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燕雲經營相公

胡亂吃了些茶,我便以燕雲公務繁重爲由告辭。

“明大人莫若就在寒舍休息幾日,吃了賤內的壽酒再回去吧。”也不知甄國棟說的是真是假,看他神色卻看不出端倪。

“大人,燕雲兩州事務實在耽擱不下,下官真的不宜久留。哦,夫人的壽禮下官也帶來了,請大人笑納。”我從袖子裡取出一個檀木盒子,裡面是一對翡翠釵子,做工精美,比之大東珠也不遑多讓。

“這,哪有送兩份賀禮的道理?”甄國棟推了推還是收下了。

“大人,這對釵子是下官找那高濟商人高價尋來的,聽說是高濟王室的用物,想來勉勉強強也能配上夫人了。”其實,這對釵子是從新安令的密室裡找到的,我知道這些東西價值連城,私下脫手恐怕不便,還不如拿來打通關節。劉周去匈厥古也帶了不少,送給匈厥古的達官貴人。我這也算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了。

不過此物一出手,我突然又來是靈光一顯,倒不急着走了,悠悠道:“大人啊,下官此番來北疆,也算長了不少見識。”

甄國棟讓下人給我添了茶,道:“子陽不必客氣,某草字叔原,不必再稱大人。”

我一拱手,道了聲“不敢”,又道:“下官本來以爲北疆荒蕪,實在不知是個寶庫啊。姑且不論匈厥古的牛羊駿馬和皮草,光是北疆七國的特產就各有特色。高濟的山參貂皮東珠等等,運到內地可都是價值連城的寶物啊。”甄國棟應了聲“那是”。

“大人,那爲何不見商賈呢?”

“哼,商賈敢來嗎?子陽說的不錯,這些東西都是價值連城的,但是商賈不同,他們要買總是大車裝載,難免引強人窺測啊。”

“天助大人啊。”

“嗯?此話怎講?”

“強人,強得過大人的衛隊嗎?商賈不能賺的錢,我們爲何不能賺?”

“子陽慎言!按我《大越刑統》,官員不得經商,違者可是株連三族的大罪!”甄國棟一驚,低聲道。

“大人,誰說我們經商?我們不納稅,那便不是經商了啊。”

甄國棟一愣,轉而驚色盡去,撫掌大笑道:“妙計,妙計!果然妙計!子陽莫非有何規劃不成?”

“大人,燕雲兩州地處前沿,自然下官接手,然後以朝貢地稅的名義送到山海州大人這裡。大人也是一般,將貨物以朝貢稅賦的名義送往內地,換成銀子。一進一出的差價,自然落到了大人的手裡。”

“妙啊,不過子陽說的不對,怎麼是落在我手裡?”

“下官失言,是根本沒有這個差價,嘿嘿。”

“不,子陽,這筆錢,你我均分,如何?”

“下官哪裡敢和大人平起平坐?六四吧,下官四,大人六。”我謙虛道。

甄國棟一陣大笑:“本官沒什麼成本,怎麼好意思分大頭?還是對半開,有錢大家賺嘛。”

“下官再多嘴一句,大人,金子銀子是好東西,可明晃晃地放在那裡總太危險,莫若換成絲綢布帛大麥稻米等物,即便有御史多嘴,還可以說是爲了充實邊路。下官的意思,再給聖上寫道摺子,若是聖上也點頭了,那更是風風光光的撈錢啊!”

“你小子果然有頭腦,有前途,哈哈哈。”甄國棟拍着我的肩膀道,“你算哪門子的燕雲經略相公?分明就是個實打實的燕雲經營相公!放心,遼東路指揮使的位子,一定是老弟你的了。”

“下官不敢忘記大人栽培。”我躬身告退。

甄國棟送我出了二進,突然一個孩子騎着一匹木馬衝了過來,眼看就要撞到我的輪椅了,被一旁趕來的衛士攔下。

“你這孩子,怎麼這麼頑皮!”甄國棟訓那孩子。看那孩子的眉眼就知道是甄國棟的兒子,我當下道:“不妨事,不妨事,小公子生得龍鳳之姿,日後定然大有作爲啊。”做父母的,聽到別人誇自己孩子哪有不高興的?甄國棟當下抱起兒子,給我講那些陳年舊事,無非就是顯擺自己兒子如何聰明過人。

我敷衍了幾句,心思落在了木馬上。這木馬和一般孩童的玩具不同,乃是可以動的,下面有三個輪子,只不知如何讓他們滾動。

“公子,這木馬倒是別緻啊。”我對那孩子道。

孩子天性,自己的東西被人誇獎總是自豪的,當下演示給我看,如何轉動,如何跑馬。我知道玄機盡在馬腹內,卻又不能打開看看,遂問:“不知是哪個巧匠造的這等玩具,真是有趣啊。”

“哦,說起來城裡新來的那個路增還有些本事,木工活了得,還擅長打造金器。”甄國棟接口道。

“路增……打造金器嗎?下官正想給拙荊打造一副耳環,可惜沒有合適的匠人。”我假意沉思道。甄國棟笑道:“那路增手藝不錯,賤內也常去照顧他生意。就在南市,叫粗工坊的便是了。”

我告辭了甄國棟,對劉周道:“南市,粗工坊,快些。”

劉週一笑:“大人也對孩子玩意有興趣?”

“孩子玩意?哼哼,去了你就知道了。”我賣了個關子。

馬車在城裡跑了一刻,在粗工坊門口停下。

我下了車,看到的是一間破舊的鋪子,裡面木工、風爐具全,不知算是木匠鋪還是鐵匠鋪。

“路先生在嗎?”我朗聲問道。

不一會,出來一個虎背熊腰的壯漢,掃了我兩眼,道:“你是何人?”

我知道人不可貌相,拱手施禮,道:“在下明可名,求先生做些孩子玩意。”

“你是明可名?燕雲經略相公明可名?”那人眯起眼睛,問我。

他的言語不善,我卻不能否認,硬着頭皮道:“正是。”

“滾,這裡不接漢奸的生意。”說着,居然把我推了出去。

我心頭一黯,我的名聲居然這麼臭,漢奸……抗擊匈厥古非一日之功,我這個漢奸恐怕也要做一段日子了。劉周罵罵咧咧一陣,勸我回去。我知道路增這種人不是輕易會變主意的,卻又不捨得這麼走,路上設想好的一切都成了幻影。

終於決定要走的時候,裡面又走出來一個老人,徑直朝我走來,行禮道:“這位便是明相公?草民路增,見過大人。”

我喜出望外,連忙還禮,道:“路先生客氣了。”

“劣徒無知,唐突了大人,還請見諒。”路增客氣道。

我不以爲意,道:“哪裡,在下此來,實在有事求路先生。”

路增臉露驚訝之色,問我:“大人有何事要老朽效力的?”

“隨在下去雲州,救燕雲百姓,守我大越山河,復我華夏舊土。”

“啊!”路增居然忍不住退了一步,道:“草民不明白大人的意思。”

“路先生,學生曾聽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學生就是想讓先生利我大越之器,別無他意。”

“你走吧,我師父過了七十,不必服役。”那個壯漢又出來喝道。

“學生不敢讓先生服役,學生願以師禮待先生,只求先生指點我燕雲工匠。學生不求寶物,只求利器。”

路增沉思片刻,道:“老朽不願鑽研殺人之器,大人請回吧。”

誠如一盆冷水澆在頭上,不過我並不死心,道:“先生可知兵家之祖孫宜子?孫宜子也不願鑽研殺萬人之道,卻還是領兵終身,正是因爲以暴止暴,以暴抗暴。先生,殺人之器亦是救人之器啊。”

我見路增不說話,繼續道:“先生,學生身負漢奸之罵名不是一日了,但是手中苦無利器,如何與強敵周旋?只好忍辱負重,還請先生憐憫,憐憫燕雲數十萬生靈!”

路增看着我,沉思半晌,道了句:“好吧。”

我讓路增登車,給他徒弟孟覽買了一匹馬,回雲州去了。

車上,路增知道我纔不過三十,聽了我的遭遇也是唏噓不已,連孟覽也不由對我肅然起敬。

我卻因爲此行的巨大收穫而興奮不已。

到了雲州官署,我讓人撥了一套宅院給路增,作爲他的作坊和居所。本來孟覽還抱怨什麼,不過見過我的官署之後就不再有什麼怨言了。

最開心的還是章儀,在我身邊蹭了很久才端來飯菜,差點把我餓死。

“巾幗園如何了?”我問她。

章儀笑道:“現在全城的婦人都喜歡來,是越來越擠了。不過,你爲什麼把婦人都集中起來聊天呢?還供應茶點,我真看不透你呢。”

“華夏曆來重男輕女,其實我倒覺得婦人不比男子差。我的性格里若是還有那麼一絲值得褒揚的,恐怕都是娘教的……”我嘆了口氣,繼續扒飯,“我要讓雲州的子孫,從他們的母親那裡學會做人的道理,所以我先要把道理告訴這些婦人。而且,婦人最會嚼舌頭,我的政軍策略若是由她們傳播,更快些。”

“但是論見識……”

“所以我要你去啊,就算你的見識不足,還有你夫君呢。”章儀笑着打我,我繼續道,“而且我也不怕她們亂說,這世上得了便宜還要賣乖的到底不多,你只要告訴她們得的便宜就是了。”

“嗯,她們近來就在說你的養馬法,都覺得養馬比不養馬上算,而且現在馬價低得離譜呢。”

我笑了笑,道:“你們也別光顧着聊天說地,布也得給我織出來,我還要用布換馬呢。不過我高價買來的匈厥古馬,便宜一半賣給他們,真胸悶啊,呵呵。娘子啊,爲夫也想學騎馬,你教我吧。”

“你也騎馬?”章儀瞪大了眼睛,“可你的腿。”

“策馬狂奔是不可能的,但是坐上去裝裝樣子總能夠吧。我是要做個表率,連他們殘廢的父母官都騎馬,男人不會騎馬就要被人看不起。你記得戚肩嗎?他在北疆小小年紀就會騎馬,說明並非人的因素,而是長官的原因。只要長官鼓勵,百姓就能做到。”

說到戚肩,我的心又飄到了高濟,不知道現在高濟的情形如何了。

我讓劉周找了兩匹匈厥古戰馬,苦練許久總算能夠安安穩穩坐在馬鞍上了。這幾天騎着馬到處巡視,着實引起了全城的轟動。

一日,正要去州里的義學給那些窮苦孩子授課,路增來找我。

我讓人給路增牽了馬,並駕而行。

“大人要草民改的弩已經改好了。”路增把一把怪弩遞給我,“此弩能一次發射三支弩箭,下面的箭盒裡能裝五排十五支弩箭,又有壓簧,上面的射出之後下面的會自動頂上。兵士只需扳動這個括機就能上弦。”

我撫弄着,道:“如此就能連發十八箭!果然是利器啊。”

“大人所言不差,原本弩箭不如弓快,但是老夫的這個弩比弓更快。大人請看,這個箭盒是能拆下來的,只要尺寸合適,戰陣之上只需換個箭盒便可。”

我一個新手,按照路增的指導居然在馬上也學會了如何換箭盒,簡單易懂。

“能射多遠?”我瞄了瞄望山問道。

“一百五十步。”

“一百五十步!”我雖然不是行家,但是能射一百五十步的弩也實在夠遠的了。

“老夫還設計了一種雙兵弩,兩人方能操作,能射五百步遠。”

“路先生真是神人啊!”

“哪裡,大人過譽了。老朽也早年也來過燕雲,只看到一副死氣,大人居然能讓燕雲重新活過來,這纔是大才啊。”

我也有些滿意,吐了口氣,道:“重病不能用猛藥,今年的收成應該不錯,只要匈厥古人少來幾次,三五年後燕雲就能小康了。”

“到時大人也不必再揹着漢奸之名了。”

我嘆氣道:“談何容易,要想雪恥,單靠我燕雲之力,非十數年之功是不成的。”

路增也沒有說話,一直到了義學門口,路增道:“大人既然有事,老朽先告退了。”

“路先生,學生請你來,也正是想讓你看看學生授課的情形,還請指教。”

“這……明大人學究天人,老朽只是一介草民,一個木匠……”

“先生何必自謙?”我笑着帶路增進了義學。

這義學只是我振興燕雲的一環,卻也是重要的一環,今日路增撞到了槍口上,我怎麼可能不讓他落水?

“夫子早安。”

我一進大堂,滿座的學生們異口同聲問安。我拱手算是回禮,道:“這位是路老夫子。”

“路夫子早安。”衆學童乖巧的問候道。

路增愣了愣,道:“大人真是教導有方啊。”

“若是路先生不棄,請落座,待學生授課之後還有事詳談。”我微笑道。

路增在後面找了個空席坐下,教工也給他遞上一本《字奩》和筆墨。

我翻開書頁,帶着學童們誦讀起來,再教他們寫法,講解字意和用法。不知不覺過了一柱香的時候,我讓他們提問,予以解答。等香燃盡,我讓人發了糕點和豆乳,看着他們吃完才放他們回家。

“大人真是辛苦。”路增道。

我講得有些熱,鬆了鬆衣襟,道:“路先生覺得這些學童如何?”

“各個聰明,明師出高徒啊,呵呵。”

“路先生,學生還有一個不請之情。”

“大人儘管吩咐。”

“路先生,明年這些孩子就學完了字奩,也識得一、兩千字了。所以學生就想,讓他們學木工和鐵工。”

路增沉吟片刻道:“老朽明白大人的意思,一技傍身總是好的,只是老夫……”

“學生不是讓路先生收徒。路先生只需教他們些木工基本,能做個几案,修修門窗,削幾把木劍便可。學生教他們讀書也不是爲了讓他們考狀元的,呵呵。”

“那……老朽可以應承下來,只是不知大人的用意何在?雲州的木匠不夠用嗎?”

“路先生,當日學生在高濟用兵。行軍無聊給兵士們授課,學生髮現,醫士的醫術再高明,卻來不及救許多人,以至許多傷得不重的人也殉國了。所以學生要醫士去授課,讓兵士們都多少懂些醫理,如此便能互相救助,因傷殉國的人大爲減少。”我道出高濟時的經驗,“現在學生也是如此,讓他們多少懂些木工,同時還要教他們醫術、地理等等,也是節約人力,早日振興起燕雲。”

“大人真是上馬管軍,下馬治民,老朽算是徹底服了大人。”路增一躬到底。我連忙扶住,道:“學生受不起,若是先生應承了,能否十日後就來授業?”

“大人不是說明年……”

“呵呵,能早則早,反正他們也閒得很。只是這工具……”

“無妨,老朽那裡有現成的,若是不夠用,臨時打造也不費事。給明大人這麼一說,老朽覺得渾身有了衝勁,真要老朽等到明年倒也等不了了。雖然老朽礙於師承不能傾囊相授,卻不會比一般木匠差。”

“交給路先生,學生就放心了,呵呵。嘿,這些孩童小的只有五歲,大的不過八歲,三年啓蒙出來不過十二歲,我再讓他們學三年專業,到了十五歲便可用了。”我勾畫着未來的藍圖。

“三年專業?”

“嗯,路先生若是覺得哪些孩子有天賦的,還請多教些東西。我這也是因材施教,樣樣通雖然重要,卻不能變成無一精啊,呵呵。”

“大人的想法,真是非常人所知啊。”

“學生也是受啓於師門,我師門傳道便是如此,三年之後分兩條路走,各修的各的。”我笑道。

路增也跟着笑了笑,突然道:“大人,剛纔大人講學時,老朽想到個小玩意,不知能否隨老朽去坊間,老朽做出來給大人看看。”

我來了興趣,欣喜道:“還請路先生領路。”

不一時到了路增的作坊,孟覽正在打造什麼,見我來了連忙奉茶。

“大人寬坐,老朽去去就來。”

我坐着和孟覽閒話起來,不談不知道,一問之下,這個虎背熊腰的高大漢子居然只有二十出頭!我聯想到自己花白的頭髮,不由心酸,笑道:“該成家了,莫非你師父不準嗎?”孟覽笑道:“師父倒是給我說了幾次了,就是沒個準頭。”

“大丈夫何患無妻,改天讓你嫂子給你相一個,她在巾幗園可吃得開。”我笑道。

孟覽紅着臉,嘴裡說了什麼,沒聽清。

“你在打造什麼?樣式倒是古怪。”

“是鐵馬的臟腑,呵呵。”孟覽說到手裡活,話也多了,給我講起鐵馬的構造來。

我耐心聽着,總算聽懂了些,正是當日甄國棟的兒子騎的木馬。

“這種鐵馬騎起來不累嗎?”木馬輕,孩子能騎,但是全鐵打造的鐵馬誰能騎得動?

“重是重,但也能騎,剛起步的確很累,但是騎起來了也就好了,總比走路輕鬆些。只是這鐵輪上的牙齒着實難打,所以費事。”

我點了點頭,正說着,路增已經出來了,手裡拿着兩塊三角形的木頭。

“你跟我來,把大人的馬牽進來。”路增招呼孟覽。

孟覽把馬牽了進來,他師徒二人也不說話,動手在鞍子上綁了那兩塊木頭。

“大人請上馬。”路增道了句。

孟覽抱我上馬,把我的腳穿入木塊,又鑽入馬腹下把兩塊木塊聯了起來。

我晃了晃大腿,腿居然被穩穩固定住了,拉了繮繩出去走了走,果然比往日舒服了許多。“多謝路先生的巧具。”路增笑道:“這只是木製的模型,既然大人用起來舒服,明日老朽打造一副鐵的送來。也是適才大人要老朽騎馬,老朽實在跳不上去,想出來的笨辦法。”

我頭腦中豁然開朗,騎術難練在於上馬,若是有這個巧器,我的鐵騎也未必不能早日練成,欣喜道:“路先生一語驚醒夢中人,若是有此物,我大越的騎兵定能早日練成。不知路先生可給它起了名字?”

“尚未想到,大人覺得如何呢?”

“登其上馬,登馬入王庭,便叫馬鐙吧。”

三人一笑,我策馬回府,忍不住騎得快了些,居然沒有跌下來。

我在庭院裡勒馬,氣喘吁吁,叫道:“娘子,爲夫回來了。”當下已經有下人幫我下馬,推來了我的輪椅。

“標下史君毅、石載、鄭歡、成敏、沐英傑、阮睦、劉欽,參見大夫。”

我一進門,被嚇了一跳,幸好沒有臏骨跳不起來。回頭看看章儀,想來她已經知道了,轉驚爲喜,笑道:“你們怎麼來了!難怪今天喜鵲不叫了呢。”

衆人落座,鄭歡先對我不聲不響娶妻發表了些歪理,被章儀如劍般的目光頂了回去。

“大夫,我們在高濟打了個大勝仗,打得倭奴人沒脾氣了。當日不知道大夫授了燕雲經略,以爲大夫還要回來,所以一路都是打的大夫的大旗,此次班師也正是把大旗再還給大夫。”史君毅笑道。

我笑了笑,覺得不妥,道:“後面是李將軍打的,你們這麼不是讓他難堪嗎?”

“呵呵,還是李將軍說繼續打大夫的旗號,大夫在高濟打了兩三年,破軍星的名號已經讓敵人膽寒了。哦,還有,大夫看看這個。”史君毅遞給我一道聖旨。

我打開一看,居然是調撥正德、正威、飛騎、樹功、宣猛、龍門諸營並輜重、遊擊營歸我帳下節制。

這些都是平高濟的主力,現在歸我節制……我心頭一熱,聖上還沒有拋棄我,雖然只有不足十萬人馬,到底是精銳之師啊。

“大夫,您這是……”

衆將見我落淚,都有些驚慌。昔日出生入死也沒有哭過,今日居然喜極而泣。

“我早就說我有旺夫運,你還諸般推脫不肯娶我。”章儀掏出絲巾幫我擦去眼淚,又翻出了舊帳。

我有些不好意思,問道:“那我怎麼還沒有收到聖旨?”

“路上不好走,恐怕有些拖延,過幾日也就到了吧。”章儀道。

我點了點頭,又問史君毅等人把大軍紮在了哪裡。“大人,大軍還在後面,一班文吏看管着,我們等不及,先馳馬來了,總比他們快了三五日,呵呵。”石載笑道。

“不過……正德、飛騎營應該是在李渾將軍帳下吧……”

“李渾將軍授了南北高濟路都指揮使,要常駐高濟了。”鄭歡道,“史將軍聽說也要授遼東路指揮使了,呵呵。”

我一笑,對史君毅拱手道:“下官見過指揮大人。”

史君毅連稱不敢,道:“聖旨還沒下,就鄭歡話多。不論如何還是大夫標下,大夫莫要折了小將的福分。”

我讓章儀去備了火鍋,衆人一起吃熱鬧些。席間我說起當日回到京師發生的事,惹得衆將悲憤不已。“不過,現在燕雲已經有了起色,諸將一來,我的軍學便能辦起來了。”

“大夫莫非走到哪裡都要辦學?呵呵。”成敏笑道。

“我非但要辦學,還要辦大。日後這燕雲若是能出幾個如將軍一般的人物,我也不算白來。現在我的蒙學尚未結束,只有從百姓中挑選識字的,還有軍中那些什長,先予教授,等學成之後,授兵尉職銜。”

“大夫要擴兵?”沐英傑夾了塊牛肉,問我。

我點了點頭:“衆將也知道我忍辱負重,沒有大軍,我一輩子都擡不起頭來。”

衆人默然,一直沒有說話的劉欽道:“大人還是要三思,如此莽撞恐怕會有麻煩。當日高濟戰事吃緊,今日……”

“劉統領放心,我已經有了安排。我擴軍不擴營,到時候匈厥古一來滿城皆兵,匈厥古一去,還是隻有不足十萬的守軍。”我笑道,又把匈厥古的見聞告訴衆將。

一頓飯吃到夜深,索性命人把鋪蓋都備在公署裡,衆將圍着火盆又給我講高濟戰事,一直到了東方泛白衆人才睡下。

※※※

元平四年八月,遼東的一角,我裹着厚厚的棉衣,前往蒙學授課。前日衆將的到來也給這片冷土帶了一股冷氣,全城都在打探是否又有大軍要來了。

“大軍終於要來了,大軍來了,大人也不必再擔着漢奸的惡名了。”劉周也替我高興,笑了兩天了。我搖了搖頭,道:“我忍辱負重不是爲了一朝揚眉吐氣,我要的是華夏千百年基業。這支大軍還不足十萬,遠遠不夠啊。”

WWW TTKдN co

下了學,我回到官署,衆將按劍分列兩旁,金甲奪目,殺氣盎然。我在首座坐下,衆將行軍禮,動作劃一,讓竇衆卿等文官驚咋不已。

“正威營史君毅,正德營鄭歡,樹功營沐英傑。”

“末將在。”

“本官令爾三人率本部精壯,勘探燕雲地理,十日後返回報告。”“末將等領命。”

“不知大夫所爲何事?”竇衆卿自負瞭解燕雲,問我道。

“無他,日後打仗,將軍們若是不知地理怎行?”待三人歸列,我又道,“宣猛營成敏,龍門營阮睦。”

“末將在。”

“二位將軍要去各縣分配駐軍。本官打算將兩營拆了,配置各縣教練鄉團,講解作戰事宜,平日無戰之時一般要下田重地,是爲軍屯。隨後,兩位將軍要任軍學教席。”

“末將等領命。”

我看兩人臉色不好,笑道:“莫非兩位將軍還怕沒仗打嗎?若是能給國家教出幾個將軍,那可是比斬殺兩個敵軍大將更大的功勳呢。”

“末將等不敢。”

“飛騎營石載。”

“末將在。”

“我要你把飛騎營每個兵尉都動起來,去給本官到各鄉縣去教人騎馬。不必設學,凡是見到騎術不對的,當下拉下馬來教他。每個什長都要去打獵,要帶着鄉民去打,和匈厥古人一起打。說起來便說軍中不發軍餉,只好自己打獵爲生。當然,主要是學習,學習匈厥古人如何打獵,回來教我。”

“末將領命。”

“文官可有事要報?”我又問道。

“大人,此次商隊交上來的稅額比上月又多了三萬兩。領隊的還說,若是沒有意外,以後恐怕還能更多。”

“不錯,好啊,有錢能使鬼推磨。馬上要入冬了,過冬的糧食準備得如何了?”

“今年豐收,各鄉縣的倉廩都有存糧。只是,大人,給匈厥古進貢的女子……從別路去買嗎?”

我仰頭倒在靠背上,道:“一百人啊,即便是買來的,也是父母的心頭肉。我怎麼忍心?讓人去牢裡找找,有些姿色的,年紀不過二十五的,看有多少,不足的再去買吧。進貢匈厥古的這筆錢要攤到每個燕雲人頭上,也讓他們知道,現在的安穩日子不是天上掉下來的。”

“是。”

“我燕雲二州的綱領,便是要藏軍於農獵,藏財於商賈,藏我戰力於九地之下,來日春暖花開,我便動於九天之上,一舉破敵。今日不妨定下個條款,三年自保,五年不貢,十年教訓!”我朗聲道,用熱血沖淡送子民上路的悲愁。

大軍到達之後,各營統領照我的吩咐把兵卒散入各個鄉縣,表面上是成家的成家,務農的務農,實際上還是一般要點卯早操,依舊是我大越軍士。

孫士謙等人也來了,隨他們一起到的還有聖上的聖旨,也就是加我三軍節制銜,領軍師將軍號。

第十八章 出關西征第十六章 京觀第二十四章 拔釘春川口第三十章 替人織就嫁衣第三章 天災第三十八章 彈劾第二十七章 騎兵!重騎兵!第二十三章 民心第十六章 京觀第二章 忍辱負重第五章 家人第四章 舊識第八章 陽關第九章 點將第十章 黃泉路第十章 元宵第九章 點將第十六章 平西三策第十三章 漢平城第十六章 京觀第二十八章 十萬火急詔第九章 點將第九章 點將第三章 師父第二十九章 叛出第二章 忍辱負重第九章 點將第二十二章 擒將第二十章 接敵第八章 回京受審第八章 陽關第十二章 初到高濟第九章 三部會審第八章 陽關第三十九章 陰謀第七章 隱兵第二章 閒相第七章 蠻使第二十六章 城外的敵軍第十八章 死村第三十四章 聖駕回師第十二章 進退第五章 內亂第一章 燕州雲州第八章 回京受審第十三章 李渾第二十九章 叛出第四十章 回家第二十六章 城外的敵軍第二章 老丈第九章 三部會審第十一章 將隕第二十三章 民心第二十五章 兵臨熊慶州第六章 出征第四章 報復第六章 出征第八章 對攻第十二章 間計第十四章 推心置腹第七章 元平六年第三十七章 朝會第六章 北疆策第二十二章 前方有伏兵第七章 元平六年第一章 破落第五章 測字第十七章 軍威第二十章 聖上來了陽關第二十三章 琺樓城之歌第十一章 清君側第一章 燕州雲州第十四章 陷阱第三十一章 破敵第九章 點將第二十一章 禍不單行第十六章 京觀第十六章 平西三策第十四章 推心置腹第三十一章 破敵第三章 燕雲經營相公第一章 入閣第四章 舊識第四十章 回家第十九章 軍心第十一章 清君側第四章 亂起第二十七章 騎兵!重騎兵!第八章 回京受審第四十章 回家第九章 三部會審第十六章 平西三策第二十二章 擒將第十八章 死村第十一章 清君側第九章 雙雄第三十章 替人織就嫁衣第五章 家人第七章 蠻使第三章 燕雲經營相公
第十八章 出關西征第十六章 京觀第二十四章 拔釘春川口第三十章 替人織就嫁衣第三章 天災第三十八章 彈劾第二十七章 騎兵!重騎兵!第二十三章 民心第十六章 京觀第二章 忍辱負重第五章 家人第四章 舊識第八章 陽關第九章 點將第十章 黃泉路第十章 元宵第九章 點將第十六章 平西三策第十三章 漢平城第十六章 京觀第二十八章 十萬火急詔第九章 點將第九章 點將第三章 師父第二十九章 叛出第二章 忍辱負重第九章 點將第二十二章 擒將第二十章 接敵第八章 回京受審第八章 陽關第十二章 初到高濟第九章 三部會審第八章 陽關第三十九章 陰謀第七章 隱兵第二章 閒相第七章 蠻使第二十六章 城外的敵軍第十八章 死村第三十四章 聖駕回師第十二章 進退第五章 內亂第一章 燕州雲州第八章 回京受審第十三章 李渾第二十九章 叛出第四十章 回家第二十六章 城外的敵軍第二章 老丈第九章 三部會審第十一章 將隕第二十三章 民心第二十五章 兵臨熊慶州第六章 出征第四章 報復第六章 出征第八章 對攻第十二章 間計第十四章 推心置腹第七章 元平六年第三十七章 朝會第六章 北疆策第二十二章 前方有伏兵第七章 元平六年第一章 破落第五章 測字第十七章 軍威第二十章 聖上來了陽關第二十三章 琺樓城之歌第十一章 清君側第一章 燕州雲州第十四章 陷阱第三十一章 破敵第九章 點將第二十一章 禍不單行第十六章 京觀第十六章 平西三策第十四章 推心置腹第三十一章 破敵第三章 燕雲經營相公第一章 入閣第四章 舊識第四十章 回家第十九章 軍心第十一章 清君側第四章 亂起第二十七章 騎兵!重騎兵!第八章 回京受審第四十章 回家第九章 三部會審第十六章 平西三策第二十二章 擒將第十八章 死村第十一章 清君側第九章 雙雄第三十章 替人織就嫁衣第五章 家人第七章 蠻使第三章 燕雲經營相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