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結局
將這段文字稱爲“後記”看來有點寒磣,但我想記錄下一件細思極恐的事情。
希言對着許玥語無倫次地哭喊的那個場景,是我在很早以前就寫好的一個章節,其實這是我自四歲開始就浮現在腦海中的一幕畫面。是的,我沒有打錯字,的確是四歲,也許還更早。
第一次見到這幅畫面的那天,我正坐在幼兒園裡的走廊裡,看着午後的陽光落在庭院裡的滑梯和鞦韆上,四周種着香樟樹和廣玉蘭。我曾一度以爲這是後來的某個夢境,直到我長大以後,偶然回到了那所幼兒園,再次從同樣的角度見到了那片香樟樹,才確定了這應該是一段記憶。
最初浮現的場景是一個長髮的年輕女孩伏在一個臥牀病重的女子身邊哭泣和乞求,出現的那一瞬間我就感覺到這兩個人的關係是師生,但又存在一定過節,或是分散多年,直至臨終前告別的那一刻才得以重聚,然後冰釋前嫌。
在之後的很多年裡,這一幕畫面又不斷地浮現過,有時是在上課走神時,有時是在半夢半醒中,有時又是在地鐵上,總是會突如其來的閃現,而畫面始終無聲。那個年輕女孩的服飾打扮也曾多次變化過,有時是民國時期的學生裝,有時又是現代的連身裙,但不變的就是一頭齊腰的長髮披散在背後,而老師的形象卻始終模糊,唯一的印象就是她已病重,幾近彌留之際。
而且,這個畫面自出現的第一次起,我就能清楚地意識到這兩個人之間並不是普通的師生情誼,而是彼此相愛。當然,這個彼此相愛的概念也是我懂事以後才得知的,童年時代只覺得這兩個人之間存在有一種渾然天成的聯繫,非常特殊,如果讓我現在用言語來確切描述,那就是生生世世都會註定相遇的一種緣分。
當然,隨着年齡的增長,她們之間的對話和那個女孩所哭喊乞求的內容不斷被我腦補過,她們之間的感情細節也被我以代入感的形式去想像過。我不知道這個畫面到底會是什麼,這應該不是從電視裡瞥見的情節,九十年代初的中國應該不會有師生百合戀的影視作品。或許又是在某處見到了類似的場景,從而又定格在腦海裡的一副畫面,但我卻始終無法想明白,爲何四歲那年就立刻能聯想起這兩個人的特殊關係。
全文都是圍繞這個場景寫的,所以,原諒我最終也沒有更改結局,還是讓她們也經歷了這樣一場悲劇的告別,雖然確實很遺憾。
下一篇文正在準備之中,它的名字可能叫做《東隅既逝》,但結局一定會是美滿的大團圓,希望到時候會有人喜歡看^^
最後,也感謝每一個點擊閱讀的人,我第一次寫文,很多很多不足之處,感謝你們的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