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國特色的公共服務模式
中國的公共服務提供方式經歷過一個變化的過程。改革開放以前,公共服務完全由政府來選擇,政府有權對公共服務的範圍、內容作出選擇,而其資金來源也完全取決於政府。改革開放以後,伴隨着市場經濟的發展,政府公共服務提供的方式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目前,建設公共服務型政府的關鍵,是要建立中國特色的公共服務模式。根據中國人口總量和就業人口總量巨大、人口高齡化和老齡化、城市人口激增的特有國情,中國特色的公共服務模式包括四個方面:
1.以加強政府社會性公共服務爲重點,建立“社會性公共服務支出爲主體”的公共服務支出模式
從公共支出的領域來劃分,政府公共服務可分爲經濟性公共服務和社會性公共服務兩種。經濟性公共服務是政府爲促進經濟發展而直接進行各種經濟投資的服務,如投資經營國有企業與公共事業、投資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對企業經營活動進行補貼等;社會性公共服務是指政府通過轉移支付和財政支持對教育、社會保障、公共醫療衛生、科技補貼、環境保護等社會發展項目所提供的公共服務。從市場經濟發展史來看,發達國家政府職能演變的規律是:政府職能從以經濟性服務爲主,逐步擴展到以社會性公共服務爲主,最後,社會性公共服務成爲政府公共服務的主要內容。我國政府公共支出結構要作出重大調整,政府公共支出要優先用於基礎教育、基本醫療保障、環境保護、社會安全網建設等社會性公共服務,要由經濟建設服務型財政轉向社會服務型財政,從而實現公共服務的公共化。我國財政支出要以人爲本,普遍提高全體人民特別是低收入羣體的社會保障水平,要逐漸從不屬於社會公共需要的領域退出,將財政支
出轉向公共安全、公共衛生、公共教育、社會保障和公共基礎設施方面。
2.以優先發展科技教育公共服務爲重點,建立“科教優先”的公共服務增長模式
政府社會性公共服務可以劃分爲兩部分,一部分是促進社會進步的、維持效率與公平的教育公共服務、基礎科學研究公共服務等科教型公共服務;一部分是以公平爲主要目標的社會保障與福利的轉移支付型公共服務。現在西方發達國家的公共財政模式是以轉移支付開支爲主的,因而是“轉移支付型”的公共財政模式。這一模式在實踐中帶來了許多弊端:20世紀80年代以來,爲減少財政赤字,減輕政府的社會保障負擔,西方國家掀起了改革社會保障制度的熱潮,紛紛取消一些社會保障項目,削減社會保障開支,推動社會保障私有化;同時,面對信息經濟時代的到來,結構性失業人數的上升,西方國家於20世紀90年代增加了教育、科研和培訓的投資,以推動包括信息技術在內的高技術產業的發展,增加更多技術熟練的勞動者。這是西方國家調整財政支出,減少轉移支付,增加科教開支的嘗試。但是,實踐證明,這一調整非常困難。20世紀80年代的社會保障改革,使西方國家社會保障支出的增長速度有所下降,私人部門的社會保險力量得到加強,但是保障支出的絕對數額未見下降,依然是西方國家的第一大財政支出項目。我國不宜照搬西方國家的“轉移支付型”財政模式,應根據中國國情,建立“科教開支型”的公共財政模式,以科教開支爲主導,兼顧轉移支付。對基礎教育、基礎研究投資,既可以提高效率,也可以改善公平,因爲教育與科技投資不僅可以提高國民素質,而且還可以提高國民的收入水平。
3.以人人都享有基本公共服務爲目標
,建立“廣覆蓋、適度水平、兼顧公平與效率”的公共服務消費模式
我國政府在發展公共服務的過程中,由於受到公共支出總量和公共支出結構的限制,不可能採取西方發達國家高水平的公共服務消費模式,而應採取“廣覆蓋、適度水平、兼顧公平與效率”的公共服務消費模式。這一公共服務消費模式的基本特點是:在保障最低生活保障、初級衛生保健、義務教育的基礎上,以保護貧弱者爲重點,擴大公共服務的覆蓋面,使人人都享有基本公共服務,從而在促進經濟增長的同時達到社會公正的效果。具體地說,這一模式有如下特點:第一,以最低生活保障爲底線,平等保障每一個人的生存權利。第二,實行就業優先戰略,將促進就業、保障公平作爲政府公共服務的首要原則。第三,要堅持“生存先於享受”的原則,優先保障人們的生存需要。第四,統籌城鄉公共服務,改變城鄉二元保障機制,使農民享有平等的基本公共服務。第五,貫徹“自助先於公助”的原則,將社會保障與個人貢獻掛鉤。
4.推進公共服務的社會化,建立“多中心治理”的公共服務供給模式
在我國,國家與社會、政府與社會的關係已出現重大變化,截至2015年3月底,全國共有社會組織61.3萬個,其中社會團體31.2萬個,基金會4190個,民辦非企業單位29.7萬個。建立政府與其他公共管理主體共同提供公共服務的多中心治理模式已經具備了組織與資源基礎。爲了彌補政府公共服務與公共供給的不足,我國政府要廣泛調動社會各界和各方面力量參與提供集體產品與公共產品的積極性,適當推進部分公共服務的市場化,形成公共服務的多元化與社會化格局,從而形成一種“多中心治理”的公共服務供給模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