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最佳車間主任

最佳車間主任

重返洛陽礦山機器廠的焦裕祿,被任命爲一金工車間主任。在擔任一金工車間的車間主任期間,焦裕祿被大家譽爲“最佳車間主任”。

闊別兩年,焦裕祿回到洛陽礦山機器廠。此時的洛陽礦山機器廠,已不是他離開前的那個樣子。此時的礦山機器廠,已建成了一座座高大的廠房,攪拌機轟鳴的聲音不絕於耳。眼前的宏觀景象,令焦裕祿感到十分激動,他不禁讚歎道:“廠子的建設速度可真快啊,不到兩年的時間,就建得如此地氣派恢弘,真不簡單吶!”

礦山機器廠的基建工作接近尾聲時,廠裡提出了邊建設邊安裝機器的號召,準備進入試產階段。一場新的戰鬥即將打響!

學成歸來的焦裕祿被委以重任,立即投入到安裝機器設備的工作中。當時,許多大型設備已就位,安裝時需啓用空中行車吊運,難度可想而知。雖然蘇聯專家親自坐陣,並制訂了確切的運輸方案,但還是困難重重。爲此,身爲車間主任的焦裕祿召開了業務骨幹座談會,召集大家集思廣益,尋求更加完善的運輸方案。那時,大家對蘇聯專家設計的方案表示了不同意見,理由是要把笨重的大行車在一夜之間運進廠房去,露天的大吊車使不上勁,而廠房及大門又不能拆。最後,大家商議決定,採用一金工車間露天鐵路專用線,把軌道擡平至車兩頭,進入室內後再換木槓滾動作業。

根據這個方案,大家從下午三點一直忙到深夜零時,車間內仍是燈火通明,工人們還在進行着設備安裝最後的校正工作。這段期間,焦裕祿一直沒有休息,他和大家一塊研究並確認。沒有人知道

,此刻他正忍着劇烈的胃痛,和工人們清理垃圾,擡土、搬磚、扛木板,什麼活兒都搶着幹。工人們都說:“咱身上流多少汗,老焦身上就流多少汗;咱們身上沾多少油,老焦身上就沾多少油。”

問題總算是解決了,可新的問題接踵而至。

由於廠子的安裝任務大,安裝部門人力不夠,已經運進車間的五米立車的主要部件沒法及時安裝了。消息傳來,焦裕祿心急如焚:如果推遲安裝,得耽誤安裝進度,進而影響工廠試產的時間。該怎麼辦纔好?他越想越愁,眉宇間已經擰成了一個大大的“川”字。安裝部門那邊有困難,車間也正準備開工,到處需要人手。可是,如果就這麼袖手旁觀地耗下去的話,損失的還是工廠本身。所以,他再三思量,打算先支援建築公司,把設備安裝齊全。

焦裕祿把自己的想法告訴給了車間工人,想聽聽大家的意見。結果,工人們聽說後,立刻就炸了窩。大家議論紛紛,大多數人持反對意見。有的說:“安裝機器是安裝部門的事情,我們是生產單位,各司其職,憑什麼要我們去支援他們?”也有人說:“他們若是不能按時安裝好機器設備,拖了工廠建設的後退,那就按合同辦事,罰他們的款!”

焦裕祿在一旁靜靜地聽工人們討論,一言不發。不過,他越聽心裡越難受,眉頭又情不自禁地皺了起來。他打斷大家的討論,嚴厲地說:“罰他們的款?他們是誰?你們考慮過這個問題嗎?”大家突然怔住了,不解地望着焦裕祿。焦裕祿放緩語調,接着說:“在我們建設工地的甲方和乙方都是國家企業,都是爲了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這一目的。困難是雙

方的因難,不能按期安裝設備,不管責任在誰,受損失的都是國家,甲乙兩方都有份。早日把設備安裝好,讓機器運轉起來,這纔是個大問題啊!”

聽了焦裕祿的話,工人們變得一言不發。過了好大一會兒,一個工人騰地站起來,說:“老焦,你說得對。咱們是主人翁,不能只看着自己的飯碗。我聽你的,去支援安裝部門。”隨後,不少工人紛紛響應,表示服從安排,叫幹啥就幹啥。

一金工車間成立了以黨員和團員爲骨幹的突擊隊,幫助安裝部門及時地將五米立車安裝到位。事情完滿解決了,設備也全部安裝完成。

當機器隆隆地開動時,焦裕祿的兩眼已經熬紅了,眼窩深陷,整個人又瘦又黃。熟悉他的人見了都說:“老焦,你怎麼瘦成這樣了?”他那消瘦的臉龐上,帶着喜悅的神情,回答道:“瘦了好啊,走起路來也輕鬆許多。”

除了平日的繁忙工作,焦裕祿在工作之餘總是抽時間學習。學習,對於他而言,是一件永無止境的事情。他自認爲,唯有不斷的學習,才能增長自己的學識,不至於在祖國經濟建設中被狠狠地甩在後面。

在他的辦公桌上總放着兩本書,一本是《機械工業企業管理概論》,另一本是《機械製造工藝學》。這是兩本有關工業方面的專業書籍,只要有空,焦裕祿都會自學。這是他多年養成的學習習慣。除了自學外,焦裕祿還常常向廠裡曾在蘇聯學習過的技術人員學習。他從不擺領導架子,遇到問題總是虛心請教,不恥下問。他的這種學習精神,令工廠的許多工人敬佩不已。私底下,大家都稱讚焦裕祿爲“最佳車間主任”。

(本章完)

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下定決心治理好蘭考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艱難求學路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試製捲揚機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趙廣宜:職工的貼心人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縣委書記病倒了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焦裕祿精神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暗無天日的煤礦生活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在大連起重機器廠實習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焦裕祿烈士陵園及紀念館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暗無天日的煤礦生活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根治內澇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樸素的生活作風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光榮入黨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在大連起重機器廠實習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防風治沙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臨危受命奔赴蘭考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調動全縣人民的積極性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下定決心治理好蘭考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在夾縫中求生存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當民兵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實地考察蘭考的現狀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苦難的童年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90年代的“焦裕祿”——孔繁森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防風治沙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最佳車間主任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苦難的童年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式的好縣長——陳景華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樸素的生活作風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當民兵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苦難的童年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焦裕祿精神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劉俊生:在焦裕祿身邊工作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最佳車間主任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焦守雲:永久的懷念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事蹟的曝光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拉牛尾巴的人”學工業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帶着遺憾離開了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趙廣宜:職工的貼心人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事蹟的曝光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在大連起重機器廠實習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暗無天日的煤礦生活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實地考察蘭考的現狀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90年代的“焦裕祿”——孔繁森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焦守雲:永久的懷念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焦裕祿烈士陵園及紀念館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暗無天日的煤礦生活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式的好縣長——陳景華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北大荒的“焦裕祿”——王正林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抓調度工作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事蹟的曝光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這孩子就叫“張繼焦”吧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下定決心治理好蘭考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事蹟的曝光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防風治沙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樸素的生活作風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試製捲揚機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苦難的童年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徐俊雅:黨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團結領導班子,轉變領導思想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教子有方的故事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王繼先:與君南下共征途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我是您的兒子”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當民兵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式的好書記——陳新莊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焦裕祿烈士陵園及紀念館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樸素的生活作風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光榮入黨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焦裕祿精神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領導土改運動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焦守雲:永久的懷念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趙廣宜:職工的貼心人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式的好縣長——陳景華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當民兵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式的好縣長——陳景華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暗無天日的煤礦生活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光榮入黨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苦難的童年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這孩子就叫“張繼焦”吧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試製捲揚機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下定決心治理好蘭考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從肝炎到肝癌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團結領導班子,轉變領導思想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拉牛尾巴的人”學工業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焦裕祿教我寫稿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最佳車間主任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焦裕祿精神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光榮入黨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實地考察蘭考的現狀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北大荒的“焦裕祿”——王正林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北大荒的“焦裕祿”——王正林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實地考察蘭考的現狀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抓調度工作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領導土改運動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臨危受命奔赴蘭考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光榮入黨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暗無天日的煤礦生活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與國民黨反動派作鬥爭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防風治沙
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下定決心治理好蘭考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艱難求學路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試製捲揚機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趙廣宜:職工的貼心人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縣委書記病倒了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焦裕祿精神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暗無天日的煤礦生活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在大連起重機器廠實習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焦裕祿烈士陵園及紀念館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暗無天日的煤礦生活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根治內澇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樸素的生活作風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光榮入黨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在大連起重機器廠實習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防風治沙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臨危受命奔赴蘭考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調動全縣人民的積極性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下定決心治理好蘭考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在夾縫中求生存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當民兵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實地考察蘭考的現狀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苦難的童年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90年代的“焦裕祿”——孔繁森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防風治沙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最佳車間主任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苦難的童年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式的好縣長——陳景華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樸素的生活作風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當民兵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苦難的童年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焦裕祿精神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劉俊生:在焦裕祿身邊工作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最佳車間主任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焦守雲:永久的懷念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事蹟的曝光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拉牛尾巴的人”學工業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帶着遺憾離開了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趙廣宜:職工的貼心人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事蹟的曝光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在大連起重機器廠實習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暗無天日的煤礦生活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實地考察蘭考的現狀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90年代的“焦裕祿”——孔繁森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焦守雲:永久的懷念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焦裕祿烈士陵園及紀念館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暗無天日的煤礦生活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式的好縣長——陳景華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北大荒的“焦裕祿”——王正林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抓調度工作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事蹟的曝光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這孩子就叫“張繼焦”吧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下定決心治理好蘭考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事蹟的曝光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防風治沙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樸素的生活作風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試製捲揚機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苦難的童年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徐俊雅:黨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團結領導班子,轉變領導思想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教子有方的故事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王繼先:與君南下共征途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我是您的兒子”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當民兵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式的好書記——陳新莊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焦裕祿烈士陵園及紀念館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樸素的生活作風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光榮入黨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焦裕祿精神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領導土改運動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焦守雲:永久的懷念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趙廣宜:職工的貼心人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式的好縣長——陳景華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當民兵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式的好縣長——陳景華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暗無天日的煤礦生活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光榮入黨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苦難的童年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這孩子就叫“張繼焦”吧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試製捲揚機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下定決心治理好蘭考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從肝炎到肝癌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團結領導班子,轉變領導思想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拉牛尾巴的人”學工業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焦裕祿教我寫稿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最佳車間主任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焦裕祿精神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光榮入黨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實地考察蘭考的現狀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北大荒的“焦裕祿”——王正林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北大荒的“焦裕祿”——王正林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實地考察蘭考的現狀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抓調度工作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領導土改運動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臨危受命奔赴蘭考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光榮入黨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暗無天日的煤礦生活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與國民黨反動派作鬥爭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防風治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