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國事家事(二)

送走了愁雲滿面的于成龍,胤禛只覺得牙根處有些發緊,舌頭輕舔了一下,竟是有些上火腫了起來,心中免不得懊惱了一番。想來還是保定這一趟有些疲了,再加上這短缺的八萬黃白之物,竟惹得自己一個皇阿哥狼狽至此。胤禛輕嘆了口氣,吩咐秦順取來貢菊、山楂、百合三樣,泡了一杯清火的茶水。見胤禛不停地揉着腦仁,年羹堯湊上前道:“四爺,銀子的事兒,您用不着這麼犯難。再不濟,要直隸各州府縣攤在稅賦之中便是。左右是樁利國利民的好事,百姓們……。”看着胤禛慢慢冷下去的眼神,年羹堯不敢再說下去。

“你糊塗!”胤禛眉頭緊皺,斥道:“如今朝廷二徵葛爾丹,國庫吃緊之餘,除西北及福建外,諸省已是多加了一至兩成稅賦。加之有些官員藉機貪瀆,百姓已在時時嘆息‘苛政猛於虎’了。若是再爲了此事加稅,繼而釀起民變,便是你我萬死莫贖之罪過!”胤禛說到最末一句,突地想起烏拉納喇氏的勸諫之詞,便和緩了聲色,道:“亮工,你是我的人,故愛之深,責之切。我盼你能望得高些,見得遠點。我曾對你說過,假以時日,你比你阿瑪的出息只怕更多些。”胤禛頓了一下,又道:“前幾日,我就擬好了給皇阿瑪的請安摺子,稟了你與寶柱隨我至保定府探訪水情之事,也提了欲送你參加今年秋闈。皇阿瑪多半會加恩於你,也算了了你躍龍門的心願。這份摺子我今早回府時就已命人送出去了。”

年羹堯初時被訓得塌頭耷腦,此刻聽着溫言撫慰立覺熱血洶涌,當下跪地叩頭道:“奴才何德何能,有主子如此眷顧!奴才結草銜環都難報萬一。”自年羹堯在前營充作使節立下大功,卻多少因胤禛之故未得賞賜之後,他雖仍對胤禛執禮甚恭,卻很少再稱胤禛爲‘主子’,只是跟着寶柱叫‘四爺’,難說有了幾分自外的心思。此時,年羹堯在激動之下,復又喊出‘主子’兩字,倒讓胤禛心頭一動。雖說戴鐸和年羹堯之前俱以胤禛門人自居,又都是胤禛最爲倚重的人,卻始終沒有真的在宗人府報備。名不正言不順,時日長了,人心總歸隔肚皮,胤禛還是少不得要防上一防。現如今自己正式開了府,應該是時候正式確立這層隸屬的關係,這樣也能對他們有個約束。

胤禛拿定了主意,便道:“亮工,幾年前,裕親王就有意把你一家撥到我的佐領下。如今你既稱了我爲主子,我可就當了真,你闔府上下可是已然拿定了主意?”聽了胤禛這句問,年羹堯明顯楞了一下,沉吟了一下,終是下了決心,道:“奴才一家,早在那年和主子偶遇,便已註定要追隨主子。只待主子行文宗人府,便舉家入主子門下。”胤禛想了一想,道:“得了,你畢竟不是家主,先別說這滿口的話。我不逼你。你寫封信給你阿瑪問過再說。”“是。”年羹堯又叩了個頭。

胤禛頓了一下,問道:“你阿瑪在任上幾年了?”“已有四年。”年羹堯恭謹答道。胤禛微微一笑,道:“據說他官聲不錯。改日我去和太子撞個木鐘,瞧瞧還有沒有巡撫的缺兒。既然你家準備歸我的門下,我這做主子的,總得有個見面禮不是?”雖說年遐齡此時已是一省藩臺,卻不過是個方面之員,升任巡撫,可就算是封疆大吏了。這一步,看似只是半級品軼之升,卻對於大多數官宦而言,是如同跨越天塹的一步。若是以後能再加兵部侍郎或右都御史銜,那便能進正二品。繼而進中樞爲臺閣,便再也不遙不可及了。

看着年羹堯千恩萬謝的退了下去,胤禛笑容慢慢斂了去,靠在座椅之上只覺得疲累不已。胤禛閉上了眼睛,他真的覺得心累了。自重生以來,他便處處用心,時時提防身邊所有的人。他只覺得眼下的自己似乎與前世的那個小職員漸行漸遠,變得憂鬱、漠然甚至有些冷酷,這還是自己嗎?頭似乎越來越痛了。正痛苦着,旁邊突然伸出一雙雪白如藕般的小手,輕輕在胤禛的額上撫mo,試圖撫平胤禛緊皺的眉頭。

胤禛睜開雙眼,果然是福晉烏拉納喇氏。“芸娘”胤禛勉強露出一絲笑顏,道:“真是難爲你了。常說齊家治國平天下,可我連自個兒的府里人都管不好,還敢談甚麼其他?原來皇額娘就訓育過我馭下的道理,可我……。”烏拉納喇氏有些心疼,柔聲道:“爺心善,府裡的下人,除了從宮中撥的幾個內侍以外,哪一個不是爺打苦水裡救出來的?只是,人心多有不足,有了安定的日子就會想法更多些,銀子,官位,哪一樁都是惹人饞的。若是別人能給他們這些,許是爺的好就被丟在了九霄雲外。前些日子,妾聽到府裡有人嚼舌頭,散着些不中聽的話兒,說其他王爺、阿哥府上如何如何,而爺的府裡不過就是些尋常的月例銀子,連門房上都不許收分毫孝敬,論出息,竟是連個知縣的下人都不如。妾這纔想着要給爺提個醒。”

胤禛捉住烏拉納喇的小手,握在自己掌中,嘆息了一聲,道:“有妻如你,我自幸甚!你方纔的話,我都聽進去了。往後,我平日裡還是該罰則罰,但賞賜上確要再厚一些。若是真有才學的,我便薦了出去放他個官做。年羹堯、戴鐸不都是咱府上出來的?他們便是前例!”

烏拉納喇氏笑着點了點頭,道:“爺說得妾臉都紅了。”

胤禛也笑了,而後又正了面色,若有所思道:“你是當家主母,再看到這些個滿口胡柴的,外院的便即刻攆了出去。內院的……”胤禛心一橫,道:“只管打死了送到左家莊化人場去!”

見烏拉納喇氏滿面驚色,胤禛苦笑道:“你知道我是信佛的,怎麼會亂傷人性命?我不害人,難保人不憋着心思害我。內院的下人都是我身邊的,若是叛出門去,咳,不說這些。只要咱們把自己院子的籬笆紮好了便是。”

第150章 冷暖自知(一)第121章 波瀾橫生(四)第104章 父子兄弟(十)第130章 暗潮洶涌(七)第330章 萬壽(七)第378章 問鼎(二)第246章 渾水(二十七)第104章 父子兄弟(十)第312章 一波未平(二)第360章 風雲漸起(六)第72章 從軍(三)第47章 初識愁滋味(一)6 反思第152章 冷暖自知(三)第328章 萬壽(五)第138章 二徵葛爾丹(五)第324章 萬壽(一)第22章 圍獵(六)第102章 父子兄弟(八)第67章 何去何從(八)第392章 問鼎(十六)第83章 出征(六)第247章 渾水(二十八)第257章 議儲(九)第380章 問鼎(四)第142章 二徵葛爾丹(九)第213章 驚變(九)第31章 八阿哥(三)第96章 父子兄弟(一)第97章 父子兄弟(三)第279章 督撫之爭(五)第135章 二徵葛爾丹(二)第104章 父子兄弟(十)26 兄弟三第364章 風雲漸起(十)第115章 家宴(三)第149章 二徵葛爾丹(十六)第374章 風雲漸起(二十)第322章 一波又起(八)第96章 父子兄弟(一)第28章 傷逝(二)第390章 問鼎(十四)第36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六)第155章 冷暖自知(六)第210章 驚變(六)第271章 塵埃落定(十四)第86章 首戰葛爾丹(二)第112章 歷史軌跡第393章 完結篇第63章 何去何從(四)第96章 父子兄弟(一)第260章 塵埃落定(三)第389章 問鼎(十三)第100章 父子兄弟(六)第194章 風雷涌動(一)第91章 首戰葛爾丹(七)第343章 父子兄弟(十三)第252章 議儲(五)第328章 萬壽(五)第300章 多事之秋(十二)11 郊迎一第117章 家宴(五)第297章 多事之秋(九)第190章 風雨欲來(三)第179章 科舉弊案(一)第369章 風雲漸起(十五)第234章 渾水(十五)第72章 從軍(三)第240章 渾水(二十一)第221章 渾水(二)第110章 嫌隙(五)第365章 風雲漸起(十一)第350章 父子兄弟(二十)第61章 何去何從(二)第221章 渾水(二)第70章 從軍(一)第170章 南巡(一)第176章 南巡(七)第292章 多事之“秋”(四)第40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十)第393章 完結篇第218章 驚變(十四)第189章 風雨欲來(二)第352章 父子兄弟(二十二)第386章 問鼎(十)第145章 二徵葛爾丹(十二)第163章 國事家事(一)第81章 出征(四)第194章 風雷涌動(一)第191章 風雨欲來(四)第131章 暗潮洶涌(八)第218章 驚變(十四)26 兄弟三第350章 父子兄弟(二十)第34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四)第150章 冷暖自知(一)第63章 何去何從(四)第253章 議儲(六)第158章 河務(一)第383章 問鼎(七)
第150章 冷暖自知(一)第121章 波瀾橫生(四)第104章 父子兄弟(十)第130章 暗潮洶涌(七)第330章 萬壽(七)第378章 問鼎(二)第246章 渾水(二十七)第104章 父子兄弟(十)第312章 一波未平(二)第360章 風雲漸起(六)第72章 從軍(三)第47章 初識愁滋味(一)6 反思第152章 冷暖自知(三)第328章 萬壽(五)第138章 二徵葛爾丹(五)第324章 萬壽(一)第22章 圍獵(六)第102章 父子兄弟(八)第67章 何去何從(八)第392章 問鼎(十六)第83章 出征(六)第247章 渾水(二十八)第257章 議儲(九)第380章 問鼎(四)第142章 二徵葛爾丹(九)第213章 驚變(九)第31章 八阿哥(三)第96章 父子兄弟(一)第97章 父子兄弟(三)第279章 督撫之爭(五)第135章 二徵葛爾丹(二)第104章 父子兄弟(十)26 兄弟三第364章 風雲漸起(十)第115章 家宴(三)第149章 二徵葛爾丹(十六)第374章 風雲漸起(二十)第322章 一波又起(八)第96章 父子兄弟(一)第28章 傷逝(二)第390章 問鼎(十四)第36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六)第155章 冷暖自知(六)第210章 驚變(六)第271章 塵埃落定(十四)第86章 首戰葛爾丹(二)第112章 歷史軌跡第393章 完結篇第63章 何去何從(四)第96章 父子兄弟(一)第260章 塵埃落定(三)第389章 問鼎(十三)第100章 父子兄弟(六)第194章 風雷涌動(一)第91章 首戰葛爾丹(七)第343章 父子兄弟(十三)第252章 議儲(五)第328章 萬壽(五)第300章 多事之秋(十二)11 郊迎一第117章 家宴(五)第297章 多事之秋(九)第190章 風雨欲來(三)第179章 科舉弊案(一)第369章 風雲漸起(十五)第234章 渾水(十五)第72章 從軍(三)第240章 渾水(二十一)第221章 渾水(二)第110章 嫌隙(五)第365章 風雲漸起(十一)第350章 父子兄弟(二十)第61章 何去何從(二)第221章 渾水(二)第70章 從軍(一)第170章 南巡(一)第176章 南巡(七)第292章 多事之“秋”(四)第40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十)第393章 完結篇第218章 驚變(十四)第189章 風雨欲來(二)第352章 父子兄弟(二十二)第386章 問鼎(十)第145章 二徵葛爾丹(十二)第163章 國事家事(一)第81章 出征(四)第194章 風雷涌動(一)第191章 風雨欲來(四)第131章 暗潮洶涌(八)第218章 驚變(十四)26 兄弟三第350章 父子兄弟(二十)第34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四)第150章 冷暖自知(一)第63章 何去何從(四)第253章 議儲(六)第158章 河務(一)第383章 問鼎(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