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獻土百萬頃(下)

朱由崧搖搖頭說道:“一千噸級的大船,暫時沒有什麼大用場,只作爲研究之用,不過這種六百噸級鋼肋木殼船要大造,暫時停止一切大型船隻的建造,專心建造這種蒸汽船,我需要在明年夏天的時候,拿到五十艘這樣的船隻,能不能做到?”

江神峰不禁苦笑道:“這恐怕不能,建造船隻的木材都需要經過薰幹防腐處理,以前甚至要經過一年的時間,好讓木材幹透,現在雖然使用窯來烘乾,也需要消耗兩三個月,要造五十艘恐怕很難!”

朱由崧笑道:“沒有足夠的木材就用鋼材代替,而且若是可以的話,我們也可以造一艘全鋼輪船!”

江神峰想了想,說道:“全鋼輪船是可以造出來的,而且有了蒸汽機也不怕帶不動,不過比起木客船來說,鋼船可就要沉重得多,速度的話也會慢得多了!”

朱由崧說道:“速度慢的話,可以使用更強大的蒸汽機,總之無論你使用什麼法子,明年夏天你得把船交給我!”

江神峰點了點頭,說道:“好吧,用全鋼的話,材料倒是不是問題了!”

朱由崧說道:“這個運輸問題解決了,接下來就是移民的安置問題,一百萬的話,田地不是問題,不過北海寒冷,絕不是用木頭搭幾個棚子就能夠對付過去的,所以必須要大量的建造樓房,一棟樓就能夠容納一百戶,一戶五六個人,我們就需要建造兩千棟樓房!”

“兩千棟?”高邦佐說道:“會不會勞動力不太夠啊!”

朱由崧也點了點頭,說道:“的確是不太夠,不過我可以放開日本人移民北海的限制,如今北海興旺發達,賺的錢遠比在日本務農要強,而且我們的大移民馬上就要開始,也不怕他們沖淡我們的民族性!”

從北海到天津的航線,一直都沒有停止,北海的優質鋼鐵、便宜毛呢和棉布等等貨物都可以通過這條航線運輸到天津,這也造就了天津如今的繁華,來來往往的商人絡繹不絕,他們從天津批發到足夠的貨物之後,便可以趕往四方,進行售賣,賺取差價。

一個身材高大,有着紫棠色臉龐的年輕人走在這繁華的天津港上,不禁嘆道:“不過幾年未見,天津港已經天翻地覆了!”

另外一箇中年人也笑道:“貿易的盛行,自然導致城市港口的變化!”

二人正說着,一個趕着馬車的人走到跟前,笑道:“兩位要到哪裡去,我們縱馬車行講究的就是送客送到家,價格童叟無欺!”

這二人是剛剛從北海回到天津的方世鴻和高邦佐,他們要在今年夏天之下,促成北海獻地的事情。方世鴻見那車伕熱忱,笑道:“我們要去京城,你拉不拉?”

“喲,去京城吶,這要去找長途客運,我們這裡是天津城裡的短途客運,您除了碼頭,右拐就到車站了,那裡是福王殿下的聯合車馬行,現在聯合採礦鋼鐵公司雖然衰敗,不過這個其他公司還是很興旺的!”

等二人按照車伕說的來到車站,只見數百輛雙駕甚至是四駕馬車整整齊齊地排列在車站上,車站不同的地域都寫着“天津——XX”的字樣,其中想要乘車的,趁機做生意的,人流涌動,熱鬧非凡。

方世鴻不禁笑道:“我們這位小王爺,做起生意來還真是天馬行空,一個車馬行居然也做得井井有條!”

高邦佐點了點頭說道:“說到底,實際上就是一個細緻認真的問題,那些儒生大多不願意做一些基礎的事情,只知道好高騖遠,提出什麼決策什麼計劃,若是學不會實事求是,細緻做事,一點一滴嚴格要求,什麼都是虛的!”

方世鴻笑道:“高先生的話,倒有些徐老先生的意思!”

高邦佐笑道:“徐老,那也算是我的老師了!”

二人乘上回京城的馬車,因爲有水泥路,也未覺得顛簸,便來到了京城,敲開方府的大門。

“誰啊?”門房一邊不耐煩地叫着,一邊打開大門,他們方府已經貴爲首輔宅邸, 宰相門房七品官,他自然也自覺不凡,不過看到來人的時候,不禁呆住了,過了幾分鐘才叫道:“大少爺回來了!”

方世鴻跪在大堂中,恭恭敬敬地向父母磕頭,道:“父親、母親,兒子回來了!”

方母已經泣不成聲了,方從哲看了方世鴻堅毅滄桑的面孔,雙手顫抖着將他扶起來,道:“好兒子,你要比之前成熟多了,我就知道,你一定不會有事的!”

方世鴻此時才明白,自己父親對自己的寬容是多麼的可貴,在這個世界,允許自己兒子獨自到北方宣大邊關,之後又出海行商,這是一種什麼樣的信任?若是在別的家族,恐怕早就被斥爲胡鬧逆子了。

方從哲說道:“世鴻,你這次回來是不是不再出門了?”

方世鴻搖搖頭說道:“不是,父親我們這次出海爲大明拓疆百萬頃,如今回來是想將我們獲得的土地交給朝廷的!”

“拓疆百萬頃?”方從哲不禁愣住了,整個直隸也不到兩百多萬頃土地,自己兒子這幾年一出海,就弄回了小半個直隸啊!

方從哲連忙說道:“這是怎麼回事?”

方世鴻詭異一笑,從自己的藤箱當中取出一些奇怪的裝置組裝起來。

乾清宮當中,萬曆皇帝、方從哲、趙南星等國家重臣齊聚一堂,不過此時乾清宮窗門緊閉,連一點光都透不進來,在乾清宮正殿的兩根柱子上掛着一塊白色布幕,布幕上正放映着一幕幕的活動畫面。

大片大片整齊的良田,顆粒飽滿的冬小麥已經到了收割的季節,微風一吹,麥翻金浪,馬匹拉動的收割機從麥田當中走過,所有的麥子便被割倒。

萬曆帝不禁奇道:“這等農具倒也稀奇!”

方從哲笑道:“北海那裡農田萬頃,卻只有幾萬人負責耕種,若是人力收割,還不知道要割到什麼時候呢!也只有用這種收割機才能將這些麥田收割完畢!而且北海不但有馬拉收割機,還有小麥播種機、脫粒機和割草機。”

萬曆帝笑道:“這些人倒也心思通透,居然想得出這樣奇妙的法子,好好!”

方世鴻在方府組裝起來的奇怪裝置,其實就是放映機,北海有了消化纖維,在朱由崧的提醒之下,也製造出了賽璐璐,鹵化銀也不算太難搞,既然這樣何不開始電影工業,豐富一下北海無聊的冬季生活?

於是放映機就製造出來了,不過誰也沒想到,還沒等電影工業開張,放映機的第一次應用就用在了政治上面,在方府方世鴻給他父親播放了這麼一段畫面,現在方從哲又將放映機搬到了乾清宮,給萬曆帝播放北海的一些畫面。

隨着畫面一轉,又來到了一望不到邊的綠油油牧場上,無數的牛羊馬匹正牧場悠閒地吃草嬉戲,從山上流下來的溪水,被引到蓄水池裡,供牛羊飲用,那些白色的綿羊,彷彿雲朵一般,佈滿了草場。

整個畫面並沒有經過處理,卻美得不可思議,萬曆帝也不禁嘆道:“真是一片好地方啊,若是能到那裡走一趟,朕這一輩子也不算是白活了!”

方從哲說道:“那是北海那裡的牧場,他們現在一共擁有十萬匹馬,數十萬的牛羊,而且他們還研究出了一種挽力特別強的重挽馬,現在已經被用到了耕田上!”

在牧場上邊上,一列列裝滿羊毛牛奶或是活牛活羊的車廂,隨着火車噴出的蒸汽慢慢開始行駛,而且越來越快。

這讓萬曆帝驚奇道:“這又是什麼事物,這樣神奇?”

方從哲笑道:“聽北海的人說,這叫做火車,能夠運載數百萬斤,日行千里,的確是一種了不起的神物!”

萬曆帝奇道:“如此厲害?若是在江南和北京之間通上火車,是不是就能免除漕運的巨大開銷了!”

方從哲不禁苦笑,話雖然如此,不過在漕運上有利益的不光是東林黨,他們齊楚浙黨在這上面也有着很大的利益,京滬鐵路在這樣強大的壓力之下,是很難通行的。

萬曆帝看了看爲難的方從哲,也說道:“好了,方愛卿,不必如此,我也不過是隨便說說而已!”

畫面的最後則是整個的大明地圖與北海地圖的對比,跟大明地圖相比,北海也是一塊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地方了,而且剛剛看起來那片土地還是一片相當富庶的土地。

萬曆帝說道:“高邦佐高卿家,能夠爲君父分憂,主動帶領流民出海開墾,可以說是人臣之楷模,對於是否接受人家的獻土,你們看如何?”

下面的臣子不禁腹誹,你都說高邦佐是人臣楷模了,我們要是反對,那不成了奸佞了!

實際上萬歷帝會這樣說,那是因爲在這些畫面上他發現了朱由崧的影子,那箱館城中高大的高爐平爐和棉紡機械可都是帶有朱由崧的意味,再加上朱由崧開發北海的過程當中,並沒有迴避馬如蛟,因爲萬曆帝從錦衣衛的彙報當中,他也知道了北海的一些情況,因此他纔會毫不遲疑地答應下來。

第二十七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下)第二十八章 七大恨(下)第十七章 北海擒龍(中)第九章 北海之變(下)第二十七章 七大恨(中)第二章 智腦婉兒第二十四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下)第四十四章 新武器的震撼(上)第一章 以權換稅(上)第二十三章 短命皇帝(下)第五十二章 圍堵與分裂(上)第三章 以權換稅(下)第八章 北海之變(中)第四章 我恨君生遲(上)第五十四章 國家農場第八章 成婚第五十七章 釜底抽薪(下)第三章 以權換稅(下)第三十二章 魏進忠的決意第九章 北海之變(下)第七十一章 諸子重興(中)第三十七章 前所未見的福利第五十七章 魏進忠歸來第十六章 墨家傳承第六十七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四)第四十九章 大漠上的合縱連橫(下)第二十八章 烽火連三月(上)第十三章 高築牆廣積糧(上)第三十四章 清河阻擊(上)第二十二章 可怕的猜測第一章 朱家有女(上)第三十三章 北海攻略第五十三章 倒黴的人第四十九章 暗潮洶涌(上)第七十章 諸子重興(上)第五十五章 釜底抽薪(上)第四十八章 博弈(三)第二十一章 兄弟鬩於牆(下)第三十章 親征遼東(中)第四十一章 東林賤人(中)第三十六章 道法憲法(上)第二十章 臘月宮變(下)第九章 技術入股第四十三章 炮灰對炮隊(下)第五十三章 倒黴的人第三十八章 新局面(中)第五十四章 國家農場第二十三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中)第三章 朱家有女(下)第二十八章 烽火連三月(上)第二十八章 七大恨(下)第六十八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五)第五十章 博弈(五)第七十五章 儒道之爭(下)第二十七章 七大恨(中)第三十九章 新局面(下)第二十七章 七大恨(中)第九章 議會政治(下)第五章 樞密院(中)第六十二章 就藩之議(上)第二十六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中)第十七章 京中生變(上)第二十五章 混血老唐第三十九章 威逼(下)第十四章 高築牆廣積糧(中)第七十二章 諸子重興(下)第三十六章 道法憲法(上)第四十二章 發展計劃第六十三章 揭竿而起(下)第七十四章 儒道之爭(中)第五十章 暗潮洶涌(中)第一章 福王世子第三十六章 進京面聖(下)第二章 風波惡第十九章 魏進忠的往事第五十三章 圍堵和分裂(下)第五十章 騎兵武器(上)第二十四章 恐怖產能第二十章 臘月宮變(下)第六十二章 就藩之議(上)第五十章 博弈(五)第五十章 騎兵武器(上)第五十八章 面試與遇刺第二十九章 烽火連三月(中)第二十八章 來自女真的威脅第三章 朱家有女(下)第四十三章 炮灰對炮隊(下)第二十九章 烽火連三月(中)第三十三章 邊打仗邊整軍(下)第三章 以權換稅(下)第二十一章 短命皇帝(上)第三章 道法行第四十一章 東林賤人(中)第二十二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上)第十一章 壯歲旌旗擁萬夫(中)第十七章 京中生變(上)第二章 風波惡第五十四章 賺錢的股票第五十三章 倒黴的人
第二十七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下)第二十八章 七大恨(下)第十七章 北海擒龍(中)第九章 北海之變(下)第二十七章 七大恨(中)第二章 智腦婉兒第二十四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下)第四十四章 新武器的震撼(上)第一章 以權換稅(上)第二十三章 短命皇帝(下)第五十二章 圍堵與分裂(上)第三章 以權換稅(下)第八章 北海之變(中)第四章 我恨君生遲(上)第五十四章 國家農場第八章 成婚第五十七章 釜底抽薪(下)第三章 以權換稅(下)第三十二章 魏進忠的決意第九章 北海之變(下)第七十一章 諸子重興(中)第三十七章 前所未見的福利第五十七章 魏進忠歸來第十六章 墨家傳承第六十七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四)第四十九章 大漠上的合縱連橫(下)第二十八章 烽火連三月(上)第十三章 高築牆廣積糧(上)第三十四章 清河阻擊(上)第二十二章 可怕的猜測第一章 朱家有女(上)第三十三章 北海攻略第五十三章 倒黴的人第四十九章 暗潮洶涌(上)第七十章 諸子重興(上)第五十五章 釜底抽薪(上)第四十八章 博弈(三)第二十一章 兄弟鬩於牆(下)第三十章 親征遼東(中)第四十一章 東林賤人(中)第三十六章 道法憲法(上)第二十章 臘月宮變(下)第九章 技術入股第四十三章 炮灰對炮隊(下)第五十三章 倒黴的人第三十八章 新局面(中)第五十四章 國家農場第二十三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中)第三章 朱家有女(下)第二十八章 烽火連三月(上)第二十八章 七大恨(下)第六十八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五)第五十章 博弈(五)第七十五章 儒道之爭(下)第二十七章 七大恨(中)第三十九章 新局面(下)第二十七章 七大恨(中)第九章 議會政治(下)第五章 樞密院(中)第六十二章 就藩之議(上)第二十六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中)第十七章 京中生變(上)第二十五章 混血老唐第三十九章 威逼(下)第十四章 高築牆廣積糧(中)第七十二章 諸子重興(下)第三十六章 道法憲法(上)第四十二章 發展計劃第六十三章 揭竿而起(下)第七十四章 儒道之爭(中)第五十章 暗潮洶涌(中)第一章 福王世子第三十六章 進京面聖(下)第二章 風波惡第十九章 魏進忠的往事第五十三章 圍堵和分裂(下)第五十章 騎兵武器(上)第二十四章 恐怖產能第二十章 臘月宮變(下)第六十二章 就藩之議(上)第五十章 博弈(五)第五十章 騎兵武器(上)第五十八章 面試與遇刺第二十九章 烽火連三月(中)第二十八章 來自女真的威脅第三章 朱家有女(下)第四十三章 炮灰對炮隊(下)第二十九章 烽火連三月(中)第三十三章 邊打仗邊整軍(下)第三章 以權換稅(下)第二十一章 短命皇帝(上)第三章 道法行第四十一章 東林賤人(中)第二十二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上)第十一章 壯歲旌旗擁萬夫(中)第十七章 京中生變(上)第二章 風波惡第五十四章 賺錢的股票第五十三章 倒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