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文理荒謬

深秋夜裡的風吹在身上冰涼刺骨,徐平走在皇宮裡的廊道中,覺得有些迷茫。很多事情放在他的前世很容易就講清楚,但在這個時代,能向別人講明白就不容易了。如今他在三司做事,一些根本的觀念就與這個時代格格不入,怎麼把自己的知識跟這個時代結合起來,是個很大的難題。

石全彬提着燈走在前面,領着徐平出宮去。走到僻靜處,石全彬放慢腳步。

徐平想着心事,並沒有注意,很快兩人就並肩走在一起。

石全彬輕咳一聲,對徐平道:“雲行,你真的有把握許申那裡鑄不出錢來?中書可是已經議定,由他在錢監帶人鼓鑄。”

徐平突然生出一種無力感,平息了一下心情纔對石全彬道:“閣長,許申那裡並不是鑄不出錢來,而是不能鑄出堪用的錢來。他招集了百十有名的匠人,下了無數本錢,鑄出個一貫兩貫也不是稀奇事。但這種錢有什麼用?本錢一枚都要值幾貫了。就是把國庫掏空,他也鑄不出賞賜要的錢,唉,也相於鑄不出來了。”

“雲行說的是。只要他們在官家面前交不了差,這事情也就算成了。閻文應最近氣焰熏天,經這個一挫折,磨鍊磨鍊他也好。”

石全彬見徐平的心情不好,也就識趣的不再多說。他只要確認閻文應這事辦不成就好了,至於什麼鑄不出來和鑄不出實用的銅錢的區別,跟他有什麼關係?

回到京城,徐平總是覺得自己跟人說話費勁,經常不在一個頻道上。這也難怪,在嶺南的時候他是一方大員,人人奉承他,現在可是反了過來。

回到崇文院,韓琦被孫抃換了過來,與王拱辰和劉沆兩個人吃得正歡,見到徐平回來,笑道:“雲行怎麼去了這麼久?羊肉可是快被我們吃光了!”

徐平笑了笑:“我家在這裡,自然有人照顧,你們多吃一點。”

說罷,坐了下來,與三人聊些閒話,喝了幾杯酒。

跟皇上說的話嚴禁外泄,不然會引起帝王極大的反感。韓琦等人都知道這規矩,自覺地不談徐平剛纔的去向,只是聊些無關緊要的話題。

夜裡當值,徐平第二天休息,到三司衙門裡隨便轉了轉,畫了個押,便就回到了家裡。想起昨夜與趙禎的談話,他讓自己藉着商稅案,比較一下發賞賜之後京城的物價波動,仔細想想這事情也挺有趣的,算是兩個時代觀點和做事方法的碰撞。

但事情並不好做,商稅案並不負責收稅,真正跑腿收稅的是官府的人,而只從各官府報上來的數字,也發現不了多少東西。要去真地取樣統計,徐平沒有人手。

想來想去,徐平還是決定寫一份奏章,把自己的計劃說清楚,需要什麼樣的人力物力,需要開封府給予什麼配合都寫出來。雖然不能跟中書說這是皇上交辦的事情,但在三司來說這也不算是多管閒事,能省自己的一分力氣也是好的。

如在前世讓徐平寫一份這樣的報告不難,但要把這內容按照奏章的格式寫出來,卻費了徐平無數腦力,整整花了一天的時間。

奏章必須經過中書門下,這個年代沒有密奏的概念。徐平把奏章發出去,自己心裡也有些忐忑不安,不知結果是什麼。雖然他已經盡力按照奏章的格式辦事,還是沒法完全寫清楚,便學着前代的辦法加了個附件,甚至在裡面加了些表格。

事情過了一兩天,也沒有中書的回覆回來,徐平有些等不急,便開始着手安排三司的一些沒有固定職事,識字的人,招集起來準備散到開封城選定的地方收集物價資料。他手下管着兵案,三司所屬的兵員都歸他管,努力一下,人員還是勉強能夠湊齊。

這一天徐平準備好了資料,在自己的官衙把幾個爲首的重要人員叫過來,給他們培訓該如何走訪,如何填寫資料。

正說得熱鬧的時候,任布怒氣衝衝地從外面進來,手裡拿着徐平的奏章,甚至都沒有讓其他人迴避,高聲喝問:“徐平,你也是一等進士出身,爲官多年,給中書的奏章,這是個什麼東西!中書行下札子來,‘文理荒謬,辭意不通’!這麼多年,還沒有哪位一等進士得過這種評語!”

徐平看着任布,一下愣在那裡。他自覺奏章寫得雖然文彩沒有多好,但最少是文理通順,把該說的都說的清清楚纔對,怎麼會有這麼離譜的評價?

任布說着,走到徐平面前案几上,把那附在後面的分析和表格攤開來,口中道:“看看,這些是什麼,這些是什麼!你從哪裡學來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三司出身,事情必然條理清楚,可有你這種不知所謂的東西?”

徐平看着自己花了一天心血的奏章,被凌亂無章地撒在案几上,一時竟然不知該說什麼好,傻愣愣地站在那裡。

自來到這個世界,決心要考進士做官,徐平認認真真地學習各種知識。說起詩賦文彩,徐平算不得出彩,但也絕不至於到不堪入目的程度。這麼多年以來,徐平第一次被人指着鼻子這樣說,而且是被上司這樣說。

惟有在秋日,滿天落葉,涼風漸起,太陽才讓人覺得特別溫暖。

今天是個晴天,太陽很好,京城裡外面大街上也很熱鬧。

陽光從窗子鑽進來,照在徐平身上,帶來暖暖的感覺。徐平卻覺得心裡很冷,這冷意一直到骨子裡,到靈魂裡,無論如何也驅逐不去。

驀然回首,來到這世界竟然接近十年了,徐平第一次覺得這個世界離自己好遙遠,遙遠地真正成了另一個世界。

曾經,徐平以爲在這個世界生活很容易,這麼多年他也是順風順水,直到這一刻,他才知道只是自己還沒有遇到磨難,哪裡有容易的世界?

把桌上的奏章收攏起來,徐平對任佈道:“讓副使爲難了。札子呢,給我收起來,日後時常看看,或許會長進得快一些呢。”

這件事情,無論如何要辦成,要辦好,要辦得完美無缺。文理荒謬,那就荒謬好了,事情辦好了再來談談不遲。

(今天在某論壇被噴得狗血淋頭,心情有點低落,不到的地方,大家見諒。)

第42章 旬估第176章 錢糧爲綱第163章 準備應對第26章 慶祝第95章 遷隆峒第218章 意外之喜第49章 事發第135章 節制兩路兵馬第71章 北巡第14章 規劃第143章 舉手之勞第29章 其心可誅第65章 永寧侯府第311章 全國統籌第269章 對峙第37章 夜對第3章 洞房第133章 殺人不見血第15章 對抗第26章 峰迴路轉第1章 回到從前第190章 原來是花槍第125章 誰得罪誰?第39章 文理荒謬第335章 錢糧準備第121章過門不入第31章 端午(下)第141章 甲峒低頭第159章 新的考驗第278章 興靈路經略使第154章 做事過急第38章 軍法第26章 前奏第64章 三路出擊第254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37章 逼迫第236章 堵截第7章 雜談第36章 組織第180章 我們錢多第10章 生財之道第183章 我做三件事第334章 李璋隨軍第73章 田二第182章 你是金子做的第258章 拆借第101章 新法可驗第137章 事不怕細第43章 盼盼要定親了第75章 僵局第18章 娛樂與學習第28章 殿中議事第188章 百官圖第194章 此一策,可安天下(下)第15章 軍改第210章 札付兩路第100章 南來歸宋第163章 邕州舊軍第42章 遠方的稀罕物第108章 另一個世界第51章 新的消息第321章 兩萬匹馬第25章 你不明白第32章 小縣第191章 王素的心思第168章 田園風第291章 刀拿在手裡揮砍纔有用(下)第108章 邕州的路第103章 李覯趕考第49章 天津曉月第95章 垂釣黃河第101章 莫做儒巫第1章 購物券發行第133章 瘋狂時代(四)第306章 貨幣循環第98章 破上思寨第96章 移風易俗第167章 情報第89章 猛虎入狼羣(七)第19章 遊園第47章 法外之地第16章 難處第110章 過河拆橋第313章 三司編敕第124章 死城第21章 忠州的故事第191章 梁園雖好第112章 似曾相識燕歸來第10章 除害第263章 狄青的請求第59章 掃雪第276章 想的太多第209章 送禮第161章 開課第193章 拔牙第23章 誥命第263章 狄青的請求第247章 誰不知我高提轄!第83章 地形沙盤第188章 我就是個土包子
第42章 旬估第176章 錢糧爲綱第163章 準備應對第26章 慶祝第95章 遷隆峒第218章 意外之喜第49章 事發第135章 節制兩路兵馬第71章 北巡第14章 規劃第143章 舉手之勞第29章 其心可誅第65章 永寧侯府第311章 全國統籌第269章 對峙第37章 夜對第3章 洞房第133章 殺人不見血第15章 對抗第26章 峰迴路轉第1章 回到從前第190章 原來是花槍第125章 誰得罪誰?第39章 文理荒謬第335章 錢糧準備第121章過門不入第31章 端午(下)第141章 甲峒低頭第159章 新的考驗第278章 興靈路經略使第154章 做事過急第38章 軍法第26章 前奏第64章 三路出擊第254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37章 逼迫第236章 堵截第7章 雜談第36章 組織第180章 我們錢多第10章 生財之道第183章 我做三件事第334章 李璋隨軍第73章 田二第182章 你是金子做的第258章 拆借第101章 新法可驗第137章 事不怕細第43章 盼盼要定親了第75章 僵局第18章 娛樂與學習第28章 殿中議事第188章 百官圖第194章 此一策,可安天下(下)第15章 軍改第210章 札付兩路第100章 南來歸宋第163章 邕州舊軍第42章 遠方的稀罕物第108章 另一個世界第51章 新的消息第321章 兩萬匹馬第25章 你不明白第32章 小縣第191章 王素的心思第168章 田園風第291章 刀拿在手裡揮砍纔有用(下)第108章 邕州的路第103章 李覯趕考第49章 天津曉月第95章 垂釣黃河第101章 莫做儒巫第1章 購物券發行第133章 瘋狂時代(四)第306章 貨幣循環第98章 破上思寨第96章 移風易俗第167章 情報第89章 猛虎入狼羣(七)第19章 遊園第47章 法外之地第16章 難處第110章 過河拆橋第313章 三司編敕第124章 死城第21章 忠州的故事第191章 梁園雖好第112章 似曾相識燕歸來第10章 除害第263章 狄青的請求第59章 掃雪第276章 想的太多第209章 送禮第161章 開課第193章 拔牙第23章 誥命第263章 狄青的請求第247章 誰不知我高提轄!第83章 地形沙盤第188章 我就是個土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