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王繼先:與君南下共征途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

焦裕祿,一個真實、不朽的形象。在他的身上,閃爍着共產黨人如磐石般的信念價值和似雨似露的人格力量。每個與焦裕祿相處過的人,都會在他的身上找到不同的閃光點。每個人眼中的焦裕祿,都會不一樣,正如他多樣的人格魅力。本章從戰友、同事、親人的角度,節選了五篇回憶文章,試着從這裡找找你眼中的焦裕祿……

王繼先:與君南下共征途

一代楷模、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焦裕祿同志離開我們已28年了,但是人們並沒有隨着時間的流逝而忘記這位黨的好乾部,人民的好兒子……

1947年,蔣介石破壞和平,撕毀停戰協定,調集重兵,向解放區大舉進攻。我解放大軍遵照黨中央、毛主席的指示,劉鄧大軍挺進中原,進軍大別山,像鋒利的鋼刀,插進敵人的心臟。我們華東分局爲了擴大解放區,開展解放區的各項工作,在各地區、各單位抽調一大批幹部,組成南下幹部大隊,集中在渤海之濱一個小村莊裡進行整風學習,待命南下。我當時在第一中隊第一分隊任分隊長,焦裕祿同志擔任第二班的班長。

在整風學習中,焦裕祿同志以他自己的苦難遭遇,字字血、聲聲淚地控訴萬惡的舊社會。

焦裕祿出生在山東省博山縣一個貧苦農民的家庭裡,十幾歲的時候,地主討債,逼死了他的父親。他後來被日寇以“抗日嫌疑分子”的罪名,抓入監獄,過着非人的生活。以後又被押送到撫順煤礦當苦工。在煤窯裡,繁重的體力勞動和精神上的折磨,激發了焦裕祿拼死反抗的決心。他在工友的幫助下,於1943年逃出苦海,逃回山東老家。回家後,貧困的家庭重擔就壓在他的肩上。爲了全家人的生活,爲了要活命,他又拖着瘦弱的身體流落到一個地主家當長工,受盡了地主的壓

迫和剝削。焦裕祿同志的控訴,感動得全班同志流下了同情的眼淚。全班同志高呼口號“不忘階級苦,不忘民族恨,牢記血淚仇!”紛紛表示:堅決在黨的領導下,要克服一切困難,挺進中原,解放水深火熱、災難深重的中原人民。

南下幹部大隊在同年十月自惠民地區出發。焦裕祿同志所領導的第二班,女同志多,在長途跋涉中,其體力和男同志相比確實差得太多了。但是,她們有堅強的革命意志,有一顆火熱的心。她們揹着沉重的行李,頂着刺骨的寒風,昂首闊步,挺胸前進。焦裕祿同志爲了很好地完成黨交給他的任務,帶好這一班人,他以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處處起模範帶頭作用。

在行軍中,他幫助體弱的同志背揹包,扛行李。到達宿營地後,他不顧自身的勞累,跑遍全村找房子,安排好男、女同志的住宿,然後燒熱水給大家洗腳。他無微不至地關心,愛護每一個同志。二班全體同志一致讚揚焦裕祿同志是他們的好班長。

南下幹部大隊進入敵佔區後,奉上級命令強行通過隴海鐵路。夜幕降臨,狂風呼嘯,黑沉沉的天空,預示着一場暴風雪的來臨。午夜,風雪交加,狂風加雪打在人們的臉上,噎得人們呼吸都很困難,隊員們個個凍得渾身發抖。遠處村莊裡不時傳來狗吠聲,氣氛十分緊張。這支南下幹部大隊,是一支非戰鬥部隊,只有幾十名警衛戰士。爲了整個大隊的安全,戰士們臥在鐵路兩側的雪地裡,掩護同志們前進。焦裕祿同志爲了順利地把二班全體同志帶到安全地帶,不辭辛苦地跑前跑後,關照每一個同志。雪越下越大,隊員們頂風冒雪經過十幾個小時的急行軍,拂曉到達了宿營地。不少隊員腳凍腫了,有的隊員雙腳都磨出了血泡。焦裕祿同志看在眼裡,疼在心裡,他將自己的疲勞寒冷置之度外,爲同志們搬柴、點火、燒水,讓同志們洗腳燙腳,

還幫助同志們烘烤被雪水打溼的衣服和鞋襪。

1947年12月,南下幹部大隊進入黃泛區。這裡一片淒涼悲慘的景象,更激起了焦裕祿和全體隊員們對國民黨反動派的仇恨。爲了宣傳、教育、發動羣衆,我們排演了富有階級教育意義的歌劇《血淚仇》。我們選中了焦裕祿這個苦大仇深的同志扮演劇中主人公——“王東才”。雖然他只有初小文化程度,但由於他貧困的家庭生活,艱苦勞動的磨練,使焦裕祿從小就養成一副倔強不屈的性格。因此,在排練中,他不怕累,不怕難,頑強地堅持排練。

我曾經問過焦裕祿同志怎麼樣?有困難嗎?焦裕祿同志說,沒有困難,因爲劇中人王東才悲慘的遭遇和他苦難深重的童年有共同的命運,他決心把這個戲演好。他在駐地休息時堅持排練,在行軍途中他也背誦演唱臺詞,這既活躍了部隊的生活,也減輕了同志們行軍中的疲勞。由於焦裕祿同志勤學苦練,終於成功地塑造了這個苦大仇深、最後掙斷身上的枷鎖、投身到革命洪流中的王東才。

1948年元月,南下幹部大隊到達中共豫皖蘇區黨委所在地陵縣,在聯歡會上,我們演出了《血淚仇》。雖然是嚴冬季節,天寒地凍,臺下仍坐滿了當地人民羣衆和解放軍戰士。當看到劇中人王東才一家被聯保主任、保長逼得家破人亡,賣兒賣女、妻離子散時,臺下觀衆的心被憤怒的烈火所燃燒。聯歡會在“不忘階級苦,牢記血淚仇”的口號聲中結束。

不久,遵照區黨委的指示,隊員們就地分配工作。焦裕祿同志被分配在尉氏縣彭店區進行發動羣衆剿匪反霸、土地改革的羣衆運動。我和焦裕祿同志相處的時間是短暫的,只有半年的時間,但是,焦裕祿同志高尚的品質和艱苦樸素的作風卻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摘自《難以忘卻的懷念——焦裕祿回憶錄》

(本章完)

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焦守雲:永久的懷念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在大連起重機器廠實習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防風治沙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式的好縣長——陳景華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根治內澇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根治內澇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焦裕祿烈士陵園及紀念館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試製捲揚機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苦難的童年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徐俊雅:黨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下定決心治理好蘭考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下定決心治理好蘭考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帶着遺憾離開了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從肝炎到肝癌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趙廣宜:職工的貼心人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北大荒的“焦裕祿”——王正林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實地考察蘭考的現狀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在大連起重機器廠實習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劉俊生:在焦裕祿身邊工作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調動全縣人民的積極性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防風治沙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珍貴的照片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北大荒的“焦裕祿”——王正林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拉牛尾巴的人”學工業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教子有方的故事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在大連起重機器廠實習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根治內澇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焦裕祿精神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樸素的生活作風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樸素的生活作風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領導土改運動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調動全縣人民的積極性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艱難求學路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事蹟的曝光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劉俊生:在焦裕祿身邊工作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90年代的“焦裕祿”——孔繁森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事蹟的曝光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我是您的兒子”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領導土改運動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團結領導班子,轉變領導思想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與國民黨反動派作鬥爭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事蹟的曝光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苦難的童年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王繼先:與君南下共征途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焦裕祿精神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帶着遺憾離開了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在大連起重機器廠實習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式的好縣長——陳景華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領導土改運動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珍貴的照片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防風治沙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最佳車間主任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帶着遺憾離開了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焦守雲:永久的懷念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臨危受命奔赴蘭考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焦裕祿烈士陵園及紀念館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從肝炎到肝癌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領導土改運動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焦守雲:永久的懷念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趙廣宜:職工的貼心人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式的好縣長——陳景華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縣委書記病倒了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防風治沙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90年代的“焦裕祿”——孔繁森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根治內澇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趙廣宜:職工的貼心人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珍貴的照片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這孩子就叫“張繼焦”吧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在夾縫中求生存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從肝炎到肝癌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我是您的兒子”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實地考察蘭考的現狀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式的好書記——陳新莊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最佳車間主任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式的好縣長——陳景華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苦難的童年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王繼先:與君南下共征途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拉牛尾巴的人”學工業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焦裕祿教我寫稿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實地考察蘭考的現狀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苦難的童年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式的好書記——陳新莊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劉俊生:在焦裕祿身邊工作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光榮入黨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縣委書記病倒了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團結領導班子,轉變領導思想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徐俊雅:黨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向“三害”全面進軍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縣委書記病倒了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大營剿匪記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最佳車間主任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試製捲揚機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實地考察蘭考的現狀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王繼先:與君南下共征途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這孩子就叫“張繼焦”吧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拉牛尾巴的人”學工業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拉牛尾巴的人”學工業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當民兵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我是您的兒子”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珍貴的照片
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焦守雲:永久的懷念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在大連起重機器廠實習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防風治沙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式的好縣長——陳景華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根治內澇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根治內澇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焦裕祿烈士陵園及紀念館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試製捲揚機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苦難的童年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徐俊雅:黨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下定決心治理好蘭考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下定決心治理好蘭考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帶着遺憾離開了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從肝炎到肝癌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趙廣宜:職工的貼心人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北大荒的“焦裕祿”——王正林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實地考察蘭考的現狀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在大連起重機器廠實習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劉俊生:在焦裕祿身邊工作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調動全縣人民的積極性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防風治沙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珍貴的照片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北大荒的“焦裕祿”——王正林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拉牛尾巴的人”學工業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教子有方的故事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在大連起重機器廠實習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根治內澇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焦裕祿精神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樸素的生活作風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樸素的生活作風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領導土改運動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調動全縣人民的積極性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艱難求學路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事蹟的曝光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劉俊生:在焦裕祿身邊工作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90年代的“焦裕祿”——孔繁森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事蹟的曝光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我是您的兒子”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領導土改運動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團結領導班子,轉變領導思想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與國民黨反動派作鬥爭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事蹟的曝光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苦難的童年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王繼先:與君南下共征途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焦裕祿精神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帶着遺憾離開了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在大連起重機器廠實習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式的好縣長——陳景華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領導土改運動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珍貴的照片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防風治沙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最佳車間主任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帶着遺憾離開了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焦守雲:永久的懷念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臨危受命奔赴蘭考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焦裕祿烈士陵園及紀念館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從肝炎到肝癌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領導土改運動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焦守雲:永久的懷念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趙廣宜:職工的貼心人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式的好縣長——陳景華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縣委書記病倒了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防風治沙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90年代的“焦裕祿”——孔繁森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根治內澇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趙廣宜:職工的貼心人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珍貴的照片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這孩子就叫“張繼焦”吧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在夾縫中求生存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從肝炎到肝癌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我是您的兒子”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實地考察蘭考的現狀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式的好書記——陳新莊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最佳車間主任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式的好縣長——陳景華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苦難的童年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王繼先:與君南下共征途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拉牛尾巴的人”學工業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焦裕祿教我寫稿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實地考察蘭考的現狀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苦難的童年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式的好書記——陳新莊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劉俊生:在焦裕祿身邊工作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光榮入黨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縣委書記病倒了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團結領導班子,轉變領導思想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徐俊雅:黨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向“三害”全面進軍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縣委書記病倒了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大營剿匪記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最佳車間主任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試製捲揚機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實地考察蘭考的現狀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王繼先:與君南下共征途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這孩子就叫“張繼焦”吧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拉牛尾巴的人”學工業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拉牛尾巴的人”學工業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當民兵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我是您的兒子”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珍貴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