,在官場上只能處處周旋,委曲求全。這一次,好像有些不一樣了。

如果這次讓三司公吏得逞,包括徐平在內,所有的官員基本就全都架空了。日後只能規規矩矩處理日常事務,想稍微有點作爲都不可能。就連新開的場務,搞不好都落在這些人的手裡。上面官員說要做什麼事情,一旦不合公吏們的意思,他們也不說反對,反正忙來忙去就是沒結果,還一點把柄都沒有。到最後官員自己覺得沒意思,只能順他們的意。

這種前景相當可怕,如果再加上官員的任期不長,整個三司就都被小吏們把持。以後像前些日子榷貨務那樣的事情,可能連發現的機會都沒有。

尤爲可惡的是,這些小吏做這些事情幾乎沒有什麼掩飾,簡直就是明着來,完全不把三司官員放在眼裡。徐平怎麼能夠忍得下這口氣?即使知道他們膽敢如此,必然是朝中有大臣縱容,徐平也絕沒有道理退讓。

劉沆帶人去打探消息的時候,徐平也找了高成端來了解三司下層的具體情況,談了大半天才有了個初步概念。

由於世襲和裙帶關係特別嚴重,包括三司在內,京城的好多衙門公吏都是親戚連着親戚,朋友帶着朋友,組成了一張龐大的網。公吏們又沒有上升渠道,進了公門就是奔着賺錢來的,什麼國法民生沒人在意。

日久天長下來,這張網越來越緊密,而且又慢慢地與京城高官權貴結合起來。認真說起來,除了特殊情況,官員和公吏的結合都是間接的,沒有哪個官員願意跟公吏直接打交道,他們丟不起那個人。但沒有直接接觸,並不代表他們不會做公吏的保護傘。

對於朝裡的有些高官來說,這些組織起來的公吏太好用了,既可以獲得不方便出手的鉅額財富,又可以做些自己想做而不能做的事。而公吏們被限死了只能在下層折騰,對高官們也沒有威脅,雙方一拍即合。

上下勾結,內外勾結,整個三司就像個大漏勺一樣,榷貨務表現出來的不過是冰山一角。實際上真敢把各場務的賬查清楚,數額會相當驚人。

這種事情只能徐平自己心裡知道,而不能告訴劉沆等人。他們剛剛踏入仕途沒有多久,憋着勁要想搞點動靜出來,一不小心就會做過火。

徐平看着窗外沉默了好一會,轉身對身後的劉沆道:“明天你不用上朝了,只說司內有事請假。一清早,就帶人去把今天記下名字的公吏抓回來,特別是那幾個看起來不像是三司公吏的,不管你用什麼辦法,一定要把他們拿回三司。兵案兼管三司刑獄,在開封府和御史臺插手以前,你先要把事情搞清楚!”

劉沆恭聲道:“屬下遵命!”

“至於那些被蠱惑威逼去的底層公吏,每個衙門的都一起審問,問清楚他們的消息是哪裡來的,是什麼人鼓動鬧事。記得把書狀記錄清楚,把證據做死!”

“屬下明白!”

“你告訴那些底層小吏,如果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說清楚,三司可能還會給他們一條生路走,否則的話,就給蠱惑他們的人背鍋吧!有了這些小吏的書狀,不要客氣,就去把參與的專知、孔目等高級公吏抓回來,等我下朝!”

劉沆應諾,又道:“這些小吏奸滑無比,只問口供只怕他們嘴硬不說。下官想派幾個靠得住的人出去,打探一下消息。”

徐平知道劉沆想派探子刺探消息,想了一下,點了點頭:“你儘管放手去做,這一次不管鬧出什麼事來,都有我扛着!”

第201章 陛辭第181章 天章閣夜對(中)第14章 邊亂第168章 立萬世法第304章 話從前第77章 賬目第325章 系統性失職第48章 風波第81章 準備迎駕第1章 回到從前第303章 我們如此做第115章 徐昌聽到的消息第117章刀鋒下的小山村第91章 大勢第209章 楊文廣第22章 兩個小孩第28章 殿中議事第119章夜戰第61章 入社第123章 打翻垃圾筒第171章 隴右都護府第138章 憤怒第323章 雅俗共賞第69章 財帛動人心第111章 準備渡河第43章 盼盼要定親了第54章 心有不足第83章 猛虎入狼羣(一)第69章 姚黃魏紫第177章 重商抑商第141章 甲峒低頭第105章 思想分歧第252章 驚夢第21章 同年第35章 我有三策第110章 小大人第15章 對抗第169章 樞府掌軍令第268章 驚天噩耗第14章 茶法第299章 桃園三結義第227章 拼桌第117章刀鋒下的小山村第3章 洞房第59章 洞若觀火第40章 從前第281章 最後期限第292章 陰山之下第62章 劉員外第31章 造紙第74章 再堅持一下第65章 永寧侯府第4章 炒花生第48章 私鹽販子第137章 馬踏諒州(上)第35章 我有三策第141章 分頭行事第308章 戰爭也要本錢第1章 回到從前第57章 暗箭第3章 人之將去第60章 陽光明媚第217章 銀行(上)第73章 地方反應第15章 軍改第220章 再對天章閣(中)第104章 往事難忘懷第199章 三司的難處第169章 大塊吃肉第192章 鑿齒蠻第33章 得失之間第165章 連夜回京第36章 洞房花燭夜第189章 心在西北第230章 約定第196章 三角城第32章 各懷心思的同僚第156章 說與做的規劃第196章 神針第88章 紙醉金迷第200章 謹守其成第124章飛來橫財第80章 按規矩來第59章 掃雪第66章 新鮮第39章 李參的任務第36章 折騰契丹第91章 猛虎入狼羣(九)第166章 初戰第88章 棄杖不殺第186章 小人大惡第36章 孟州通判第7章 第一權臣第105章 先生第35章 衆說紛紜第149章 伏閤夜對第242章 節制三路第208章 老花鏡第197章 遣散出宮第190章 原來是花槍
第201章 陛辭第181章 天章閣夜對(中)第14章 邊亂第168章 立萬世法第304章 話從前第77章 賬目第325章 系統性失職第48章 風波第81章 準備迎駕第1章 回到從前第303章 我們如此做第115章 徐昌聽到的消息第117章刀鋒下的小山村第91章 大勢第209章 楊文廣第22章 兩個小孩第28章 殿中議事第119章夜戰第61章 入社第123章 打翻垃圾筒第171章 隴右都護府第138章 憤怒第323章 雅俗共賞第69章 財帛動人心第111章 準備渡河第43章 盼盼要定親了第54章 心有不足第83章 猛虎入狼羣(一)第69章 姚黃魏紫第177章 重商抑商第141章 甲峒低頭第105章 思想分歧第252章 驚夢第21章 同年第35章 我有三策第110章 小大人第15章 對抗第169章 樞府掌軍令第268章 驚天噩耗第14章 茶法第299章 桃園三結義第227章 拼桌第117章刀鋒下的小山村第3章 洞房第59章 洞若觀火第40章 從前第281章 最後期限第292章 陰山之下第62章 劉員外第31章 造紙第74章 再堅持一下第65章 永寧侯府第4章 炒花生第48章 私鹽販子第137章 馬踏諒州(上)第35章 我有三策第141章 分頭行事第308章 戰爭也要本錢第1章 回到從前第57章 暗箭第3章 人之將去第60章 陽光明媚第217章 銀行(上)第73章 地方反應第15章 軍改第220章 再對天章閣(中)第104章 往事難忘懷第199章 三司的難處第169章 大塊吃肉第192章 鑿齒蠻第33章 得失之間第165章 連夜回京第36章 洞房花燭夜第189章 心在西北第230章 約定第196章 三角城第32章 各懷心思的同僚第156章 說與做的規劃第196章 神針第88章 紙醉金迷第200章 謹守其成第124章飛來橫財第80章 按規矩來第59章 掃雪第66章 新鮮第39章 李參的任務第36章 折騰契丹第91章 猛虎入狼羣(九)第166章 初戰第88章 棄杖不殺第186章 小人大惡第36章 孟州通判第7章 第一權臣第105章 先生第35章 衆說紛紜第149章 伏閤夜對第242章 節制三路第208章 老花鏡第197章 遣散出宮第190章 原來是花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