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威逼(下)

遼東雖然物產豐富,適宜耕種,不過遼東的人口還是比較稀少的,況且這裡還要面臨着蒙古人和女真人的威脅,願意移民來這裡的人並不是太多,李家這些年來在遼東的盤剝,也只是積蓄了這三百萬兩銀子的產業,而這些年來,隨着蒸汽機的運用,第一次工業革命,在大明已經初見端倪,每個進入這個工商業的商人,財富都翻了幾番,李家的這點財富跟國內那些真正的富豪相比,已經算不了什麼了。

李如柏嘆道:“看來那位監國是真地下定決心了,我們必須在兩天之內作出答覆,上一次在北京,我們就曾經跟太子一夥糾纏在一起,雖然後來離開了他們,不過這肯定瞞不過錦衣衛那位監國手中的國安局,要是手裡沒有了軍隊,那還不得任他們拿捏,那位監國會放過我們?”

祖大弼的性子暴戾,聽到此言,說道:“還等什麼,跟他們拼了,別以爲打敗了幾個野豬皮,就能在我們面前耀武揚威!”

“拼!拼!你就知道拼,要是真能跟他們拼了,將軍還會讓方世鴻在我們面前那麼威風?”祖大壽怒道。

李如柏無力地擺擺手,說道:“行了,也不要怪他,他只是不知道實情而已,努爾哈赤的後金八旗當年還只有四旗的時候,先父就有些忌憚他了,只是因爲當時他還算是乖巧,沒有鬧事,先父才放他一馬,不過也是他自己力量已經足夠,先父纔沒有動他,現在經過這些年的發展,他的軍隊跟我們相比,也算是隻強不弱,能夠輕鬆解決努爾哈赤的騎兵隊的人,我們能對付得了嗎?”

“報……”幾個人正在議論着現在的局勢,每個人都愁眉苦臉,面對大明中樞的龐大軍力和財力,他們想要保持自立,的確是很難,現在方世鴻一旦攤牌,他們直接面對着這種壓力,根本沒有任何解決之道。

現在能夠進到這裡的人,自然是他們李家的心腹,他們李家雖然沒辦法建立錦衣衛,不過也有自己收攏情報的組織,沒有名字,大部分都是從軍中的哨探“夜不收”當中精選出來的,而眼前此人就是這個情報組織當中的一員。

“將軍,我們的人發現在有接近兩萬人的大軍在我們鐵嶺宅邸外面安營紮寨,都是揹着步槍的那種步槍兵,還有各種大小火炮七八十門,騎兵很少!”

“那應該是京營一個師的兵力,這是要對我們示威啊!”祖大壽憂心忡忡,他是個聰明人,知道怎麼辦對自己更好,他們祖家並不想反叛,畢竟他們家在遼東也是世家大族,與大明內地的貿易往來也十分頻繁,如果真地叛國了,損失的是他們自己,不過因爲這些年來的事情,也怕朱由菘對他們清算。

“跟他們拼了……”祖大弼這個主戰派又在叫囂着打仗了:“他們不到兩萬人,我們在鐵嶺有十萬人,還怕他們不成?”

祖大壽冷笑道:“十萬人?真正的精銳家丁不到一萬,你知道人家一個師是什麼樣的軍隊?我們在京城的時候,也跟他們打過交道,他們的士兵待遇比我們的家丁還要好,武器裝備更不用說,我們手裡的那三萬條步槍,根本就是人家不用了,退下來的傢伙,一個師就有七八十門火炮,清河一役,四門火炮就打得後金騎兵亂屁滾尿流,我真沒辦法想象七八十門火炮一齊開火,究竟是什麼樣的情景,再說訓練,人家根本沒有五日一訓,三日一訓的說法,人家叫做七日一休,這種情況下,我們怎麼跟人家打?”

李如柏越聽越心煩,說道:“行了,都別吵了,復宇,這仗是沒法打的,原本還能趁機溜走,現在外面都被人圍住了,連跑都沒法跑了,不過乖乖交出兵權去也不成,萬一他們來秋後算賬,我們怎麼辦?”

祖大壽眯着眼,思索了一會兒,靠在李如柏耳邊,說道:“將軍,末將願意去跟他們談一談,另外王爺,你最好注意一下徐鴻儒,他或許就是我們手裡的籌碼了!”

此時李如柏也只能同意祖大壽的建議,他們這些軍閥家族當中,能打的人不少,不過能夠從容應對各種事情的人卻不多,祖大壽勉強算是一個。祖大壽來到方世鴻的軍營之後,誰料知道他的來意之後,方世鴻根本不跟他談,便通過火車將他送到了山海關。

在山海關,朱由崧派張風府親自跟他談判,張風府現在是總參謀長,是樞密院的核心人物,在地位上跟祖大壽強得多,讓張風府跟他談,到時讓祖大壽有些興奮,他認爲這件事情有戲,便開出了自己的條件。

張風府看到祖大壽的條件,忍不住笑了出來,祖大壽他們的想法是他們的軍隊可以接受樞密院的改編和領導,甚至可以直接出兵進攻後金,不過日後朝廷不能搞秋後算賬,軍餉必須由他們控制發放,軍事訓練也必須由他們親自負責,樞密院必須爲他們提供足夠的裝備,樞密院可以排除作訓參謀,指導軍隊的訓練。

聽到祖大壽的條件,朱由崧也不近搖搖頭,說道:“軍閥思想是很難改變的,在他們看來,手裡沒有了槍支,自己就不安全。不過他們手中的那些將士是無辜的,正是因爲有了他們,幾次破擊女真和蒙古,才讓大明有了幾十年的安穩,他們功不可沒,我並不想消滅他們。他提出的這些條件,我可以答應不秋後算賬,甚至也可以保留他的軍官位置,不過軍制改革必須進行下去,連級以上的軍官,必須由樞密院從軍官學校和陸軍大學當中調撥,如果不行的話,我寧願將他們消滅掉,也絕對不允許有什麼對國家不利的因素存在!”

朱由崧表態之後,祖大壽的條件,很快就受到了張風府的駁斥,漫天要價就地還錢,張風府甚至提出了,李如柏乃至李氏宗族必須離開遼東的苛刻條件,對此祖大壽也頗爲無奈,不過無奈之餘卻也不禁欣喜,因爲張風府的提出的條件,並沒有提到他們遼東將士的位置,如今李如楨已經被送到南方了,如果李如柏再不在了,遼東可就是他們祖家的地盤了。

張風府故意這麼說,也是爲了拉攏祖家,他相信以祖大壽的精明,能夠聽得懂他話中的意思。

“李將軍如今勾結徐鴻儒,朝廷能夠赦免他的罪行,不追回他的財產,已經是寬宏大量了,我想就算李將軍自己此時也沒什麼好說的了!”果然祖大壽馬上就假惺惺地表示自己答應了樞密院提出的條件。

李家的確不適合呆在遼東,因爲如今的李家就像是當年東北的張作霖一般,擁有着東北大量的土地,甚至超過了開墾出來的土地的一般,朱由崧要遼東是爲了開發和安置移民的,如果李家佔據着大部分的土地,平定了遼東,對他們來說有什麼意義?

祖大壽帶回來的這個條件,自然是讓李如柏暴跳如雷,答應了這個條件,他們李家可就沒辦法翻身了,在大明內地,可不是玩好勇鬥狠的地方,可是玩心計和資本的地方,他手中各這點銀兩,到了大明內部連個浪花都翻不起來。

而此時在李家宅邸後院的一個不起眼的房間外面,幾十名端着燧發槍的士兵都目不轉睛地盯着房門,其中一個剛來的軍官不禁有些疑惑道:“這幾天來來去去,裡面不就是一個小白臉,用得着我們火槍隊整天看着嗎?”

“小白臉?說出他的身份來,嚇死你!”一個年紀大的軍官,說道:“他可是白蓮教的副教主,連當今那位監國殿下都敢招惹的狠人,要是沒有你們這些火槍,憑他的功夫,逃出來那還不是輕而易舉?”

幾個人正談着,突然有人喝道:“換崗了!”

這一聲,讓那幾個士兵都不禁放鬆下來,整整在這裡盯了兩三個時辰,精神高度集中,可不是一件輕鬆簡單的活兒。然而他們剛剛回頭,卻發現後面那些換崗的士兵,手裡抓着的燧發槍槍口卻正對着他們。

“兄弟,開什麼玩……”

“砰!砰!砰……”一連串的槍聲響起,那幾個士兵紛紛倒了下去,而此時徐鴻儒從容地從房間裡走了出來,笑道:“幹得好,不愧是無生老母駕下的棟樑之才啊!”

“嘿嘿,這都是副教主的教誨!”徐鴻儒看着死去的那些士兵,說道:“把那些燧發槍都拿出來!”

徐鴻儒他們白蓮教最大的本事,不是發動起義政變,而是在底層貧困人羣當中進行蠱惑,李成樑的家丁制度,雖然養出了一批戰鬥力強大的精銳,不過也讓一大批的戰兵受不到應給的餉銀,衣食都難以爲繼,很多人一年到頭都只有一件衣服。

既然有這麼好的條件,他怎麼可能不利用起來,短短半年之後,他們白蓮教已經在那些輔兵和戰兵當中生根發芽,李如柏自以爲控制住了他,實際上他早就有些另外一個計劃。

第七十五章 儒道之爭(下)第五十六章 釜底抽薪(中)第四十七章 博弈(二)第六十三章 揭竿而起(下)第四十二章 東林賤人(下)第五十七章 建州葉赫第四十九章 大漠上的合縱連橫(下)第五十章 暗潮洶涌(中)第三十七章 道法憲法(下)第二十五章 短命皇帝(終)第三十四章 清河阻擊(上)第六十七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四)第三十六章 進京面聖(下)第二十四章 短命皇帝(續)第十六章 北海擒龍(上)第五十八章 圖窮匕見(上)第二十一章 兄弟鬩於牆(下)第四十七章 百日大旱(中)第二十四章 短命皇帝(續)第二十三章 短命皇帝(下)第一章 以權換稅(上)第四十一章 變故(下)第七章 議會政治(上)第五十一章 暗流涌動(下)第十六章 馬六甲條約(下)第十三章 方氏長子第六十一章 揭竿而起(上)第二十三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中)第四十五章 改變的梃擊案第五十六章 釜底抽薪(中)第三十六章 道法憲法(上)第十二章 南洋劇變(下)第三十七章 新局面(上)第二十三章 合作聯姻第三十二章 邊打仗邊整軍(上)第三十五章 進京面聖(中)第五十九章 圖窮匕見(中)第五十二章 博弈之結局第五十章 騎兵武器(上)第四十四章 不是人間富貴花第四十六章 戰力對比(上)第六章 君生我未生(下)第三十章 老丈人顏思齊第五十一章 騎兵武器(下)第二十七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下)第六十三章 揭竿而起(下)第四十九章 大漠上的合縱連橫(下)第四十九章 暗潮洶涌(上)第五十章 暗潮洶涌(中)第六十九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六)第二十七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下)第二十九章 喬家往事第四章 九千歲第六十一章 揭竿而起(上)第十一章 南洋劇變(中)第七章 新大陸第十八章 北海擒龍(下)第二十章 喬家大院第三十八章 王朝社會主義道路第六章 兒子軍師第二十三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中)第五十八章 面試與遇刺第五十一章 暗流涌動(下)第十四章 南洋大戰(下)第五十四章 賺錢的股票第二十六章 七大恨(上)第七十三章 儒道之爭(上)第五十四章 山東變局(下)第十七章 京中生變(上)第三十九章 教育計劃第六十二章 揭竿而起(中)第七章 北海之變(上)第四十八章 百日大旱(下)第五十九章 命犯桃花第四十章 東林賤人(上)第四十五章 鐵路公司(下)第五十八章 林丹汗的意圖第三十八章 王朝社會主義道路第五十八章 圖窮匕見(上)第四十七章 博弈(二)第四十章 福王的成長第二章 朱家有女(中)第二十二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上)第三十三章 邊打仗邊整軍(下)第二十六章 老唐當官第四十三章 鐵路公司(上)第五十一章 暗流涌動(下)第三十六章 君臣之間第四十六章 博弈(一)第三十三章 邊打仗邊整軍(下)第三十一章 對日本的縱橫捭闔第二十六章 七大恨(上)第十七章 鐵路佈局第三十五章 清河阻擊(下)第四十一章 變故(下)第十八章 徐光啓的聖人夢第五十章 暗潮洶涌(中)第二十八章 七大恨(下)第五十七章 釜底抽薪(下)第四章 我恨君生遲(上)
第七十五章 儒道之爭(下)第五十六章 釜底抽薪(中)第四十七章 博弈(二)第六十三章 揭竿而起(下)第四十二章 東林賤人(下)第五十七章 建州葉赫第四十九章 大漠上的合縱連橫(下)第五十章 暗潮洶涌(中)第三十七章 道法憲法(下)第二十五章 短命皇帝(終)第三十四章 清河阻擊(上)第六十七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四)第三十六章 進京面聖(下)第二十四章 短命皇帝(續)第十六章 北海擒龍(上)第五十八章 圖窮匕見(上)第二十一章 兄弟鬩於牆(下)第四十七章 百日大旱(中)第二十四章 短命皇帝(續)第二十三章 短命皇帝(下)第一章 以權換稅(上)第四十一章 變故(下)第七章 議會政治(上)第五十一章 暗流涌動(下)第十六章 馬六甲條約(下)第十三章 方氏長子第六十一章 揭竿而起(上)第二十三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中)第四十五章 改變的梃擊案第五十六章 釜底抽薪(中)第三十六章 道法憲法(上)第十二章 南洋劇變(下)第三十七章 新局面(上)第二十三章 合作聯姻第三十二章 邊打仗邊整軍(上)第三十五章 進京面聖(中)第五十九章 圖窮匕見(中)第五十二章 博弈之結局第五十章 騎兵武器(上)第四十四章 不是人間富貴花第四十六章 戰力對比(上)第六章 君生我未生(下)第三十章 老丈人顏思齊第五十一章 騎兵武器(下)第二十七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下)第六十三章 揭竿而起(下)第四十九章 大漠上的合縱連橫(下)第四十九章 暗潮洶涌(上)第五十章 暗潮洶涌(中)第六十九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六)第二十七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下)第二十九章 喬家往事第四章 九千歲第六十一章 揭竿而起(上)第十一章 南洋劇變(中)第七章 新大陸第十八章 北海擒龍(下)第二十章 喬家大院第三十八章 王朝社會主義道路第六章 兒子軍師第二十三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中)第五十八章 面試與遇刺第五十一章 暗流涌動(下)第十四章 南洋大戰(下)第五十四章 賺錢的股票第二十六章 七大恨(上)第七十三章 儒道之爭(上)第五十四章 山東變局(下)第十七章 京中生變(上)第三十九章 教育計劃第六十二章 揭竿而起(中)第七章 北海之變(上)第四十八章 百日大旱(下)第五十九章 命犯桃花第四十章 東林賤人(上)第四十五章 鐵路公司(下)第五十八章 林丹汗的意圖第三十八章 王朝社會主義道路第五十八章 圖窮匕見(上)第四十七章 博弈(二)第四十章 福王的成長第二章 朱家有女(中)第二十二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上)第三十三章 邊打仗邊整軍(下)第二十六章 老唐當官第四十三章 鐵路公司(上)第五十一章 暗流涌動(下)第三十六章 君臣之間第四十六章 博弈(一)第三十三章 邊打仗邊整軍(下)第三十一章 對日本的縱橫捭闔第二十六章 七大恨(上)第十七章 鐵路佈局第三十五章 清河阻擊(下)第四十一章 變故(下)第十八章 徐光啓的聖人夢第五十章 暗潮洶涌(中)第二十八章 七大恨(下)第五十七章 釜底抽薪(下)第四章 我恨君生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