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治理鹽鹼地

治理鹽鹼地

鹽鹼,是蘭考的“三害”之一,也是不容忽視的一個自然災害。

根據蘭考除“三害”調查小組的調查,蘭考全縣有二十六萬多畝鹽鹼地。爲了治理鹽鹼,焦裕祿跑了許多地方考察調查,每到一個地方都會親自進行試驗,瞭解土地的鹽鹼程度,和羣衆一起商量解決的辦法。在調查研究中,焦裕祿積累了不少有關鹽鹼的知識,各種鹽鹼的性質他都瞭如指掌。此外,他還花費了許多心血搞試驗,向老農求教,向專家請教,想方設法把鹽鹼變爲良田。

有一次,焦裕祿到郭莊去,突然發現這裡的鹽鹼地裡種着棉花,且長勢喜人,在荒涼的鹽鹼地裡倍增可愛之色。焦裕祿心裡既疑惑又高興,便趕緊找到當地的一位社員問清原由。原來,這裡地勢比較高,鹼堆積不起來,再說一下雨,就沖走了鹼,故而土壤適合農作物生產,莊稼得以成活並茁壯成長。

爲了驗證那位社員的話,焦裕祿毫不猶豫地從地裡抓起一把土,放進嘴裡嚐了嚐,連說:“嗯,是不太鹹,不太鹹。”

還有一次,焦裕祿到秦寨大隊調查鹽鹼地的情況。秦寨是蘭考有名的老鹼窩,莊稼長勢一直不怎麼好,當地的人民經常顆粒無收。

這天,焦裕祿頂着烈日,行走在白花花的鹽鹼地上,他心裡很不是滋味。他心裡一直

在思考着,到底該用什麼法子改變這種狀況。漸漸地,他走到了秦寨大隊的地界,擡眼一看,眼前出現了另一個生機勃勃的世界,頓時沉重的心情輕鬆了許多。這個嶄新的世界是這樣的:褐紅色的淤泥上,長滿了各色碧綠的蔬菜,有茄子、小蔥、小白菜、辣椒等。這片蔬菜地雖然不大,可綠油油的樣子着實讓人眼前一亮,心生歡喜。這樣的景象,令整日在鹽鹼地上奔波的焦裕祿,彷彿在沙漠中見到了綠洲,希望油然而生。

焦裕祿站在地邊,入神地看着一株株蔬菜,不僅發出一聲讚歎:“喲,這塊鹼地的菜,長得真不錯!”與周圍環境截然不同的菜地,不僅讓焦裕祿心生歡喜,更是疑惑重重。他快步走到秦寨村,打算找個人問問清楚。

當焦裕祿走進秦寨村的時候,發現村子裡靜悄悄的,只有年幼的孩子和年長的老人留在家裡,沒見一個壯勞力。他找到一位老大娘,問道:“大娘,你們村裡的人都到哪去了?”老大娘告訴他,村裡的勞力都去翻地去了。

翻地?這可是件新鮮事。

焦裕祿走出村子,朝老大娘所指的方向走去,放眼望去,村東頭一派熱鬧的景象:秦寨的男男女女們,頂着烈日驕陽,揮動着手中的工具,深翻土地,幹得熱火朝天。看着看着,焦裕祿閒不住了,也加入到翻淤泥的大軍中,跟大家一起把壕溝

底下兩三米下面的紅淤泥翻到上面,蓋在鹽鹼地上。這下,焦裕祿明白了,剛纔經過的那片菜地,就是這麼培育起來的。

看來,翻淤泥壓鹼地的法子真不錯。

焦裕祿回縣委後,立即將秦寨村的這個辦法推廣開去,號召全縣人民學習秦寨村,一起來消滅“鹽鹼”這個大危害。

在焦裕祿的領導下,蘭考人民在治理“三害”的戰鬥中取得了輝煌的成績。

至1963年底,蘭考全縣造林2萬多畝,育苗近800畝,植樹146萬株,打防風帶186條,堵風口83處。到1964年1月,全縣新挖和疏通較大河道160條,完成土方200多萬立方米,其中大中型河道14條,配套河道147條,基本恢復了蘭考境內水域的自然流系。同時,經覈查,全縣共改造鹽鹼地9萬畝,其中深翻壓鹼地近1.5萬多畝,蓋沙壓鹼地3000多畝,沖溝躲鹼、起鹼、刮鹼、種耐鹼作物、多施有效肥料、降低地下水分的土地有7萬畝。全縣生產條件得到改善,也提高了蘭考的糧食產量。1963年糧食總產量4000多萬公斤,比1962年增產1000多萬公斤,增長37%。此外,家禽、家畜業發展也很快,增長75%。

昔日以逃荒、要飯聞名的蘭考縣,正以嶄新的面貌和奮發的精神出現在人們的面前。

(本章完)

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艱難求學路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抓調度工作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暗無天日的煤礦生活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苦難的童年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趙廣宜:職工的貼心人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實地考察蘭考的現狀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焦裕祿教我寫稿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焦裕祿精神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抓調度工作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抓調度工作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苦難的童年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焦裕祿烈士陵園及紀念館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式的好縣長——陳景華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大營剿匪記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劉俊生:在焦裕祿身邊工作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當民兵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帶着遺憾離開了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大營剿匪記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當民兵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暗無天日的煤礦生活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縣委書記病倒了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實地考察蘭考的現狀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向“三害”全面進軍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從肝炎到肝癌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向“三害”全面進軍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事蹟的曝光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調動全縣人民的積極性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在大連起重機器廠實習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抓調度工作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光榮入黨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向“三害”全面進軍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抓調度工作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趙廣宜:職工的貼心人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趙廣宜:職工的貼心人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抓調度工作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王繼先:與君南下共征途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抓調度工作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式的好縣長——陳景華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北大荒的“焦裕祿”——王正林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我是您的兒子”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苦難的童年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我是您的兒子”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焦守雲:永久的懷念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帶着遺憾離開了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領導土改運動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下定決心治理好蘭考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劉俊生:在焦裕祿身邊工作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樸素的生活作風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式的好書記——陳新莊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試製捲揚機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當民兵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與國民黨反動派作鬥爭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事蹟的曝光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這孩子就叫“張繼焦”吧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暗無天日的煤礦生活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縣委書記病倒了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在大連起重機器廠實習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治理鹽鹼地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王繼先:與君南下共征途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趙廣宜:職工的貼心人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90年代的“焦裕祿”——孔繁森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事蹟的曝光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這孩子就叫“張繼焦”吧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這孩子就叫“張繼焦”吧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當民兵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拉牛尾巴的人”學工業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徐俊雅:黨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在夾縫中求生存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臨危受命奔赴蘭考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從肝炎到肝癌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防風治沙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趙廣宜:職工的貼心人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焦裕祿教我寫稿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王繼先:與君南下共征途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我是您的兒子”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最佳車間主任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最佳車間主任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拉牛尾巴的人”學工業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焦裕祿教我寫稿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焦裕祿烈士陵園及紀念館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徐俊雅:黨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劉俊生:在焦裕祿身邊工作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這孩子就叫“張繼焦”吧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焦裕祿教我寫稿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我是您的兒子”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劉俊生:在焦裕祿身邊工作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艱難求學路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向“三害”全面進軍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最佳車間主任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當民兵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暗無天日的煤礦生活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王繼先:與君南下共征途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抓調度工作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珍貴的照片
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艱難求學路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抓調度工作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暗無天日的煤礦生活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苦難的童年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趙廣宜:職工的貼心人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實地考察蘭考的現狀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焦裕祿教我寫稿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焦裕祿精神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抓調度工作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抓調度工作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苦難的童年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焦裕祿烈士陵園及紀念館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式的好縣長——陳景華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大營剿匪記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劉俊生:在焦裕祿身邊工作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當民兵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帶着遺憾離開了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大營剿匪記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當民兵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暗無天日的煤礦生活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縣委書記病倒了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實地考察蘭考的現狀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向“三害”全面進軍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從肝炎到肝癌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向“三害”全面進軍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事蹟的曝光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調動全縣人民的積極性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在大連起重機器廠實習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抓調度工作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光榮入黨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向“三害”全面進軍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抓調度工作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趙廣宜:職工的貼心人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趙廣宜:職工的貼心人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抓調度工作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王繼先:與君南下共征途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抓調度工作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式的好縣長——陳景華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北大荒的“焦裕祿”——王正林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我是您的兒子”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苦難的童年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我是您的兒子”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焦守雲:永久的懷念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帶着遺憾離開了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領導土改運動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下定決心治理好蘭考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劉俊生:在焦裕祿身邊工作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樸素的生活作風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式的好書記——陳新莊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試製捲揚機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當民兵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與國民黨反動派作鬥爭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事蹟的曝光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這孩子就叫“張繼焦”吧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暗無天日的煤礦生活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縣委書記病倒了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在大連起重機器廠實習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治理鹽鹼地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王繼先:與君南下共征途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趙廣宜:職工的貼心人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90年代的“焦裕祿”——孔繁森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事蹟的曝光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這孩子就叫“張繼焦”吧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這孩子就叫“張繼焦”吧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當民兵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拉牛尾巴的人”學工業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徐俊雅:黨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在夾縫中求生存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臨危受命奔赴蘭考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從肝炎到肝癌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防風治沙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趙廣宜:職工的貼心人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焦裕祿教我寫稿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王繼先:與君南下共征途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我是您的兒子”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最佳車間主任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最佳車間主任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拉牛尾巴的人”學工業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焦裕祿教我寫稿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焦裕祿烈士陵園及紀念館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徐俊雅:黨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劉俊生:在焦裕祿身邊工作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這孩子就叫“張繼焦”吧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焦裕祿教我寫稿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我是您的兒子”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劉俊生:在焦裕祿身邊工作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艱難求學路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向“三害”全面進軍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最佳車間主任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當民兵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暗無天日的煤礦生活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王繼先:與君南下共征途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抓調度工作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珍貴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