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之庭番外清風轉眼送雲煙

張之庭番外清風轉眼送雲煙

那個尋常的夜晚,覃朝樂卿張柳升之子張之庭,沐着月色,在小城外溪邊吹笛。

他的父親曾經說過,樂者,當少私寡慾,合乎天地,可臻至化境。張之庭自幼遵循父親的教導,因此每當吹起笛的時候,就感覺不到時間,也感覺不到周圍。

當他放下笛子的時候,他聽見有人說,“兄臺,你的笛子吹得好。”

聞聲去看,那是一個打馬路過的年輕人,或者說,是個少年郎。

他騎在一匹栗色的母馬上,穿着行路的黑色披風,一張精緻的面孔在月下隱隱發出玉般的光澤,像是不真實的虛影。

“謝謝。”

張之庭執笛拱手。

對方在馬上欠身,也拱手。答話的聲音空靈,聽在一個樂師的耳裡,愉悅舒適。“謝謝你的曲子。”

這便是兩不欠了。

頷首拿起笛子,張之庭又吹了一曲。

吹着吹着,他的精神自然融入到曲調之中,一曲終了,猶自回神,卻見那個少年郎仍靜靜在馬上,面上似有戚容。

不知是怎麼了,張之庭竟忍不住多事。

“閣下,爲何事心傷?”

少年郎沒有回答。擡頭望月,月光皎潔,天上一絲雲靄也無。他低頭問年輕的樂師,“月色幽靜,何故悲音?”

張之庭將笛子插入懷中。

今日是他父親的忌日。他爲祭奠先人而來,曲中是有悲音。遇了人,換了一首風月之歌,卻不曾想,仍舊輕易被聽出。

來人見他不答,亦不追究。少年郎在馬上拱手,夾馬腹徑自而去,微弱一陣風拂過面頰——對方已經消失在夜色中了。

這便是當初的邂逅。

至於隔日,在小城投宿的客棧裡意外的再遇,從此結起了惺惺相惜的情誼,讓遊蕩的樂師在小城裡停駐了腳步,些些都是後話。

張之庭曾經無數次的想過。

自己和那人的關係,始終在親密中帶了疏離,就仿如那夜的相逢,是知音,猜中心事卻又自懷心事,因此,也止於知音。

屋頂飲酒時,他常忍不住喟嘆。

他和他的父親同樣愛好山林和民間,那裡有着最淳樸的景色和最庸雜的人世,適合寄託一個遊子的情懷和孕育一個樂師的靈感。他知曉心儀的人和他一樣志向周遊天下,他欣喜,他激動,他以爲他比父親倖運的多。

即便是後來,他也以爲他比父親做得更好,因爲對方離開的時候,他追了上去,也因爲對方不肯走的時候,他能夠留下來。

可是他錯了。因爲他感情的命運,並沒有什麼改變。

他猶記得。

到了最後,宗正寺裡相見。

那人一身起了皺褶的白衣,默坐於牢獄之中,頭頂前處,是一方小小的孔洞。張之庭來時夜已深,那個小小的孔洞裡透得些許光亮,在囚犯腳下,瀉下不足方丈冷月的清光。

那人已不是初遇時的少年郎。

他的臉微微擡起,無聲映在如水的月光裡,脖頸向後,揚起一道弧度——像是享受般沐浴在暖暖的陽光之下,一雙碎盡了星光的眸子,一眨不眨,沉沉望進了遠方的天空。

雖然張之庭知道在那個角度絕不可能看見窗外天空,可是不知道爲什麼,他就是相信,那人在看的,是一方旁人看不見的天空。

張之庭看着他伸出手,似乎是要去接天窗縫隙中漏下來的月光,彷彿那美麗的輕紗一樣的薄光,就是他一直等待的東西。只可惜,他每每把手心攥起,月光便砂一般從他指縫裡漏掉,不剩一絲一毫。

那人緩緩攤開了手。似乎是最終放棄了這個東西。

張之庭的心也跟着落下去。

蘇鵲……

張之庭幾欲張口,卻再喊不出這個名字。

哪裡,還有什麼蘇鵲?

那一個廣平城酒樓之上,一身白衣,笑語晏晏,彷彿周身透着芙蕖般芬芳的人,總是給人春風拂面般溫暖的人,可曾存在過?

就是在京中那個夏末飲多的夜晚,抱着府前的蹲獸不放,眼中透盡清冷的光,卻裝作酒醉不醒,似真似假的要挾要他離京而去……也不曾留下隻言片語解釋、惟有生與死間打不破的隔閡的人,又何曾存在過?

不曾,從不曾。

眼前這個彷彿超脫世間,仰看天外的男子,那雙淡淡疏離後總是無盡清明的眸子,愛也好,恨也罷,可曾有過剎那,爲張氏之庭稍作停留?

不能,永不能。

獄中的囚犯忽然轉了頭。像是一點也不意外,隔着臂腕粗細的鐵柵,靜靜看來,漠然的開了口。

臨歧到了終須散……清風轉眼送雲煙。

不會,不能,不可以——那句話裡的平靜就像是摻進酒水的□□,張之庭只想瘋狂的怒吼着拒絕他,可是出口的聲,卻是哽咽的呼吸。

那人漂亮的眼睛裡沒有失望,甚而也沒有期望,說完這最後一句,他重新轉過身去望着小小的窗口拂下的月光,再也沒有回首。

張之庭從宗正寺出來,逃也般的不敢停步。那長長的,彷彿永不見盡頭的過道,一下一下,空蕩的放大自己的腳步聲。

他頭一次畏懼自己的耳力。

那天晚上,張之庭入宮覲見。

這是他第二次單獨面見今上。說來奇異,他們明明隔着那麼遙遠的距離,可是某種程度上,他們又那麼相近,使樂師產生了這種膽量。

第一次私下見面還是在授予樂卿之銜的時候。那時寥寥數言,今上表現出了難得的豁達和氣度,使他們獲得彼此的體諒,達成了男人間的君子協定。

張之庭一直謹守自己的諾言。他以爲時間還能長久下去,卻不想數月過去,情勢陡然逆轉,那個協定自然也就作廢。而他並沒有別的辦法,即便毫不懷疑自己的用心和付出,他的手段依然有限,比不過位極天下的那人。

這豈是妥協。

津南渡。

時間已是初冬。

距離那個轟動一時的事件落幕,張之庭辭官離京,已有月餘。誰也不曾知曉的是,卸任樂卿離了京城,卻一直逗留在京外五十里的津南鎮上,終日在燕川渡口的送客亭中吹笛。

他日日前來,從不與搭船或趕路的行人搭話,只是臨水奏曲。笛音每每發聲寥亮,追思往昔同遊相攜之好,轉爲低徊,頻頻重複,曲調倒是當年那唯一一首,從友人處學得的“忘憂”。

他的技藝又精進了些。只不過,樂師的心裡明白,這是一首告慰的祭曲,他寧願從不曾有機會吹奏,更不曾藉此突破昨日的境界。

一場秋雨一場寒。

天氣漸冷,大地起霜。奔流入海的燕川也在近岸處結了一層薄冰,白日裡,需被船伕的櫓槳搗破,方能靠了早晚行船。

封渡在即。

樂師也不得不離開。

這一日,他已經吹到口乾。

坐着愣了一會,收拾番,背起包裹。擡頭望一眼日頭,正是夕陽光景。樂師看得眼暈,將笛子握在手裡嘆息。而對岸傍晚末班渡船的槳聲,已是隱約傳來。

張之庭扶着木柱緩緩站起來。心底裡,他不怕從此後浮舟江海,餘生飄萍。他怕的是,真應了當年父親的話。

明月清風無人共……

高山流水不知音。

樂師在蕭索的冷風裡戴起兜帽,裹緊衣領,想自己留下一點殘餘的溫度。他停下手,然後他愣住了。

長亭外一道瘦削的身影,沿着小路蹣跚而來。那人揹着光,頭髮束得鬆,被沿途野風吹得凌亂,遮蔽了一張白紙般的臉,衣袍上,更沾裹了深淺的泥濘污點……七分似人形,三分似鬼影。

張之庭遭逢雷劈般站起來,“秋魚”滾落在腳邊,大張着口,眼淚奪眶一滴滴滑落臉頰,吐不出一個字音。

天可憐見,天可憐見……天可憐見!

心中往復想象過。

以至,讓他懷疑此刻的真實性的一雙桃花眼,楚楚望來,恍不是真——霧裡黑眸,眼皮微腫,沒有幾分血色的脣口微微開啓,呼哧呼哧的喘着氣,一隻蒼白的手扶在亭柱上,另一隻顯也是因了驚詫,懸在半空。

半晌,那人露出一個笑來……

向着滿面淚痕的樂師,“兄臺笛子……吹得好。”

作者有話要說:一回偶遇,是在蘇鵲被聞哥遺棄,初下雪山,進入廣平。

末回偶遇,大家懂的。

插入書籤

何故夭夭一古剎故人以進爲退一人生如夢投石探路死去活來名貴公子似是而非一線生機螳蟬黃雀一還如清真咫尺天涯相剋相生夜曲三闕假成一雙仲春初桃一尋常冬狩一假成一雙煮豆燃萁權宜之計一風生水起莽莽風雲子謂何求人海道情一一箭雙鵰一平生抱負夜曲三闕同室操戈死去活來青雲平步石上生花亂是今朝一冬夜春風景元覺番外一今朝有夢與明年下青雲平步番外南燕飛渡了無痕古剎故人去者昨日悠悠我心一子夜奇談悠悠我心二英明主君去者昨日競染風流忠義難爲二瑜不佩玉他山之石一平生抱負螳蟬黃雀一荊棘草芒報應不爽難得糊塗一箭雙鵰二燈會迷局何故夭夭二佳人無雙十里迎夫子謂何求金盅秋月宴設鴻門悠悠我心一何故夭夭一寒露美人亂是今朝一真作假時古剎故人且祝東風一景元覺番外縱是眷眷無窮期何往何從人道滄桑悠悠我心二番外南燕飛渡了無痕青雲平步一切苦厄王府夜對強扭之瓜難得糊塗人海道情二權宜之計二碧海青天似是而非死去活來所謂機緣石上生花北地白蓮靜水深流一難得糊塗碧海青天悠悠我心二冰釋前嫌水亭話醉亂是今朝一俯首天闕不翔則已一線珠聯夢醒時分相剋相生相剋相生風生水起
何故夭夭一古剎故人以進爲退一人生如夢投石探路死去活來名貴公子似是而非一線生機螳蟬黃雀一還如清真咫尺天涯相剋相生夜曲三闕假成一雙仲春初桃一尋常冬狩一假成一雙煮豆燃萁權宜之計一風生水起莽莽風雲子謂何求人海道情一一箭雙鵰一平生抱負夜曲三闕同室操戈死去活來青雲平步石上生花亂是今朝一冬夜春風景元覺番外一今朝有夢與明年下青雲平步番外南燕飛渡了無痕古剎故人去者昨日悠悠我心一子夜奇談悠悠我心二英明主君去者昨日競染風流忠義難爲二瑜不佩玉他山之石一平生抱負螳蟬黃雀一荊棘草芒報應不爽難得糊塗一箭雙鵰二燈會迷局何故夭夭二佳人無雙十里迎夫子謂何求金盅秋月宴設鴻門悠悠我心一何故夭夭一寒露美人亂是今朝一真作假時古剎故人且祝東風一景元覺番外縱是眷眷無窮期何往何從人道滄桑悠悠我心二番外南燕飛渡了無痕青雲平步一切苦厄王府夜對強扭之瓜難得糊塗人海道情二權宜之計二碧海青天似是而非死去活來所謂機緣石上生花北地白蓮靜水深流一難得糊塗碧海青天悠悠我心二冰釋前嫌水亭話醉亂是今朝一俯首天闕不翔則已一線珠聯夢醒時分相剋相生相剋相生風生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