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直面刺奸

曹操的丞相府,是在舊有司空府基礎上增建起來的,佔地範圍頗廣。後世的所謂相府,大多隻是宰相的私宅而已,公事都得到政事堂或類似政府衙門去辦理,漢代則不同,相府本身就是政府衙門,府內有一套完整的行政班子,丞相屬吏本身也都有正式編制,不是後世那種編制外的私人幕僚。正因如此,那麼府邸規模之龐大,也便可想而知了。

當初將司空府增建爲丞相府的時候,還出過一樁趣聞。且說匠人們建好了大門,請曹操前來驗看,曹操左瞧右瞧,完了不置一語,光提筆在門上寫了一個隸書的“活”字就閃人了。這是啥意思呢?匠人們琢磨不明白,生怕領會不了曹操的意圖,事後會遭到丞相的責罰,商量來去,有人就給出主意了:“主簿楊德祖機敏練達,最明丞相心意,何不前往求之?”還有人則說:“司直是宏輔亦丞相心腹也,兼爲姻親,當並求之。”

他們的意思,咱們不明白不要緊,可以去請教明白人呀,而且請教完後,那二位要是領會錯了,咱將來也有託詞不是?於是分別齎了禮物去請是勳和楊修到來。

兩人施施然來到新建的大門之前,先互相行禮,然後擡眼朝門上一望,不禁相視而笑。楊修是當場就猜準曹操的心意了,是勳猜不到,但他本來就知道啊——《世說新語?捷悟第十一》中有載:“楊德祖爲魏武主簿,時作相國門,始構榱桷,魏武自出看,使人題門作‘活’字,便去。楊見,即令壞之。既竟,曰:‘門中“活”,“闊”字,王正嫌門大也。’”

倘若這事兒僅僅見載於《世說新語》,是勳還未必一下子就能想得起來,問題這事兒也被小說家引入了演義之中,只是把相府給改成花園了——歷代將之作爲楊修亂抖小聰明,導致最終爲曹操所殺的範例之一。

是勳從來不相信是因爲類似的小事兒積累起來,才讓曹操深忌楊修,最終砍了那小子的腦袋——分明就是楊修身爲機要秘書卻插手立嗣之事,還隨隨便便把曹操的心思密告給曹植,自己作死嘛。至於《世說新語》和演義等書上提到的抖小機靈,比方說猜“活”字這類事兒,是勳原本一直以爲僅僅是傳說而已,沒想到——這事兒竟然還真有啊!

是勳不禁轉過頭去瞧瞧楊修,就見楊德祖一副成竹在胸的樣子,可見是瞬間便猜到答案了。是勳也知道答案,但他沒必要去跟楊修爭,當下只是朝着楊修一笑,那意思,我猜着了,估計你也心中有數。隨即轉頭對匠人們說:“楊主簿得之矣,可往問之。”至於我是不是“得之”呢,我不必提——我的身份比楊修可貴重多啦,既然他就能給你們答案,我又何必開口呢?

反正就剛纔那微微一笑,楊修也肯定明白,是勳猜中了曹操的心意,這事兒傳出去,也不會有人懷疑聰明絕頂,又是曹操心腹的是宏輔只是裝模作樣,其實有瞧沒有懂。

事後偶爾在曹操面前談起此事來,是勳還笑着對曹操說:“丞相好興致,乃戲匠人也。”你跟那些沒學問的工匠打的什麼啞謎啊?曹操捻鬚大笑道:“一時興起而已,宏輔見笑——卿與德祖,果知吾者也。”

是勳心說提起明白你的心意,我比楊修不知道要拉開幾條街去,終究對面相處的日子本來就比楊修長,還有當代、後世那麼多記述和研究文章擺在那兒呢。話說楊德祖要是真的讀懂了你的心思,後來也不至於落不着個好死。

閒話表過,再說丞相府刺奸令史的署衙,就在相府西院,這地方距離其它辦事機構都遠,一般情況下也沒誰人敢去附近轉悠——大家夥兒對那羣特務都是儘量地敬而遠之啊,生怕他們找上門來,哪兒還有膽子自己湊上去呢?

不過這日卻不同,曹昂奉了曹操的旨意,不但答允是勳親自前來爲吳質作證,而且還遍告相府內外,願意來瞧審案的,全都可以過來——曹昂的意思,這事兒就是悄沒聲地就了了,未必能夠洗清姑婿身上不實的污點,事情得傳出去,那對是勳纔算是有個交代。

當然啦,此亦是勳私下對曹昂的要求也。

出乎曹氏父子意料之外的,消息一傳出去,來的人還真不少。其中大部分是是勳的親交好友,這好朋友上堂聽案作證,自己若不到場站腳助威,那不是太不給面子了嗎——當日爲曹豹宴請的譙沛人士和兗州故吏,絕大多數都出席了;還有小部分是特意來瞧刺奸出醜的——誰都能料到曹昂這般處理,是偏向是勳的,再說了,是宏輔一耍起嘴皮子來,楊孔渠哪裡是對手?特務吃癟這事兒可是大快人心啊,不來瞧瞧可惜了的。

結果等楊沛升起堂來,定睛往堂下一瞧,這個壓力山大啊……

朝臣怕特務,其實特務也怕朝臣,尤其是其中的權貴。他們就跟一根尖刺似的,狠狠紮在官僚們的後背上,那是人人都恨之入骨啊,真要逮着個行歪踏錯的,還不把特務們往死裡踩?尤其這年月的曹家校事制度纔剛起步,特務們還沒有後來孫權麾下呂壹等人那麼高地位,更沒有那麼囂張跋扈,真要是某權貴豁出去兩敗俱傷了在曹操面前遞遞小話,特務們也得吃不了兜着走。

好比後世的戴雨農、毛局長那是多厲害,內查貪墨,外殺異黨和民主人士,可他們敢跟孔院長、宋部長奓毛嗎?

楊沛事先也被曹昂打過招呼了,說這案子不能往深裡審,更不能給吳質定罪,否則有損是司直的清譽,你就裝模作樣審一審,容得是司直逞逞口舌之利泄泄憤,趕緊把事兒給了了就完。

所謂“酷吏”,也有兩種類型,一是對別人殘酷,對自己也殘酷,認準了一條道兒走到黑,只要自己覺得正確,或者應該做,哪怕身死族滅也在所不惜——這類酷吏是真有理念的,而且也不能說他們完全無節操。還有一類是隻對別人殘酷,目的是逢迎上官,上官想整肅法紀,我就毫不徇私,上官想殺人懾衆,我就興起大獄,倘若上官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即便犯人真的有罪,我也絕不堅持。

好比說武帝朝著名的酷吏同時也是財政大拿張湯,司馬遷就評價他說:“所治即上意所欲罪,予監史深禍者;即上意所欲釋,與監史輕平者。”——他所處理的案件,如果是皇帝想要加罪的,便交給執法嚴酷的監史去辦理;要是皇帝想寬恕的,便交給執法寬鬆公平的監史去辦理。

那麼楊沛屬於哪一類酷吏呢?公允而言,他是屬於前一類,但問題職位實在太低,肩膀實在太窄,還不敢明着跟曹昂硬頂——就好比滿寵滿伯寧審理曹洪門客犯法的案子,他不敢當面無視曹操可能的求情,所以只好在面見曹操之前先下手把人給辦了。

故此楊沛就心說啊,我還按我的既定方針辦理,這是宏輔真要是舌綻蓮花,能夠把道理說通,那就算吳質無罪好了,要是胡攪蠻纏,道理說不通,那也別怪我不講情面了。有那麼多人來瞧正好,是宏輔就算敗了,他也沒臉去曹公子、曹丞相面前告我的狀。

想到這裡,心情當即放鬆下來,先朝堂下衆人羅圈作揖,再朝剛上得堂來的是勳一揖:“久疏拜望,司直其恕。”說起來他也是是勳鎮撫關中時候親手提拔上來的官員,是勳爲其恩主,照道理既然都在許都,就該時常去府上拜望纔對,起碼也得不時遞張名帖過去啊。問題自從楊沛做了這刺奸令史,一方面爲表現法官無親,另方面也知道是勳不待見自己的身份,所以乾脆從不登門。只是今天見了面,出於禮貌,當然要先請個罪啦。

是勳擺擺手:“無妨也,孔渠但實心任事,吾心即慰。”楊沛道過了歉後,直接把面孔一板,喝令道:“且帶人犯上來!”

時候不大,趙達押着吳質就上堂來了。其實盧洪事先規勸過趙達,說看五官中郎將的意思,此案必然要以駁回論處,你就託個病,別再露臉啦。想當年軍中要處斬孫汶,你跟是宏輔就鬧過不愉快,後來你又上書彈劾過他,他對你肯定恨之入骨啊,今天他出來作證,能給你好臉色瞧?定然要當堂羞辱於你。

可是趙達卻不在意,他說我行得直,坐得正,怕什麼是勳的羞辱?吳質之案,雖然沒有物證,然而人證充分啊,而且都是我親自審訊過的,我不登堂,光楊孔渠,他能說得過是宏輔?

盧洪冷笑道:“即卿豈能說過是宏輔耶?”你以爲自己的嘴皮子就有多利索嗎?趙達卻也冷笑:“是宏輔雖擅舌辯,論及天下大事、諸侯紛爭,吾誠不如也;然依律斷案,吾豈懼彼哉?”他這輩子才審過多少案件啊?你猜他能背出多少律條來?從《九章律》到各“旁章”,我全都倒背如流,不信光靠耍嘴皮子,在斷案上他就能贏我!

“即孔渠欲寬放吳質,吾亦不肯!”R1152

第11章 熟悉劇情第9章 建藩封國第4章 詩歌免談第23章 步趨周公第25章 鄠縣落鳳第8章 不共戴天第14章 客已滿矣第22章 甥其無恙第17章 忠良被難第9章 爲國殺賊第21章 奉耶挾耶第30章 用武之地第5章 漢語拼音第36章 蜮蚓豈龍第12章 城外相見第21章 齊大非偶第3章 世家短視第19章 編定魏律第28章 天命何在第23章 陣前詭言第3章 秘計有三第8章 欲捧殺也第34章 丞相司直第13章 深肖乃父第10章 明修棧道第32章 殿上失儀第3章 岐東渭北第2章 重振幽州第16章 混世魔王第16章 屯敵必取第23章 步趨周公第4章 豆中有膏第25章 恩威並施第16章 管他何人第19章 戰爭迷霧第22章 爪牙股肱第9章 隔壁老王第2章 被翻紅浪第22章 客座教授第10章 翻供之謎第22章 故人重逢第24章 三辭三留第12章 悲摧人生第29章 殆天授也第9章 先實關中第4章 人言可畏第27章 昔孔子歿第14章 無奈竊國第21章 采采榮木第21章 史上有名第15章 生而異象第31章 日暮途窮第17章 搖脣鼓舌第15章 今古之爭第11章 苦肉之計第9章 德不可見第29章 鎮撫關中第23章 是兵是賊第8章 謀爭爲上第17章 亡羊補牢第3章 天命天姓第1章 南征袁術第11章 三道伐蜀第6章 欲言南事第27章 敗絮其中第18章 行獵遇賊第25章 大盈若衝第16章 廊下故人第11章 幽州水師第19章 嶺南烽煙第29章 人亡政息第15章 烽煙四起第2章 佈防關中第6章 有如神鬼第6章 嫌隙已生第10章 擇易避難第27章 來何遲也第4章 孤屯義士第12章 趙達彈狀第13章 從情從禮第16章 會稽顯姓第32章 曳尾泥塗第2章 夏侯仲父第5章 府中密議第5章 觀卿者心第22章 禪何禮也第13章 木秀於林第10章 兒女親事第25章 爲公宣揚第15章 黃鬚封侯第13章 從情從禮第12章 觀其決斷第22章 小枝槊頭第21章 儒者之心第23章 元龍之謀第25章 大盈若衝第9章 舜舞干鏚第11章 幽州水師第28章 皇族貴人第19章 鮮卑大人
第11章 熟悉劇情第9章 建藩封國第4章 詩歌免談第23章 步趨周公第25章 鄠縣落鳳第8章 不共戴天第14章 客已滿矣第22章 甥其無恙第17章 忠良被難第9章 爲國殺賊第21章 奉耶挾耶第30章 用武之地第5章 漢語拼音第36章 蜮蚓豈龍第12章 城外相見第21章 齊大非偶第3章 世家短視第19章 編定魏律第28章 天命何在第23章 陣前詭言第3章 秘計有三第8章 欲捧殺也第34章 丞相司直第13章 深肖乃父第10章 明修棧道第32章 殿上失儀第3章 岐東渭北第2章 重振幽州第16章 混世魔王第16章 屯敵必取第23章 步趨周公第4章 豆中有膏第25章 恩威並施第16章 管他何人第19章 戰爭迷霧第22章 爪牙股肱第9章 隔壁老王第2章 被翻紅浪第22章 客座教授第10章 翻供之謎第22章 故人重逢第24章 三辭三留第12章 悲摧人生第29章 殆天授也第9章 先實關中第4章 人言可畏第27章 昔孔子歿第14章 無奈竊國第21章 采采榮木第21章 史上有名第15章 生而異象第31章 日暮途窮第17章 搖脣鼓舌第15章 今古之爭第11章 苦肉之計第9章 德不可見第29章 鎮撫關中第23章 是兵是賊第8章 謀爭爲上第17章 亡羊補牢第3章 天命天姓第1章 南征袁術第11章 三道伐蜀第6章 欲言南事第27章 敗絮其中第18章 行獵遇賊第25章 大盈若衝第16章 廊下故人第11章 幽州水師第19章 嶺南烽煙第29章 人亡政息第15章 烽煙四起第2章 佈防關中第6章 有如神鬼第6章 嫌隙已生第10章 擇易避難第27章 來何遲也第4章 孤屯義士第12章 趙達彈狀第13章 從情從禮第16章 會稽顯姓第32章 曳尾泥塗第2章 夏侯仲父第5章 府中密議第5章 觀卿者心第22章 禪何禮也第13章 木秀於林第10章 兒女親事第25章 爲公宣揚第15章 黃鬚封侯第13章 從情從禮第12章 觀其決斷第22章 小枝槊頭第21章 儒者之心第23章 元龍之謀第25章 大盈若衝第9章 舜舞干鏚第11章 幽州水師第28章 皇族貴人第19章 鮮卑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