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綁架(下)

陳鼎心中又急又怒,大喝道:“我看你這小子便不是好人,賊眉鼠眼的不懷好意,偏永華這小子年少無知,居然與你稱兄道弟。快快放了我們,不放嚷將起來,你們卻是脫身不得!”

張偉到也不氣,笑嘻嘻地向兩人做了一揖,陪罪道:“兩位現下不知道在下的好意,因此要得罪,待將來風光之時,自然不會忘了我的好處。”

見陳氏父子二人仍是一臉怒色,那陳鼎堪堪便要大叫起來,張偉使一個眼色,陳氏父子身後的大漢便將手一伸,早有一團準備好的破布塞到陳氏父子嘴裡,那陳鼎正欲大叫,一團破布進嘴,只聽得他嗚嗚了幾聲,便沒了聲響。

張偉笑道:“兩位先委屈一下罷,待到了船上,自然會鬆綁。”

當下也不理會兩人的神色,向隨行衆人使了個眼色,將陳氏父子捆了裝進準備好的麻包,扛將出去,一行人從寺內偏門魚貫而出,守門的小沙彌本欲問一下那幾人扛的是何物品,卻看到諸人皆是滿臉橫肉,窮兇極惡之象,當下打了一個冷戰,默唸幾聲佛祖,見衆人出門後,關了門自去睡覺。

張偉帶着衆人一出門便有僱好的馬車等候,衆人將陳氏父子扔在車上,張偉也自坐了上去,那車老闆揚了一鞭,那車子吱呀一聲,載着張偉等人向碼頭行去。

何斌在船上正自納悶,那張偉帶着周全斌一清早便去了城中,直至半夜時分仍是未歸,周全斌自去城郊米行購了稻米回來,等到晚上掌燈時分,周全斌心中大急,自帶了人點了燈籠去那城中米店尋找。何斌本欲同去,又想着碼頭這邊不能無人照管,只急的腳不點地般在碼頭上亂竄,正百般無奈之際,見張偉施施然坐着馬車而來,何斌頓時火大,怒道:“張志華!你也太不成話了,怎麼如小孩一般胡鬧,若是這般的脾氣,我看咱們不如早點散夥的好。”

張偉見何斌如此火大,心頭到是一陣安慰:“媽媽的,這傢伙平時看起來不溫不火的,蛇一般冷血,今日這般發火,到是見了真性情,和老子的交情不是假的。”

笑嘻嘻向何斌說道:“廷斌兄,小弟實在有萬不得已的理由,請兄長恕過這一回,再沒有下次啦。”

何斌見張偉陪不是,到也不便再發火,鼻子裡冷哼一聲,問道:“這車裡載的卻是什麼?志華,你不會去**,順手又給人家贖了身,帶了回來吧?”

“小弟哪有這般荒唐!”

“那卻是什麼?買的什麼物品要這麼久。”

“到也不是物品,是兩個人。是小弟尋訪到的難得的人材啊。”

何斌到也爲之動容,他嘴上不說,心裡卻一直佩服張偉尋訪人材的本事,周全斌也罷,劉國軒也罷,張偉的隨身衛士也罷,都是萬中選一的人材,也不知這小子哪來的本事,凡是他相中的人選,無一不是人中英傑。連張偉都誇讚是難得的人材,想必更是人中龍鳳。

當下急道:“到是爲兄失態了,還不快請人家下來見禮。”

張偉笑道:“暫且還不行,先上船再說吧。”

“也好。來人,吩咐下去,令人沏好香茶準備。”

張偉將嘴一努,隨同前來的幾個親隨自去將陳氏父子扛下,和船上去了。

何斌嘡目結舌:“志華,你弄的是什麼鬼?”

“嘿,這兩人脾氣有些固執,小弟只得將他們強請了來。待到了臺灣,小弟向他們陪罪便是了。”

“哼,當年劉玄德爲了請諸葛臥龍,不惜要三顧茅廬,你到好,直接將人綁了來,看你如何善後。若是人家堅持不肯留臺,你總不能殺了人家罷。”

“那怎麼會,小弟也盼日久見人心,不過人材難得,還是先請了去,再商量吧。”

“也只好這樣。”

兩人不再多話,張偉吩咐人去尋周全斌回來,與何斌一同上船,自去歇休去了。

陳氏父子在船艙中好生納悶,若說對方是綁匪,自已家中卻沒有什麼浮財,若說是緹騎捕人,又何必如此鬼祟,兩人待放聲求救,卻發現艙門緊鎖,除了幾個通風的小孔,四面密不透風,想來喊上幾聲,除了驚動船上的匪人別無他用,父子兩人相顧長嘆,只得倒頭睡下,待有人前來說話時再問端底。

轉瞬天明,也不待有些貨物還沒有送到,張何兩人便吩咐開船,一直待船行到海,四顧皆是海天一色,方下令將陳氏父子二人帶到自已艙中,那陳永華一見張偉,便怒道:“張偉,枉我將你當知已,你卻如此無禮,你欺我年少無知麼?”

“復甫兄,稍安勿燥,待我慢慢向你解釋。”

“永華,咱們莫要聽這小人胡扯,總之他定然不是好人,咱們父子寧願一死,也不能做那爲非做歹之事!”

“世叔,小侄昨日是有些魯莽,不過小侄是求材心切,請世叔見諒。”

“好,就如你所說,要請小兒去做西席,不過,哪有你如此請人的道理?若當真是平常豪富人家,便先放了我們父子,再做商量。”

“世叔,小侄現下到是想放,不過,這茫茫大海,放了世叔卻向哪裡去?”

“你混賬!”

“世叔,請聽我說……”

枉自說了半天,陳氏父子只管罵個不停,張偉眼見一時半會也勸不動這父子二人,只得吩咐人將他們帶了下去,令人好生看顧,防着兩人投海自盡,自已嘆了口氣,去尋何斌商量種植甘蔗之事。

第57章 試探(四)第51章 騎射(二)第68章 滅明(六)第31章 立威(上)第55章 偷襲(二)第67章 激戰(九)第61章 伐明(二)第58章 呂宋(七)第55章 偷襲(五)第56章 返臺(一)第44章 定臺(下)第47章 遼東(十)第61章 伐明(十)第70章 決戰(四)第60章 鼎革(二十一)第24章 論兵(下)第25章 宗族(中)第69章 相峙(三)第60章 鼎革(十)第43章 攻城(上)第55章 偷襲(七)第58章 呂宋(一)第60章 鼎革(二十四)第56章 返臺(五)第9章 爭拗(下)第66章 北伐(十)第60章 鼎革(二十九)第55章 偷襲(十二)第59章 爪哇(三)第16章 綁架(下)第62章 江南(七)第69章 相峙(三)第19章 甘蔗(上)第28章 保甲(中)第69章 相峙(四)第22章 新竹(上)第19章 甘蔗(上)第63章 倭亂(三)第47章 遼東(五)第73章 南洋(五)第23章 閱兵(下)第56章 返臺(五)第61章 伐明(八)第54章 反間(二)第43章 攻城(下)第60章 鼎革(二十九)第63章 倭亂(二)第70章 決戰(十二)第67章 激戰(六)第5章 初會(下)第60章 鼎革(十六)第60章 鼎革(十)第31章 立威(中)第66章 北伐(七)第59章 爪哇(二)第38章 歸附(上)第70章 決戰(三)第13章 赴閩(下)第28章 保甲(中)第11章 北港(上)第63章 倭亂(一)第16章 綁架(下)第33章 利炮(上)第66章 北伐(五)第73章 南洋(七)第68章 滅明(一)第57章 試探(三)第67章 激戰(一)第60章 鼎革(十七)第62章 江南(七)第71章 定鼎(二)第64章 關寧(四)第59章 爪哇(五)第49章 鎮倭(十一)第63章 倭亂(三)第48章 滅鄭(八)第34章 開礦(下)第67章 激戰(十)第73章 南洋(十二)第66章 北伐(三)第36章 崇禎(下)第69章 相峙(五)第49章 鎮倭(十二)第66章 北伐(五)第19章 甘蔗(下)第70章 決戰(三)第61章 伐明(一)第61章 伐明(七)第47章 遼東(二)第60章 鼎革六第5章 初會(下)第55章 偷襲(八)第65章 治平(十二)第59章 爪哇(七)第70章 決戰(八)第8章 宴客(下)第61章 伐明(九)第55章 偷襲(八)第69章 相峙(七)第59章 爪哇(四)
第57章 試探(四)第51章 騎射(二)第68章 滅明(六)第31章 立威(上)第55章 偷襲(二)第67章 激戰(九)第61章 伐明(二)第58章 呂宋(七)第55章 偷襲(五)第56章 返臺(一)第44章 定臺(下)第47章 遼東(十)第61章 伐明(十)第70章 決戰(四)第60章 鼎革(二十一)第24章 論兵(下)第25章 宗族(中)第69章 相峙(三)第60章 鼎革(十)第43章 攻城(上)第55章 偷襲(七)第58章 呂宋(一)第60章 鼎革(二十四)第56章 返臺(五)第9章 爭拗(下)第66章 北伐(十)第60章 鼎革(二十九)第55章 偷襲(十二)第59章 爪哇(三)第16章 綁架(下)第62章 江南(七)第69章 相峙(三)第19章 甘蔗(上)第28章 保甲(中)第69章 相峙(四)第22章 新竹(上)第19章 甘蔗(上)第63章 倭亂(三)第47章 遼東(五)第73章 南洋(五)第23章 閱兵(下)第56章 返臺(五)第61章 伐明(八)第54章 反間(二)第43章 攻城(下)第60章 鼎革(二十九)第63章 倭亂(二)第70章 決戰(十二)第67章 激戰(六)第5章 初會(下)第60章 鼎革(十六)第60章 鼎革(十)第31章 立威(中)第66章 北伐(七)第59章 爪哇(二)第38章 歸附(上)第70章 決戰(三)第13章 赴閩(下)第28章 保甲(中)第11章 北港(上)第63章 倭亂(一)第16章 綁架(下)第33章 利炮(上)第66章 北伐(五)第73章 南洋(七)第68章 滅明(一)第57章 試探(三)第67章 激戰(一)第60章 鼎革(十七)第62章 江南(七)第71章 定鼎(二)第64章 關寧(四)第59章 爪哇(五)第49章 鎮倭(十一)第63章 倭亂(三)第48章 滅鄭(八)第34章 開礦(下)第67章 激戰(十)第73章 南洋(十二)第66章 北伐(三)第36章 崇禎(下)第69章 相峙(五)第49章 鎮倭(十二)第66章 北伐(五)第19章 甘蔗(下)第70章 決戰(三)第61章 伐明(一)第61章 伐明(七)第47章 遼東(二)第60章 鼎革六第5章 初會(下)第55章 偷襲(八)第65章 治平(十二)第59章 爪哇(七)第70章 決戰(八)第8章 宴客(下)第61章 伐明(九)第55章 偷襲(八)第69章 相峙(七)第59章 爪哇(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