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帶着遺憾離開了

帶着遺憾離開了

焦裕祿回到鄭州之後,病情越來越嚴重了。爲了減輕他的心理負擔,所有人都將真實的病情隱瞞了,只讓他配合醫生好好治療。他意識到,自己的時間可能不多了。

持續的痛苦折磨着焦裕祿,他的身體極度地消瘦下去,顴骨高聳,臉色蠟黃,眼窩深陷,根本不是以前的焦書記了。長時間的疼痛,令他無法入睡,整宿整宿地在牀上翻來覆去。他的妻子徐俊雅見他如此痛苦不堪的樣子,難過地哭了,想要去喊醫生過來給他止痛。可是,他強忍劇痛,擺手說:“別,別叫,醫生都休息了,別驚動人家。”

同病房得肝病的病友,此時已經知道他是蘭考的縣委書記,對他與病魔抗爭的精神備受感動。大家都知道,肝病疼起來非常難受。爲了讓焦裕祿更好地休息,醫生給他開了隔音病房,並對他說:“你要是疼得厲害,就出聲喊喊吧,或許能好受些。”可是,每當疼痛來臨的時候,他都咬緊牙關,決不喊一聲。

除了睡不好覺外,他的胃口也越來越差了。每天,基本上只吃流食,飯菜幾乎不沾口。護士們都勸他:“焦書記,人是鐵,飯是鋼,你好歹吃兩口吧!你想吃什麼,我們給您做。”焦裕祿擺擺手,說:“不用了,醫院的伙食挺好的。”停頓了一會兒,他招呼護士說:“你們知道蘭考人民吃什麼嗎?是紅薯幹。我現在能吃到這些,已經很滿足,而且感覺有些過分了。蘭考人民還在貧困線下掙扎呀!”哪怕在這個時候,焦裕祿的心裡還是惦記着蘭考人民。

一次,護士詢問焦裕祿,對醫院、病房的工作有什麼意見。焦裕祿回答說:“挺好的,各方面都挺好的,就是報紙太少了。”護士們知道,焦裕祿即便是在病房裡,也不忘抓緊時間學習,可是養病需要靜養,不能太過於思慮。所以,大家就勸他:“焦書記,你要好好保養身體,不宜過於勞累。”結果,焦裕祿反倒教育道:“有病的時候更應該好好學習,因爲這是病人的精神食糧。有了精神食糧,才能以正確的態度對抗病魔。”

不久,焦裕祿病危的消息傳遍了整個蘭考縣。不少縣委的同志前來鄭州看望焦裕祿,更多的普通老百姓趕到縣城,打聽焦書記住院的地址,好去探望他們敬愛的焦書記。

見到蘭考縣前來探望的同志,焦裕祿從來不提自己的病情,而是喋喋不休地詢問縣裡的情況,諸如:張莊的沙丘封住了沒有?趙垛樓的莊稼淹了沒有?秦寨鹽鹼地上的莊稼麥子長得怎樣?老韓陵地裡的泡桐栽了

多少……

每當同志們與他告別的時候,焦裕祿也總是說:“都不要來回跑了,我自己有病不能工作,心裡難過極了。這麼多人整天爲我奔波,還耽誤工作,我心裡更不安了!有這時間,大家還是多給蘭考人民做點工作吧!”

有一次,焦裕祿和來探望他的同志交談了很久,以至於昏了過去。醒來以後,他一把拉住身邊同志的手,說:“剛纔我做了一個夢,夢見蘭考的小麥豐收了!你這次回去,一定要請人捎一把秦寨鹼地上的麥穗來,讓我瞧一瞧。”聽到這話,大家的鼻子一酸,眼淚就撲簌簌地下來了。他見大家難過,反而安慰道:“你們別哭呀,我不能死,我爲黨、爲蘭考人民做的事情實在是太少了!”

五月,焦裕祿的病情加重了,時常會長時間地昏迷。醫院下達了病危通知書。

焦裕祿的親人們都來到醫院,陪他走過最後的一段日子。大女兒焦守鳳得知爸爸病危的消息,火急火燎地趕到了醫院。焦裕祿見大女兒來了,拉過她的手,平靜地說:“小梅(焦守鳳的小名),爸爸的時間可能不長了。”焦守鳳一聽這話,哇地一聲就哭倒在了爸爸的懷裡。焦裕祿愛撫地摸着大女兒的頭,安慰道:“小梅,別哭,要堅強些。”肝痛折磨得他,每說一句話都要耗費特別大的氣力。過了會兒,他接着說:“小梅,你從我這裡繼承的只有黨的事業,別的什麼也沒有……家裡的那套《毛澤東選集》,就作爲送給你的禮物。你要好好讀毛主席的著作,那裡邊,毛主席會告訴你怎樣工作,怎樣做人,怎樣生活。”歇了一會,焦裕祿摘下手錶,放在女兒的手中說:“這塊表你留着用吧!要記住,它那滴答滴答的走動聲,是在告訴你,時代在前進;也是在問你,在這分分秒秒中,你爲黨爲人民做了什麼……”

5月10日,縣裡的一位副書記代表全縣人民來看望焦裕祿。他拉着副書記的手,問道:“聽說,蘭考下暴雨了,是真的嗎?”

“是下雨了。”

“淹了嗎?”

“沒有。”

“你可別騙我啊!下這麼大的雨,莊稼沒淹?”

“真的沒有。咱們的排水工程起作用了,幾條河都挖了,水都流出去了!沙丘的‘帽子’也沒有被掀掉,只衝了溝,但沒有淹得那麼多。”

聽了副書記的話,焦裕祿懸着的心纔算落地了。

5月13日,河南省委、開封地委的同志代表上級來看望焦裕祿。焦裕祿懷着疑惑地問道:“我在醫院待了

這麼長時間,病情也不見轉好,醫生也不告訴我得了什麼病?你們就告訴我實情吧!”省委和地委的同志懷着悲痛的心情,告訴他:“裕祿同志,黨爲了治好你的病,盡了最大的努力。可是據醫生說,你的病是肝癌後期,皮下擴散,目前對這種病還沒有很好的治療辦法。裕祿同志,你對後事有什麼交待,就向組織上講吧!”

聽完了,焦裕祿平靜地接受了現實。其實,他在心裡早就做好的最壞的打算。他的心裡沒有難過,只有愧疚和遺憾。他吃力地對省委、地委的領導說:“感謝黨組織對我的關懷。我沒能很好地完成黨交給的任務,我沒能實現蘭考人民的要求,我心裡感到不安。”省委、地委的代表說:“裕祿同志,你已經出色地完成了黨的任務,你把畢生的精力獻給了黨和人民,你不愧爲一個真正的共產黨人。”

焦裕祿的心裡是遺憾的,他只在蘭考工作了十五個月,還有好多事沒有做、沒有實現。可如今,沒有機會了。要說要求,他只有一個要求,那就是:希望死後,組織上能把他運回蘭考,埋在蘭考的沙丘上。即便是死了,也要看着蘭考人民把沙丘治理好。再就是,死後一切從簡,不要亂花錢。

彌留之際,焦裕祿對家庭也充滿了愧疚。他對淚流滿面的妻子說:“這麼些年,苦了你了。我走後,你要堅強,一定要聽黨的話,好好工作,好好學習。我沒有想到自己會走這麼早,家裡兩個老人、六個孩子,就全交給你了。家裡的負擔很重,困難會有的,組織上也會照顧的。但你不要給組織上找麻煩,不要向領導、向國家伸手要錢,要好好教育孩子們,把他們培養爲合格的接班人。”

1964年5月14日9時45分,焦裕祿的心臟停止了跳動,永遠地離開了關心他的人,離開了他熱愛的蘭考。這一年,他才42歲。一個優秀的共產黨員,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毛澤東同志的好學生,走完了他徹底爲人民服務的光榮一生,與世長辭了!

在焦裕祿的日記中,有這樣一段話:“我想,作爲革命戰士,就要像松柏一樣,無論在烈日炎炎的夏天,還是在冰天雪飄的嚴冬,永不凋,永不變色;還要像楊柳一樣,栽在哪裡活在哪裡,根深葉茂,茁壯旺盛;要像泡桐那樣,抓緊時間,迅速成長,儘快地爲人們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這就是焦裕祿一生的寫照。爲了實現心中的理想,他身體力行,不知疲倦。

焦裕祿永遠離開了我們,但是他沒有死,永遠活在人民的心中!

(本章完)

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式的好縣長——陳景華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帶着遺憾離開了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最佳車間主任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趙廣宜:職工的貼心人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大營剿匪記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樸素的生活作風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實地考察蘭考的現狀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與國民黨反動派作鬥爭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焦裕祿烈士陵園及紀念館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試製捲揚機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艱難求學路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當民兵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暗無天日的煤礦生活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根治內澇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劉俊生:在焦裕祿身邊工作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劉俊生:在焦裕祿身邊工作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在大連起重機器廠實習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事蹟的曝光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90年代的“焦裕祿”——孔繁森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徐俊雅:黨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徐俊雅:黨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焦守雲:永久的懷念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艱難求學路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帶着遺憾離開了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光榮入黨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調動全縣人民的積極性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我是您的兒子”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北大荒的“焦裕祿”——王正林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治理鹽鹼地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焦裕祿烈士陵園及紀念館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光榮入黨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治理鹽鹼地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珍貴的照片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教子有方的故事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焦裕祿精神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北大荒的“焦裕祿”——王正林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光榮入黨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北大荒的“焦裕祿”——王正林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焦守雲:永久的懷念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焦裕祿烈士陵園及紀念館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事蹟的曝光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拉牛尾巴的人”學工業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大營剿匪記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團結領導班子,轉變領導思想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教子有方的故事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焦裕祿精神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90年代的“焦裕祿”——孔繁森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從肝炎到肝癌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趙廣宜:職工的貼心人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事蹟的曝光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實地考察蘭考的現狀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暗無天日的煤礦生活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我是您的兒子”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焦裕祿教我寫稿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焦裕祿精神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教子有方的故事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從肝炎到肝癌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樸素的生活作風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下定決心治理好蘭考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這孩子就叫“張繼焦”吧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王繼先:與君南下共征途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艱難求學路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在夾縫中求生存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事蹟的曝光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當民兵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實地考察蘭考的現狀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北大荒的“焦裕祿”——王正林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式的好書記——陳新莊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徐俊雅:黨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焦裕祿教我寫稿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教子有方的故事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試製捲揚機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團結領導班子,轉變領導思想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團結領導班子,轉變領導思想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艱難求學路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下定決心治理好蘭考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防風治沙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暗無天日的煤礦生活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大營剿匪記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暗無天日的煤礦生活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式的好縣長——陳景華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從肝炎到肝癌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從肝炎到肝癌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團結領導班子,轉變領導思想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當民兵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事蹟的曝光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下定決心治理好蘭考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大營剿匪記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團結領導班子,轉變領導思想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下定決心治理好蘭考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在大連起重機器廠實習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式的好書記——陳新莊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下定決心治理好蘭考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領導土改運動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式的好書記——陳新莊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式的好書記——陳新莊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教子有方的故事
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式的好縣長——陳景華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帶着遺憾離開了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最佳車間主任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趙廣宜:職工的貼心人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大營剿匪記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樸素的生活作風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實地考察蘭考的現狀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與國民黨反動派作鬥爭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焦裕祿烈士陵園及紀念館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試製捲揚機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艱難求學路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當民兵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暗無天日的煤礦生活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根治內澇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劉俊生:在焦裕祿身邊工作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劉俊生:在焦裕祿身邊工作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在大連起重機器廠實習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事蹟的曝光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90年代的“焦裕祿”——孔繁森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徐俊雅:黨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徐俊雅:黨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焦守雲:永久的懷念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艱難求學路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帶着遺憾離開了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光榮入黨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調動全縣人民的積極性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我是您的兒子”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北大荒的“焦裕祿”——王正林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治理鹽鹼地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焦裕祿烈士陵園及紀念館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光榮入黨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治理鹽鹼地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珍貴的照片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教子有方的故事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焦裕祿精神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北大荒的“焦裕祿”——王正林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光榮入黨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北大荒的“焦裕祿”——王正林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焦守雲:永久的懷念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焦裕祿烈士陵園及紀念館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事蹟的曝光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拉牛尾巴的人”學工業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大營剿匪記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團結領導班子,轉變領導思想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教子有方的故事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焦裕祿精神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90年代的“焦裕祿”——孔繁森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從肝炎到肝癌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趙廣宜:職工的貼心人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事蹟的曝光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實地考察蘭考的現狀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暗無天日的煤礦生活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我是您的兒子”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焦裕祿教我寫稿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焦裕祿精神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教子有方的故事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從肝炎到肝癌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樸素的生活作風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下定決心治理好蘭考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這孩子就叫“張繼焦”吧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王繼先:與君南下共征途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艱難求學路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在夾縫中求生存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事蹟的曝光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當民兵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實地考察蘭考的現狀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北大荒的“焦裕祿”——王正林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式的好書記——陳新莊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徐俊雅:黨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焦裕祿教我寫稿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教子有方的故事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試製捲揚機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團結領導班子,轉變領導思想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團結領導班子,轉變領導思想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艱難求學路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下定決心治理好蘭考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防風治沙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暗無天日的煤礦生活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大營剿匪記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暗無天日的煤礦生活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式的好縣長——陳景華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從肝炎到肝癌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從肝炎到肝癌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團結領導班子,轉變領導思想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當民兵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事蹟的曝光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下定決心治理好蘭考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大營剿匪記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團結領導班子,轉變領導思想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下定決心治理好蘭考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在大連起重機器廠實習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式的好書記——陳新莊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下定決心治理好蘭考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領導土改運動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式的好書記——陳新莊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式的好書記——陳新莊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教子有方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