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金商門外

曹操南征時以世子曹昂留守安邑,作爲自己的代理人,不過曹昂爲人向來謹慎謙抑,自知年紀還輕、能力平平,一切都照曹操的既定方針來辦,輕易不給三臺六部下什麼指令——斯所謂“垂拱而治”是也。所以若非大事,他是不會召是勳到自己府上去的,親戚之間走動,也往往要是勳自謁,甚至曹昂屈尊前往是府。

可是這回他卻偏偏派人來喚是勳,說有大事相商。是勳入其府中,就見曹子修面色凝重,雙眉緊鎖。他一開始不以爲意,心說小曹你的修養還不夠啊,有何大事要讓你如此煩擾?難道是西線戰事吃緊?不可能,我都還沒有收到消息呢……

劉備、呂布,尚未動兵。這是因爲江東和益、涼相隔遙遠,等劉、呂得着消息,欲待發兵呼應,也總需要準備的時間,估計還且得有許多天,夏候淵那裡纔會傳回警訊來,至於鏖戰後力不能支,向安邑求援,估計都得入冬以後了。除此之外,天下還有什麼大事,會讓曹子修如此着急?無妨也,有吾與荀公達等在,何難而不能解?

可是等他見到曹昂遞過來書信,是勳才明白,自己的想象力還是不夠豐富啊……

信是曹德從都中傳來的,內容很簡單,說天子近日來頻繁召見郗慮、華歆等朝廷重臣,詢問他們:禪讓究竟是何禮儀?要做何種準備?

是勳腦袋當即就蒙了——我靠劉協打算讓位給曹操嗎?雖說這也是遲早的事情,但問題你這時機就挑選得很成問題啊!

目前還在諮詢階段,不過瞧天子的意思,很快便要作出決斷。很可能遣使歷陽,去通知曹操。你說曹操是答應還是不答應?曹操倘若一口應允,那他南下伐吳的正當性就會出問題,而且就目前而言,還不到改朝換代的時機——這要一換天子。吳、蜀、涼將皆成敵國也,原本還覆蓋在表面上的同朝之臣的面紗必然徹底揭下。倘若曹操不肯應允,必然不能再跟外地晃着了,必須返回許都,去向天子面辭——這般大事,光上書推辭是不合適的——雖說伐吳形勢一派大好。沒有曹操照樣能打贏,但曹操因爲此事回返,會不會影響到前線的士氣呢?

忠劉者,必將忐忑難安,忠曹者。會怨懟曹操的辭讓,人心倘若混亂,便有百萬大軍也恐難取勝啊。

劉協這小子究竟是一時興起在胡鬧呢?還是別有用心地下圈套呢?究竟是誰教他的?!

是勳沉思之後,一言以決:“必不可使天子下詔也!”咱們得先把這事兒給攔住,別等皇帝真發出話來,讓曹操難做。

曹昂說我也是這個意思,看起來叔父和王必、郗慮等人沒有足夠的力量阻攔天子,所以纔會寫信知會我此事。我必須得親自跑一趟許都不可——父親以我爲留守,這般大事,必須要爲君父分憂。但我雖然身爲魏國世子。是可以代表父親向天子表明態度,請天子勿下亂命的,但恐能力不足,就怕天子別有用心,仍然想一條道兒走到黑。“姑婿舌辯無雙,還要仰仗。”還得靠你的遊說力去阻止此事啊。

是勳當仁不讓。他知道此事不可稍緩。也不回府收拾行裝了,只關照僕役去通報幾位夫人一聲。自己當即便騎上快馬,跟着曹昂離開安邑。直奔許都而去。不數日即到許都郊外,是勳突然想起一個人來,即對曹昂說:“欲勸天子,此地有一人,較勳更適便也。”

曹昂雖然老實木訥,並不代表他不聰明,只是一無急智,二不外露而已,聽了是勳的話,也當即反應過來:“姑婿所言,得無荀公文若乎?”

是勳說沒錯,我再能說,終究是曹家姻戚,天子未必會聽我的——前提是他特意挑這個時間諮詢禪讓之事,就是想阻撓曹操伐吳——但荀彧不同,他多年在朝爲官,深受天子敬重,此前又趕在廢伏後前辭職,會讓天子認爲並非牢坐曹家大船,算半個自己人。倘若荀彧肯往勸說的話,成功希望的必然更大。

荀彧是潁川郡潁陰縣人,荀氏爲縣內第一大族,廣有田產莊院。潁陰縣就在許縣西方,二縣相鄰,荀彧辭職以後並未返回故鄉,而在兩縣交界處一所舊莊院中住了下來,方便繼續向朝廷施加他的影響力——其具體位置,是勳和曹昂也是清楚的。

於是二人即轉道去訪荀彧,然而到得莊上,遣從者拍門通傳,莊丁卻說:“家主人前日因故往許都去了。”問他究竟是什麼事兒,荀彧入都後居於何處?對方卻囁嚅着答不上來。

是、曹二人對視一眼,心說不用問啊,荀文若也必然聽說了天子的肆意妄行,所以搶先一步入朝去進諫了。曹昂鬆了一口氣:“若得荀公相勸,必可免此風波。”是勳說希望如此吧,但咱們也不能就此徹底地放心,還是趕緊入都去跟曹德、王必他們商議爲好,最好再能找到荀彧,當面向他問計。

於是繼續疾馳,終於在翌日午前趕到許都,直入相府。曹操雖然受封魏王,遷往安邑,但仍然掛着大漢丞相的頭銜,許都相府並未放棄,平素乃使長史王必料理府事。二人入府之後,不但見到了王必,抑且也見到了受王必之邀前來相商的曹德,打聽近日事態,才知道劉協很可能要玩兒真的,自宮中傳來消息,兩日後便是大朝之期,天子將明確向百官宣示,意欲禪讓帝位給丞相曹操。

曹昂問你們勸過了嗎?難道就什麼效果都沒有嗎?還有,荀文若入京之後,有何舉措?他現在居於何處?可能請來會商?

曹德苦笑道:“非止吾等,郗鴻豫、華子魚等皆苦諫也,然天子只敷衍,或雲吾兄有大功於天下,合當正位,或雲僅垂詢禮儀,未得定論也。至於荀文若——吾等早遣人相請,卻道已入都矣,然見在何處,卻不得知。”

荀彧爲人亦甚簡樸,本來在許都的府邸就不大,一旦辭職,乾脆把宅子直接賣了,也就是說,他再返都,乃無家可回。那麼他會暫時居住在哪位友人家中呢?曹德和王必都表示——俺們不清楚啊。

是勳心說王必你丫果然是個廢物,除了對曹操的耿耿忠心,偌大個肚子裡啥都沒有!曹操讓你留守許都,是就讓你跟天子腳下吃閒飯的嗎?堂堂前尚書令荀彧入得城來,究竟落腳何處,你竟然打聽不到?相府守軍都在你掌握之中,四門守衛也泰半奉你的號令,難道就連盤查過往的小事兒都辦不好嗎?

沒了荀彧幫忙,光我們幾個想要攔住劉協,難度必然很大啊。

不過也沒有辦法,只好暫且撇開荀彧,捲起袖子來單幹了。曹昂說我立刻上書請求謁見,希望明朝可以見着天子,一定要趕在後日大朝前,把天子給牢牢按住,毋使妄動。是勳搖了搖頭,說天子倘若故意爲之,是爲了動搖人心,給魏公找麻煩,他未必會肯見你,到時候隨便找個理由擋駕,難道你還能闖宮不成嗎?

曹昂一攤雙手:“如之奈何?”

是勳微微苦笑:“若真不見,亦只得闖宮矣。”其實以曹家的權勢,就算闖宮又能如何?前日郗慮、華歆前去捕拿伏皇后,不就闖了一回宮嗎?不過估計這事兒那倆貨能夠做得出來,曹子修、曹去疾卻做不出來,罷了,罷了,還是我來吧——“勳即時身謁宮門,若須闖宮,勳可爲之!”

我親自跑宮門口去求見天子,他要是願意相見,我就先幫忙勸勸他看,他要是不肯相見,那麼我來闖宮,比你們姓曹的闖,造成的惡劣影響還要輕減一些。

是勳來時匆匆,連替換衣服都沒有帶,雖說魏官、漢官,這年月裝束是基本相同的,但總不能穿着身沾滿塵土的朝服去見天子啊。好在他的身量跟曹德相差彷彿,於是即向曹德借了套乾淨衣服,於午後直奔北宮金商門,投書請謁天子。

許都城池、宮殿的規制,基本上模仿舊都雒陽,但因地因財所限,不免要有所縮水。原本的雒陽城中,有東西南北四處宮闕,東北方還有永安宮,但許都則僅僅仿建了北宮而已——南宮爲天子常朝之處,東、西宮規模本小,永安宮例居太后,用處都不甚大啊,能省則省了。

北宮主殿爲德陽殿,本統內朝,都許後即成爲常朝所在,一般天子單獨召見大臣,則在其兩側的崇德殿或天祿殿、章臺殿。金商、神虎二門位於崇德殿南,距離崇德殿也不過幾百米的距離,是勳估摸着消息傳遞進去,天子倘若肯見,必要遣人領自己往崇德殿去等候,有半小時的時間撐死啦。

可是他偏偏就徘徊在宮門之前,一等就是倆小時,眼瞧着太陽都快落山了,還不見有人出來傳喚。是勳心說這是什麼意思?見與不見的,您倒是給個準話啊,哪有讓國家重臣跟門外等那麼長時間的道理?他又是疲乏,又感飢渴,正琢磨着我是不是乾脆閃人算了……可是天子不給準信,誰敢就此離去?劉協啊劉協,難道你小子是想給我個下馬威嗎?把我折騰得疲累難當,就沒有精神頭勸諫你了?這中二少年真是欠調教啊……

不對,這時候漢獻帝早已成年,二十好幾了,就不算中二啦……可是做出事來,怕連中二都不如!

正在鬱悶,突然宮門打開,出來一人,深深作揖:“侍中,天子傳詔。”是勳打眼一瞧,呦,這人是誰啊?臉上皺紋密佈,少說也四十歲了,偏偏嘴上光光,根毛沒有——這是個宦官啊,真是少見!(未完待續)

第19章 魏之必敗第19章 天子之威第15章 君不宜擇第9章 天子所賜第21章 暗夜驚魂第13章 十命可受第2章 疏於職貢第21章 神龜永壽第26章 罵死荀彧第19章 魏之必敗第16章 飛來乾醋第30章 有害令名第19章 屈身蠻夷第24章 所以餌敵第18章 延之日升第26章 是郎才盡第19章 編定魏律第2章 窮山逐鹿第6章 欲徵北虜第6章 皆不可用第21章 齊大非偶第3章 天命天姓第14章 蘭臺藏書第1章 兩面三刀第1章 內科聖手第10章 翻供之謎第7章 雷澤詩會第19章 朕懼是卿第19章 嶺南烽煙第11章 財政危機第23章 霸王鎩羽第26章 南鄭病龍第24章 高陵之變第8章 欲捧殺也第23章 一身是膽第20章 是郎才盡第35章 魯難未已第6章 紙上發明第5章 天賦上限第18章 置之死地第26章 同滅吳寇第30章 厚買人心第32章 唯纔是舉第22章 客座教授第34章 錦衣馬超第27章 直面刺奸第23章 擒賊擒王第14章 將相不和第6章 一時俱反第37章 心大志廣第27章 漫天箭雨第20章 大科學院第27章 盡屠公孫第1章 託孤之重第12章 白地將軍第12章 覆巢之下第17章 披髮叫天第1章 下車立威第6章 平春豪強第27章 敗絮其中第1章 先帝遺詔第11章 觀其決斷第38章 謀國謀身第21章 海上仙山第21章 奉耶挾耶第9章 請救無辜第11章 三道伐蜀第9章 隔壁老王第15章 君不宜擇第31章 曾母投杼第20章 入漢摘桃第23章 是兵是賊第15章 春秋斷獄第22章 收服荊南第9章 涼州用間第26章 同滅吳寇第9章 驚雷投箸第32章 秦失其鹿第15章 宮中二宦第2章 隆中之對第9章 亂軍之計第12章 悲摧人生第15章 新野之宴第24章 孱陵驚魂第3章 四方貴半第27章 直面刺奸第8章 頭風復發第16章 會稽顯姓第7章 魏亦有亡第10章 平定上郡第32章 殿上失儀第26章 罵死荀彧第25章 名王爲質第12章 趙達彈狀第1章 夾袋中人第29章 裸身而來第17章 初試金手第18章 置之死地第16章 管他何人第15章 就食玄菟
第19章 魏之必敗第19章 天子之威第15章 君不宜擇第9章 天子所賜第21章 暗夜驚魂第13章 十命可受第2章 疏於職貢第21章 神龜永壽第26章 罵死荀彧第19章 魏之必敗第16章 飛來乾醋第30章 有害令名第19章 屈身蠻夷第24章 所以餌敵第18章 延之日升第26章 是郎才盡第19章 編定魏律第2章 窮山逐鹿第6章 欲徵北虜第6章 皆不可用第21章 齊大非偶第3章 天命天姓第14章 蘭臺藏書第1章 兩面三刀第1章 內科聖手第10章 翻供之謎第7章 雷澤詩會第19章 朕懼是卿第19章 嶺南烽煙第11章 財政危機第23章 霸王鎩羽第26章 南鄭病龍第24章 高陵之變第8章 欲捧殺也第23章 一身是膽第20章 是郎才盡第35章 魯難未已第6章 紙上發明第5章 天賦上限第18章 置之死地第26章 同滅吳寇第30章 厚買人心第32章 唯纔是舉第22章 客座教授第34章 錦衣馬超第27章 直面刺奸第23章 擒賊擒王第14章 將相不和第6章 一時俱反第37章 心大志廣第27章 漫天箭雨第20章 大科學院第27章 盡屠公孫第1章 託孤之重第12章 白地將軍第12章 覆巢之下第17章 披髮叫天第1章 下車立威第6章 平春豪強第27章 敗絮其中第1章 先帝遺詔第11章 觀其決斷第38章 謀國謀身第21章 海上仙山第21章 奉耶挾耶第9章 請救無辜第11章 三道伐蜀第9章 隔壁老王第15章 君不宜擇第31章 曾母投杼第20章 入漢摘桃第23章 是兵是賊第15章 春秋斷獄第22章 收服荊南第9章 涼州用間第26章 同滅吳寇第9章 驚雷投箸第32章 秦失其鹿第15章 宮中二宦第2章 隆中之對第9章 亂軍之計第12章 悲摧人生第15章 新野之宴第24章 孱陵驚魂第3章 四方貴半第27章 直面刺奸第8章 頭風復發第16章 會稽顯姓第7章 魏亦有亡第10章 平定上郡第32章 殿上失儀第26章 罵死荀彧第25章 名王爲質第12章 趙達彈狀第1章 夾袋中人第29章 裸身而來第17章 初試金手第18章 置之死地第16章 管他何人第15章 就食玄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