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焦守雲:永久的懷念

焦守雲:永久的懷念

淡淡的晨霧,霏霏的細雨,蔥綠的松柏,潔白的墓碑。一切都是那樣高潔,神聖,靜譴,美好。

爸爸,我們來了,一家三代,二十幾口,肅立在您的墓前。您身邊的草木綠了又黃,黃了又綠。我們一次次來到您的墓前,灑下思念的淚水,播下誓言的種子。忘不了您離開我們後的第一個清明節。那天,天一樣下着雨。媽媽把着我們的小手爲您掃墓,她失神的眼睛裡分明含着淚,剛滿四歲的躍進稚聲地問媽媽:“別人的爸爸都在家裡,我的爸爸怎麼在這兒啊?”媽媽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把臉緊緊貼在潔白的大理石墓碑上,她淌着淚水呼喚着您的名字,然後把我們姐弟幾個緊緊摟抱在一起,喃喃地說:“你,放心地去吧……”

那年,媽媽才三十三歲。

風風雨雨中,我們和門前的泡桐樹一起長大了。站在您墓前的三雙兒女,齊刷刷六個共產黨員。我們的身上流淌着您熾熱的血液,我們的心中生長着您執着的信仰。

爸爸,您可知道,1966年,穆青、馮健、周原的一篇大通訊《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使山河爲之動容,您的精神照亮了一代人的心。然而一個時期,我們困惑了,您終生堅定不移的信念過時了嗎?您留下的精神財富比不上一個萬元戶嗎……記得那是八十年代初的一天,一位鬢髮斑白的老同志從北京出差到河南,他專程來到蘭考,徒步走了好久,才找到我們的家。啊,他是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著名播音員齊越。爸爸,是他曾經用獨具魅力的聲音將您的事蹟傳遍了祖國的山山水水。年過花甲的齊越同志含着熱淚對媽媽說:“焦裕祿精神是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有人民在,焦裕祿精神就會永存”

爸爸,您想到了嗎?九十年代,您的形象活生生地出現在銀幕上,人們重新呼喚着您的名字。歷史證明了您精神的不朽。

爸爸,今天是您去世二十八週年的祭日,我們帶來了多少人的哀思啊!在南京的電影《焦裕祿》首映式上,我站在臺上,看到臺下那一雙雙淚眼,我向所有在場的觀衆們深深地鞠了個躬。在上海,我看到影院裡清一色的灰白髮,您的同齡人。他們懷着一種特殊的感情來看您的影片,我的心被震撼了,我真想對着他們喊一聲:“爸爸。”在北大,熱血沸騰的大學生們把巴掌拍得震天響。他們說,您是真正的共產黨員。在山東老家,人民傾城出動,扶老攜幼,上萬人自發地組成歡迎隊伍。爸,他們是在迎接您啊!

今年二月九日,初春的風剛剛吹過大地,江澤民同志來到了蘭考。爸爸,總書記來看您了。他爲您獻了花圈,在您的墓前深深地三鞠躬。沉默良久,他神情莊重地對在場的幹部羣衆說:“我們各級領導幹部學習焦裕祿同志,就要像他那樣廉潔自律、克已奉公。既然居官在位,就要兢兢業業地爲人民辦實事。是‘菩薩’就要顯靈,爲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

爸爸,時代變遷,風雲變幻。然而,似水流年淡化不了您在我們心中的記憶,風風雨雨抹不掉您對我們沉甸甸的囑託。我們從您那裡繼承了樸實、勤懇,正直、善良。我們中間有優秀共產黨員,有全國三八紅旗手,有的在部隊立過戰功,有的被譽爲“人民的公僕”。

爸爸,我告訴您,今日蘭考不再風沙肆虐,鹽鹼遍野,它已擺脫了貧困正大步走向富庶。媽媽身體還好,咱焦家又添了一代新人。

爸爸,您工作太累了,沒有好好休息過。您去時太匆忙,帶走了太多的心事。如今,春歸大地。細雨過後,您墓前的迎春花開了,金燦燦的。爸爸,您的心該放下了,您閉上眼睛,歇息吧。

——選自《難以忘卻的懷念——焦裕祿回憶錄》

(本章完)

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我是您的兒子”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向“三害”全面進軍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事蹟的曝光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暗無天日的煤礦生活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北大荒的“焦裕祿”——王正林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與國民黨反動派作鬥爭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根治內澇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調動全縣人民的積極性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暗無天日的煤礦生活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徐俊雅:黨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北大荒的“焦裕祿”——王正林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與國民黨反動派作鬥爭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教子有方的故事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式的好書記——陳新莊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苦難的童年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徐俊雅:黨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90年代的“焦裕祿”——孔繁森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苦難的童年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焦守雲:永久的懷念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縣委書記病倒了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徐俊雅:黨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縣委書記病倒了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從肝炎到肝癌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根治內澇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王繼先:與君南下共征途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帶着遺憾離開了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團結領導班子,轉變領導思想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這孩子就叫“張繼焦”吧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帶着遺憾離開了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與國民黨反動派作鬥爭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與國民黨反動派作鬥爭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臨危受命奔赴蘭考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焦裕祿教我寫稿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劉俊生:在焦裕祿身邊工作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劉俊生:在焦裕祿身邊工作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焦裕祿烈士陵園及紀念館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在夾縫中求生存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暗無天日的煤礦生活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治理鹽鹼地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焦裕祿教我寫稿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臨危受命奔赴蘭考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在夾縫中求生存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珍貴的照片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王繼先:與君南下共征途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焦守雲:永久的懷念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教子有方的故事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抓調度工作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最佳車間主任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北大荒的“焦裕祿”——王正林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領導土改運動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帶着遺憾離開了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焦裕祿教我寫稿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根治內澇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90年代的“焦裕祿”——孔繁森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領導土改運動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教子有方的故事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焦裕祿烈士陵園及紀念館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艱難求學路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從肝炎到肝癌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調動全縣人民的積極性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臨危受命奔赴蘭考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事蹟的曝光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劉俊生:在焦裕祿身邊工作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教子有方的故事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當民兵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暗無天日的煤礦生活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焦守雲:永久的懷念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向“三害”全面進軍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我是您的兒子”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焦裕祿烈士陵園及紀念館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焦裕祿烈士陵園及紀念館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下定決心治理好蘭考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樸素的生活作風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式的好書記——陳新莊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向“三害”全面進軍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式的好書記——陳新莊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劉俊生:在焦裕祿身邊工作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在夾縫中求生存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拉牛尾巴的人”學工業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領導土改運動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苦難的童年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調動全縣人民的積極性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事蹟的曝光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拉牛尾巴的人”學工業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大營剿匪記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教子有方的故事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焦裕祿烈士陵園及紀念館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這孩子就叫“張繼焦”吧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團結領導班子,轉變領導思想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劉俊生:在焦裕祿身邊工作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向“三害”全面進軍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帶着遺憾離開了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焦裕祿烈士陵園及紀念館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臨危受命奔赴蘭考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式的好縣長——陳景華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珍貴的照片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團結領導班子,轉變領導思想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大營剿匪記
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我是您的兒子”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向“三害”全面進軍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事蹟的曝光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暗無天日的煤礦生活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北大荒的“焦裕祿”——王正林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與國民黨反動派作鬥爭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根治內澇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調動全縣人民的積極性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暗無天日的煤礦生活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徐俊雅:黨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北大荒的“焦裕祿”——王正林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與國民黨反動派作鬥爭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教子有方的故事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式的好書記——陳新莊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苦難的童年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徐俊雅:黨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90年代的“焦裕祿”——孔繁森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苦難的童年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焦守雲:永久的懷念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縣委書記病倒了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徐俊雅:黨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縣委書記病倒了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從肝炎到肝癌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根治內澇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王繼先:與君南下共征途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帶着遺憾離開了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團結領導班子,轉變領導思想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這孩子就叫“張繼焦”吧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帶着遺憾離開了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與國民黨反動派作鬥爭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與國民黨反動派作鬥爭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臨危受命奔赴蘭考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焦裕祿教我寫稿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劉俊生:在焦裕祿身邊工作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劉俊生:在焦裕祿身邊工作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焦裕祿烈士陵園及紀念館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在夾縫中求生存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暗無天日的煤礦生活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治理鹽鹼地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焦裕祿教我寫稿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臨危受命奔赴蘭考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在夾縫中求生存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珍貴的照片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王繼先:與君南下共征途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焦守雲:永久的懷念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教子有方的故事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抓調度工作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最佳車間主任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北大荒的“焦裕祿”——王正林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領導土改運動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帶着遺憾離開了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焦裕祿教我寫稿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根治內澇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90年代的“焦裕祿”——孔繁森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領導土改運動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教子有方的故事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焦裕祿烈士陵園及紀念館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艱難求學路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從肝炎到肝癌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調動全縣人民的積極性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臨危受命奔赴蘭考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事蹟的曝光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劉俊生:在焦裕祿身邊工作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教子有方的故事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當民兵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暗無天日的煤礦生活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焦守雲:永久的懷念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向“三害”全面進軍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我是您的兒子”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焦裕祿烈士陵園及紀念館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焦裕祿烈士陵園及紀念館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下定決心治理好蘭考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樸素的生活作風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式的好書記——陳新莊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向“三害”全面進軍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式的好書記——陳新莊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劉俊生:在焦裕祿身邊工作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在夾縫中求生存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拉牛尾巴的人”學工業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領導土改運動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苦難的童年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調動全縣人民的積極性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事蹟的曝光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拉牛尾巴的人”學工業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大營剿匪記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教子有方的故事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焦裕祿烈士陵園及紀念館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這孩子就叫“張繼焦”吧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團結領導班子,轉變領導思想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劉俊生:在焦裕祿身邊工作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向“三害”全面進軍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帶着遺憾離開了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焦裕祿烈士陵園及紀念館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臨危受命奔赴蘭考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式的好縣長——陳景華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珍貴的照片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團結領導班子,轉變領導思想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大營剿匪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