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遼東(十一)

“當日明軍之敗,一則師期泄露,令老汗得以從容佈置兵力。若是我掌兵,嚴關防,查間諜,除各總兵副將不得知行軍日期及方向,那麼,大汗還可以從容調集兵力,各路擊破嗎?”

“不能,不過至多是拖延些時日罷了,父汗絕不可能讓你們四路兵馬匯聚一起,然後在赫圖阿拉決戰,一旦得知你們進兵,必然會精騎四出,巡視偵察,結果還是一樣的。”

“那不過是初期備敵之策罷了。其二,分兵合擊,若是每路都強過八旗,那自然是可讓當年的老汗顧此失彼,不過,除了杜鬆總兵三萬餘人,還堪與八旗一戰外,其餘諸路,開原馬林總開原、鐵嶺諸地兵馬,加上葉赫部兩千人還不到兩萬,其餘李如柏與朝鮮兵兩萬,劉綎本部四川兵一萬餘人,其餘三路兵馬太少,且又路途艱險,必然不可與撫順關杜鬆一路齊頭並進,這樣的分兵,不是合圍,而是送死。楊鎬身爲經略,卻是一個文臣,原本在朝鮮就打過敗仗,諸將如何服他?他自將數萬人守瀋陽,調度指揮不便,又豈有不敗的道理?若是我,可命劉綎一路與杜鬆合出撫順關,我自將一路居中策應,以火炮車營護衛四周,以堂堂正正之師緩慢而前。而馬林、李如柏兩路,則仍由原路呼應,不可冒進,若是老汗去打他們,則主力必克撫順關外諸堡,進逼赫圖阿拉。若全力來攻東路主力,因我東路兵實力強盛,又多帶有大炮火器,急切間絕不可能被擊敗,況且出撫順關後,我可以藉由原本築成的邊牆諸堡爲基地,護衛進擊,如此,大汗自以爲可以輕鬆擊敗我麼?”

皇太極笑道:“這原本就是明軍將領該有的方略,只是那楊鎬太蠢罷了。不過將軍想勝亦是不可得。我八旗軍每旗七千五百人,皆是百戰精銳,將軍依託邊牆慢慢推進也就罷了,不過想打到老城附近,雖則我八旗可能死傷略重,不過明軍將士定然折損過半了吧。”

“然也。明軍將帥不和,調度不靈,器械不精,士卒不肯用命,雖一路兵力可彙集十萬人,然後野戰對八旗,仍不可言勝。我的打法,不過是迫不得已罷了。這樣打下去,只是不勝不敗之局,當初朝廷想一戰安邊,原本就是妄想。若是想一戰安邊,除非朝廷能出一位大明成祖那樣的帝王,御駕親征,率靖難的百戰之師,彙集京營五十萬兵,方可打贏當年的薩爾滸一戰。”

皇太極傲然笑道:“照你這樣說,就是那明成祖領五十萬兵,對上我現下手底的十五萬兵,勝負仍只在五五之間。”

張偉等人默然不語,此番來遼見到明軍遼東之師,又親眼得見八旗士兵,兩邊實力相差太遠,若不是明軍依託堅城大炮,哪裡能擋住這十五萬的虎狼之師。

皇太極卻向張偉問道:“張將軍一向在遼東何處?怎地我從來沒有聽說過將軍之名?”

“大汗,我乃是大明臺北衛指揮使,今上又曾恩賞加封爲建武將軍。此番來此,只是受袁督師之託,以示他議和之意甚誠。另外,我對大汗慕名已久,兩邊雖爲敵國,但大汗爲一世英傑,這一點到也不必否認。”

皇太極聞言一楞,顯是沒有聽過張偉之名,連那臺北衛也是全無印象。當時明朝內亂未起,皇太極又被困寧綿防線,哪有什麼精神去管張偉這樣的南方海匪,故而張偉招安受撫也罷,攻打荷蘭也罷,這遼東之人大半是全無所知。他身爲女真漢子,卻是不擅於漢人那般的客套,聽張偉報出名號,也只是說道:“我看你有些本事,你這些屬下也都不凡。身處敵國一心護主,雖然我的護兵環伺左右,他們卻個個神態自若,對我這後金大汗,既沒有媚態,到也沒有故作憤恨模樣,你能統御這些豪傑,你本人定然也是個角色。”

“大汗過譽了。我原本只是福建沿海的走私商人,現下雖受了朝廷招撫,生意卻仍得照做,不然我手下只好喝風拉煙。此次來遼,卻是想用海船來購買大汗這裡的皮貨、人蔘,也省得後金的皮貨商人還需從蒙古人那邊出貨,每年損失的皮貨和錢,想來也不是小數。若是大汗允准,我回去之後便可派船隻至營口,一來,購買遼東貨物,二來,也可將南邊的貨物販來遼東,船運可比口外的那些小行商販來的便宜多了,不知道大汗意下如何?”

皇太極咪眼聽他說完,尚且不置可否,他身邊的濟爾哈朗、阿巴泰等人卻都頻頻點首,這些女真貴族最苦於買不到精緻貨物,自與明朝交戰,除了一些膽大的商人尚且敢從寧綿偷偷與後金交易外,後金所有的出口進口,都需經蒙古人過手,這樣又費錢又受制於人,張偉的提議他們自然贊同的很。張偉之間來遼,便打定了冒充口外的皮貨商人,想辦法求見某個後金貝勒,請求貿易,現下能親口對皇太極提出,那自然是比找一個閒散貝勒強的多了。

皇太極思忖半響,方問張偉道:“我對你們南邊的商人不瞭解,不過你既然這般說,想必你又這個能力。如此兩利的事,我自然是贊同。只是你的船要守規矩,若是被發覺前來刺探情報,陰謀破壞,那就是自尋死路。還有,你們明國要是知道了你的事,想必會爲難你,請你慎之。”

張偉笑道:“在此事上,我只是商人。朝廷調我來遼東打仗,我還是可以與大汗做生意。又不是賣兵器給大汗,怕怎的?”

說罷便起身告退,皇太極便命戶部承政德格類到偏廳與張偉商談貿易的事。當時的後金雖佔了大半遼東,不過遼東向來是苦寒落後之地,雖然皇太極孜孜治理,近年來後金國的國勢日漸高漲,但是在八旗沒有入關搶掠之前,什麼金銀絲綢、瓷器硯臺,宣紙胭脂,玉石環佩之類都是稀少的很。遼東地廣人稀,野物甚多,後金除了不愁糧食外,便是那皮貨出產甚多。那黑龍江部落來朝見後金大汗,一個小部落便可獻上熊、虎、孢子皮數百張,令外鹿皮、野豬之類更是要多少有多少,在遼東這些皮貨也只平常,到了南洋日本,便是幾十倍的暴利。再加上人蔘等藥材之類,張偉與那德格類商量半天,約於定了每年遼東供給張偉的皮貨等物。張偉又與德格類商間議定了每年供給遼東的貨物清單,除了兵器之外,當真是無奇不有。更稀奇的是德格類本人訂購了江南戲班一個,秦準河的妓女十名,張偉詫異之餘,自然是連聲答應。他原本就打算用這些享受的東西來使得後金的貝勒大臣們腐敗墮落,德格類不提,這些衣帛女子之類張偉亦是打算大批的送來,現下德格類自已主動要求,那自然是再好不過。

當下兩人商議已定,笑嘻嘻將擬好的清單呈給皇太極,他卻對這些無甚興趣,此時後金尚沒有貝勒在家看戲不上朝的事情,是以皇太極也沒有什麼警惕之心,當即便允准了這樁交易。

至於張偉原本身負的議和大事,雙方皆是全無誠意,當下只是皇太極做出妥協,將金國汗的字樣令人向下兩格,以示低於明朝皇帝,便命張偉將原信帶回,交與袁崇煥。

皇太極因問道:“張將軍,此間事了,可是即刻回去麼?”

“正是,小將在臺北尚有官事,不可在外耽擱的太久。這便要先回寧遠,然後由山海關至天冿碼頭,坐船回臺北。”

皇太極此時已有以遼東一地統一天下之志,張偉所在雖遠,他亦拉攏道:“將軍在南,若是有一日我大金八旗到了福建,將軍將如何?”

“請恕小將斗膽,只怕有一日小將能統臺北衛的大軍,前來遼東與大汗做戰,到了那時候,大汗又將如何?”

皇太極聽了張偉這般無禮的話,到也不恕,站起來又將張偉抱上一抱,道:“我沒有看錯,你這人雖然重利,還算是個漢子。如果有一天我兵臨你城下,希望你能投降於我,我如何待投降的漢官漢將,你該知道。”

說罷便擡腳出門,回頭向張偉笑道:“我事多,不能陪你們了。你們若是急着回去,可命德格類派一隊旗兵護送,一路上會方便許多。”

大廳內所有人皆起身相送,卻見皇太極搖搖擺擺走到樓梯之處,卻有兩個官兒將他攔住,嘰哩咕嚕說了一陣,皇太極先是搖頭,後來又用女真話吩咐了德格類兩句,便自下樓而去。

張偉因適才與德格類打了半天交道,算是半個熟人,便腆顏問道:“大汗可有什麼要事吩咐麼?”

“到是沒有。適才是禮部啓心郎祁心格來告訴大汗,他攬你手出崇政殿的時候,侍衛們沒有跟上,大汗曾有命令,凡是貝勒大臣們不帶足侍衛出門的,要罰羊,大汗剛纔命我收羊而已。”

張偉等人嘿然無語,中國自宋朝以後,再也沒有人敢觸及皇帝的權威,皇太極此時已貴爲大汗,數年後便會登基爲帝,居然被一個小小的啓心郎上前奏報罰羊,此人之虛懷若谷,嚴於律已,推已待人,當真是令人可敬可嘆。

張偉此間事已辦妥,便帶着手下諸人離瀋陽而去。待回到寧遠,將書信交與袁崇煥,遼東此行便已劃上句號。他自然不會將與皇太極貿易一事告之袁崇煥,反道又藉着幫了袁崇煥大忙的情份,向袁討了運糧至皮島和旅順口的特權。這皮島和旅順一個是朝鮮的小島,本身產糧甚少,島上又聚居了二十餘萬遼東難民,三萬多大明軍士,每年由關內海運軍餉糧食到皮島,朝廷負擔甚重,就是朝鮮,在沒有被後金征服前,亦是經常一萬兩萬石的糧食運上皮島,這接濟之難,可想而知。旅順身爲遼東半島上的港口城市,本身陸運不便,駐軍的糧食也大半由海運而至。明朝腐敗,官員上下其手的貪污,每年下撥給這兩處的糧食白銀,便是一個沉重的負擔。袁崇煥現下身爲遼東大帥,這兩處都歸他節制,張偉報出價格,願意以極低的價格半賣半送的接濟這兩處,袁崇煥哪有不準的道理?除了擔心朝中的利益集團做梗外,當真是一千一萬個願意了。

張偉此來遼東,袁崇煥着實受他的好處甚多,心裡對張偉甚是感激,便邀張偉多住些時日,張偉出來已久,早便歸心似箭,卻經不住袁崇煥強留,他心裡又極是想與這位大帥先套好交情,也備將來之用,故而又勉強呆了三日,袁崇煥又是強留,張偉卻說什麼也不肯留下了。

這一日清晨,袁崇煥布衣小帽,也不帶儀仗,親赴寧遠南門相送張偉。兩人相處時日雖是不多,不過都是智慧高超,性格堅毅之士,相處之時甚是投機。現下張偉率十餘騎即將南下回臺,袁崇煥向張偉笑道:“志華,有朝一日,我非向朝廷上表,調你這位奇才前來遼東,你我二人共同經略,復遼之日屈指可待。”

張偉騎在馬上轉了數圈,望着這寧遠城牆,向袁崇煥概然道:“你我二人不久之後必將相見,只是那時,又別是一番天地了!”

“志華此話是何意?”

“多說無益,你我任重而道遠,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敵人越是強大,咱們便越當提起精神來!難道漢唐子孫,還不如那茹毛飲血的蠻子不成?”

說罷向袁崇煥拱手一禮,雙腿用力在馬腹上一夾,那馬咴咴叫上兩聲,四蹄揚起,不一會便去的遠了。

第60章 鼎革(二十七)第49章 鎮倭(六)第5章 初會(上)第6章 結交(下)第51章 騎射(四)第65章 治平(二)第49章 鎮倭(十二)第64章 關寧(九)第26章 亂局(下)第45章 設縣(下)第60章 鼎革二第51章 騎射(三)第49章 鎮倭(三)第49章 鎮倭(四)第47章 遼東(十一)第49章 鎮倭(一)第61章 伐明(七)第66章 北伐(十一)第24章 論兵(上)第66章 北伐(十二)第60章 鼎革(十八)第71章 定鼎(四)第66章 北伐(三)第58章 呂宋(八)第67章 激戰(七)第15章 臥龍(下)第69章 相峙(六)第70章 決戰(十二)第23章 閱兵(下)第2章 獲救第7章 機遇(下)第13章 赴閩(上)第57章 試探(五)第73章 南洋(六)第46章 制約(下)第68章 滅明(三)第61章 伐明(六)第63章 倭亂(三)第69章 相峙(四)第50章 和談(三)第58章 呂宋(五)第20章 會議(下)第25章 宗族(上)第47章 遼東(八)第61章 伐明(十四)第44章 定臺(下)第71章 定鼎(一)第64章 關寧(八)第66章 北伐(七)第71章 定鼎(三)第60章 鼎革(二十五)第36章 崇禎(上)第63章 倭亂(二)第58章 呂宋(一)第47章 遼東(八)第65章 治平(六)第63章 倭亂(三)第62章 江南(二)第63章 倭亂(四)第60章 鼎革(十八)第66章 北伐(十二)第62章 江南(一)第22章 新竹(下)第66章 北伐(二)第70章 決戰(十六)第61章 伐明(十四)第67章 激戰(八)第59章 爪哇(三)第19章 甘蔗(上)第55章 偷襲(八)第25章 宗族(中)第61章 伐明(十)第60章 鼎革(二十八)第60章 鼎革(十五)第58章 呂宋(八)第73章 南洋(四)第31章 立威(下)第5章 初會(下)第68章 滅明(五)第63章 倭亂(十一)第62章 江南(八)第56章 返臺(四)第68章 滅明(一)第68章 滅明(二)第24章 論兵(下)第61章 伐明(五)第55章 偷襲(六)第8章 宴客(上)第58章 呂宋(七)第40章 出兵(上)第25章 宗族(中)第63章 倭亂(二)第11章 北港(上)第61章 伐明(五)第27章 協議(下)第22章 新竹(上)第70章 決戰(十)第72章 法度(三)第42章 圍城(中)第71章 定鼎(一)
第60章 鼎革(二十七)第49章 鎮倭(六)第5章 初會(上)第6章 結交(下)第51章 騎射(四)第65章 治平(二)第49章 鎮倭(十二)第64章 關寧(九)第26章 亂局(下)第45章 設縣(下)第60章 鼎革二第51章 騎射(三)第49章 鎮倭(三)第49章 鎮倭(四)第47章 遼東(十一)第49章 鎮倭(一)第61章 伐明(七)第66章 北伐(十一)第24章 論兵(上)第66章 北伐(十二)第60章 鼎革(十八)第71章 定鼎(四)第66章 北伐(三)第58章 呂宋(八)第67章 激戰(七)第15章 臥龍(下)第69章 相峙(六)第70章 決戰(十二)第23章 閱兵(下)第2章 獲救第7章 機遇(下)第13章 赴閩(上)第57章 試探(五)第73章 南洋(六)第46章 制約(下)第68章 滅明(三)第61章 伐明(六)第63章 倭亂(三)第69章 相峙(四)第50章 和談(三)第58章 呂宋(五)第20章 會議(下)第25章 宗族(上)第47章 遼東(八)第61章 伐明(十四)第44章 定臺(下)第71章 定鼎(一)第64章 關寧(八)第66章 北伐(七)第71章 定鼎(三)第60章 鼎革(二十五)第36章 崇禎(上)第63章 倭亂(二)第58章 呂宋(一)第47章 遼東(八)第65章 治平(六)第63章 倭亂(三)第62章 江南(二)第63章 倭亂(四)第60章 鼎革(十八)第66章 北伐(十二)第62章 江南(一)第22章 新竹(下)第66章 北伐(二)第70章 決戰(十六)第61章 伐明(十四)第67章 激戰(八)第59章 爪哇(三)第19章 甘蔗(上)第55章 偷襲(八)第25章 宗族(中)第61章 伐明(十)第60章 鼎革(二十八)第60章 鼎革(十五)第58章 呂宋(八)第73章 南洋(四)第31章 立威(下)第5章 初會(下)第68章 滅明(五)第63章 倭亂(十一)第62章 江南(八)第56章 返臺(四)第68章 滅明(一)第68章 滅明(二)第24章 論兵(下)第61章 伐明(五)第55章 偷襲(六)第8章 宴客(上)第58章 呂宋(七)第40章 出兵(上)第25章 宗族(中)第63章 倭亂(二)第11章 北港(上)第61章 伐明(五)第27章 協議(下)第22章 新竹(上)第70章 決戰(十)第72章 法度(三)第42章 圍城(中)第71章 定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