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東林賤人(中)

北京東江米巷,面對承天門,也就是現在的天安門,是南北漕運的終點轉運之處,從南方來的糧米卸船之後就地售賣,也就形成了北京最大的糧米市場。因爲南方的糯米轉運到此,北方人管糯米叫做江米,因此這裡也就叫做江米巷,大明時期的棋盤界將江米巷分開,形成了東西江米巷。

朱由崧、朱由校和朱由檢三個小皇孫,換了一身常服之後,就在袁心怡的帶領之下來到了這裡,朱由校雖然有些沉悶,不過朱由檢卻是個伶俐的孩子,一口一個姐姐,叫得袁心怡也十分高興,一路上朱由檢手裡的小吃就沒減少過。

在宮裡的時候,要吃點什麼東西,都要嚴格按照太醫的規定來,防止積食痢疾之類的病變,到宮外朱由檢可就沒有這些規矩了,肚子被塞了個溜圓,手裡還拿着幾個麻團,弄得袖子上都是油。

“那個什麼鄉巴佬小子,這些豬吃的東西,都吃得這麼開心!”

朱由崧心頭一惱,轉頭看去,在那座石橋上,居然有兩個衣衫楚楚的傢伙,其中一個大約三十多歲,長得那是脣紅齒白,丰姿英偉,大雪天還拿着把摺扇,再加上一身白衣,頗有些古代大俠遊戲人間的意思,頗有些去騙無知少女的本錢。剛剛出聲的那個傢伙,就不一樣了,這人的聲音居然比太監的嗓音還要尖銳,而且一臉尖嘴猴腮的樣子,看上去倒是想是個小偷扒手,反正不像是好人。

那個小白臉說道:“哎!文言兄,你這話可就是不對了,人家小姐帶着自家人出門玩耍,又沒得罪着什麼,幹嘛這麼刻薄嘛!”

那個叫“文言”的男子心中不禁腹誹:“你老遠就看着人家身邊的女子流哈喇子,自己這麼做還不是爲了引起人家的注意,自己犧牲了形象,來襯托你,居然還說我刻薄!不過誰讓自己出身獄吏,吏員出身的官員可比遠遠不上這些人家進士出身的官員!”

“受之兄,說得對,是小弟的錯!”那位文言面對“受之”只能服軟。

那個“受之兄”來到袁心怡面前,收起摺扇,拱手說道:“姑娘,在下錢謙益,在士林略有薄名,現在是翰林編修,這位是汪文言汪兄,他不過是無心之失,還望姑娘海涵!”

朱由崧眼睛差點瞪了出來,這位就是“錢謙益”,在大明朝的時候這位錢謙益還是挺混得開的,雖說是玩政治玩不過人家,不過畢竟還是士林領袖,不過在南明滅亡之後,柳如是曾經勸他投水,那一句“水太涼”,直接成了千古絕唱,也斷送了這位士林領袖的氣節。日後還擔任了清廷的官員,連清朝皇帝都看不起他。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這傢伙就是典型的東林黨人,清名是有,不過政治手段和治國手段皆無。

對於錢謙益現在的目的,朱由崧自然看得出來,錢謙益跑到袁心怡面前,擺資歷秀官職,那跟一隻雄孔雀跑到雌孔雀面前開屏沒什麼卻別。這錢謙益在七老八十了,都跟柳如是玩了一出“愛情不分年齡”,更何況這傢伙年方三十,事業有成,正是春風得意的時候,看到袁心怡之後,眼珠子都拔不住來。

袁心怡淡然一笑,說道:“錢大人是吧,您說完了,可以讓小女子走了吧?”

旁邊的汪文言卻說道:“嘿嘿,小姑娘何必着急,我們錢受之錢兄,在東南士林可是大名鼎鼎的詩文雙絕,姑娘看樣子也是知書達理之人,若是我們一起找個地方,坐而論道,吟詩作對,說不定還能成爲一段才子佳人的佳話,豈不比這陪小兒玩耍要強得多!”

“屁話,好臭,好臭!”朱由檢對着汪文言就做了個鬼臉。

袁心怡說道:“對不起,恕難奉陪!幾位……我們走!”

“才子佳人?我看是有病吧,大冷天的,戴着手套,拿着摺扇,我看這倆人是腦子有病纔對,心怡姐姐,我們還是趕緊走吧,要不被人傳染上了傻病,那就是吃虧了!”朱由崧這些現代社會的各種經驗,罵起嘴來可是不比別人差。

袁心怡嘴角翹起一個好看的弧度,“說的也是,我們走吧!”

“走嘍,走嘍,傳染上傻病可就不好嘍,哈哈!”他們一邊走,朱由檢還在旁邊的哈哈笑着,這小子在宮裡的時候被管得太嚴,現在一出宮,什麼規矩都被扔到一邊去了。

站在橋上,錢謙益手中的摺扇那是收也不是,開也不是,索性直接將扇子扔下橋去,卻正好打中了一個剛剛從冰面上走過的車伕,那車伕怒道:“混賬東西,是那個孫子在打你爺爺?”

“X的,你說誰是孫子?”

“哪個答應哪個就是!”

“XX的,你小子別走,是爺們你就在那裡呆着!”

“老子是爺們,可就得走,你讓爺不走,也就不走,那不是太賤了!” 說到鬥嘴,咱們勞動人民也不比那些讀書人差。

這卻把汪文言給氣壞了,當年自己在大牢裡當獄吏的時候,哪個犯人要是不聽話,拽出了就是一頓狠揍,哪像現在這樣,見個人還得低聲下氣的,今天居然一個小小馬車伕就要沾他的便宜。

錢謙益連忙搖搖頭說道:“文言兄,你現在也是一個朝廷官員,不再是以前的獄吏,怎麼可以與這些無賴之徒一般見識!”

汪文言連忙說道:“受之兄,說得對,是在下失態了!”心中卻暗罵,自己已經不當牢頭很多年了,居然還拿這個說事,老子也是爲東林黨立下了汗馬功勞,若不是我,單憑你們這些書呆子,能鬥得過那些老奸巨猾的齊楚浙黨大佬?

錢謙益看着水面上遠去的馬車,不禁嘆道:“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不食五穀,吸風飲露……“

汪文言眼睛一轉,說道:“受之兄,可是還在想念剛纔那女子?”

錢謙益嘆道:“如此美貌之女,經世罕見,今日一別,卻不知何日纔有機會,再一睹芳顏!”

汪文言嘿嘿笑道:“想要知道那幾個人的去處來歷,倒也簡單,看我的就是,這次不但能讓受之兄知道那女子來歷,或許還能讓受之兄一親芳澤,那也說不定呢!”

錢謙益不禁一愣,連忙說道:“若是真能如此,我情願拜文言兄爲兄,日後定當提攜!”

北京城大多數的水面已經封凍,運河之中自然也是如此,那艘來自北海的船隻就是因爲這個原因導致了滯留在京城,這艘船原本是自海路進入運河,卻沒想到一陣風雪下來,就走不了了,當日駛進運河的時候,也是引起了一番軒然大波,沒有風帆,卻比那些有風帆的船隻跑得還快,這樣的船在清朝的時候,那些百姓看來,甚至還會當做龍王顯靈叩拜。

相比而言,明朝百姓遠比清朝“奸猾”,對於這些機械之術倒也不是不通,看到那冒着的煙霧,便能想明白其中必是以機關催動,反倒是一些工匠每天圍着這艘船,只是不敢上前。

朱由檢看了看那艘船,不進奇道:“人家的船隻都有風帆,這艘怎麼沒有?”

袁心怡笑道:“那是因爲別的船都需要風力,而這艘不需要,它肚子裡安裝着一臺蒸汽機,蒸汽機帶動槳軸,將動力傳遞給外面的螺旋槳,這樣船就能夠開動了!”

朱由校頓覺茅塞頓開,笑道:“我設計的船原本是在外面裝了兩個大輪子,蒸汽機帶動這兩個輪子打水,卻沒想到你們能夠在水下設計出螺旋槳,這樣的確是個好法子,同樣的蒸汽機對船隻產生的動力卻更大,只是你們怎麼密封的?”

朱由崧笑道:“在極東之地,有一片比我們大明疆域還要大的陸地,那裡有一種叫做‘橡膠’的東西,這就是我們解決密封問題的秘方!”

“極東之地?”朱由檢不禁說道:“是不是東勝神洲啊?”

朱由崧不禁哈哈一笑,沒想到朱由檢居然把美洲當成東勝神洲了,不過轉念這麼一想,此時美洲雖然已經被發現了,不過在美洲上的移民還不多,畢竟向大規模美洲移民那是英國人做的,而現在美洲大部分地盤還是西班牙人的,既然歐洲人能夠給美洲起名爲“美洲”,自己未必就不能將它命名爲“東勝神洲”,關鍵是這一大洲在誰的手中!

朱由崧說道:“嗯,或許那裡就是東勝神洲,而且在那邊那裡有大一片無邊無際的叢林,或許那裡就是花果山也說不定呢!”

袁心怡笑道:“好了,你們也不用在這這裡閒話了,想不想上去看看,我帶你們去?”

朱由檢連忙笑道:“好啊,好啊,我也要去!”

“咳咳,幾位小哥,請留步!”一個身上衣衫襤褸,手上都帶着老繭的人突然走了上來,熱切地問道:“敢問幾位小哥,你們可是這艘船的主人?”

朱由崧說道:“是啊,你們有什麼事嗎?”

第二章 朱家有女(中)第十一章 壯歲旌旗擁萬夫(中)第三十二章 邊打仗邊整軍(上)第五章 我恨君生遲(中)第一章 福王世子第二十六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中)第三十章 烽火連三月(下)第六章 君生我未生(下)第四章 東瀛來朝第十七章 北海擒龍(中)第十八章 北海擒龍(下)第一章 朱家有女(上)第九章 北海之變(下)第四章 九千歲第四十四章 新武器的震撼(上)第一章 以權換稅(上)第二十九章 親征遼東(上)第七十三章 儒道之爭(上)第四十六章 百日大旱(上)第二十章 臘月宮變(下)第七章 礦山事故調查第二十三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中)第七十一章 諸子重興(中)第四章 樞密院(上)第三章 傲慢選侍第九章 北海之變(下)第二十章 喬家大院第二十章 兄弟鬩於牆(中)第五十九章 圖窮匕見(中)第四十二章 炮灰對炮灰(上)第四十五章 新武器的震撼(下)第十八章 北海擒龍(下)第五十六章 釜底抽薪(中)第八章 北海之變(中)第十七章 鐵路佈局第四十六章 百日大旱(上)第三十五章 開府建牙第一章 以權換稅(上)第三十四章 機構改革第九章 藩王改制第四十一章 東林賤人(中)第三十八章 王朝社會主義道路第二十四章 短命皇帝(續)第一章 朱家有女(上)第三十七章 前所未見的福利第二章 風波惡第三十二章 邊打仗邊整軍(上)第五十三章 山東變局(中)第二十七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下)第六章 樞密院(下)第三十九章 教育計劃第二十章 兄弟鬩於牆(中)第四十六章 博弈(一)第二十三章 短命皇帝(下)第四章 東瀛來朝第十六章 馬六甲條約(下)第五十四章 山東變局(下)第三十八章 新局面(中)第二十章 臘月宮變(下)第二十八章 來自女真的威脅第二十五章 混血老唐第四十五章 鐵路公司(下)第九章 技術入股第十八章 徐光啓的聖人夢第二十一章 短命皇帝(上)第二十三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中)第四十一章 東林賤人(中)第六十三章 就藩之議(中)第六十四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一)第五十一章 騎兵武器(下)第九章 議會政治(下)第三十八章 新局面(中)第十一章 壯歲旌旗擁萬夫(中)第四十四章 不是人間富貴花第十七章 鐵路佈局第六十章 圖窮匕見(下)第六章 樞密院(下)第九章 北海之變(下)第二十一章 兄弟鬩於牆(下)第三章 傲慢選侍第五十八章 圖窮匕見(上)第三十一章 獻土百萬頃(上)第五十七章 建州葉赫第二十章 喬家大院第二章 智腦婉兒第四章 東瀛來朝第二十章 臘月宮變(下)第三十四章 機構改革第四十六章 百日大旱(上)第十七章 鐵路佈局第十章 壯歲旌旗擁萬夫(上)第五十一章 騎兵武器(下)第七十四章 儒道之爭(中)第二十八章 烽火連三月(上)第六十三章 就藩之議(中)第十八章 京中生變(下)第二十六章 七大恨(上)第九章 北海之變(下)
第二章 朱家有女(中)第十一章 壯歲旌旗擁萬夫(中)第三十二章 邊打仗邊整軍(上)第五章 我恨君生遲(中)第一章 福王世子第二十六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中)第三十章 烽火連三月(下)第六章 君生我未生(下)第四章 東瀛來朝第十七章 北海擒龍(中)第十八章 北海擒龍(下)第一章 朱家有女(上)第九章 北海之變(下)第四章 九千歲第四十四章 新武器的震撼(上)第一章 以權換稅(上)第二十九章 親征遼東(上)第七十三章 儒道之爭(上)第四十六章 百日大旱(上)第二十章 臘月宮變(下)第七章 礦山事故調查第二十三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中)第七十一章 諸子重興(中)第四章 樞密院(上)第三章 傲慢選侍第九章 北海之變(下)第二十章 喬家大院第二十章 兄弟鬩於牆(中)第五十九章 圖窮匕見(中)第四十二章 炮灰對炮灰(上)第四十五章 新武器的震撼(下)第十八章 北海擒龍(下)第五十六章 釜底抽薪(中)第八章 北海之變(中)第十七章 鐵路佈局第四十六章 百日大旱(上)第三十五章 開府建牙第一章 以權換稅(上)第三十四章 機構改革第九章 藩王改制第四十一章 東林賤人(中)第三十八章 王朝社會主義道路第二十四章 短命皇帝(續)第一章 朱家有女(上)第三十七章 前所未見的福利第二章 風波惡第三十二章 邊打仗邊整軍(上)第五十三章 山東變局(中)第二十七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下)第六章 樞密院(下)第三十九章 教育計劃第二十章 兄弟鬩於牆(中)第四十六章 博弈(一)第二十三章 短命皇帝(下)第四章 東瀛來朝第十六章 馬六甲條約(下)第五十四章 山東變局(下)第三十八章 新局面(中)第二十章 臘月宮變(下)第二十八章 來自女真的威脅第二十五章 混血老唐第四十五章 鐵路公司(下)第九章 技術入股第十八章 徐光啓的聖人夢第二十一章 短命皇帝(上)第二十三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中)第四十一章 東林賤人(中)第六十三章 就藩之議(中)第六十四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一)第五十一章 騎兵武器(下)第九章 議會政治(下)第三十八章 新局面(中)第十一章 壯歲旌旗擁萬夫(中)第四十四章 不是人間富貴花第十七章 鐵路佈局第六十章 圖窮匕見(下)第六章 樞密院(下)第九章 北海之變(下)第二十一章 兄弟鬩於牆(下)第三章 傲慢選侍第五十八章 圖窮匕見(上)第三十一章 獻土百萬頃(上)第五十七章 建州葉赫第二十章 喬家大院第二章 智腦婉兒第四章 東瀛來朝第二十章 臘月宮變(下)第三十四章 機構改革第四十六章 百日大旱(上)第十七章 鐵路佈局第十章 壯歲旌旗擁萬夫(上)第五十一章 騎兵武器(下)第七十四章 儒道之爭(中)第二十八章 烽火連三月(上)第六十三章 就藩之議(中)第十八章 京中生變(下)第二十六章 七大恨(上)第九章 北海之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