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九江處士

是宏輔昔日曾言:“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秦宓提起此事,呂布不禁悚然而驚——雖然他此前並未聽說過這事兒,是真是假,也還無從判斷。

不過呂奉先腦筋並沒有那麼好使,能夠當即明瞭秦宓道此“軼聞”的用意,那就已經很了不起啦,根本無法在頃刻之間,便即分析出是勳當日的心態,以及將會對自己造成何種影響。呂布更主要想到的是:

秦子敕這狗頭,詭言閒談,而實說我——我該怎麼回覆他纔好呢?

正在此時,忽聽帳外一人長笑道:“‘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壯哉斯言!”呂布聞聲不禁大喜:“子翼歸來矣!”真是才瞌睡就有人給送枕頭,正不知道該怎麼回覆秦宓呢,老天爺就把他的敵手給派過來啦!

要說呂某麾下,能言善辯者乃以此人爲先,指白道黑,噓枯吹生,幾不在是宏輔之下也,秦子敕如何是他的對手?天幸他才使安邑歸來,乃可爲孤解此難也。

當下呂奉先長身而起,連連招呼那人進帳。秦宓倒不由得一驚,心說這是誰啊?竟得呂布如此看重?別說楊義山、姜伯奕了,就算陳公臺尚在,亦不至於使呂布起身相迎也——看起來,我家在涼州的情報工作缺口很大……

他當然想不到,若非自己正在帳內,一句話逼得呂布啞口無言,呂奉先也不會如此殷切地期盼此人到來。

於是轉頭望去,只見帳簾一挑,進來一名士人。此人不過三十多歲年紀,中等身材。論其相貌,給人第一眼的印象就是一個小字——臉短而狹,眉疏而分,細眼扁鼻,窄口微須。連身量、腦袋直至五官,貌似都比旁人要小一號,但配合起來,倒也並不顯得難看,反而格外清雋。此人穿一襲素白的深衣,戴着黑色巾幘。卻未加冠,腰繫布帶,足蹬雲履,只是平民或者鄉間小吏的裝束。再細看,足底有泥。衣襟着土,風塵僕僕,似乎才經遠路而來。

既然呂布站起來了,秦宓也只得起身,拱手向來人行禮。那人微笑還禮,口稱:“得非廣漢秦子敕先生否?適聞先生所言是宏輔之高論,由衷感佩,貿然發聲。請恕失禮之罪。”

秦宓心說什麼“由衷感佩”?你這是什麼意思?是想爲是勳洗地嗎?我倒真想聽聽你的高論呢。不過在此之前,先得搞明白,閣下究竟何許人也?

呂布伸手一指:“布來紹介。此布之師友,九江處士蔣子翼是也。”

這位蔣子翼,確實是專程跑來問難秦子敕,順道幫是勳洗地的——因爲他本身就是曹家派到涼國的間諜。

且說昔日是勳出使涼州,坑陷了陳宮,並且與楊阜、姜敘結成統一戰線以後。便即返回安邑。可是回程的路上,他左思右想。還是覺得心裡沒底——呂布乃猛虎也,又居於胡漢雜處的涼州之地。恐怕比起劉備來,更爲曹家心腹之患,楊、姜等人真能約束得住他嗎?況且楊、姜等人主要代表着涼州士人的利益,具備一定的地方保護主義傾向,遇事果然能夠第一順位考慮朝廷,或者考慮曹家嗎?不行,我必須往涼州派個自己人過去,既方便溝通消息,也可就近監視彼等。

可是究竟派誰爲好呢?這不是往外國派駐大使,此人必須得經過楊、姜等人的推薦,得入呂布幕府,表面上算是呂布自己的部下,而暗中爲間。所以這個人選必須具備三項要素:一,智謀深廣;二,能言善辯;三,非曹氏故吏也。

要說多智而能言之士,其實是勳囊中有不少備選,比方說弟子諸葛孔明,比方說才自荊州歸降的馬良馬季長、傅巽傅公悌,自揚州歸降的闞澤闞德潤,等等。但問題這些人皆已出仕曹氏(或者出仕朝廷,那跟出仕曹氏有區別嗎?),還怎麼可能取得呂布的信任呢?

左思右想,毫無頭緒,無奈之下,只得在返回安邑以後,去尋荀攸、賈詡等人商議。最終荀公達提出來一個備選來:“前蔣子通(蔣濟)言及有族兄蔣子翼,九江處士也,或可當此重任,宏輔何不就子通問之?”

是勳聞言不禁一愣啊,心說蔣子翼這名字好熟……難道是蔣幹?!

根據史書記載,蔣濟乃“楚國平阿人”也,其實就行政區劃而言,這一說法是有訛誤的。西漢初劉邦即封其弟劉交爲楚王,傳八代而國除,旋宣帝封其子劉囂爲第九代楚王,再傳三代,至王莽時絕;東漢朝則由光武帝封其子劉英爲楚王,在位近三十年,因被告謀逆而徙丹陽,翌年自殺——所以說,從漢明帝時代就已經沒有楚國啦,他蔣子通哪年出生的?難道還能是一百三十多歲的老人瑞不成嗎?

楚國既除,平阿縣乃歸屬九江郡所轄,所以正經應該說蔣濟是“九江郡平阿人”。而蔣幹根據記載,也是九江人,兩人不但同樣姓蔣,表字裡還都有一個“子”字——以前怎麼就沒能想到,這倆會是同族兄弟哪?

那麼蔣幹這傢伙究竟靠譜不靠譜呢?“蔣幹盜書”的橋段,自然是小說家言了,理論上他不大可能是戲臺上那蠢到姥姥家的白鼻子小丑。根據《三國志》裴疏引《江表傳》所載,曹操“聞(周)瑜年少有美才,謂可遊說動也”,於是秘密地派蔣幹前去說降。二人見面一番對答,包括後來周瑜領蔣幹看其營中兵馬器械,都跟演義上差不太多,只是沒有“盜書”之事。觀營之時,蔣幹只是笑,“終無所言”,回去以後就對曹操說,周瑜“雅量高致,非言辭所間”——光靠耍嘴皮子是說不動他的。曹操只索罷了。

是勳是個慣於耍嘴皮子的,所以他很清楚,嘴炮不是任何時候都能產生效果的,尤其當面對周瑜這種既精明。又有自己明確主見的傢伙,蔣幹勸不服周瑜(或者瞧對方那神情,聽對方那言辭,壓根兒就不打算多費唾沫星子了),那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只要沒有“盜書”,還真不算丟臉。

他前世對於演義和正史相齟齬的內容格外關注,所以還能基本上背得出《江表傳》裡的這段敘述,開篇就說:“(蔣)幹有儀容,以才辯見稱,獨步江、淮之間。莫與爲對。”也就是說,這人有學問,有口才,起碼在淮北地界很少有士人是他的對手。啊呀,是勳心說我當初跑九江去見太史子義的時候。怎麼就沒想着跟他打問一下這個蔣幹呢?

於是即從荀攸所言,去找了蔣濟。蔣子通曾在魯肅麾下擔任功曹,後魯肅伐吳東遷,他繼任爲廬江太守,魏國肇建,入安邑爲兵部侍郎,乃是荀攸的直接下屬。說起來也真巧,是勳纔剛開口一問。蔣濟就笑:“子翼時在都中也。”

於是蔣幹千里迢迢從九江老家來到安邑,這征塵還沒洗淨呢,就有好事臨門了。根據蔣濟的介紹。蔣幹在九江頗有盛名,故此自視也高,不願爲州郡吏也,認爲以自己的本事當做朝官,所以還一直是白衣“處士”。這回因爲族弟蔣濟得以進入魏國中樞爲官,所以他才前來投奔。尋找入仕的機會。

是勳一聽有門兒啊,此人既有野心。或能爲我所用。於是親自前去拜訪蔣幹,面談之下。覺得此人確有一定的長處——擱遊戲裡,智力值上80是穩穩的了。隨即他便與荀攸、賈詡等人聚在一起,向蔣子翼面授機宜。

蔣幹一開口就不同凡響,上來便問:“公等欲如何呂布?”你們究竟想怎麼對待呂布?這是我前去涼州臥底的重要前提。倘若你們想要徹底剿滅呂布,那麼算了吧,我可不願意去做死間。

是勳聞言,即對荀、賈二人使一個眼色,然後笑對蔣幹:“羈縻之耳,或可使爲竇融也。”竇融曾經割據涼州,後歸光武帝,成爲開國功臣,最盛時其一門顯貴,有“一公、兩侯、三公主、四二千石,相與並時,自祖及孫,官府邸第相望京邑,奴婢以千數,於親戚、功臣中莫與爲比”。你明白當前時勢,魏王遲早稱帝,那他就是光武,呂布可爲竇融也。

蔣幹心說我要是瞧不清曹操有篡位之心,我還不來安邑呢,肯定跑許都去啦。既然不打算徹底消滅呂布,而是要羈縻他、收服他,那我倒是可以去跑一趟,爲公等立此功勞。是勳當即砌詞吹捧:“使竇融朝漢者,馬伏波(馬援)也,君可立伏波不世之勳!”

蔣子翼被是勳捧得有些飄飄然,當即應允,便揣着是勳的薦書奔了涼州,去投奔姜敘。姜伯奕當即把他引薦給呂布——當然不能說是是勳介紹的,只說乃九江上士,與自己頗有些淵源,故此千里來投。

蔣幹頗善言辭,分析天下大勢頭頭是道,呂布當即對他刮目相看,而且這人還善於拍馬,諛詞如涌,那呂布就更找不着北啦。呂布當即便以要職相授,卻被蔣幹婉拒了。蔣幹心說萬一說不通你,你將來不歸曹,我掛着涼國的職務就不方便跑路了,必爲時人所譏也。嘴上卻表示淡薄功名,此來只爲佐公平靖涼州,並取西域,以成“定遠之功”。

呂布最佩服的人,一個是霍去病,一個就是班超,聽了這話更是骨頭都輕了,於是便徵蔣幹爲師友,日常是言聽計從啊。就在前不久,他剛派蔣幹帶着竇茂的首級前去獻給曹操,順便窺探安邑動靜,結果蔣幹還沒回來,秦宓就先到了,他正鬱悶呢——若吾之子翼在,豈容秦某妄懲口舌?

故此今日一聽說蔣幹回來了,呂布喜不自勝,幾乎便要親自出帳相迎。他就等着瞧蔣、秦二人脣槍舌劍大爭辯的好戲哪!未完待續

ps:抱歉,出去跟朋友喝酒,更新晚了。

第24章 軍功酬爵第22章 太白蒼蒼第23章 堂上驚變第11章 螻蟻草芥第35章 咄咄逼人第1章 遼東軼聞第24章 軍功酬爵第16章 混世魔王第20章 亥豬巳蛇第27章 恐其有詐第27章 東吳驍將第5章 小人挑唆第9章 煮豆燃萁第4章 豆中有膏第15章 難兄難弟第6章 雙親罹難第17章 州郡罷兵第25章 恩威並施第8章 跨境追捕第15章 君不宜擇第21章 朔州互市第6章 督郵行縣第3章 鴻鵠之志第6章 仿如濮陽第11章 官場狡詭第17章 千鈞一髮第16章 後史先見第28章 懸危之計第19章 天子之威第9章 建藩封國第14章 蘭臺藏書第1章 行獵上林第15章 毋受其蠱第21章 舅傳婿也第36章 蜮蚓豈龍第32章 促膝對談第15章 君不宜擇第25章 異度所遣第7章 欲取先與第1章 遠方來客第28章 江南俊才第26章 酒泉烈女第19章 天子之威第30章 標名青史第33章 孝即是忠第20章 欲效定遠第30章 乃見君臀第4章 夢中殺人第28章 江南俊才第18章 謀刺之謎第14章 再作馮婦第9章 西域貢使第6章 督郵行縣第16章 管他何人第3章 假途滅虢第9章 見性成佛第19章 戰爭迷霧第5章 鮮花牛糞第29章 降漢降曹第31章 玩弄人心第11章 放下屠刀第4章 使徐三事第33章 謀取涼州第29章 白兔遇犬第27章 東吳驍將第20章 良馬爲贖第18章 二將爭功第12章 防微杜漸第16章 歷史慣性第21章 安排香餌第17章 正是此賊第29章 伏地氣絕第8章 紅臉白臉第10章 不合邏輯第14章 敝帚自珍第31章 不可遽廢第5章 小人挑唆第18章 投鼠忌器第8章 欲捧殺也第29章 自天而降第5章 賣官鬻爵第26章 酒泉烈女第6章 奢而不侈第15章 烽煙四起第3章 鴻鵠之志第24章 續漢記事第23章 此新聲也第28章 陣前殺將第7章 何必日正第20章 大科學院第24章 高陵之變第17章 兔死狗烹第22章 革命宣言第2章 據蜀自立第1章 禍起蕭牆第18章 東海傲來第14章 蘭臺藏書第28章 單騎闖陣第26章 爲政之權第34章 陣前車懸
第24章 軍功酬爵第22章 太白蒼蒼第23章 堂上驚變第11章 螻蟻草芥第35章 咄咄逼人第1章 遼東軼聞第24章 軍功酬爵第16章 混世魔王第20章 亥豬巳蛇第27章 恐其有詐第27章 東吳驍將第5章 小人挑唆第9章 煮豆燃萁第4章 豆中有膏第15章 難兄難弟第6章 雙親罹難第17章 州郡罷兵第25章 恩威並施第8章 跨境追捕第15章 君不宜擇第21章 朔州互市第6章 督郵行縣第3章 鴻鵠之志第6章 仿如濮陽第11章 官場狡詭第17章 千鈞一髮第16章 後史先見第28章 懸危之計第19章 天子之威第9章 建藩封國第14章 蘭臺藏書第1章 行獵上林第15章 毋受其蠱第21章 舅傳婿也第36章 蜮蚓豈龍第32章 促膝對談第15章 君不宜擇第25章 異度所遣第7章 欲取先與第1章 遠方來客第28章 江南俊才第26章 酒泉烈女第19章 天子之威第30章 標名青史第33章 孝即是忠第20章 欲效定遠第30章 乃見君臀第4章 夢中殺人第28章 江南俊才第18章 謀刺之謎第14章 再作馮婦第9章 西域貢使第6章 督郵行縣第16章 管他何人第3章 假途滅虢第9章 見性成佛第19章 戰爭迷霧第5章 鮮花牛糞第29章 降漢降曹第31章 玩弄人心第11章 放下屠刀第4章 使徐三事第33章 謀取涼州第29章 白兔遇犬第27章 東吳驍將第20章 良馬爲贖第18章 二將爭功第12章 防微杜漸第16章 歷史慣性第21章 安排香餌第17章 正是此賊第29章 伏地氣絕第8章 紅臉白臉第10章 不合邏輯第14章 敝帚自珍第31章 不可遽廢第5章 小人挑唆第18章 投鼠忌器第8章 欲捧殺也第29章 自天而降第5章 賣官鬻爵第26章 酒泉烈女第6章 奢而不侈第15章 烽煙四起第3章 鴻鵠之志第24章 續漢記事第23章 此新聲也第28章 陣前殺將第7章 何必日正第20章 大科學院第24章 高陵之變第17章 兔死狗烹第22章 革命宣言第2章 據蜀自立第1章 禍起蕭牆第18章 東海傲來第14章 蘭臺藏書第28章 單騎闖陣第26章 爲政之權第34章 陣前車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