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前奏

天聖九年十一月戊戌,二十五日,提舉左江道溪峒事徐平將在遷隆峒招見屬下各州、縣、峒的土官,除波州及其附近的土官特令不參與外,其他土官必須按時到達。凡無故不參加者,革去官職,追回官印,治下州峒廢棄。

隨着日子的臨近,一向冷冷清清的遷隆峒突然就熱鬧了起來。

自上思州知州黃宗祥因爲桀驁跋扈被斬之後,還有哪個土官敢不把自己的性命當回事?就連剛開始同樣撕了徐平手令的黃安明,雖然自己沒來,也派了長子急匆匆地趕到遷隆峒,同時如數帶足了徐平手令中所要求的糧草。

到了十一月二十四這一天,人多得遷隆峒都住不下了,就連寨外的各處茅屋都被人租了去。當地的土人紛紛投親靠友,搬出了寨子,他們辛辛苦苦勞作一年,賺的錢還不如這兩天房子的租金多,世上有幾個死腦筋?

隨着人流,商人也趕了過來,在街邊開起了臨時的店鋪,賣酒賣菜的,賣茶的,甚至寨外還圍起了一個臨時瓦子,整個寨子熱鬧非凡。

離了大街的小巷子都有人開起了酒館,同樣人來人往,座無虛席。

就在巷子深處的一家小酒館裡,江州韋知州盯着羅白縣黃知縣,沉聲問道:“你實話對我說,黃從貴那廝到底死了沒有?”

黃知縣支支吾吾:“當然是死了,說破天他就一個人,逃哪裡去?”

“黃知縣,我們認識多年,交情算是不淺,你可不要坑我!到了現在這個時候,如果讓黃從貴逃出去,我全家性命可都得搭進去!黃宗祥也不過是殺了遷隆峒送信的人,還不是提舉司的人,就被取了人頭,上思州現在都說不好要撤掉!數百年的基業哪,一夜之間就葬送了!我們做的事情可比黃宗祥犯下的這點小事更犯忌諱,一旦揭開,哪個也跑不了!”

黃知縣道:“你只管說這些做什麼!當時就在我家裡商量的,真出了事難道我就逃得掉?不要疑神疑鬼了!”

韋知州嘆了口氣:“你也不要怪我囉嗦,這不是擔心嗎?唉,誰能想到現在竟然到了這個局面?徐通判剛到邕州的時候打忠州,我們還以爲當時是曹知州的主意,現在想來,只怕是我們當初想錯了。曹知州雖然性子烈,但對我們這些土官還算照顧,哪裡會動不動就喊打喊殺?”

黃知縣沉着臉道:“我們蠻人土官在朝廷眼裡什麼時候算是官了?見了個官員就要拜,縣令面前連個座位都沒有,跟普通百姓有何分別?以前好說話是有地方用到我們,現在用不到了當然看哪裡都不順眼!”

所謂酒入愁腸,在這個小酒館裡,兩人越說越愁。

剛過中午,徐平坐在院子裡的樹下歇涼,一邊翻看着手裡的幾面紙,問旁邊的譚虎:“到的就這些人?是不是還有不少人沒來?”

“該到的都到了,那些沒來的大多都是位於交趾邊境,或者是靠近廣源州,早就不在大宋治下了。這些人就是心向朝廷,也不敢來這裡拋頭露面。”

徐平聽了,嘆一口氣:“說起來是這個道理,不過缺了人總是要被別人閒話。既然是位於邊境,他們爲什麼不認大宋朝廷,而去認那些藩屬小國?”

譚虎道:“這種事情一下不好說情楚,總的來說,無非是地處偏遠,道路不通,想管也管不到他們。再者這些地方在我大宋看來,不過是一村一鄉之地,又都是窮山僻壤,不放在眼裡,而對交趾和廣源州來說卻值得拉攏,日久天長下來可不就是這樣了。邊境上的小地方,通判不用放在心上。”

徐平知道譚虎說的有道理,但心裡總是覺得不舒服。邊境上的小州小縣大多向交趾和大宋同時稱臣,隨風倒是他們的生存哲學,連這一點都沒學會的蠢貨早就被歷史淘汰掉了。明白歸明白,徐平自己坐上這位子,對自己不能把人招集齊了就是覺得不自在,好像總是少了點什麼。

正在這時,守衛的親兵進來向徐平稟告:“通判,外面有兩位官商,說是有要事需與您當面商談。”

“哦。”徐平看看譚虎,“你出去看看是什麼人,如果沒有什麼可懷疑的,就讓他們進來見我。”

“遵令!”譚虎應諾,隨着親兵出了門。

過了一盞茶的時間,譚虎領了兩個商人打扮的蠻人進來,看起來是主僕。

主人年輕一些,二十歲左右的樣子,骨胳硬朗,看起來很強壯。隨着的僕人一把花白鬍子,已經上了年歲,身體倒還強健,臉上滿是皺統一,一雙眸子透着看透世事滄桑的智慧。

譚虎當先介紹道:“這就是左江道溪峒事的提舉官人,快上來拜見。”

兩人上前,躬身行禮,年輕人道:“小的是蘇茂州知州的長子韋昭吉,家父有要事在身,特命小的來拜見提舉官人。”

“蘇茂州,韋家——”徐平用手中的紙拍着手掌,意味深長地看着年輕人,過了一會,對譚虎道:“取把交椅來,給小衙內看座!”

韋昭吉忙道:“小的是什麼樣人!上官面前哪裡有我的座位!”

徐平擺擺手:“不用客氣,讓你坐就坐!”

譚虎取了交椅過來,韋昭吉道過了得罪,纔在上面虛坐了,帶來的老僕則站在他身後。

“不知韋知州有什麼要在身呢?方不方便講?”

韋昭吉聽了急忙又站了起來道:“不敢瞞上官,近日有甲峒的使者到了我們州里,家父只好與其周旋,不然必定親自來遷隆。”

見徐平點頭,韋知吉從懷裡掏了一封書信出來,遞給徐平:“這是家父的親筆書信,命小的送來。”

徐平接過信抽出來看了,摺好放在一邊。信裡無非說是自己心向朝廷,但由於種種原因不能過來參拜徐平,深感歉意云云。

蘇茂州與其他土州不同,雖然也向大宋稱臣,但從來沒受過宋廷管轄,能來封信表示意思已經算是不錯了。那裡位於大山深處,北界北侖河,東靠大海,西邊是祿州,南邊是交趾,道路不通,人煙罕至,本就是個山高皇帝遠的地方。這種地方打不值得,就算願內附也只能羈縻,治理成本太高。

不過也不要以爲韋家就是心慕王化,說白了還是投機。大宋在那裡封了蘇茂州知州,給的有官印,但也僅是如此。僅有一方官印下面的蠻酋就能服了韋家?顯然沒這麼簡單的事。交趾就把那裡分成兩州,甚至其屬下地方還有好多小土官,所謂的蘇茂州知州其實只能管境內一小片地方。

正是如此,地理條件限制韋家不得不向交趾和甲峒低頭,但也絕不想丟了宋朝這條大腿,兩邊都靠着看風向。蘇茂州境內跟韋家不對付的多了去了,三天兩頭在邊境鬧事,宋朝也煩得不行,要借重韋家約束。

在蘇茂州就是朝廷和韋家互相借重,所以徐平對韋昭吉也另眼相看。

閒談幾句,韋昭吉說還有要事,明天不便與衆土官相見。

徐平只是笑笑,由着他去了。無非是怕在衆人面前露了相,交趾那邊不好交待。這種算是大宋翹交趾牆角的地方,不能跟真正的下屬土州一樣。

韋昭吉臨行前,讓跟隨的老奴掏了五十兩黃金出來,算是自己這次前來的禮物。畢竟徐平明確說了土官要帶糧草過來,總要意思一下。

告別徐平,韋昭吉長出了一口氣。被召見之前,他一直提心吊膽,徐平剛破上思州,怎麼看待蘇茂州實在說不準,還好結果皆大歡喜。

踏出大門,剛好與走來的兩人打了個照面,韋昭吉心裡咯噔一下。

來人是門州小衙內黃觀壽,兩人以前見過面,彼此都認識。這種時候碰面,實在是尷尬之極。

兩人對視一眼,最終都是勉強笑了笑,一句話不說,分頭行路。

在徐平住處門外碰上,誰都知道對方是來幹什麼的,還有什麼好說?

剛送走韋昭吉,又來一個門州小衙內,徐平不禁啞然失笑。看起來這些人都存着一個心思,就是不知道陸續還有什麼人來。

門州的情形與蘇茂州差不多,但地理位置可就重要得多了,是由大宋進入交趾的陸上通道的第一道門戶。

徐平並不知這個地方在後世的名字爲同登,他那個世界中越兩國曾在這裡發生過一次比較重要的戰役。但徐平手裡有地圖,清楚地知道這個地方的重要性。憑祥峒、門州、諒州連成一線,一路下去就敲開了交趾的北大門,大宋如果在這幾個地方站住了腳跟,就握住了對交趾的主動權,想攻就攻,想守就守,再不用對交趾有任何顧慮。現在的現實是,通過永平寨大宋控制着憑祥峒,交趾通過甲峒控制諒州,門州恰位於中間。

門州也派了人來,徐平大喜過望。

這一帶山川縱橫,交通不便,在以前或許意義並不重大,但現在徐平可以把路修到那裡,這就完全不同了。

第113章 惹人生疑第7章 學以致用第121章過門不入第102章 首告第297章 伎藝人第75章 契丹會如何?第128章 換相第34章 移民第60章 慶功第294章 養起來第148章 軟着陸第17章 奴僕無私財第88章 改制第201章 提舉官第148章 轉折第161章 有樣學樣第2章 以鹽制蕃羌第28章 蟾宮折桂第252章 驚夢第51章 大案第30章 男兒立功在邊關第18章 農田輯要第289章 唐龍鎮第105章 同流合污第85章 你理解錯了第103章 事發第277章 威力驚人第38章 必勝之勢第9章 白沙鎮第165章 連夜回京第197章 遣散出宮第267章 一定要查清楚第164章 口袋陣第44章 增兵第207章 戰還是和?第43章 重逢第332章 建節第75章 人質第134章 亂局第124章 死城第32章 位極人臣第326章 要交給你了第46章 外戚第275章 驅虎吞狼第197章 人非少年時第267章 許懷德也不容易第246章 生命在於運動第43章 重逢第19章 共剪西窗燭第1章 錢能通神第56章 錢入戶等第194章 進退之間第145章 將校營第55章 藥銀第109章 怪獸蔗糖務第279章 黑吃黑第32章 長命縷第23章 蔡襄之錯第18章 種士衡第73章 點將第231章 購物券第195章 反攻第169章 自打嘴巴第279章 黑吃黑第22章 三司集議第114章 心經第39章 兄弟夜話第18章 春忙第26章 前奏第108章 故伎重演第59章 民間亂相第20章 繡花枕頭第272章 打就是了!第245章 養子秘訣第246章 生命在於運動第32章 位極人臣第218章 銀行(下)第21章 舊人第120章 不如降了?第103章 李覯趕考第207章 玻璃產業第25章 官場浮沉第6章 酒第105章 思想分歧第201章 猛虎掏心第93章 猛虎入狼羣第54章 狗眼看人低第124章飛來橫財第237章 任福之死第279章 破城第130章 飲鴆止渴第65章 永寧侯府第157章 手藝差了些第79章 我和你們講道理第55章 哀民生之多艱第166章 前線指揮第49章 舊部第18章 春忙第18章 娛樂與學習第107章 再見已非當年
第113章 惹人生疑第7章 學以致用第121章過門不入第102章 首告第297章 伎藝人第75章 契丹會如何?第128章 換相第34章 移民第60章 慶功第294章 養起來第148章 軟着陸第17章 奴僕無私財第88章 改制第201章 提舉官第148章 轉折第161章 有樣學樣第2章 以鹽制蕃羌第28章 蟾宮折桂第252章 驚夢第51章 大案第30章 男兒立功在邊關第18章 農田輯要第289章 唐龍鎮第105章 同流合污第85章 你理解錯了第103章 事發第277章 威力驚人第38章 必勝之勢第9章 白沙鎮第165章 連夜回京第197章 遣散出宮第267章 一定要查清楚第164章 口袋陣第44章 增兵第207章 戰還是和?第43章 重逢第332章 建節第75章 人質第134章 亂局第124章 死城第32章 位極人臣第326章 要交給你了第46章 外戚第275章 驅虎吞狼第197章 人非少年時第267章 許懷德也不容易第246章 生命在於運動第43章 重逢第19章 共剪西窗燭第1章 錢能通神第56章 錢入戶等第194章 進退之間第145章 將校營第55章 藥銀第109章 怪獸蔗糖務第279章 黑吃黑第32章 長命縷第23章 蔡襄之錯第18章 種士衡第73章 點將第231章 購物券第195章 反攻第169章 自打嘴巴第279章 黑吃黑第22章 三司集議第114章 心經第39章 兄弟夜話第18章 春忙第26章 前奏第108章 故伎重演第59章 民間亂相第20章 繡花枕頭第272章 打就是了!第245章 養子秘訣第246章 生命在於運動第32章 位極人臣第218章 銀行(下)第21章 舊人第120章 不如降了?第103章 李覯趕考第207章 玻璃產業第25章 官場浮沉第6章 酒第105章 思想分歧第201章 猛虎掏心第93章 猛虎入狼羣第54章 狗眼看人低第124章飛來橫財第237章 任福之死第279章 破城第130章 飲鴆止渴第65章 永寧侯府第157章 手藝差了些第79章 我和你們講道理第55章 哀民生之多艱第166章 前線指揮第49章 舊部第18章 春忙第18章 娛樂與學習第107章 再見已非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