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白晝荒夢

是宏輔那日白晝假寐,做了一個極度荒誕的怪夢。

首先夢見一望無際的廣闊田野,金黃色的麥浪隨風輕拂,接着,在震天動地的巨響中,那些機械排着行開過來了……巨大的機械,每臺俱由四牛牽引,而自己的目光彷彿可以穿透機械,直達其內部似的,但見密密麻麻的無數鐵齒木輪,相互咬合,旋轉,驅動巨大的蟲齒一般的鐮刀,收割着成熟的麥穗……

視線不知何時已轉向城市,高聳的城牆內是整齊的大道,無數大大小小人力踩踏的二輪、三輪或四輪車往來穿梭。街道兩旁是鱗次櫛比的樓房,石木重壘……城市的正中央,是一座巨大的平頂金字塔……

然後是曠漠的原野,一支大軍正排列成方陣行進着。方陣外側都是手持單兵弩機的士卒,方陣中央則是十幾輛巨大的弩車,牛筋絞弦、齒輪驅動。視線逐漸拉遠,自己彷彿是站立於高空俯瞰着大地,又恍惚只是在觀看大熒幕上的電影一般……不僅僅一個方陣啊,那是千軍萬馬所組合成的無數個方陣,漫山遍野,直至目力所不及之處,悍然有震地搖天之勢……

突然之間,從遠方地平線上出現了一支裝備完全不同的軍隊,中央是十幾輛坦克,陣前是手持自動步槍的散兵線,陣後是列成一行的榴彈炮甚至火箭炮羣。開火了,巨響震耳,火焰、濃煙之中,無數炮彈、子彈、火箭呼嘯着打入先前的方陣,弩車瞬間便被擊碎,手持弩機的士卒們血肉橫飛。屍橫遍野,雄偉的方陣旋即崩潰……

是宏輔一驚而醒,就覺得後背冷汗涔涔。好在隨着意識逐漸清醒,夢境所帶來的驚悚亦逐步散去,最終他不禁長長地嘆了一口氣。自言自語地道:“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罷了,罷了。”

這才發覺自己只是習慣性的午後小睡而已,當下從榻上直起身來,伸手摩挲一下面龐,隨口問道:“馬德衡已離都否?”旁邊有門客躬身回答道:“稟太尉。今日午前已出東門矣……”

兵部所搞的這次考察和梳理各地屯田的活動,當然不會僅僅派出馬鈞一人,而是分派了七名從六百石到比四百石不等的官吏,分巡各州郡縣。馬鈞的目的地乃是潁川、陳留一帶,相比起來。可以算是較早實行屯田的所在了,屯數既多,佔田又廣。

馬鈞是乘車上路的公家馬車,一人爲馭,四名徒卒跟隨在後。

馬車的馭者姓曹名蛟字鱗長,不過他的姓氏跟皇族一丁點兒關係都沒有。據時人“考據”,皇家之曹源出顓頊,顓頊曾孫吳回生陸終。陸終第五子名安,受封於曹(後世的山東菏澤一帶),遂以國名爲氏。不過等到周興之際。周武王遷曹君挾於邾(後世的山東鄒城境內),改封自己的弟弟振鐸爲曹伯於是振鐸的後裔,從此也同樣氏了曹。

當然啦,這種考據有幾成的可靠性,誰都不清楚,皇家所以附會了曹安之曹而不是曹振鐸之曹。純粹因爲前一個曹姓年頭比較長罷了……隨即下旨,顓頊之曹今後就只准有我這一家啦。別家都歸曹振鐸去。

所以曹蛟就此自然變成了曹伯振鐸的後裔,祖上無考。只知道新莽時代遷居長沙郡臨湘縣,家世低微,少年時先後做過張氏和韓氏的屬吏,因故棄職。後來諸葛亮南下鎮撫荊南四郡,收他當了門客。曹蛟別無所長,只是八面玲瓏,能說會道,所以孔明暫時把他撥給馬鈞馭車,要他沿途多多照顧那個不大會講話的馬德衡。

就理論上而言,曹蛟身上也掛着二百石的散職呢,但既然與人爲馭,他就沒有穿吏服,只是普通的庶民服色。

一行人離開洛陽東門,沿着大道迤邐而東,數日後便邁出河南尹,再經新設的滎陽郡,五月中旬進入兗州地界。第一站是陳留郡的封丘縣,先要去拜會典農中郎將是紆。

是紆字文通,乃太尉是宏輔從兄、鄭縣令是峻胞兄也,起家即受命屯田,曾一度入安邑爲工部侍郎,旋又外任,可以說是目前屯田系統內資格最老的官員啦。前代曾於各地設典農校尉,秩等郡守,其資歷深厚者,或加中郎將之號,乃可與州刺史相拮抗。兩套軍政班底共處,當然免不了磕磕碰碰,矛盾頻出,這也是戶部堅持要廢除屯田制的緣由所在。

不過在官制新設的時候,是宏輔就考慮到了這一問題,故而特意壓低屯田官的品秩,使其略低於地方官,並且嚴令不得侵害地方之權,尤其是民屯,屯民若與庶民糾紛,一律由地方官員審理,屯田官可以旁聽,但無權插手。所以目前典農校尉普遍秩比二千石或上千石,要比郡守低一兩級,屯田中郎將則與郡守同,爲二千石。

想到要去拜會一位可比諸葛亮品秩的大人物,並且對方還是是太尉的從兄,馬鈞不禁心裡發顫。倒是曹蛟安慰他:“聞君前曾覲天子、諸公,區區一二千石,又何懼耶?”聽說連皇帝和上公們你都見過啦,還怕見個典農中郎將嗎?不管怎麼說,你也是中央派下來巡視之臣哪,且拿出點兒朝官的派頭出來,別摳摳縮縮的,反倒惹人恥笑。

只可惜白打了半天氣,馬德衡還是毫無自信,中心忐忑。

不過出乎意料之外,是紆對待馬鈞倒頗爲熱情,而毫無倨傲之色其實是太尉是宏輔來信相付,說有馬德衡者,爲弟所看中之人,請兄關照。是紆一開始還想設宴款待馬鈞的,好在他與曹蛟曾有過一面之緣,曹蛟悄悄地告訴他,說我這位上官有口吃的毛病,人越多越緊張,咱們還是別搞大場面了吧。

所以只是熱情地寒暄幾句,也不管馬鈞是不是回答。便將屬吏召來,逐一見禮,隨即論及公事。馬鈞隨身帶着兵部屯田司的賬目副本,第一樁工作,就是要與是紆所藏加以比對。是紆遣人去取賬目。同時簡單介紹說:“吾領陳留屯田,併兼濟陰,二郡共一千二百零三屯,散在十九處……”

無論軍屯還是民屯,皆以五十人爲一屯,設典農司馬。算是最基層的生產和訓練單位。這所謂“五十人”,僅計可以下田勞作,並且閒時軍訓的丁男,以及部分力大的丁女,其餘婦孺老弱皆不論也。一千二百零三屯。總計七八萬人口,已經達到普通大小一個郡的戶口數了。所以說典農校尉、典農中郎將秩比郡守,那還真不是高擡。

時間不長,小吏便取了賬目過來,厚厚的兩大摞,此外竟然還有一筐竹簡。馬鈞把疑惑的目光投向是紆,是紆解釋說:“此皆舊賬,恐有不清。故一併取來耳。”歷史賬目我還沒來得及全都抄錄在紙張上“本郡無紙坊,用紙不便也。”

紙張從東漢中期蔡倫加以改進以後,便開始大規模使用。但主要造紙作坊都在兩京周邊和益州,此外徐州沿海地區也有一些,經過漢末動亂,大多倒閉,而且官家公文,還是例用簡牘的。一直到是宏輔說服了今天子。纔到處增建紙坊,重新大批量地生產。並且下令在條件許可的前提下,官方公文都棄簡用紙。不過由此而來。也不過才十年罷了,以這年月的經濟水平和通訊狀況,真還談不上徹底普及。

馬鈞瞧着滿筐沉重的簡牘就發怵,希望自己不必去翻看那些舊賬吧。於是向是紆告了罪,即於案後坐下,先取過總賬來查閱比對之下,人數基本能夠合得上,可是田畝數……差了將近七百畝,這怎麼話兒說的?

щшш ▪тt kдn ▪¢ ○

典守官員或者地方豪強私吞、侵佔屯田,甚至化屯民爲隸奴,這也並非罕見之事,他此番奉命下地方來查驗,主要針對的就是這一問題早早晚晚的,都必然要把屯田移交給戶部,到時候戶口數、田畝數合不上,那就且有得扯皮啦。

於是指着兩個差異頗大的數字給是紆看,是紆也不禁皺眉。他說了,各處屯田都不規則,而且肥瘠不同,賬目數字和實際尺寸,或者地方數字和上報數字有所差誤,本是很正常的事情,以這年月的測量水平和做賬水平而言,根本是合不攏的。但頂多差個幾十上百畝的也就算了,沒人真會細摳,這一差就是七百畝……“本郡無敢侵奪屯田者也,恐賬目覈算有誤。”

馬鈞說來之前我就已經把兵部的賬目反覆覈對過了,不會有錯,估計是您這兒的賬目算岔了。暗中嘆了一口氣,便命小吏把所有相關土地的賬冊都攤開來,好方便自己逐一覈對。

隨即就從懷裡掏出一把算盤來,“嘩啦”一聲抖齊了,開始計算。是紆出仕前在家中便管賬目,出仕後一直負責屯田,跟戶口、田畝、錢糧打交道,也不可能不懂數算啊。可是他瞧着馬鈞扒拉算盤的速度,以及合計各種不規則田畝尺寸的方法,卻不禁瞧得目眩神搖,心說:“果奇才也,宏輔固愛之矣。”

我手底下要是有這樣一名屬吏,可省多少事兒啊!

花了一個多時辰的時間,馬鈞終於從浩如煙海的賬冊中找出錯誤來了,共有兩處,加起來正好七百零六畝,還比兵部賬目上多了幾畝幾分。等他終於長長地出一口氣,擡起頭來,把計算結果交給是紆,是紆沉吟少頃,突然間雙手籠袖,朝馬德衡深深一揖。

馬鈞嚇得趕緊避席:“中郎、郎將何爲如此?”你品秩比我高太多啦,幹嘛要拜我啊?是紆誠懇地望着馬鈞的眼睛:“紆有不情之請,還請德衡多留數日,以教署中羣吏……”(未完待續)

ps:書友曹香蕉登場曹蛟字鱗長,請大家鼓掌祝賀!

第35章 咄咄逼人第25章 異度所遣第4章 吾當染指第14章 人治社會第27章 舊相新相第23章 豈可無馬第2章 夏侯仲父第10章 海隅神威第13章 郊祀天地第32章 曳尾泥塗第10章 窮途之謀第20章 叔孫制禮第14章 金商門外第4章 真正小人第16章 臨陣三射第20章 前程無限第4章 攻心之計第8章 志不可奪第24章 風傳虛證第10章 西行取經第27章 燙手山芋第3章 曹洪之怒第22章 甥其無恙第28章 長沙張羨第24章 所志既從第14章 犬父虎子第32章 唯纔是舉第26章 我天子使第31章 曹氏麟兒第32章 殿上失儀第12章 天命在魏第20章 良馬爲贖第7章 比干直諫第12章 天命在魏第11章 觀其決斷第26章 甄氏佳婦第9章 爲國殺賊第16章 歷史慣性第31章 請教後進第29章 自天而降第10章 變廢爲寶第28章 不徵而徵第32章 出入此門第15章 烽煙四起第8章 木蘭何人第23章 堂上驚變第22章 雷震行刺第22章 小枝槊頭第1章 帝后對泣第11章 借胡殺人第18章 皆不必問第34章 震主之威第13章 大勢已去第10章 併案討夷第19章 若奸若忠第25章 爲公宣揚第6章 嚴其考法第16章 討袁紹檄第2章 載舟覆舟第36章 誰人祖道第14章 蘭臺藏書第7章 不忠不孝第30章 用武之地第30章 師恩如海第20章 的盧妨主第14章 再會梟雄第17章 莒縣奇案第24章 要當磔也第5章 雪中偶遇第32章 羌胡雜虜第23章 步趨周公第24章 中山之狼第12章 阿承醜女第21章 慮勝慮敗第2章 言不及義第4章 赤面之疾第18章 光祿新丞第30章 有害令名第16章 矢在弦上第28章 古代科技第9章 建藩封國第6章 樂浪故人第28章 鄴下舌戰第20章 大科學院第14章 非當世人第9章 西域貢使第1章 洛陽僧人第1章 河北愚忠第15章 酒池肉林第22章 養虎貽患第23章 兩道併發第8章 徐方名士第36章 蜮蚓豈龍第19章 白玉美人第17章 忠良被難第26章 爲政之權第28章 長阪坡前第8章 願爲雲敞第18章 工人運動第24章 婦人衣冠
第35章 咄咄逼人第25章 異度所遣第4章 吾當染指第14章 人治社會第27章 舊相新相第23章 豈可無馬第2章 夏侯仲父第10章 海隅神威第13章 郊祀天地第32章 曳尾泥塗第10章 窮途之謀第20章 叔孫制禮第14章 金商門外第4章 真正小人第16章 臨陣三射第20章 前程無限第4章 攻心之計第8章 志不可奪第24章 風傳虛證第10章 西行取經第27章 燙手山芋第3章 曹洪之怒第22章 甥其無恙第28章 長沙張羨第24章 所志既從第14章 犬父虎子第32章 唯纔是舉第26章 我天子使第31章 曹氏麟兒第32章 殿上失儀第12章 天命在魏第20章 良馬爲贖第7章 比干直諫第12章 天命在魏第11章 觀其決斷第26章 甄氏佳婦第9章 爲國殺賊第16章 歷史慣性第31章 請教後進第29章 自天而降第10章 變廢爲寶第28章 不徵而徵第32章 出入此門第15章 烽煙四起第8章 木蘭何人第23章 堂上驚變第22章 雷震行刺第22章 小枝槊頭第1章 帝后對泣第11章 借胡殺人第18章 皆不必問第34章 震主之威第13章 大勢已去第10章 併案討夷第19章 若奸若忠第25章 爲公宣揚第6章 嚴其考法第16章 討袁紹檄第2章 載舟覆舟第36章 誰人祖道第14章 蘭臺藏書第7章 不忠不孝第30章 用武之地第30章 師恩如海第20章 的盧妨主第14章 再會梟雄第17章 莒縣奇案第24章 要當磔也第5章 雪中偶遇第32章 羌胡雜虜第23章 步趨周公第24章 中山之狼第12章 阿承醜女第21章 慮勝慮敗第2章 言不及義第4章 赤面之疾第18章 光祿新丞第30章 有害令名第16章 矢在弦上第28章 古代科技第9章 建藩封國第6章 樂浪故人第28章 鄴下舌戰第20章 大科學院第14章 非當世人第9章 西域貢使第1章 洛陽僧人第1章 河北愚忠第15章 酒池肉林第22章 養虎貽患第23章 兩道併發第8章 徐方名士第36章 蜮蚓豈龍第19章 白玉美人第17章 忠良被難第26章 爲政之權第28章 長阪坡前第8章 願爲雲敞第18章 工人運動第24章 婦人衣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