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要交給你了

徐平與范仲淹一起走在勝州城裡,譚虎帶着衛士隨行,看一看城中的情形。

此時城中極爲熱鬧,党項人大筆的賞錢發下來,很快就要回到故鄉,大家都進城來買些稀罕之物。雖然說大部分錢存入銀行,按月支取,第一次還是大方一些,人人手上一二十貫還是有的。大頭其實不是賞錢,而是他們的軍械馬匹。在党項的時候這些是他們自己出錢置辦、保養的官物,宋朝現在從他們手中買過來,相當於白送他們一大筆錢。

善後,當然要發遣散費,只是以什麼名義罷了。用賞錢和贖買軍器的辦法來發,大家都比較能夠接受,這也是宋朝慣常的做法。

這一帶是遊牧地域,城主要是軍城,裡面的平民非常少。党項攻佔這裡的時候,沒有留下什麼人口,沒被殺的也都逃散了。因爲有商機,三司鋪子首先開了過來,跟着來了不少小商人。三司鋪子主要經營在這個年代可以算上奢侈品的物資和大宗貨物,一般的商業還是要靠商人。商業有成本,不同商業有不同的成本,鋪子只做大商業有成本優勢的貨物。

小城並不大,城中心衙門附近的幾條主幹道,路兩邊全是攤販,街人熙熙攘攘。

范仲淹道:“党項大軍人心思去,飲酒的又多,全放進城裡,要嚴防出事。”

徐平看着路邊買貨賣貨的行人,口中道:“是以現在是讓他們分部進城,每天以五千人爲限。排到了自己,纔可以入城。入城兩次,便就收拾包裹到該去的地方。去每一個地方都編伍,派專人護送,給路引,每到一地都要蓋印通行。到了地方,本地官府負責把他們安置下來。安置無誤,護送的人取了迴文才能回來。對了,現在護送的人屬都護府,等他們回來的時候,都護府已經不在了,都隸都巡檢司之下。”

范仲淹點頭,現在事情是徐平在管,接下來就該他接手了。經略司此時人員根本配備不齊,中下層的官員、公吏、將校士卒都要從都護府來,現在連名單都沒有確定。

徐平又道:“樑蒨現在還未去振武縣,到底有哪些人要到經略司和幾處巡檢司,你與他商量,儘早把名錄定下來。等到我走,都護府撤掉,你可以儘快接手。”

看着前方一處賣酒鋪子前人頭攢動,徐平不由皺起了眉頭。在這個地方,酒是非常重要的大宗物資,飲酒之風極盛。三司鋪子只零賣非常貴的酒,低價的酒只批發,由小商人零售。能夠買起高價好酒的有幾個人?絕大多數的人都來買這些便宜的酒。

看了一會,徐平道:“城中的商業,儘快轉到經略司來,經略去與幾處三司鋪子及場務的主管商量。人太多,集中在這些日子入城,必然會出事。你先權命一個都巡檢使,我撥一部分兵丁與你。酒這樣賣,不太好的,最好限制一下。一是不要讓人害酒鬧事,再一個也省閒話,不要讓人說朝廷發了賞錢,又多賣酒把錢收回來。收回來有什麼用?”

“我已讓鄜延路北都巡檢使狄青來勝州,權攝這裡的都巡檢使,等朝廷正式詔命。”

徐平點了點頭,范仲淹很器重狄青,又帶到了這裡來。當年狄青沒有選擇調到秦鳳路徐平手下,錯失了滅党項的機會,不知道以後在這裡,能不能把握住范仲淹給他的機會。

范仲淹又道:“酒要按都護說的,那最好不要城裡面賣,由三司賣給各部,他們自己到軍營裡去喝好了。只是如此一來,城裡的小商賈失了生意。”

“不要賣給各部,還是賣給這些小商賈。只是讓他們到各部駐地去發賣,不要在城裡如此,不然要鬧出事來。到各部發賣,讓各部首領看管,出事了他們自己能壓住。”

范仲淹答應,沒有再問。爲什麼不要直接賣給各部,還是要賣給小生意人,他實際是有些想不通的,就只當徐平愛惜小商賈的飯碗了。其實徐平不是這個意思,商業是有鏈條的,由三司直接賣給各部,這條鏈條就斷了。看起來這樣各部省了錢,其實對商業鏈條沒有好處。經濟要儘量拉開商業鏈條,在這個基礎上再去講成本和效率。賣給各部並不會讓士卒少花錢,不過是把商業鏈條的一部分利潤從生意人轉到了各部首領手裡罷了。

三司要抓住經濟的上游和大宗貨物,商業的末端儘量放開,才能把經濟做活。讓商業鏈條完全封閉,社會插不上手,商業行爲就失去了放大作用。經濟的活力最重要的是在末端,成本和效率在前端,三司要管該管的,不要想把什麼都抓在自己的手裡。

正在這時,幾個士卒趕着一二十匹馬從城外走來,徑直向都護府去。

徐平看見,對范仲淹道:“還有一件事,現在朝廷正在收買党項人的軍器。勁弩和鐵甲盡入各軍,差一些的弩和弓及刀槍之類,要撥一些到你管下的巡檢司裡。馬當然是由各軍先選,好馬入各軍騎兵,揀剩的再由你去挑揀爲巡檢司士卒騎用,再剩下的纔會撥到三司和驛鋪去。不過,刀槍弓矢之類隨時可以挑,反正各軍不會用。你最好及時派人去挑出合用的,過些日子,可就會直接分了運到各路巡檢司去。”

范仲淹笑道:“都護說得對,如此體貼,先行謝過。——對了,爲何各軍不來挑刀槍使用?党項軍器,我看也不少成色精良的,並不比軍中使用的差。”

“各軍與巡檢司不同,他們的軍器全由樞密院統一配備,不得自行攜帶。軍中使用的刀槍之類自有制式,且有銘記,不能使作其他器械。就是收上來的勁弩,也會收到樞密院轄的作院,重新打造一番,成爲制式再發到軍中。”

范仲淹聽了,微笑着點了點頭。徐平是要把樞密院直近的各軍徹底與地方管的巡檢司區分開,軍中自成系統。這軍改的大原則,這一帶開始先行。范仲淹不是個古板的人,隴右諸軍已經用戰績證明了這種做法,慢慢地他也想明白了。

條塊分割,在地方上就是郡縣代替封建,古人對其中的分別利害多次爭論,至柳宗元的《封建論》,基本絕了封建再起的土壤。現在軍改,本質上就是在軍中破封建,立郡縣而已,范仲淹對具體的軍事可能不太熟,對這種大道理卻容易理解。作爲一代大儒,那麼多書他不是白讀的。設立各軍,就是對軍隊建立條的管理,軍權上收中央朝廷。設立各路巡檢司,就是留給地方塊的軍權,便於處理地方事務。巡檢軍力可以因地制宜,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軍事力量,只看面對的任務而已。這一點,范仲淹非常明白。

軍器、馬匹盡着各軍先挑,還是要中央制地方的思路。軍改的具體制度,很多范仲淹還不明白,不理解,沒有關係,在前線統領一方,他可以慢慢摸索。軍改的大方向大道理他卻是一點就通,而且非常贊同,這本就是要做的事情,只是以前沒有摸索出手段而已。

第106章 桑懌南來第171章 呂夷簡的憂慮第323章 隴右軍制第135章 邊民的選擇第187章 頭重腳輕第225章 新消息第11章 回莊第30章 日月當空,洞燭萬民第42章 旬估第113章 教閱第170章 兩府並立第178章 貨幣之戰第20章 市場的車輪第318章 落井下石第130章 我要做土豪第21章 割稻第39章 黃師宓第107章 嚇人的錢數第56章 緊急措施第16章 仁義者何?第21章 歐陽修的疑惑第23章 探望的日子第205章 內外交困第70章 南下大道第323章 雅俗共賞第189章 心在西北第54章 心有不足第23章 這就是俠客?第91章 你只管去做第149章 席捲諒州(上)第131章 一起發財第182章 你是金子做的第87章 地方耆老第111章 故人來信第79章 皇帝的後花園第107章 無奈和稀泥第190章 請廢西水磨務第191章 王素的心思第245章 亡周室者秦第209章 階下囚第217章 銀行(上)第30章 男兒立功在邊關第89章 魑魅魍魎第245章 養子秘訣第78章 彈劾第153章 破局的作物第242章 交涉第125章 搜尋第56章 緊急措施第172章 提綱挈領第165章 呂夷簡的條件第143章 我回來了第91章 你只管去做第156章 明爭暗鬥第9章 問道第74章 埋伏第48章 做假貨的第241章 有人騙貸?第137章 何爲神?第229章 圍寨第161章 文化往來第177章 重商抑商第182章 人事安排第146章 分別第45章 追來了第141章 分頭行事第294章 打出個太平第95章 西瓜種子第226章 自助餐第174章 公事公辦第167章 有虛有實第178章 你不是那塊料第158章 桃花運第77章 你倒黴第210章 狄青第158章 機器作業第19章 宣詔使臣第75章 僵局第140章 先聲第210章 有來有往第149章 且去讀書第23章 這就是俠客?第147章 主其事者,不智也!第230章 審計司第99章 搞事情第178章 重商理所當然第64章 編修三司條例第8章 通判廳第17章 卿非別人可比第47章 一年一考第34章 磨鍊第56章 緊急措施第192章 此一策,可安天下(上)第66章 金光洞第84章 重奪甘谷城第93章 多方牽連第177章 天下大義第26章 男兒何不帶吳鉤第21章 舊人第223章 軍國兩張皮(下)
第106章 桑懌南來第171章 呂夷簡的憂慮第323章 隴右軍制第135章 邊民的選擇第187章 頭重腳輕第225章 新消息第11章 回莊第30章 日月當空,洞燭萬民第42章 旬估第113章 教閱第170章 兩府並立第178章 貨幣之戰第20章 市場的車輪第318章 落井下石第130章 我要做土豪第21章 割稻第39章 黃師宓第107章 嚇人的錢數第56章 緊急措施第16章 仁義者何?第21章 歐陽修的疑惑第23章 探望的日子第205章 內外交困第70章 南下大道第323章 雅俗共賞第189章 心在西北第54章 心有不足第23章 這就是俠客?第91章 你只管去做第149章 席捲諒州(上)第131章 一起發財第182章 你是金子做的第87章 地方耆老第111章 故人來信第79章 皇帝的後花園第107章 無奈和稀泥第190章 請廢西水磨務第191章 王素的心思第245章 亡周室者秦第209章 階下囚第217章 銀行(上)第30章 男兒立功在邊關第89章 魑魅魍魎第245章 養子秘訣第78章 彈劾第153章 破局的作物第242章 交涉第125章 搜尋第56章 緊急措施第172章 提綱挈領第165章 呂夷簡的條件第143章 我回來了第91章 你只管去做第156章 明爭暗鬥第9章 問道第74章 埋伏第48章 做假貨的第241章 有人騙貸?第137章 何爲神?第229章 圍寨第161章 文化往來第177章 重商抑商第182章 人事安排第146章 分別第45章 追來了第141章 分頭行事第294章 打出個太平第95章 西瓜種子第226章 自助餐第174章 公事公辦第167章 有虛有實第178章 你不是那塊料第158章 桃花運第77章 你倒黴第210章 狄青第158章 機器作業第19章 宣詔使臣第75章 僵局第140章 先聲第210章 有來有往第149章 且去讀書第23章 這就是俠客?第147章 主其事者,不智也!第230章 審計司第99章 搞事情第178章 重商理所當然第64章 編修三司條例第8章 通判廳第17章 卿非別人可比第47章 一年一考第34章 磨鍊第56章 緊急措施第192章 此一策,可安天下(上)第66章 金光洞第84章 重奪甘谷城第93章 多方牽連第177章 天下大義第26章 男兒何不帶吳鉤第21章 舊人第223章 軍國兩張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