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通權達變

張懌一心向學,所以三番兩次地懇請老爹放他到襄陽去,因爲在他看來,長沙這地方就是一片文化沙漠——這當然不是說長沙郡內沒啥讀書人,而是上從張羨,下到桓階,全都不是讀死書、死讀書的,心思都放在政務上,沒誰整天研經讀史、武文弄墨。所以張懌最恨別人說他沒學問,一則他認爲自己起碼在長沙郡內算是大才了,二則……不是我不想學啊,是老頭子不給我出去遊學的機會啊,我可有多冤枉哪!

是勳瞭解這類人,前一世他在社會上、網絡上也見得多了,越一開口就擺毫無意義的大道理的貨,就越是自認爲博古通今,知識爆棚,所以他纔對症下藥,找頰打臉。

聽了這句“不想卿之無學,一致若是”,張懌不禁面孔漲得通紅——終於跟他老爹有三分相似了——高聲道:“懌何無學,倒要請侍中相教!”

是勳冷笑道:“事之常,經也,達之變,權也,《春秋繁露》有云:‘夫權雖反經,亦必在可以然之域。’卿既知事有其權,而不知如何達,豈非無學乎?人學而何?爲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也,勞於案牘,雕鏤字句,得其皮毛,不及其道,即讀書萬卷,可謂有學者乎?況卿之所謂亂命,實朝廷爲救劉景升也,而反以爲欲害之乎?!”

張懌聞之愕然——你煽乎俺們造劉表的反,不是爲了害他,反倒是救他,這又是啥道理了?“何意耶?”

是勳略微頓了一頓,環視衆人——他下面的話,不光光是說給張懌聽的。也是說給全體在座之人聽的——“劉景升爲宗室,得大州爲牧,不思竭盡忠悃,報效朝廷。反‘桀逆放恣。所爲不軌,至乃郊祭天地。擬儀社稷’(這是孔融說的話,不抄白不抄),本當明令伐之。爲其舊有功勳,亦有虛名。朝廷不忍顯誅,故乃使勳救之爾……

“若卿等同心一意,荊南三郡共申其罪而伐之,是使劉景升知荊州非彼之荊州,乃朝廷之荊州也,欲舉全荊之地與朝廷相抗衡,是自蹈死地也。或能因此幡然悔悟。遣使謝罪,安於職貢,則國家之幸,亦表自身之幸也。若其怙惡不悛。仍欲勾連袁紹,而與天兵相抗,則朝廷底定河北後,必將誓師南伐。吾欲使卿等起事,非欲殺劉景升也,乃效命朝廷且救之也!”

我們就是嚇嚇劉表,警告一下他,讓他別在反黨……反國反社會的歪路上一條道兒走到黑啦。這是在挽救落後分子啊!朝廷夠多仁慈啊!

說完這些話,是勳還不忘舉起雙手來,朝北方遙遙地一揖:“天子聖明,三公輔之,九卿拱之,朝命所頒,皆有深意,而卿獨不能察。則是卿無學耶?是天子無學耶?!”你是想說你比皇帝學問大嗎?——扣帽子我可比你拿手啊小子!

這大帽子一扣下來,張懌終於瞠目結舌,無言以對。旁邊兒桓階趕緊出來打圓場:“侍中所言是也,然朝廷之深意,豈吾等鄉鄙之人所能知耶?公子被酒,一時迷惑,還請侍中寬宥。”張羨也再度呵斥兒子:“何不遽謝侍中開導?”

張懌沒有辦法,只好不情不願地深深一揖,表示道歉。是勳略微張了張嘴,想要說什麼,但最終又給嚥了。他一開始是想啊,你要是真想追求學問,不如跟我回許都去上太學,我再給你找倆好老師——正好算擄走一人質。不過轉念一琢磨,要是按照原本歷史的發展,張羨其實活不了幾年啦,不管張懌再怎麼反對起兵,再怎麼仰慕劉表,到時候騎虎難下,也就只好接老爹的班兒,這要把他弄走了,張羨一嚥氣,南方三郡的聯盟就要分崩離析。算了,你就繼續窩在這鄉下地方讀死書吧。

張懌被他老爹給轟走了,接下來的酒宴,氣氛還算融洽。等到酒宴撤下,郡府屬吏陸續告辭,張羨、桓階把是勳請進內室密談——是勳也把自己的幕僚孫資給叫了進來。

首先張羨就問,說我這兒偏僻荒遠,加上劉表阻斷了北去的使者,所以對中原情況不大瞭解,據說袁、曹已經接上了仗,不知道於今勝負如何呢?是勳當即就把曹操在官渡擊敗袁紹,繼而收取半個青州,自己在河東挺進幷州,如今雙方大軍在林慮附近對峙等事,添油加醋地描述了一遍。

張羨說道,其實前年陳長文奉命而來,我就已經下定決心,要起兵呼應曹公,牽制劉表啦,跟零陵、桂陽兩郡也商量好了,暗中歃血爲盟,就連武陵劉睿也答應不會阻撓。本來去年春播後就打算動兵的,誰想趕上一場大瘟疫,荊南四郡死了無數的人,所以只好暫且停手。

是勳聽了這話就不禁暗中一哆嗦,心說不會吧,這兒有傳染病……我是北人,本來跑南邊兒來就容易水土不服了,這別再染上瘟疫……趕緊問他:“疫可息乎?”

桓階說:“侍中勿憂,今冬天寒,疫已息矣。然四郡之內,死亡何止萬數,故而拖延至今,還請朝廷體諒下情,不罪我等。”

是勳說既然瘟疫已經止息了,那就趕緊動兵吧,還等什麼?桓階微微苦笑道:“因疾疫所累,去歲收穫不豐,故吾與太守議之,當於今秋後再興兵也。”

是勳心說啥?你們要等今年秋後再肯發兵?那黃花菜都涼了呀!急忙分析道:“吾適才所言,非欲卿等真伐劉表也,牽制即可。中原大戰方殷,劉表又使劉備、文聘北上,欲攻宛城,若宛城陷,則朝廷腹背受敵。事急矣,請卿等月內即明討劉表——若其遷延,即或朝廷得滅袁紹,進討劉表,卿等亦無功者也。”你們要是現在動兵,不管是不是真的見仗,贏了還是輸了,都算有功,要是動得遲了,那就啥都撈不着了呀!

張羨和桓階對望一眼,低頭想了一想,終於表態:“吾可先發兵數千,屯之下雋,以撓劉表之背。然糧秣實不足也,設劉表來攻,則可御之境內,若劉表不來,吾等亦不敢遠出也。”

是勳對荊南的地理不怎麼熟悉,聞言就索了地圖來看——你們要進軍下雋,那這下雋在哪兒呢?

仔細一瞧,原來下雋縣在長沙郡最東北方向,緊挨着江夏。是勳不禁搖頭:“設移師下雋,則劉表必使黃祖來敵,不足以牽其足也。”他從下雋往西瞧去,越過廣袤的雲夢澤,最後把手指落在一個地名兒上:“何不前至孱陵,則劉表不得不應。”

孱陵縣就在長江以南,往北七八十里地,渡過長江,就是南郡的舊郡治江陵。駐軍孱陵,那便可以直接威脅江陵,劉表不敢不發兵前來救援。

從臨湘到孱陵,和到下雋的距離差不太多,但是張羨不敢答應:“孱陵爲武陵治內,劉睿首鼠兩端,吾前數遣使,才使其安坐壁上觀。今欲興兵入境,彼必不允也,若迫之急,反促其附表,奈何?”

荊州南部的四郡,張羨可以控制其三,只有西方的武陵郡,他的影響力實在不足,難以把太守劉睿給扯上賊船來。是勳在地圖上比劃了半天,從長沙郡西北方的羅縣或者益陽啓程,繞過武陵郡的作唐縣,即可抵達孱陵……“未知武陵軍力如何?劉太守何如人也?”

張羨瞟了一眼桓階,桓階微微點頭,於是就開口跟是勳介紹。武陵太守劉睿也是宗室出身,學問很好,尤其精通天文,劉表昔日曾經請他蒐集歷代相關天文方面的占卜之事,寫成過一部《荊州佔》。這就一純文人,打仗是不行的,而且武陵郡地廣人稀,兵力也弱,全郡能拉出三千弱卒來就了不得了。然而——

“五溪有蠻,兇剽難制,劉睿以金錢結之,以便危難時爲其所用。若武陵軍,我等半月可平也,若彼召蠻前來,則勝負未可知也。”

在武陵郡的中南部和零陵郡的南部,分佈着很多少數民族部落,或稱之爲“夷”,或稱之爲“蠻”,東漢初期就曾經向朝廷掀起過反旗,光武帝先後派遣劉尚、李嵩、馬成等將督軍進討,全都鎩羽而歸,後來伏波將軍馬援主動請纓,親率四萬大軍殺來,才勉強把他們給打服嘍。可是因爲水土不服,軍中疾疫流行,漢軍死傷過半,就連馬伏波也在勝利前夜病死了。

從此以後,歷代地方漢官就不敢對那些蠻夷來橫的,而往往加以籠絡,一方面避免他們鬧事,另方面蠻兵敢戰,遇有危急,也好召來相助。桓階說啦,劉睿跟那些蠻子關係就挺好,若有蠻兵相助,則恐難以取勝——再者說了,荊南四郡要是自己打起來了,那不正中劉表下懷嗎?

是勳沉吟半晌,最終只好一咬牙關:“事急矣,吾即往臨沅,以說劉睿假途——卿等可急發兵馬,進至益陽,候我成功,即前趨孱陵。另召桂陽、零陵二郡兵源源來合,以威脅江陵,牽絆劉表!”

桓階大喜:“若得侍中親往,劉睿必從!”張羨也說:“吾明日即馳使往二郡去,促其進軍,亦當親提一旅,以繼侍中之後……”

話音未落,突然“嘭”的一聲,屋門被人一把推開,隨即一人躥將進來,大叫道:“不可,不可興兵!”

ps:

快月底了,哪位還攢着月票沒投呢?勞駕給我吧。本月目前的票數實在很難看啊。

第21章 暗夜驚魂第18章 爲國犧牲第34章 踏破鐵靴第27章 狐假虎威第21章 一字長蛇第8章 破局關鍵第24章 孱陵驚魂第4章 低調才傑第28章 人與禽獸第20章 欲效定遠第11章 熟悉劇情第25章 所忠者天第6章 有如神鬼第10章 天降單于第32章 殿上失儀第37章 項莊舞劍第23章 涼州之戰第24章 天險閣道第15章 人生易過第36章 誰人祖道第12章 劈章宮門第11章 觀其決斷第24章 風傳虛證第26章 直取葭萌第4章 不利曹氏第24章 高陵之變第13章 殺夫獻妻第10章 平定上郡第25章 恩威並施第31章 逃出生天第10章 月黑殺人第30章 凌雲雕龍第25章 爲公宣揚第13章 兵出子午第25章 千里之間第26章 甄氏佳婦第25章 大地爲球第26章 取而代之第14章 蘭臺藏書第24章 安所求赦第6章 仿如濮陽第24章 三辭三留第36章 遣使赴倭第18章 二事不朽第18章 姻戚之重第17章 立長立賢第24章 安所求赦第22章 故人重逢第21章 諸葛連弩第10章 臨陣手談第16章 混世魔王第34章 踏破鐵靴第11章 軍中之樂第1章 禍起蕭牆第15章 解衣衣之第14章 明算之弊第1章 東郡英豪第22章 飛將奄至第2章 不務正業第7章 卿何人也第17章 命促早終第31章 請教後進第11章 財政危機第11章 觀其決斷第28章 超願棄父第17章 願爲孫程第26章 南鄭病龍第35章 謠言之力第25章 陸梁冀州第25章 戲中有戲第5章 賣官鬻爵第4章 五經注我第12章 汝之不慧第26章 甄氏佳婦第20章 良馬爲贖第11章 須臾頃刻第21章 火中取栗第15章 亂世能臣第5章 天賦上限第34章 踏破鐵靴第21章 老馬戀棧第5章 幽州之戰第14章 鳳雛之謀第12章 兔死狗烹第5章 白波谷前第6章 有如神鬼第28章 假子拒敵第29章 城下大戰第22章 禍其始此第30章 大破魏賊第9章 德不可見第25章 鄠縣落鳳第24章 河內司馬第4章 孤屯義士第11章 社會進步第31章 烈風襲寨第17章 州郡罷兵第34章 以兵做賊第14章 倭使入覲第19章 梟雄入蜀
第21章 暗夜驚魂第18章 爲國犧牲第34章 踏破鐵靴第27章 狐假虎威第21章 一字長蛇第8章 破局關鍵第24章 孱陵驚魂第4章 低調才傑第28章 人與禽獸第20章 欲效定遠第11章 熟悉劇情第25章 所忠者天第6章 有如神鬼第10章 天降單于第32章 殿上失儀第37章 項莊舞劍第23章 涼州之戰第24章 天險閣道第15章 人生易過第36章 誰人祖道第12章 劈章宮門第11章 觀其決斷第24章 風傳虛證第26章 直取葭萌第4章 不利曹氏第24章 高陵之變第13章 殺夫獻妻第10章 平定上郡第25章 恩威並施第31章 逃出生天第10章 月黑殺人第30章 凌雲雕龍第25章 爲公宣揚第13章 兵出子午第25章 千里之間第26章 甄氏佳婦第25章 大地爲球第26章 取而代之第14章 蘭臺藏書第24章 安所求赦第6章 仿如濮陽第24章 三辭三留第36章 遣使赴倭第18章 二事不朽第18章 姻戚之重第17章 立長立賢第24章 安所求赦第22章 故人重逢第21章 諸葛連弩第10章 臨陣手談第16章 混世魔王第34章 踏破鐵靴第11章 軍中之樂第1章 禍起蕭牆第15章 解衣衣之第14章 明算之弊第1章 東郡英豪第22章 飛將奄至第2章 不務正業第7章 卿何人也第17章 命促早終第31章 請教後進第11章 財政危機第11章 觀其決斷第28章 超願棄父第17章 願爲孫程第26章 南鄭病龍第35章 謠言之力第25章 陸梁冀州第25章 戲中有戲第5章 賣官鬻爵第4章 五經注我第12章 汝之不慧第26章 甄氏佳婦第20章 良馬爲贖第11章 須臾頃刻第21章 火中取栗第15章 亂世能臣第5章 天賦上限第34章 踏破鐵靴第21章 老馬戀棧第5章 幽州之戰第14章 鳳雛之謀第12章 兔死狗烹第5章 白波谷前第6章 有如神鬼第28章 假子拒敵第29章 城下大戰第22章 禍其始此第30章 大破魏賊第9章 德不可見第25章 鄠縣落鳳第24章 河內司馬第4章 孤屯義士第11章 社會進步第31章 烈風襲寨第17章 州郡罷兵第34章 以兵做賊第14章 倭使入覲第19章 梟雄入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