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教子有方的故事

教子有方的故事

作爲縣委書記,焦裕祿有着至高無上的權力,可是他爲官清廉、作風正派,從來沒有利用自己的權力爲自己、爲朋友、爲親人謀不正當福利。對自己的子女,焦裕祿也一樣嚴厲,他言傳身教地教育自己的孩子要做一個不貪圖小利、艱苦奮鬥的人。

1962年冬天的一個晚上,焦裕祿正在家裡批閱文件。突然,房門一下子被打開了,原來是焦裕祿的大兒子國慶回來了。國慶臉上帶着喜悅,看樣子是發生了什麼高興的事兒。焦裕祿擡頭問兒子:“國慶,去哪兒了,這麼高興?”

國慶仰着滿足的臉,說:“去看戲了,真好看。”

“看戲?你哪兒來的錢?”焦裕祿並沒有給兒子看戲的錢。

“爸爸,我不用買票。”說完,國慶臉上透露出一股驕傲的神情。

“那你怎麼進戲院的?”

“我去戲院的時候,說我姓焦,焦書記是我爸爸,他們就放我進去了。”國慶的言語中帶着一絲高人一等的意味。

聽完兒子的話,焦裕祿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他心想:這麼點小孩就知道利用權力謀私利,長大了可得了?

當即,焦裕祿把還沉浸在興奮當中的國慶叫過來,嚴肅地對他說:“兒子,你看戲不買票,對嗎?”

國慶顯然還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理直氣壯地回答:“我是小孩,沒有人會有意見的。”

“照你說,年紀小就佔公家的便宜,是理所當然的嗎?如果每個小孩都這樣的話,那社會不就亂套了嗎?再說了,從小就養成佔小便宜的習慣,長大了就會佔大便宜,這是多麼危險啊!不應該做的事,哪怕是別人允許了,你也不能做。”焦裕祿耐心地教育着兒子,國慶慢慢地低下了頭。

見兒子的態度變謙和了,焦裕祿拉過兒子,接着說:“兒子,你是少先隊員,就要堅持少先隊員的原則,不是嗎?我之前不是告訴過你,演員叔叔阿姨們唱戲也是一種艱苦的勞動,應該受到尊重、得到報酬。你不買票就

看戲,就是一種剝削行爲呢!”

聽完爸爸的一席話,國慶剛纔的自豪神情沒有了,低着頭一聲不吭。焦裕祿說:“兒子,今天這件事情不是一件小事,你做錯了就應該承認錯誤,還要在姐姐、弟弟、妹妹面前作檢討,給大家提個醒,還要保證以後不能再犯類似的錯誤了。”

國慶默默地點了點頭,說:“爸爸,我知道錯了。”

第二天一大早,焦裕祿就把戲票的錢拿給國慶,讓他給戲院送過去補上。國慶拿着爸爸給的錢,遞給戲院的檢票員,說:“叔叔,這是我爸爸讓我送來的錢。我昨天白看戲是錯誤的,以後再也不這樣做的。叔叔,你以後也監督我,不要再隨便放我進去了。”

聽了這話,戲院的工作人員對焦裕祿也頓生敬意。

1963年,焦裕祿的大女兒守鳳已是初中三年級的學生了。可是,她還穿着七歲那年家裡給做的衣服。衣服已經舊了不說,還打着幾個補丁。女孩子自小就愛美,都希望穿得漂亮一點。不過,守鳳知道家裡的情況,從來沒有特別要求什麼。直到有一天,同學們見了她說:“你爸爸是縣委書記,怎麼不給你買新衣服,還讓你整天穿舊衣服,多難看啊!”當時,守鳳的自尊心就受了打擊,難過極了。

放學後,守鳳回到家裡,見了焦裕祿,小嘴一撅,氣呼呼地說道:“爸爸,人家都說你是縣委書記,是大官。你怎麼還讓我穿舊衣服,也不怕丟人?”

起初,焦裕祿見女兒回到家情緒不對,還以爲是在學校受老師批評了,現在算是明白了其中的原委。他笑呵呵地拉着女兒的手,說:“你看看爸爸身上的衣服,也是補丁摞補丁。我是縣委書記,穿的也是破爛衣服,這有啥可丟人的!你是書記的女兒,可也和工農兵的子弟一樣,都是革命的後代,不能高人一等。你在學校,和同學們在一起,要熱愛學習、熱愛勞動、團結友愛,生活上要艱苦樸素。只要穿得整齊乾淨,不偷懶、不貪圖享受就不算丟人。在我們家,艱苦樸素是光榮傳統。”

聽了爸爸

的話,守鳳消了氣,還跟爸爸做了保證。

守鳳初中畢業後,不幸沒有考上高中。她覺得自己丟人,整天待在家裡不出門,悶悶不樂的。焦裕祿說:“沒考上學,不算什麼丟人的事,還可以做別的工作嘛!”

“高中沒考上,我能幹啥啊?”守鳳有些不甘心,又有些沮喪。

“革命工作很多嘛,不要這麼灰心喪氣!再說,你已經初中畢業了,是咱家的秀才。不能繼續讀書,就上農業大學,參加體力勞動。”焦裕祿建議道。

守鳳雖然不太願意,可實在是想不出別的辦法了,只好去園藝廠幹活了。幹了幾天後,守鳳累得全身痠疼,再也堅持不下去了,就不幹回家了。焦裕祿得知其中的原因後,將大女兒狠狠地批評了一頓。

縣委書記女兒沒工作的消息,很快就傳遍了整個蘭考縣。爲此,很多人都願意給守鳳提供工作。有的人說:“我們小學正好缺人,讓守鳳來吧!”有的人說:“郵電局正好在招話務員,讓孩子去吧!”也有人說:“商業局缺人,讓她來這吧。”

面對如此多的工作機會,焦裕祿考慮到女兒的未來,心想:“年輕人剛出校門,不要立馬進辦公室,而應該在艱苦的環境中鍛鍊一番。再說,小梅(守鳳的小名)一直上學,參加體力勞動的機會不多,應該讓她多鍛鍊鍛鍊。再說,幹部子弟更應該按政策辦事,不能搞特殊化。”所以,焦裕祿回絕了所有好工作的機會。

一段時間後,一家食品廠招工人。焦裕祿得知後,親自把女兒送到工廠,並對廠長說:“你們不要因爲她是縣委書記的女兒就遷就她,對她更應該高標準、嚴要求。”

守鳳參加工作後,焦裕祿一再教育她,不要嫌髒嫌累,要多請教廠裡的老工人,多學習真本領。在焦裕祿的諄諄教導下,守鳳改變了態度,幹起活來也勤快利索多了,大家都誇她能幹、懂事。

多年後,焦裕祿的六個孩子都長大成人了。他們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績,並從不居功自傲,一直默默奉獻。

(本章完)

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焦裕祿精神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抓調度工作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焦裕祿教我寫稿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根治內澇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臨危受命奔赴蘭考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防風治沙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最佳車間主任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珍貴的照片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拉牛尾巴的人”學工業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縣委書記病倒了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焦裕祿精神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在夾縫中求生存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徐俊雅:黨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王繼先:與君南下共征途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在大連起重機器廠實習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與國民黨反動派作鬥爭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臨危受命奔赴蘭考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徐俊雅:黨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試製捲揚機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王繼先:與君南下共征途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試製捲揚機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團結領導班子,轉變領導思想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調動全縣人民的積極性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最佳車間主任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臨危受命奔赴蘭考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試製捲揚機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試製捲揚機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實地考察蘭考的現狀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從肝炎到肝癌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徐俊雅:黨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光榮入黨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焦裕祿教我寫稿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實地考察蘭考的現狀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臨危受命奔赴蘭考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焦裕祿教我寫稿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治理鹽鹼地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這孩子就叫“張繼焦”吧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臨危受命奔赴蘭考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光榮入黨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90年代的“焦裕祿”——孔繁森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帶着遺憾離開了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根治內澇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與國民黨反動派作鬥爭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焦守雲:永久的懷念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趙廣宜:職工的貼心人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帶着遺憾離開了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防風治沙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焦裕祿精神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北大荒的“焦裕祿”——王正林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劉俊生:在焦裕祿身邊工作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下定決心治理好蘭考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最佳車間主任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徐俊雅:黨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焦守雲:永久的懷念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在大連起重機器廠實習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艱難求學路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當民兵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實地考察蘭考的現狀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焦裕祿精神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焦守雲:永久的懷念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臨危受命奔赴蘭考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90年代的“焦裕祿”——孔繁森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實地考察蘭考的現狀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教子有方的故事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治理鹽鹼地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北大荒的“焦裕祿”——王正林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光榮入黨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下定決心治理好蘭考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與國民黨反動派作鬥爭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在夾縫中求生存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這孩子就叫“張繼焦”吧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事蹟的曝光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最佳車間主任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在大連起重機器廠實習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劉俊生:在焦裕祿身邊工作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徐俊雅:黨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劉俊生:在焦裕祿身邊工作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實地考察蘭考的現狀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抓調度工作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樸素的生活作風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向“三害”全面進軍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團結領導班子,轉變領導思想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防風治沙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苦難的童年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光榮入黨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教子有方的故事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事蹟的曝光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抓調度工作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北大荒的“焦裕祿”——王正林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徐俊雅:黨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調動全縣人民的積極性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式的好縣長——陳景華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實地考察蘭考的現狀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治理鹽鹼地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焦裕祿精神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抓調度工作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縣委書記病倒了
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焦裕祿精神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抓調度工作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焦裕祿教我寫稿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根治內澇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臨危受命奔赴蘭考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防風治沙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最佳車間主任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珍貴的照片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拉牛尾巴的人”學工業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縣委書記病倒了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焦裕祿精神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在夾縫中求生存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徐俊雅:黨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王繼先:與君南下共征途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在大連起重機器廠實習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與國民黨反動派作鬥爭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臨危受命奔赴蘭考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徐俊雅:黨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試製捲揚機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王繼先:與君南下共征途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試製捲揚機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團結領導班子,轉變領導思想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調動全縣人民的積極性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最佳車間主任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臨危受命奔赴蘭考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試製捲揚機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試製捲揚機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實地考察蘭考的現狀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從肝炎到肝癌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徐俊雅:黨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光榮入黨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焦裕祿教我寫稿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實地考察蘭考的現狀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臨危受命奔赴蘭考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焦裕祿教我寫稿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治理鹽鹼地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這孩子就叫“張繼焦”吧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臨危受命奔赴蘭考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光榮入黨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90年代的“焦裕祿”——孔繁森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帶着遺憾離開了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根治內澇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與國民黨反動派作鬥爭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焦守雲:永久的懷念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趙廣宜:職工的貼心人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帶着遺憾離開了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防風治沙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焦裕祿精神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北大荒的“焦裕祿”——王正林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劉俊生:在焦裕祿身邊工作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下定決心治理好蘭考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最佳車間主任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徐俊雅:黨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焦守雲:永久的懷念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在大連起重機器廠實習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艱難求學路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當民兵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實地考察蘭考的現狀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焦裕祿精神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焦守雲:永久的懷念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臨危受命奔赴蘭考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90年代的“焦裕祿”——孔繁森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實地考察蘭考的現狀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教子有方的故事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治理鹽鹼地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北大荒的“焦裕祿”——王正林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光榮入黨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下定決心治理好蘭考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與國民黨反動派作鬥爭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在夾縫中求生存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這孩子就叫“張繼焦”吧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事蹟的曝光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最佳車間主任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在大連起重機器廠實習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劉俊生:在焦裕祿身邊工作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徐俊雅:黨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劉俊生:在焦裕祿身邊工作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實地考察蘭考的現狀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抓調度工作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樸素的生活作風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向“三害”全面進軍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團結領導班子,轉變領導思想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防風治沙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苦難的童年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光榮入黨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教子有方的故事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事蹟的曝光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抓調度工作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北大荒的“焦裕祿”——王正林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徐俊雅:黨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調動全縣人民的積極性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式的好縣長——陳景華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實地考察蘭考的現狀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治理鹽鹼地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焦裕祿精神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抓調度工作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縣委書記病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