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防風治沙

防風治沙

“種時富,收時愁,費工賠種汗白流。”這就是蘭考人民對風沙的控訴,也是人民羣衆迫切要求治伏風沙的強烈反映。

在調查“三害”之一的風沙災害過程中,焦裕祿帶領這調查小組,走過了每個風口、每個沙丘,終於將全縣的風沙危害調查清楚了,一共是86個大風口,261個沙丘,63個沙丘羣,10多條沙龍,危害農作物30多萬畝。調查隊把每個沙丘的方位、面積、高度等情況都繪製成圖,按順利編號。接下來,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如何治理的問題。

焦裕祿徵詢大家的意見,有的說植樹造林,有的說挖防風溝,有的說修築擋風牆……聽了大家的意見,焦裕祿說:“這些辦法都不錯,可有一點不好,就是太慢,短時間內沒有成效。我們看看受災的羣衆,再想想我們的責任,治沙能不能找個快速有效的辦法?”

這時,一位縣委副書記忽然想起了什麼,說:“我聽說,有一種瀝春固定法可以治理沙丘,據說這辦法還不賴。”

焦裕祿問:“那是什麼辦法?”

“這個辦法是別人告訴我的。據說在國外的沙漠地區,每一畝的沙丘上,用30公斤的純瀝青,加上95%的水攪拌成孔劑,再用滅火車向沙丘裡噴灑,這樣就把沙丘固定位了,我個人覺得這個洋辦法可以試一試。”

焦裕祿說:“國外的辦法雖好,可不一定適合咱們蘭考,咱們也沒有這麼多滅火車去噴灑。我看,咱們還是用南泥灣精神,發揮羣衆的力

量,一定能想出辦法來。”

爲了找到適合蘭考的辦法,調查小組又展開了調查。他們深入到每個村莊、每個大隊去了解治理風沙的辦法和經驗。後來,調查小組來到彭莊,在這裡聽說了一個關於孝子的故事。只有27戶人家的彭莊,多年遭受風沙的侵蝕,幾乎令村子淹沒在了沙丘之中。一個姓魏的莊稼人是個大孝子,常見自己孃親的墳墓被風沙扒開,有時候都露出了棺材。爲了不讓孃親的棺材被風吹走,魏姓莊稼人用了一早晨的時間,挖來淤泥把墳墓蓋上,此後再也沒被風沙扒開口子。

調查小組的人員覺得這個法子不錯,趕緊將情況報告給了焦裕祿。焦裕祿一聽,很是高興,囑咐大家發揮集體的力量,用這種辦法根治蘭考的風沙危害。這個辦法首先在張莊試行,得到效果後,繼而在趙垛樓進行推廣。經過一個冬春的奮戰,全縣的風沙危害最大的沙丘終於被淤泥控制住了。第二年春季,風沙再次肆掠時,吹的已不再是黃沙,而是清風了。由此,蘭考縣的翻淤壓沙的辦法取得了成功。

這一工程,被蘭考人形象地比喻爲,替沙丘打上了“膏藥”。可是,光打上“膏藥”是遠遠不夠的。儘管目前淤泥起到作用了,可如果遇上幾場大雨,沖走了淤泥,最後還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接下來,最重要也是最關鍵的一步是——栽樹。

蘭考環境特殊,該栽什麼樹纔好呢?

通過調查“三害”,焦裕祿發現蘭考有“三寶”——泡桐、花生和大棗。尤其是泡桐,在防風固沙中起

着重要的作用。爲了驗證泡桐的巨大作用,焦裕祿跑到城關公社胡集大隊的一戶人家家裡。這家人無兒無女,老兩口在院裡院外栽了21棵泡桐樹,已經長成了參天大樹。焦裕祿關切地詢問老兩口生活上有沒有什麼困難。老兩口答說:“有了這些泡桐樹,吃穿都不用愁。一年賣一棵,賣了就是錢。”“伐了樹去賣,不接着栽的話,總有伐盡的那一天,可咋辦?”老人回答:“這泡桐樹啊,砍了樹,根還在,只要不封坑,來年春天就會發芽。這樣交替來,我永遠都不用愁。”

從老人這兒知道了泡桐樹的好處,焦裕祿打定主意在蘭考發展泡桐。他在高興之餘,親手在胡集大隊朱莊南地栽了一株泡桐樹,後來還在泡桐樹旁邊照了張相留作紀念。後來,這棵泡桐樹成長粗壯後,被當地人民稱作“焦桐”。

爲了鼓勵大家多栽種泡桐樹,焦裕祿每到一地,都要向大家多多宣傳,爲沙丘“紮上針”。長成的泡桐樹在市場上的價格是,一立方米銅板值一百多元。這樣的行情令焦裕祿欣喜若狂,泡桐不僅根治了蘭考的風沙危害,還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實在是一舉兩得。

“蘭考泡桐樹馳名中外,賣到國外去,可換取外匯,能支援國家建設;沙地最適合泡桐樹生長,泡桐成林,能壓風、固沙、養地、增加收入,實在是好東西,咱們要大力發展,也應該像愛護眼珠子一樣,愛護泡桐樹!”這是焦裕祿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沙丘打上了“膏藥”,並“紮了針”,總算是被降服了。

(本章完)

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拉牛尾巴的人”學工業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與國民黨反動派作鬥爭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大營剿匪記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團結領導班子,轉變領導思想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焦裕祿教我寫稿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焦裕祿精神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式的好縣長——陳景華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焦裕祿精神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下定決心治理好蘭考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臨危受命奔赴蘭考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事蹟的曝光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這孩子就叫“張繼焦”吧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與國民黨反動派作鬥爭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根治內澇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實地考察蘭考的現狀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領導土改運動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暗無天日的煤礦生活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光榮入黨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當民兵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王繼先:與君南下共征途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這孩子就叫“張繼焦”吧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臨危受命奔赴蘭考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防風治沙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式的好縣長——陳景華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防風治沙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當民兵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暗無天日的煤礦生活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光榮入黨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臨危受命奔赴蘭考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焦裕祿烈士陵園及紀念館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試製捲揚機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焦裕祿精神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焦守雲:永久的懷念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縣委書記病倒了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焦守雲:永久的懷念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焦裕祿教我寫稿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這孩子就叫“張繼焦”吧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帶着遺憾離開了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焦裕祿精神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艱難求學路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珍貴的照片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珍貴的照片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珍貴的照片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教子有方的故事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珍貴的照片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縣委書記病倒了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最佳車間主任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90年代的“焦裕祿”——孔繁森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縣委書記病倒了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式的好縣長——陳景華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在大連起重機器廠實習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與國民黨反動派作鬥爭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事蹟的曝光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焦裕祿教我寫稿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式的好縣長——陳景華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實地考察蘭考的現狀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向“三害”全面進軍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珍貴的照片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當民兵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下定決心治理好蘭考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樸素的生活作風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抓調度工作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臨危受命奔赴蘭考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從肝炎到肝癌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艱難求學路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當民兵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北大荒的“焦裕祿”——王正林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帶着遺憾離開了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在夾縫中求生存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焦守雲:永久的懷念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根治內澇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在夾縫中求生存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在大連起重機器廠實習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從肝炎到肝癌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徐俊雅:黨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這孩子就叫“張繼焦”吧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焦裕祿烈士陵園及紀念館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教子有方的故事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樸素的生活作風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式的好書記——陳新莊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縣委書記病倒了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在大連起重機器廠實習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我是您的兒子”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趙廣宜:職工的貼心人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實地考察蘭考的現狀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式的好書記——陳新莊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事蹟的曝光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我是您的兒子”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教子有方的故事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治理鹽鹼地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式的好縣長——陳景華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調動全縣人民的積極性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在夾縫中求生存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帶着遺憾離開了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暗無天日的煤礦生活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向“三害”全面進軍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調動全縣人民的積極性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防風治沙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式的好縣長——陳景華
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拉牛尾巴的人”學工業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與國民黨反動派作鬥爭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大營剿匪記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團結領導班子,轉變領導思想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焦裕祿教我寫稿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焦裕祿精神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式的好縣長——陳景華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焦裕祿精神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下定決心治理好蘭考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臨危受命奔赴蘭考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事蹟的曝光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這孩子就叫“張繼焦”吧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與國民黨反動派作鬥爭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根治內澇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實地考察蘭考的現狀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領導土改運動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暗無天日的煤礦生活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光榮入黨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當民兵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王繼先:與君南下共征途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這孩子就叫“張繼焦”吧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臨危受命奔赴蘭考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防風治沙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式的好縣長——陳景華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防風治沙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當民兵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暗無天日的煤礦生活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光榮入黨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臨危受命奔赴蘭考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焦裕祿烈士陵園及紀念館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試製捲揚機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焦裕祿精神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焦守雲:永久的懷念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縣委書記病倒了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焦守雲:永久的懷念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焦裕祿教我寫稿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這孩子就叫“張繼焦”吧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帶着遺憾離開了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焦裕祿精神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艱難求學路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珍貴的照片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珍貴的照片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珍貴的照片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教子有方的故事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珍貴的照片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縣委書記病倒了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最佳車間主任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90年代的“焦裕祿”——孔繁森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縣委書記病倒了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式的好縣長——陳景華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在大連起重機器廠實習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與國民黨反動派作鬥爭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事蹟的曝光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焦裕祿教我寫稿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式的好縣長——陳景華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實地考察蘭考的現狀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向“三害”全面進軍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珍貴的照片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當民兵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下定決心治理好蘭考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樸素的生活作風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抓調度工作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臨危受命奔赴蘭考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從肝炎到肝癌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艱難求學路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當民兵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北大荒的“焦裕祿”——王正林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帶着遺憾離開了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在夾縫中求生存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焦守雲:永久的懷念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根治內澇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在夾縫中求生存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在大連起重機器廠實習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從肝炎到肝癌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徐俊雅:黨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這孩子就叫“張繼焦”吧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焦裕祿烈士陵園及紀念館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教子有方的故事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樸素的生活作風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式的好書記——陳新莊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縣委書記病倒了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在大連起重機器廠實習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我是您的兒子”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趙廣宜:職工的貼心人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實地考察蘭考的現狀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式的好書記——陳新莊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事蹟的曝光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我是您的兒子”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教子有方的故事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治理鹽鹼地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式的好縣長——陳景華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調動全縣人民的積極性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在夾縫中求生存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帶着遺憾離開了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暗無天日的煤礦生活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向“三害”全面進軍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調動全縣人民的積極性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防風治沙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式的好縣長——陳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