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安守本分

當年剛回京城時買的小院,此時已經大樹參天。牆邊的花樹正在盛開,頭頂上豔陽高照,徐平坐在樹蔭下,卻覺得身體有些發冷。

這個年代國家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說來說去,還是養兵。徐平在三司的改革再是轟轟烈烈,看起來熱鬧,說到底還是要看能不能弄到錢,有沒有更多的錢養兵。其他什麼經濟發展,改善民生,都只是附帶的。自宋開國,便就被沉重的軍費壓得喘不過氣來,先把這一件事情做好,從上到下才有心思去談別的。

養這麼多兵幹什麼?沒有人能夠真地說清楚,往往是有各種答案,但是說到最後,還是不得不養。不但不能不養,還是隻能增員,不能裁汰。

徐平想起來這事情便就覺得不可思議,一個國家沒有明確的政治目的,就悶着頭把最大的財力砸進去。一砸數十年,無怨無悔,付出再大的代價也在所不惜。

從太祖的時候起,此事已經現了端倪。當時天下初定,對於軍隊,太祖的態度是矛盾的,有過猶豫。杯酒釋兵權,削藩鎮,收地方財權,使中央集權達到前所未有的地步。這個時候就必須面對這個問題,龐大的禁軍用來幹什麼?

太祖曾經提過欲讓天下武人盡讀書,讀書幹什麼?不是讓他們能夠識字,而是要從書裡學到道理,要知忠義。這也跟崇文抑武無關,而是要讓軍隊有明確的政治目的,知道自己是做什麼的。有了明確的政治目的,一支軍隊纔有了靈魂。不說這個時代,就是在徐平前世,國家新立,平定下來之後第一件事也是讓軍隊學文化,這是一個政治家的正常選擇。

可惜此事無疾而終,到底因爲什麼已經沒有人能夠說清楚。總之此後,說起軍隊的作用便就是宋太祖那句著名的話,“吾家之事,唯養兵可爲百代之利。蓋凶年饑歲,有叛民而無叛兵,不幸樂歲變生,有叛兵而無叛民。”這一條就成了祖宗家法。

養兵幹什麼?這話說得再清楚不過,鎮壓叛民的。幾代帝王對此都是心知肚明,歷史上到了宋神宗時進一步發展,“前世爲亂者,皆無賴不逞之人。藝祖平定天下,悉招聚四方無賴不逞之人以爲兵,連營以居之,什伍相制,節以軍法,厚祿其長,使自愛重,付以生殺,寓威於階級之間,使不得動。無賴不逞之人既聚而爲兵,有以制之,無敢爲非,因取其力衛養良民,各安田裡。所以太平之業定,而無叛民,自古未有及者。”

這種思想往好了說是軍閥思維,以兵制民,皇位穩如泰山。往壞了說,這跟僱傭胡人爲兵沒有區別,只是僱的不是胡人了,而是無賴不逞之人,難聽一點就是社會的渣滓。

當兵要的就是這種人,他們的社會地位怎麼可能高?“好男不當兵”,這話可不是出自宋代,自中唐軍閥當國就出現了。而且宋神宗說得特別明白的話裡包含了一個矛盾,既然前世爲亂的,都是無賴不逞之人,而無賴不逞之人都招進了軍隊裡,那麼就應該沒有作亂的了。這支爲了鎮壓亂民的軍隊,也就失去了存的理由,養的是一支沒有用的軍隊。

把流氓地痞招進官府裡,社會上就沒有流氓地痞了,於是就國泰民安了。徐平想起這種說法就覺得好笑,殺人放火金腰帶,這可是國家政策倡導的。

世上有這種事?善良的人累死累活,就是爲了養那些無賴不逞之徒的?這種扭曲的價值觀能夠有好結果纔怪了,老天爺的眼不會瞎的。

而且還沒有說,這樣養起來的軍隊,如果面對外敵會怎麼樣,幾位帝王就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這樣的方法就是把野獸用籠子養起來供着,外面來了野獸,用這籠子養的野獸去對付。籠子裡的野獸怎麼打得過真正野生的?打不過又怎麼辦?又不敢把籠子去了,那反過頭來一口就把自己吞進肚去。最終是養的野獸打不過外來的,把自己也喂到外來的野獸肚子裡去。靖康之變,北宋亡國,從定這國策的時候就是命中註定。千算萬算,把自己的人民當賊防,那當然自己就成了賊,國家之賊會有什麼好結果嗎?

政治目的在根本上就錯了,對軍隊再怎麼改良,都無濟於事。什麼軍隊編制,改良兵器,騎兵盔甲,錢糧充足,等等都是細枝末節。軍事是政治的一部分,戰爭是政治鬥爭的繼續和激化,只有政治目的明確,政治工作紮實,纔能有敢戰能戰善戰的軍隊。打仗有什麼難的?徐平記得自己前世有位偉人說過,打仗沒有什麼巧妙,簡單說就是兩句話,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走。只有會做政治工作的人才會打仗,不懂政治的人就不會打仗。

不用說那個時代,就是這個時代一樣印證着這句話的證確。歷史上兩宋之交,最能打的是哪支軍隊?岳家軍論兵員素質,論錢糧充足,論官高爵顯,都是中興幾大將裡比較差的。同時期張俊的親兵隊,可是號稱“武功隊”,小兵都是武功大夫,差一步就到橫行。要知道岳雲被冤殺的時候立過無數戰功,不過是左武大夫,比武功大夫高兩階而已。但岳家軍最能打,張俊如果說不是打仗最爛的,也是最爛的之一。然而最後活得長混得好的卻是張俊,中興四大將裡他排名第一,生封清河郡王,岳飛之死他是第一大幫兇,並由此掌握了兵權。政治上錯了,軍事上就只有錯上加錯。

爲什麼岳家軍能打?因爲岳家軍是當時政治目的最明確的軍隊,就是要北伐,要恢復舊河山,爲了這個政治目的。他們的政治色彩最鮮明,可以做出任何犧牲。當一支軍隊“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的時候,就不再是那支“悉招無賴不逞之徒”的軍隊了。這樣的軍隊,還會再受到百姓的鄙視,還會說“好男不當兵”嗎?焚香相迎,就是理所當然。

所以從在邕州的時候起,徐平就不招惹這個年代的正規軍隊,惹不起,還躲不起嗎?

如果真地有一天,需要自己去迎接外敵,徐平也寧願重新編練軍隊。現在的禁軍不但是不能用,就是想改革都難。大大小小各級的軍官不願意,皇帝一樣不願意。那是趙家坐江山的根基,祖宗家法裡,其他都是擺設,這一條纔是最根本的。

常備軍還是民兵,徵兵還是募兵,其實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這樣一支軍隊要真正生長在自己國家的土壤上,不能是國事軍事兩層皮。對軍隊來說打贏了拿賞錢,打輸了轉頭把自己守護的百姓搶一遍,“匪過如梳,兵過如篦”,這樣的軍隊怎麼可能守護國家?

軍隊要講政治,不是喊政治口號,口號本身沒有作用。而是明確政治目的,要有優良的政治作風,不說別的,總可以向一百年後的“岳家軍”看齊吧?如果說一千年後的要求超過了這個時代,一百年的時間原生出來的總是可以學習的。軍隊講政治,指的是軍隊的組織、紀律、行動甚至訓練,都要嚮明確的政治目的看齊。說一句保家衛國,不是對軍隊的官兵去喊這樣一句話,而是要讓編制、制度、訓練、紀律、作風等等方面,全部要符合這個政治目的要求。要讓這樣做的人突出出來,提拔上去,不這樣做的人淘汰掉。要讓符合這個原則的行動一呼百應,不符合這個原則的行爲人人側目。

要做到這一點,就要求整個軍隊的一切都從頭來過,從組織到編制,從一舉一動到政令通行跟原來就完全不同了。徐平即使的心,也無力完成這樣的動作。

如果說禁軍是一個膿瘡,那還是讓它爛掉擠破了的好。不可否認,禁軍中有優秀的將領和勇敢的士兵,這種人甚至還能夠佔到多數,但在現在的軍制下,他們被壓制得冒不出頭來。他們的人數佔多數,但卻不是軍隊的主流。如果不打仗,甚至就是打仗,沒有外來的因素扶持,這些優秀的軍人也將蹉跎一生。歷史上的狄青在西北戰後驟升高位,少了不了幾位文臣邊帥的大力提拔,他本身就是文臣向三衙奪兵權的一部分。楊文廣一直在底層軍官隊伍裡徘徊,沒有范仲淹發現他,可能一輩子就是個不入流的小武官。而沒有後來跟着狄青南征,或許歷史上也不會留下他的名字。至於無名小卒高大全,不到十年的時間由徐平家裡的莊客到橫行,一部分是因爲軍功,一部分是徐平的身份,一部分是趙禎的賞識。

徐平可以等,還因爲趙禎雖然有各種各樣的毛病,但他卻是一個非常有職業素養的皇帝。皇帝對他來說就是一份職業,他盡職盡責。特殊的人生經歷,使他對祖宗家法並不像其他皇帝那樣奉爲圭臬。兩宋的皇帝中,他是向外朝讓渡權力最大方的一個。

趙禎想不想做個好皇帝徐平不知道,但他可以感覺得出來,趙禎一直在努力地扮演着皇帝這個角色。皇帝能做好自己的本分,徐平又爲何不做好自己的本分呢?

第94章 大錢還是小錢?第6章 酒第109章 恩例同執政第3章 屬下第64章 一拍兩散第185章 傾國之戰第89章 你們要做點善事第51章 三路佈防第167章 血肉屠場第197章 馬肉不好吃?第161章 開課第283章 斬于軍前第15章 擺攤第25章 廷辨第154章 邕州舊部第150章 連你也說我?第304章 話從前第34章 期集第30章 男兒立功在邊關第162章 你的尷尬我的機會第85章 你理解錯了第24章 賭鬥第162章 風波驟起第85章 來的都是豬嗎!第275章 稅役改革第75章 弒父第41章 陳公堤徐公路第204章 焦慮的林素娘第16章 難處第247章 誰不知我高提轄!第307章 萬事皆要本錢第138章 文明之師第315章 結個善緣第33章 家信第206章 學士入東府第43章 賜姓第37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2章 以鹽制蕃羌第4章 針尖對麥芒第83章 猛虎入狼羣(一)第136章 衝擊宰相府第74章 相互利用第33章 你是官了第93章 汝州第34章 都不可行第27章 辨司馬光第152章 橫死第21章 同年第120章 不如降了?第60章 釜底抽薪第121章 彈破琵琶第164章 我也不想來啊第54章 家賊第17章 最難是缺人第108章 對面的人家第182章 再起風雲第65章 名將第262章 應對之策第196章 機遇第57章 原則第65章 永寧侯府第92章 收權第274章 邕州軍入京第86章 猛虎入狼羣(四)第254章 出路第172章 夜戰第198章 鄧州集議第325章 系統性失職第36章 孟州通判第132章 兌水再賣第132章 兵進門州第39章 黃師宓第33章 迷惑第120章 風高放火天(上)第71章 戰場第111章 李覯第185章 路上要小心第24章 富貴田園第96章 改天換地第244章 願爲天子牧牛羊第52章 從此各不相干第162章 風波驟起第60章 致太平(二)第92章 給我們看誠意第56章 國柄第43章 第一筆橫財第162章 樞密院都承旨第50章 防秋第88章 早說過數字會說話(下)第187章 包拯第7章 學以致用第50章 朝廷定了,你做西平王!第37章 三頭目第62章 宰相氣度第189章 側翼牽制第33章 得失之間第262章 應對之策第159章 喬大頭進京第309章 徵募結合第206章 兄弟鬩牆
第94章 大錢還是小錢?第6章 酒第109章 恩例同執政第3章 屬下第64章 一拍兩散第185章 傾國之戰第89章 你們要做點善事第51章 三路佈防第167章 血肉屠場第197章 馬肉不好吃?第161章 開課第283章 斬于軍前第15章 擺攤第25章 廷辨第154章 邕州舊部第150章 連你也說我?第304章 話從前第34章 期集第30章 男兒立功在邊關第162章 你的尷尬我的機會第85章 你理解錯了第24章 賭鬥第162章 風波驟起第85章 來的都是豬嗎!第275章 稅役改革第75章 弒父第41章 陳公堤徐公路第204章 焦慮的林素娘第16章 難處第247章 誰不知我高提轄!第307章 萬事皆要本錢第138章 文明之師第315章 結個善緣第33章 家信第206章 學士入東府第43章 賜姓第37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2章 以鹽制蕃羌第4章 針尖對麥芒第83章 猛虎入狼羣(一)第136章 衝擊宰相府第74章 相互利用第33章 你是官了第93章 汝州第34章 都不可行第27章 辨司馬光第152章 橫死第21章 同年第120章 不如降了?第60章 釜底抽薪第121章 彈破琵琶第164章 我也不想來啊第54章 家賊第17章 最難是缺人第108章 對面的人家第182章 再起風雲第65章 名將第262章 應對之策第196章 機遇第57章 原則第65章 永寧侯府第92章 收權第274章 邕州軍入京第86章 猛虎入狼羣(四)第254章 出路第172章 夜戰第198章 鄧州集議第325章 系統性失職第36章 孟州通判第132章 兌水再賣第132章 兵進門州第39章 黃師宓第33章 迷惑第120章 風高放火天(上)第71章 戰場第111章 李覯第185章 路上要小心第24章 富貴田園第96章 改天換地第244章 願爲天子牧牛羊第52章 從此各不相干第162章 風波驟起第60章 致太平(二)第92章 給我們看誠意第56章 國柄第43章 第一筆橫財第162章 樞密院都承旨第50章 防秋第88章 早說過數字會說話(下)第187章 包拯第7章 學以致用第50章 朝廷定了,你做西平王!第37章 三頭目第62章 宰相氣度第189章 側翼牽制第33章 得失之間第262章 應對之策第159章 喬大頭進京第309章 徵募結合第206章 兄弟鬩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