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毋失我望

要說是勳這回鎮守河東的班子,其實挺強大的——司馬仲達爲謀主,張德容、賈樑道、諸葛子瑜爲輔佐,孫彥龍掌機要——這要是想扯旗自立,縱橫三五個郡、半個州的,問題不大,但凡距離曹操、袁紹這種大勢力再遠點兒,蹦躂個一二十年都不在話下。只可惜文重武輕,孫汶便不似大將之才,夏侯蘭在史書上,歸劉前就毫無事蹟,歸劉後還是其名不傳,估計也強不到哪兒去,曹性那更不用說啦。

是勳有時候就想,我這跟劉玄德早期的班子是滿擰啊,要是兩家能夠結合起來,有關、張之勇配合着司馬之智,說不定就能跟袁、曹相拮抗呢。

所以這回郭淮過來,往河東的“武”字上加上了一個沉重的砝碼,是勳真是挺期待的。當然啦,這並非最初的心理,一開始他拿住郭縕,要挾郭淮,想小年輕幫他去奪取晉陽城,自己也知道要求太過苛刻,那真是得固欣然,失亦無悲,成不成的都無所謂。可是真等郭淮射箭書願爲內應了,是勳卻不禁渴盼起來——就好比一筆獎金擺那兒,還不定給誰呢,大家夥兒也未必就盼着,確定了會給誰,那人肯定就開始想啦,這數兒是多少呢?我是不是可以先斬後奏瞞着老婆去換臺手機?

可是琢磨了半天,等真見了郭淮的面,他卻只憋出一句話來:“伯濟來何遲也?”

——“來何遲也”,這是鍾會見姜維時候的話,貌似不是太吉利啊……

是勳這麼問。郭淮一愣之下,只好絞盡腦汁地回答:“淮本欲早歸侍中,奈何高使君……”是勳心說你還真費勁兒找理由,當下又一擺手,打斷了郭淮的話:“卿父見在永安。吾這便引卿往見。卿所部亦不必進城,即時南下可也。”

郭淮本打算勸說是勳,不要死守祁縣,最好把主力抽調出來,跟高幹遊擊、周旋,更方便掌握戰場的主動權。可是沒想到是勳見了他,當即就要他率軍南下,不跟祁縣這兒和敵人硬拼。郭淮不由得便想,這位是侍中果然名不虛傳,識兵者也,要跟了他。說不定我倒真能一展長才,做出一番事業來哪。

當下高高興興地就領兵走了,可是這一走不僅僅是撤離祁縣,曹軍就在雁門軍左近,挾裹着馬不停蹄,直接就放棄五縣,一直撤到永安才止步。哎呀。這象是一場總體的大撤退啊,究竟出了啥事兒?

是勳一路上總跟郭淮懇談,舌綻蓮花,說得天花亂墜,聽得郭伯濟是暈頭轉向,衷心欽服。可有一點,郭淮數次問起來,咱究竟要撤到哪兒去,爲啥要把五縣全都給放棄嘍,是勳卻只是微笑。一點兒口風都不露。直到進了永安城,把兵馬都安頓好了,是勳才告訴郭淮,曹仁東援,郭援再無後顧之憂矣。估計很快就會跑來抄咱們的後路啊。

郭淮聞言是瞠目結舌,腦袋裡光冒出一個念頭來:被騙了……

可是既然已經上了賊船,那也沒法再抽身了,他只好垂頭喪氣地去見老爹郭縕。郭縕被軟禁在永安縣內,父子相見是抱頭痛哭啊,完了郭淮就把自己的遭遇跟老爹說了一遍,又問老爹,你當日是怎麼敗的呢?郭縕敗得那真是迷迷糊糊,那麼多天了也想不出個所以然來,父子兩個頭碰頭研究了好半天,最後只得出一個結論:是侍中智謀天縱,非吾等所能預料也。

既然如此,那算了,只好暫且跟着他幹吧。

高幹在祁縣城下小挫了一陣,隨即就得到消息:曹軍退了。他心中疑惑,雖然收復了祁縣城,卻還不敢緊追,直到第三天終於得到來自上黨方面的消息,這才恍然大悟——“吾爲是宏輔所欺也!”

當即揮師猛追,可是已經不敢趟了,尤其五縣雖復,府庫皆空,還得趕緊從晉陽運糧過來賙濟。是勳早就把那五縣給搬空啦——南邊兒四縣好搬,至於祁縣,他先派了大車半夜出去,然後大白天裝着泥土、沙石,用麻布蓋着,假裝運糧進城,做久守之計,當晚大車再度出城,就裝滿了城中的錢糧,一站一站往後運。等到返回永安,計點所得,嘿,這趟還真賺了不少!

只可惜賺得再多,也沒法兩三天內就把永安的城池給修起來,就靠這麼一座破城,當初連郭縕兩千人都攔不住,更別說高幹的兩萬大軍了,更別說郭援可能還會調一兩萬人過來了。是勳只好自守城內,卻把主力都駐紮在城外,曹性在東、夏侯蘭在西、郭縕父子在中,總共六千兵馬。

就在高幹追來的前一天,呼廚泉、去卑得訊,也趕緊退出西河郡,逃回了河東,是勳讓他們駐紮在汾水西岸,與主力之間有浮橋連通。後方賈衢也傳來消息,他已經安置好了那些作爲人質的匈奴人,並且打算把匈奴男丁全都趕上戰場,怎麼着都能再努出三、五千騎來。

是勳掐着指頭算算,嗯,我也有將近兩萬兵馬啦,只要嚴密防守,就不怕他高幹的幷州軍。好,你來吧,郭援也來吧,且看我把你們全都牢牢地給釘死在這兒!

果然,高幹沒幾天就趕到了,在邊境線上紮下兵馬,也暫時不敢妄動——雙方的兵力比已經相當接近了,郭援若來,尚有一戰之力,郭援要是不來,光憑高幹本部不足兩萬人,還真不敢貿然發起攻擊。

王柔又跑來見高幹,說追擊的時機已然喪失,咱還繼續跟這兒等啥呢?就算郭援來了,勝負之數仍然是五五開而已,想一舉擊潰是勳,挺進河東,難度相當之高啊。既然如此。不如暫且收兵,遣將守禦、恢復五縣爲好。

高幹這兩天火兒很大,郭淮臨陣反叛是一樁噁心事兒,是勳在祁縣全身而退又一樁噁心事兒,所以逐漸地受不了王柔到處散佈失敗主義情緒啦。當下冷笑一聲:“叔優,吾聞卿弟彥雲見在是勳幕下,有諸?”

他所說的“彥雲”,乃是太原王氏本支二房的次子,單名一個凌字。本支世居祁縣,長房王允父子爲李、郭所殺。世嗣斷絕,乃以二房長子王晨繼之。王晨那傢伙就是個土財主,幾無所長,同族都認爲其弟王凌王彥雲可繼大宗,王柔論年歲可以當王凌的爹,論輩分卻只是他哥哥。兩人關係向來不錯。

當日高幹用了郭淮之計,放空五縣,王晨趕緊逃出縣城,跑鄉間圍子裡貓起來了,王凌爲了整理家族在城內的產業,走晚了一步,遂爲曹性所獲。曹性這傢伙在呂布軍中是個異類。戰場上雖極悍勇,戰場外卻並不濫殺,再加上王凌也是本地著名的世家子弟,所以只是暫時羈押起來,等是勳來了就老實上交。是勳一聽啥,王彥雲?不禁覺得好笑:吾當得郭伯濟,又得王彥雲,命也夫?

王凌也算是後來的曹魏名臣,比張既、賈逵他們才能略差一些,普通鎮守一州。也還算稱職,最後因謀誅司馬氏失敗,被迫自殺。關鍵是,王凌的妹子嫁給了郭淮爲妻,兩家後來結爲姻親——是勳想你們這哥兒倆。難道都要落到我手裡嗎?老實不客氣,強徵王凌爲門客。

所以高幹如今就拿這事兒來責問王柔,說你們太原王家是不是跟是勳有勾結啊,所以你才老嚷嚷退兵?王柔分辯幾句,又大表了一番忠心以後,羞愧而退。下來就把一位同縣的少年找來:“伯道,卿之所言是也,高使君非可輔之者!”

這位少年跟郭淮是總角之交,本來郭淮倒戈,想把他也給拉走的,但二人經過反覆商討,覺得這位還是暫且留在幷州軍中,找機會對王柔施加影響,將會更爲有效。當下聽了王柔的話,“伯道”便返回自己營中,寫下一封密信,遣人送給郭淮。本來信裡光打算寫王柔之心不穩,可施反間之計的,但臨收尾的時候,突然又聽到一個消息,不禁大喜道:“此天佑我等也!”趕緊把新的內容加上。

郭淮收到信以後,匆匆跑來求見是勳,說我有一莫逆之友,可爲內應,見有書信送來。是勳隨口便問:“何人也?”郭淮答道:“晉陽郝昭字伯道,見在王叔優(王柔)軍中。”

是勳聞言大喜,趕緊索書來看。只見郝昭在描述和分析了王柔的心理以後,又通報一個消息,郭援才離上黨郡治長子,還沒能走到壺關,突然接到袁紹的公文,跳過高幹直接給他下令,要他南下攻擾河內,以分擔正面戰場上的壓力——也就是說,郭援來不了永安啦。

是勳手持郝昭密信,不禁滿面春風。反倒是郭淮緊鎖眉頭,畢恭畢敬地探問道:“郭府君既南下,則我河東無憂。然未知河內如何?袁氏大軍,集於大河上下,曹司空可能抵擋否?”咱們這兒分戰場就算形勢再好,主戰場要是吃了敗仗,那也前功盡棄啊。

是勳拍拍郭淮的肩膀,安慰他說:“伯濟毋憂,曹司空必勝者也。”想了一想,乾脆背書:“袁紹有十敗,司空有十勝,袁軍雖強,無能爲也。袁紹繁禮多儀,曹公體任自然,此道勝一也;袁紹以逆動,曹公奉順以率天下,此義勝二也……”噼裡啪啦一大套噴將出來,氣都不帶喘的,聽得郭淮是目瞪口呆,不明覺厲。

也難怪他不明,郭淮既沒見過曹操,也沒見過袁紹,加上年紀輕,見識淺,袁家的政治、軍事如何不堪,曹家的政治、軍事如何強大,從來也沒往這麼深想過。除了“主公真天縱之才,淮不及也”之類馬屁話以外,他還能說些啥了?

是勳心說你現在不明白甚至不相信都不要緊,只要不出太大的妖蛾子,曹勝袁敗那是註定了的,咱只要考慮河東戰線不遭重挫就成。想到這裡,他不禁擡起頭來,注目遠方——便不知此刻的官渡,又是如何一番場景?未能身歷這般搖撼天下的大戰,真是遺憾啊……孟德,公其毋失我望!

(劍氣衝南鬥之卷九終)

PS:下午臨時有事兒出門,所以先更了。請放心,還有存稿,晚上要是回來早,爭取再加一更。

第34章 以兵做賊第17章 禍福所依第3章 蒼天不仁第18章 皆不必問第8章 酬功謝德第15章 烽煙四起第21章 朔州互市第18章 置之死地第15章 解衣衣之第26章 同滅吳寇第15章 烽煙四起第8章 單家俗吏第9章 周平王事第25章 恩威並施第19章 難從死志第16章 廊下故人第26章 心喪三年第26章 五雷辟邪第23章 幼平奮威第9章 天子所賜第27章 白晝荒夢第7章 吾青州人第29章 律有明文第17章 願爲孫程第12章 悲摧人生第1章 內科聖手第17章 強固是氏第7章 包辦婚姻第3章 世家短視第29章 白兔遇犬第24章 偃師御胡第30章 師恩如海第11章 三道伐蜀第13章 會溫氏園第19章 東出盧龍第37章 心大志廣第6章 仿如濮陽第1章 啖肉豪客第14章 敝帚自珍第25章 恩威並施第10章 得無患乎第4章 真正小人第30章 合圍長安第26章 良辰可待第26章 南鄭病龍第16章 矢在弦上第22章 生死度外第19章 婦誦夫錄第17章 僭越王章第18章 公臺不懌第4章 渾人心思第28章 真書僞書第15章 名醫神針第27章 澄清吏治第7章 卿何人也第17章 大戰序幕第31章 日暮途窮第23章 鑄戈爲犁第21章 吾等何往第18章 扣舷獨嘯第4章 彼采葛兮第29章 人亡政息第7章 欲取先與第9章 溳水之戰第16章 奮死報國第10章 身陷囹圄第23章 一身是膽第21章 異獸逞兇第28章 長沙張羨第6章 一時俱反第25章 鄠縣落鳳第11章 首鼠兩端第28章 超願棄父第13章 深入虎穴第6章 尊者一諾第2章 窮山逐鹿第4章 詩歌免談第2章 吏之不足第8章 破局關鍵第31章 以竹爲炮第12章 坊中石墨第10章 臨陣手談第13章 大勢已去第14章 未之聞也第25章 嘴炮無雙第23章 沽名釣譽第23章 沽名釣譽第35章 咄咄逼人第14章 非當世人第26章 取而代之第12章 汝之不慧第18章 東海傲來第26章 罵死荀彧第32章 羌胡雜虜第21章 異獸逞兇第12章 人心不足第2章 九江處士第22章 爪牙股肱第32章 使王蜀中第16章 陽平之戰
第34章 以兵做賊第17章 禍福所依第3章 蒼天不仁第18章 皆不必問第8章 酬功謝德第15章 烽煙四起第21章 朔州互市第18章 置之死地第15章 解衣衣之第26章 同滅吳寇第15章 烽煙四起第8章 單家俗吏第9章 周平王事第25章 恩威並施第19章 難從死志第16章 廊下故人第26章 心喪三年第26章 五雷辟邪第23章 幼平奮威第9章 天子所賜第27章 白晝荒夢第7章 吾青州人第29章 律有明文第17章 願爲孫程第12章 悲摧人生第1章 內科聖手第17章 強固是氏第7章 包辦婚姻第3章 世家短視第29章 白兔遇犬第24章 偃師御胡第30章 師恩如海第11章 三道伐蜀第13章 會溫氏園第19章 東出盧龍第37章 心大志廣第6章 仿如濮陽第1章 啖肉豪客第14章 敝帚自珍第25章 恩威並施第10章 得無患乎第4章 真正小人第30章 合圍長安第26章 良辰可待第26章 南鄭病龍第16章 矢在弦上第22章 生死度外第19章 婦誦夫錄第17章 僭越王章第18章 公臺不懌第4章 渾人心思第28章 真書僞書第15章 名醫神針第27章 澄清吏治第7章 卿何人也第17章 大戰序幕第31章 日暮途窮第23章 鑄戈爲犁第21章 吾等何往第18章 扣舷獨嘯第4章 彼采葛兮第29章 人亡政息第7章 欲取先與第9章 溳水之戰第16章 奮死報國第10章 身陷囹圄第23章 一身是膽第21章 異獸逞兇第28章 長沙張羨第6章 一時俱反第25章 鄠縣落鳳第11章 首鼠兩端第28章 超願棄父第13章 深入虎穴第6章 尊者一諾第2章 窮山逐鹿第4章 詩歌免談第2章 吏之不足第8章 破局關鍵第31章 以竹爲炮第12章 坊中石墨第10章 臨陣手談第13章 大勢已去第14章 未之聞也第25章 嘴炮無雙第23章 沽名釣譽第23章 沽名釣譽第35章 咄咄逼人第14章 非當世人第26章 取而代之第12章 汝之不慧第18章 東海傲來第26章 罵死荀彧第32章 羌胡雜虜第21章 異獸逞兇第12章 人心不足第2章 九江處士第22章 爪牙股肱第32章 使王蜀中第16章 陽平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