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龍門酒家

看着徐平,劉沆顯得有些緊張:“都知道龍圖要整修西京城周圍的河道,卻不知道有京東和兩淮的災民來。他們三人把河南府周圍幾州的民夫全部調用,現在想來,就是想讓龍圖到時無人可用,他們在一邊看笑話。”

徐平看着劉沆,突然笑了笑:“衝之,有的時候,你過於注重這些小節了。”

“怎麼是小節?治下幾個州的長貳合起來弄這些小把戲,這是不把龍圖放在眼裡!”

“我需要他們把我放在眼裡嗎?”徐平端起茶杯來喝了口茶,“今天的事情突兀,我自然知道是有人背後搞鬼,但知道是知道,卻不打算去追究。”

“爲什麼?屬下官員如此亂來,怎麼也要給他們一個教訓!”

徐平把茶杯放下,對劉沆道:“衝之,憑良心說,去年我任鹽鐵副使,你到我手下任鹽鐵判官,就沒有什麼異樣的心思?”

劉沆欲言又止,徐平擺了擺手:“人之常情!我年齡小過你,只是早一屆進士罷了,可你到底還是榜眼啊。初次接觸,你就能心安理得地認我這個長官?開始心裡有些彆扭是難免的。現在也是一樣,我初到京西路,年歲又不足,他們難爲我一下不足爲奇。欲成大事者不拘小節,有的時候,有的事情,就要當作沒看見,不知道。”

劉沆嘆了口氣:“龍圖什麼事都看得開,這一點是下官難以企及。不過,我總是覺得事情不會就這麼結束,如果他們三個不罷手,一定要跟龍圖作對怎麼辦?”

“還能怎麼辦?有人要作死,那就讓他去死好了——”

徐平對劉沆笑道:“我以龍圖任都轉運使,如果能被手下的幾個知州通判難爲住,這官不當也罷。我初到京西路,這一次的事情便就當作不知道,就此算了。如果有人還是不甘心,那便一是一二是二便是。發落幾個知州通判,我還做得來。”

劉沆仔細想想,確實是這個道理。轉運使是監察官,就是路一級的御史臺,只有他處理別人,底下州縣官員哪裡有還手之力。雖然爲了互相牽制,知州也有上奏的權力,理論上可以監察轉運使,但那隻限於理論而已。一個轉運使被地方官扳倒,那得捅出多大的簍子,而且在地方徹底人望掃地才行,徐平怎麼也到不了那個地步。

對徐平來說,那三個官員的前程就握在自己手裡,想處理什麼時候處理都行。他不是看不出來事情不對,只是不想在這上面浪費精力。而且剛剛上任,就這樣斤斤計較,很容易把跟地方官員的關係搞僵,得不償失。還不如大度一點,放過這一次。聰明的心裡有數以後安心做事,如果不知道收手,那自己作死就讓他去死好了,有什麼大不了的。

官場上不是任何時候都適合耍小手段的,不然就會作繭自縛。現在徐平大勢在手,治下除了那幾位比徐平官職還高的重臣,其他地方官跳出來就是螳臂擋車,碾過去就是。

劉沆是習慣於那些陰謀詭計,有些放不開,纔會把事情看得嚴重。

龍門古稱伊闕,這裡香山和龍門山對立,伊水中流,是洛陽城南面天然的門戶。隋煬帝建洛陽王城,依天上星象佈局,皇宮南門正對伊闕,由此改名龍門。洛陽八景“龍門山色”居其首,這裡有山有水,伊水兩岸的山坡上又建有大量佛洞,名勝衆多。

龍門鎮在河南縣治下,既有山水名勝,又當河南府南下的大道,人戶衆多,頗有規模。

當然,這裡改名爲龍門,伊闕便就挪到了伊河上游,三十里外又有一個伊闕鎮。

在官道的邊上,有一座不大的酒樓,門外挑了一個酒幌子,搭個涼棚,擺了七八副桌凳。酒樓大廳,還有十幾副桌凳。此時天熱,廳裡並沒有人,只有涼棚下坐了兩桌客人。

小廝到櫃檯前端了一盤肉,提了一角酒,嘆了口氣:“看看天近傍晚,還是沒有幾個客人,今天只怕又是白費了功夫。”

櫃檯後一個四五十歲的婦人恨恨地道:“我們撲買這處酒樓,沒過兩個月又在路對面起一座更大的來,那些狗官明擺着要坑死我們!哪裡來的客人?”

一邊趴着打盹的老兒一激靈蹦了起來,對婦人道:“你們這些女人,就是嘴碎!這些話是能夠隨便說的?自家知道就是了,傳出去小心吃官司!”

婦人冷哼一聲:“管天管地,還能管着我自家說話?”

“說話也看說的是什麼,狗官兩字是隨便說的?”

“怎麼說不的?他們能夠做的,我就說的!——罷了,你瞪什麼眼?旁邊禁軍大營的那些赤佬,在我們這裡喝醉了,還要去坐龍庭呢,誰把他們怎麼了?”

“你這女人怎麼這麼胡纏?惹得我性起——”

“性起你要怎樣?真有能耐,去把對面的酒樓拆了啊!”

老兒恨恨地一拍手,蹲在旁邊的凳子上,再不說話。

這裡臨近大路,附近又有軍營,天然是賣酒的好地方。正是看準了這處風水寶地,這一家砸鍋賣鐵撲買了這酒樓一年,誰想到河南縣會在對面又起一座酒樓來。而且比這一處更大,裝修更好,價錢也沒貴到哪裡,生生被擠得沒有生意。

至於禁軍大營裡的人,出來喝酒動不動就賒欠,還不知道能不能把錢要回來。這還不算,這些禁軍無法無天,一喝醉了什麼話都敢說,一邊聽着的主人家嚇得心驚膽戰。按律法禁軍喝醉了說造反沒事,要清醒了再喊兩回才定罪,賣酒的人家哪受得了這驚嚇。當年宋太祖是從這附近的軍營裡出來,當上了皇帝,後輩們想一想空着的洛陽皇宮又算得了什麼罪過?禁軍們說得痛快,這酒家倒是嚇得快不敢做他們生意了。

老兒正蹲在凳子上面生悶氣,一邊的婦人猛地推了他一把:“快看,遠處不是齊大郎來了?還好我們有這一個熟客,從來不到對面去,一會多切兩塊肉給他。”

老兒甕聲甕氣地道:“齊大郎家裡殷實,哪裡會嘴饞貪你兩塊肉!”

“唉,老漢,你還別說,秦二嫂招了這個齊大郎,倒是過得好日子,家裡從此有了頂樑柱。我們家大姐丈夫沒了也有幾年了,要不,學着秦二嫂,也給她招個接腳伕?”

第8章 竟有這種事?第53章 秦二第40章 出人意料第4章 風雨邕州路第93章 多方牽連第12章 才高八斗,不矜細行(上)第74章 埋伏第71章 廢后風波(上)第10章 秦州納質院第268章 幕中的年輕人第84章 猛虎入狼羣(二)第37章 三頭目第189章 左右各不同第114章 大戰將起第137章 怒罵御史第59章 民間亂相第175章 李覯的作用第223章 小術還是大道?第288章 斬了就是第97章 黃金彪的難處第10章 除害第59章 分歧第13章 蠻人第96章 三司刻書局第74章 請君入甕第311章 攻其一端第195章 簡在帝心第224章 安守本分第49章 舊部第270章 震懾第182章 你是金子做的第222章 軍國兩張皮(上)第50章 大典(上)第23章 探望的日子第4章 邕州城外第165章 呂夷簡的條件第222章 恩歸於上第168章 交權第137章 瘋狂時代(八)第321章 兩萬匹馬第10章 巡視河道第32章 春暖花開第85章 孫七郎的差事第47章 法外之地第75章 弒父第75章 世道變了第108章 茶法之辨第78章 提攜第35章 申峒第228章 歐陽修論錢第41章 宰相的日常第181章 陳公永歸宋第175章 農事八字第157章 花紋不甚美第133章 殺人不見血第228章 人事變動第131章 一起發財第46章 誰能一定對?第73章 童大官人第96章 取他人頭來第41章 中間派第34章 土豪的地盤第38章 出仕第81章 各逞其能第226章 果酒燒烤第122章左弼右輔鎮南關第143章 新車新炮第59章 分歧第7章 貴人相助第7章 我做好人第142章 配合第93章 汝州第19章 長江後浪推前浪第59章 掃雪第59章 致太平(一)第26章 餘波第166章 時機正好第88章 棄杖不殺第88章 紙醉金迷第164章 我也不想來啊第156章 做事就好第159章 堵塞的海路第96章 三司刻書局第306章 獅子搏兔第207章 離別第225章 誘敵之計第141章 留你兩天第78章 入甕第160章 公平交易第242章 節制三路第40章 從前第16章 嶺南故人第16章 越次入對第109章 恩例同執政第193章 煙雨三月第220章 任福方略第53章 秦二第40章 冬雨第36章 孟州通判第20章 匪訊(下)
第8章 竟有這種事?第53章 秦二第40章 出人意料第4章 風雨邕州路第93章 多方牽連第12章 才高八斗,不矜細行(上)第74章 埋伏第71章 廢后風波(上)第10章 秦州納質院第268章 幕中的年輕人第84章 猛虎入狼羣(二)第37章 三頭目第189章 左右各不同第114章 大戰將起第137章 怒罵御史第59章 民間亂相第175章 李覯的作用第223章 小術還是大道?第288章 斬了就是第97章 黃金彪的難處第10章 除害第59章 分歧第13章 蠻人第96章 三司刻書局第74章 請君入甕第311章 攻其一端第195章 簡在帝心第224章 安守本分第49章 舊部第270章 震懾第182章 你是金子做的第222章 軍國兩張皮(上)第50章 大典(上)第23章 探望的日子第4章 邕州城外第165章 呂夷簡的條件第222章 恩歸於上第168章 交權第137章 瘋狂時代(八)第321章 兩萬匹馬第10章 巡視河道第32章 春暖花開第85章 孫七郎的差事第47章 法外之地第75章 弒父第75章 世道變了第108章 茶法之辨第78章 提攜第35章 申峒第228章 歐陽修論錢第41章 宰相的日常第181章 陳公永歸宋第175章 農事八字第157章 花紋不甚美第133章 殺人不見血第228章 人事變動第131章 一起發財第46章 誰能一定對?第73章 童大官人第96章 取他人頭來第41章 中間派第34章 土豪的地盤第38章 出仕第81章 各逞其能第226章 果酒燒烤第122章左弼右輔鎮南關第143章 新車新炮第59章 分歧第7章 貴人相助第7章 我做好人第142章 配合第93章 汝州第19章 長江後浪推前浪第59章 掃雪第59章 致太平(一)第26章 餘波第166章 時機正好第88章 棄杖不殺第88章 紙醉金迷第164章 我也不想來啊第156章 做事就好第159章 堵塞的海路第96章 三司刻書局第306章 獅子搏兔第207章 離別第225章 誘敵之計第141章 留你兩天第78章 入甕第160章 公平交易第242章 節制三路第40章 從前第16章 嶺南故人第16章 越次入對第109章 恩例同執政第193章 煙雨三月第220章 任福方略第53章 秦二第40章 冬雨第36章 孟州通判第20章 匪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