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不平靜的夜晚

“月子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

諒州南邊的谷口處,交趾人在愁,山上的宋軍也在愁。

交趾人愁的是前方蹲着個吃人不吐骨頭的怪獸,不知什麼時候自己就會進入那張嘴裡,大好生命就此葬送。

宋軍愁的是如此良辰美景,周圍卻血腥味刺鼻,做什麼都沒心情。

初戰告捷,諒州城裡送來了酒肉,就在山頂上就着月光擺個慶功宴。可時不時隨着夜晚的涼風飄過來的血腥味,卻使衆軍士沒了心情。

魯芳無奈,只好找了幾個身手敏捷的兵士,在腰間綁了繩索,下到山坡上去清理一番,該刮的刮,該洗的洗,好歹讓兵士們的鼻子舒服一點。

交趾人在兵營裡,看着山坡上宋軍跳來跳去,想起他們正在清理同伴的屍體,心情愈發沉重起來。

此時正是月中,月亮又大又圓的時候,水一般的月光鋪灑下來,整個大地都籠罩着一層迷離的色彩。

月亮已經升起很高了,徐平才與石全彬來到山頂上。

交趾兵馬到來,預示着戰事正式開始,不管魯芳這裡打得如何輕鬆,徐平作爲主帥都不能麻痹大意,要做諸多安排。一切安排妥當,太陽就落到了山下去,這纔有時間到前線看看首戰告捷的將士。

石全彬巴巴地等在這裡,就是要看看戰事如何進行,如果真能如徐平預計的那樣是場大勝,回去官家面前便有許多話說。內侍難得出宮一次,恰好碰上這種場面豈能錯過,運氣好了可是能夠得到封賞。而且在官家眼裡,經過這種場面就是見過世面的了,以後說不定就因爲這個有機會外任。

一聽徐平要到前線犒賞將士,石全彬緊緊跟着來,還讓徐平幫他準備了酒肉賞錢,算作自己的心意。皇上身邊的人,這種時候可不能寒磣了,石全彬準備的賞錢比徐平發的例行賞錢都多,雖然這錢也是從徐平手裡來的。

月光下的山頂上點起了幾堆篝火,宋軍兵士圍着一堆一堆地聊天。這些人都是鄉兵,在蔗糖務裡幹了些日子了,不再像在役的廂軍那樣在乎犒賞。他們的心裡,還是希望早早打完仗,繼續蔗糖務裡的平靜生活。

職業軍隊和兼職的軍人是有根本性不同的,尤其是在心態上,兩者天差地遠。無論禁軍還是廂軍,對他們來說,社會安定不安定完全不在意。

徐平一到,山頂上的宋軍一起山呼,聲音在天地間嗡嗡迴響。

第一天的輕鬆獲勝給了宋軍信心,不管來多少交趾軍隊,都將鎩羽而歸。

隨兵的兵士挑着酒桶,給衆人滿上酒,徐平舉杯高聲道:“首戰告捷,全賴衆將士捨身用命!不過此是初戰,後續交趾大軍到來,還需上下齊心,才能保住諒州不失!諒州不失,左江道此後就再無戰事,子孫之福!”

“滿飲此杯!”

山上一片歡呼,衆人一起把酒喝乾。

跟在徐平身後,石全彬一樣敬了三杯酒。不過他囉囉嗦嗦,從皇上和太后講起,衆人如何忠君報國,纔有如此大勝,一直說到自己日後回京,會怎樣在皇上面前爲衆人美言,一番話下來,兵士就有些昏昏欲睡了。

喝過酒,大塊的肉擔上來,魯芳便帶着衆人吃喝。

徐平帶着石全彬不好站在這裡礙眼,便沿着山頂朝北一側巡視。

這兩座小山朝南的一面是光滑的斜坡,北面可就複雜得多了。

離山頂不遠,在山體上鑿出了一個個平臺,是徐平安排的砲位。雖然手裡有火藥,也有小鋼炮,但那些東西代價高昂,不可能作爲長期防守的武器來使用。徐平給火炮的定位,就是用來作爲進攻時奇襲的東西,防守的時候,依賴的還是石砲,他前世所說的投石機。

此時宋軍真正裝備的石砲有各種名目,守城時裝在城樓上的旋風砲最普遍,其實就是能夠旋轉向多個方向發射的投石車。

不過不管什麼名目,這些石砲基本都是用人力拽,大一點的會用牛,既沒有準頭,威力也有限。配重式的投石車實際也是有的,不過要求較高,製作起來也複雜,並不普及。

作爲財大氣粗的蔗糖務,自然不會用湊合的東西,這裡的石砲全部都是配重式的,而且經過了徐平的改造。在山頂的背面,第一排是每隔五步設置的一座小砲,第二排是每隔三十步設置的一座中砲,第三排是每隔五十步設置的一座大砲,排列有序,各司其職。

交趾前鋒阮大力猜得是對的,滾木只是山坡防守的開胃菜,後面還有這些大小石砲,還有弓弩,還有最後的噴火裝置,他手裡兩千人根本摸不着山頂。

徐平前世也知道古代有投石車,但對到底是什麼原理卻搞不清楚,直到來到這個世界親眼見過了之後才明白,原來投石車利用的是離心力,並不是以前模糊認爲的彈力之類。

知道了原理,徐平便有了改進的方向。既然是利用的離心力,就可以大致計算石彈的彈道,可以算出一個大致射程。就知道到底使用什麼方法纔可以把石彈射得更遠,打得更準,發射的頻率更高。

用人力拖拽的投石車是最不靠譜的,尤其是大型投石車用到一兩百人,根本不能控制,基本就是把石彈投出去,飛到哪裡看人品。

徐平改成配重式,使用的配重全部都是預先鑄好的鉛塊,石彈也不是隨便找來的石塊,而是專門開採,經過了修整,每塊的重量都控制在一定的範圍內。通過改變配重,使用不同大小的石彈,便可以調整射程,徐平甚至在投石車上刻畫了標尺,讓操作的兵士當作參考。

這樣改進過之後,精度雖然還是與火炮差得很遠,便最少已經能夠控制在一個範圍內,打人是打不着,但打個軍營還是沒問題的。

至於石砲專用的石彈,反正周圍石山到處都是,附近的一兩萬民夫修好工事之後沒有事幹,便被徐平派了五千人專門去生產,足夠石砲使用。

(晚上還有一章。)

第78章 提攜第192章 殿中演武(爲勿忘黑島加更)第4章 炒花生第72章 魚水第158章 淥州戰事第173章 佈置第61章 裂痕第164章 歐陽修第54章 家賊第204章 焦慮的林素娘第65章 離開河陰第154章 邕州舊部第206章 全力堵截第104章 喪家之犬第103章 事發第244章 願爲天子牧牛羊第172章 農事第8章 還是找自己人第170章 曲線挽留第35章 活字第214章 僵局第26章 秀秀啊秀秀第31章 造紙第4章 邕州城外第15章 擺攤第180章 轉機第164章 運籌帷幄第55章 哀民生之多艱第152章 橫死第76章 徐平的憤怒第57章 錢往哪裡去第64章 編修三司條例第122章 甩鍋第87章 地方耆老第93章 猛虎入狼羣第94章 輕兵過山崗第70章 南下大道第119章 小令與慢詞第97章 黃金彪的難處第65章 永寧侯府第180章 轉機第203章 進佔外城第210章 札付兩路第83章 無一石糧入陝西第187章 攻防第1章 回到從前第89章 魑魅魍魎第33章 家信第267章 一定要查清楚第324章 党項叛宋第160章 呂公綽第232章 李覯出仕第56章 錢入戶等第68章 示恩不招怨第138章 文明之師第37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22章 忠州來人第147章 稱提之術第61章 入社第116章 微不足道的開始第128章 我的耐心是有限度的第83章 地形沙盤第167章 獵犬第39章 李參的任務第55章 晏殊之論第79章 坐觀成敗第61章 入社第12章 權在手,跟我走第151章 席捲諒州(下)第62章 新場務第71章 少取多予第129章 新場務第324章 各掃門前雪第93章 新格局第299章 桃園三結義第13章 糉子第250章 修兵書第165章 呂夷簡的條件第305章 《景祐會計錄》第223章 各軍持重第142章 想去五臺山第192章 鑿齒蠻第100章 南來歸宋第57章 錢往哪裡去第274章 我有一計第117章 僵持第63章 在路上第117章 事情敗露第177章 決戰第252章 驚夢第2章 以鹽制蕃羌第135章 **未遂第25章 你不明白第45章 扶你上馬可好第17章 卿非別人可比第62章 劉員外第24章 嫉妒第138章 要考覈了第189章 心在西北第29章 端午(上)
第78章 提攜第192章 殿中演武(爲勿忘黑島加更)第4章 炒花生第72章 魚水第158章 淥州戰事第173章 佈置第61章 裂痕第164章 歐陽修第54章 家賊第204章 焦慮的林素娘第65章 離開河陰第154章 邕州舊部第206章 全力堵截第104章 喪家之犬第103章 事發第244章 願爲天子牧牛羊第172章 農事第8章 還是找自己人第170章 曲線挽留第35章 活字第214章 僵局第26章 秀秀啊秀秀第31章 造紙第4章 邕州城外第15章 擺攤第180章 轉機第164章 運籌帷幄第55章 哀民生之多艱第152章 橫死第76章 徐平的憤怒第57章 錢往哪裡去第64章 編修三司條例第122章 甩鍋第87章 地方耆老第93章 猛虎入狼羣第94章 輕兵過山崗第70章 南下大道第119章 小令與慢詞第97章 黃金彪的難處第65章 永寧侯府第180章 轉機第203章 進佔外城第210章 札付兩路第83章 無一石糧入陝西第187章 攻防第1章 回到從前第89章 魑魅魍魎第33章 家信第267章 一定要查清楚第324章 党項叛宋第160章 呂公綽第232章 李覯出仕第56章 錢入戶等第68章 示恩不招怨第138章 文明之師第37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22章 忠州來人第147章 稱提之術第61章 入社第116章 微不足道的開始第128章 我的耐心是有限度的第83章 地形沙盤第167章 獵犬第39章 李參的任務第55章 晏殊之論第79章 坐觀成敗第61章 入社第12章 權在手,跟我走第151章 席捲諒州(下)第62章 新場務第71章 少取多予第129章 新場務第324章 各掃門前雪第93章 新格局第299章 桃園三結義第13章 糉子第250章 修兵書第165章 呂夷簡的條件第305章 《景祐會計錄》第223章 各軍持重第142章 想去五臺山第192章 鑿齒蠻第100章 南來歸宋第57章 錢往哪裡去第274章 我有一計第117章 僵持第63章 在路上第117章 事情敗露第177章 決戰第252章 驚夢第2章 以鹽制蕃羌第135章 **未遂第25章 你不明白第45章 扶你上馬可好第17章 卿非別人可比第62章 劉員外第24章 嫉妒第138章 要考覈了第189章 心在西北第29章 端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