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320章 一切要講好

bookmark

下雪了,鵝毛大雪紛紛揚揚飄下來,不到一個時辰,大地便成了白茫茫一片。

徐平坐在後衙涼亭裡的交椅上,看着漫天飛舞的雪花。雪花中,遠處高大的陰山不見了,城裡的望樓不見了,就連園裡的花木都變得模糊。

旁邊是一個火爐,爐邊溫了酒,溫酒的水已經咕咕地冒着熱氣。一個小桌擺了幾盤簡單的菜餚,幾個酒杯。不遠處,譚虎帶着幾個士卒,加上蕭胡睹,準備着烤羊肉。

蕭胡睹出身高貴,現在議和奇貨可居,徐平沒有虧待他,一直都是譚虎親自看住。雙方停戰,契丹一定會把這個人要回去,當然他回去是要待價的。對蕭胡睹好一點,他回朝以後會不會感激徐平不知道,最少也不會成爲仇人,不會對大宋恨之入骨。

此次議和,真正主事的人是徐平,范仲淹是副手,富弼和張茂實是奉命做事的人。這不需要明詔,現在這一帶所有的官員中,只有徐平有便宜行事之權。跟契丹談判,所做出的任何決定,只有徐平能夠作主拍板。都護府不干涉地方,但是整個党項地區,加上從契丹奪來的幾州,都還沒有解除軍管。吳遵路、方偕和范仲淹這幾個經略使,在徐平移交大權之前,都是他的屬下。非常時期,必然是非常制度。仗是徐平帶兵打的,地盤是他從敵人手中搶下來的,如何結束戰爭,最有發言權的當然也是他。

職權如此之重,徐平必然不會事事過問,只要把握住大方向即可。諸葛亮事無鉅細全歸於己,是他的性格使然,五十四歲英年早逝,幾乎是活活累死的。講真話,徐平沒有那麼強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只要大的方向不偏,事情還是要由其他人去做。

契丹在壓力太大,議和的事情不能由蕭貫之和劉六符作主,他們兩人也不敢在這個時候作主。耶律敵烈和王惟吉要從王庭得到確切的底線,王公大臣們要商量出個結果,他們才能出發,現在還沒有豐州。人沒有來,富弼和張茂實只能在雲內州等着。

這些日子,由范仲淹帶着富弼和張茂實兩人,商量議和的具體細節。依澶州誓約,和約要包括宣佈友好不再交戰,歲幣的數量和如何交割,疆界如何劃定,以後各守疆界不得相互侵犯,不容納對方的逃犯,邊境地區的軍事對等部署,以及最後如何宣誓。這是誓約要寫的內容,還有不明文寫出來,雙方要達成默契的。比如兩國關係,大宋爲兄,契丹爲弟,澶州誓約並沒有寫明,但雙方來往是按照這個輩分來的。以及使節往來的禮儀,兩國貿易如何安排,公文怎麼交流,各自對應的衙門。細到公文的格式,互相稱呼,都要確定。

以後雙方對峙,這些越明確越好,指望着混水摸魚讓對方疲於應對是不現實的。模糊地帶越大,則傳遞的信號越不明確,很容易導致有力無處使。

比如明確雙方軍事部署,無非是各自的防禦設施,邊境的城池等從此如舊,不得以任何藉口挖溝、栽樹、築城。各自在邊境地區佈置多少兵力,駐哪些地域,都會有不成文的默契。這樣明確,纔好操作。以宋朝現在的國力,在整個邊境佈置約五十萬兵力,不會造成太大的負擔。而契丹要維持這樣的兵力,則會大大消耗它的國力。穩定下來,在前線稍後的地域作大規模的軍事調動,或者舉行軍事演習,就能讓對方舉國忙亂。

徐平前世怎麼也聽說過冷戰時美蘇是怎麼對峙的,無非有樣學樣。互爲對手,雙方的交流就格外密切,而不是老死不相往來。一邊是使節來往不絕,一邊是各自嚴加防範,對方的每一個動作都要嚴加註意,作出應對。四十年的和平,雙方有了經驗,各方面都有章可循。契丹以前處於攻勢,對峙的意識並沒有那麼強,沒有經驗,徐平會教會他們的。

如果契丹對於宋朝在邊境的軍事壓力不敏感,宋朝自可以對他周邊的勢力下手,比如大草原上以阻卜爲主的部落,比如東北的女真人,甚至高麗。鬧上幾次,契丹自然就會知道,和平靠一紙誓約是不夠的,那張紙只是雙方用來扯皮的,真正的和平要靠實力。

不議和,沒有誓約不行,雙方隔膜,反而除了真正開打沒有壓迫對方的手段。有了誓約就認爲從此天下太平更加不行,實力變了,雙方的關係自然就會變。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酣睡,太祖已經說過一次了,軍力強大起來,足以壓倒契丹時自然還會有人說。

沒有辦法,一山難容二虎,哪怕是一公一母都不行。歷史上宋朝和契丹一百餘年的和平,終究是建立在雙方實力相當,誰也打不起,誰也滅不了誰的基礎上的。這種平衡一旦被打破,和平必然就不會存在,不管是採取什麼樣的方式。只要宋朝沒有收回以幽雲十六州爲主的農耕地區,就沒有真正的和平,和平對峙只是雙方能接受的鬥爭手段。便如冷戰時美蘇都不會放棄歐洲,又打不起仗,那就只能冷戰。

正因爲是互爲敵國的和平,才一切都要明確定好,容不得模糊地帶。真正的兄弟之邦不需要分得如此清楚,大家自己人,一切都好說。此次談判任務艱鉅,不是說一句停戰不打就可以,而是涉及到方方面面,什麼都要定下來。

雪越下越大,幾步之外就看不清人影。

徐平直起身來,對那邊的燒肉的譚虎和蕭胡睹道:“雪下得大了,把爐竈和肉搬進亭子裡來吧。——駙馬,今日好雪,一起來飲一杯酒。”

兵士把用具和肉招進來,蕭胡睹隨在譚虎身後,進了涼亭,使勁跺了跺腳,對徐平叉手:“謝過都護!真是好雪,近幾年都沒有見過這樣大的雪!”

說完,蕭胡睹便就看着爐邊溫的酒,明顯是饞了。

徐平笑道:“天氣寒令,駙馬且飲一杯酒,去去寒氣。這是我家裡釀的,京城有些名氣。”

兵士上來斟了酒,蕭胡睹接住,對徐平道:“都護家裡釀的酒甘冽醇厚,又有力氣,在契丹也是大大有名!在下聞名已久,沒想到今日有福氣,終於到了嘴中。”

一邊說着,一邊接了斟滿的酒杯,舉起來一飲而盡。閉目品味了一會,才道:“真真是好酒!活了這麼多年,從來沒有飲過這等好酒,好福氣。”

說完,蕭胡睹交還酒杯,道:“可惜,可惜,等到回去,再喝不到如此好酒了!”

徐平微笑:“駙馬不需擔心,以後兩國兄弟之邦,從此交好,酒在契丹依然能夠喝到。”

第229章 圍寨第113章 遊騎遍佈第197章 馬肉不好吃?第214章 內朝外朝第151章 論事不得論人!第208章 老花鏡第37章 三頭目第152章 橫死第136章 握成拳頭打人第82章 不好的預感第185章 初稿已成第198章 鈍刀割肉第100章 小人難防第20章 稅賦何所出第123章 打翻垃圾筒第122章 白髮浪蕩才子第157章 清場第97章 黃金彪的難處第88章 南來的漢人第21章 矛盾第36章 手舞足蹈第11章 清貴之選第192章 不許調一兵一卒第239章 別做書呆子第126章 你在騙我們?第190章 新的機遇第164章 運籌帷幄第4章 馬政第217章 追獵第140章 兵發廣源州第27章 牧草換豆第146章 立言之志第190章 谷口初戰第184章 大戰將起第8章 讀書第24章 富貴田園第198章 演練第242章 世間哪有這種大臣第8章 通判廳第233章 想不明白第33章 有錢纔好第24章 富貴田園第3章 盡頭牙第34章 都不可行第42章 動盪第176章 錢糧爲綱第284章 告罪使第243章 存利去弊第230章 審計司第82章 別機機杼第19章 長江後浪推前浪第12章 才高八斗,不矜細行(上)第118章 漸有頭緒第4章 郊迎第275章 驅虎吞狼第113章 赤子與行者第107章 無奈和稀泥第55章 藥銀第205章 蛻變第242章 節制三路第114章 甲峒來的少女第142章 想去五臺山第65章 永寧侯府第42章 動盪第108章 彎弓射箭第43章 重逢第298章 試用期第100章 官不聊生第174章 今夜別出宮了第15章 歷史唯物主義第6章 攔路的強盜第78章 彈劾第62章 新場務第227章 拼桌第131章 一起發財第93章 汝州第27章 不羈的黃河第279章 破城第36章 折騰契丹第19章 匪訊(上)第15章 軍改第27章 小隱君第122章 火光沖天第55章 左右虞侯第332章 建節第107章 嚇人的錢數第186章 有錢人第187章 時差第84章 三衙改制第37章 中牟主簿第179章 你知道傻子多嗎?第14章 故人第8章 老朽別無所求第26章 慶祝第177章 重商抑商第97章 錢入戶等影響了誰?第11章 德政第75章 世道變了第38章 必勝之勢第217章 王拱辰開店(下)
第229章 圍寨第113章 遊騎遍佈第197章 馬肉不好吃?第214章 內朝外朝第151章 論事不得論人!第208章 老花鏡第37章 三頭目第152章 橫死第136章 握成拳頭打人第82章 不好的預感第185章 初稿已成第198章 鈍刀割肉第100章 小人難防第20章 稅賦何所出第123章 打翻垃圾筒第122章 白髮浪蕩才子第157章 清場第97章 黃金彪的難處第88章 南來的漢人第21章 矛盾第36章 手舞足蹈第11章 清貴之選第192章 不許調一兵一卒第239章 別做書呆子第126章 你在騙我們?第190章 新的機遇第164章 運籌帷幄第4章 馬政第217章 追獵第140章 兵發廣源州第27章 牧草換豆第146章 立言之志第190章 谷口初戰第184章 大戰將起第8章 讀書第24章 富貴田園第198章 演練第242章 世間哪有這種大臣第8章 通判廳第233章 想不明白第33章 有錢纔好第24章 富貴田園第3章 盡頭牙第34章 都不可行第42章 動盪第176章 錢糧爲綱第284章 告罪使第243章 存利去弊第230章 審計司第82章 別機機杼第19章 長江後浪推前浪第12章 才高八斗,不矜細行(上)第118章 漸有頭緒第4章 郊迎第275章 驅虎吞狼第113章 赤子與行者第107章 無奈和稀泥第55章 藥銀第205章 蛻變第242章 節制三路第114章 甲峒來的少女第142章 想去五臺山第65章 永寧侯府第42章 動盪第108章 彎弓射箭第43章 重逢第298章 試用期第100章 官不聊生第174章 今夜別出宮了第15章 歷史唯物主義第6章 攔路的強盜第78章 彈劾第62章 新場務第227章 拼桌第131章 一起發財第93章 汝州第27章 不羈的黃河第279章 破城第36章 折騰契丹第19章 匪訊(上)第15章 軍改第27章 小隱君第122章 火光沖天第55章 左右虞侯第332章 建節第107章 嚇人的錢數第186章 有錢人第187章 時差第84章 三衙改制第37章 中牟主簿第179章 你知道傻子多嗎?第14章 故人第8章 老朽別無所求第26章 慶祝第177章 重商抑商第97章 錢入戶等影響了誰?第11章 德政第75章 世道變了第38章 必勝之勢第217章 王拱辰開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