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調動全縣人民的積極性

調動全縣人民的積極性

蘭考縣吹響了向“三害”全面進軍的號角!

三十六萬顆心在劇烈地跳動,三十六萬雙手在有力地揮舞,三十六萬蘭考人是三十六萬個硬骨頭。他們同聲發出了氣壯山河的誓言:讓鹽鹼地換上新裝,讓窪地變成糧倉,讓沙荒變成綠洲,要叫“三害”永遠低頭!

在戰鬥的日子裡,焦裕祿和縣委其他領導成員,都紛紛深入下去,來到除“三害”鬥爭的第一線。他們住到貧農的草房子裡,蹲在飼養員的牛棚裡,和羣衆一起奮戰在沙地裡、溝渠邊。他們向廣大貧下中農詢問、請教,認真傾聽羣衆意見,總結羣衆治沙、治水、治鹼的寶貴經驗。

治理“三害”的鬥爭開始後不久,蘭考全縣各地的鬥爭發展不均衡,有的發展很迅速,有的裹足不前。針對這一情況,焦裕祿打算抓典型、樹先進,用榜樣的力量帶動全縣人民的鬥爭積極性。

城關公社的韓村是一個多年遭受“三害”危害的村子。僅1962年秋季來說,每人只分得了十二兩(老秤)的高粱米艱難度日。面對這種情況,韓村人束手無策,悲觀消極。就連幹部也消極怠工,坐等上級的救災物資。焦裕祿瞭解情況後,親自到韓村找羣衆、找幹部談話,重燃大家戰勝困難的信心。經過研究,韓村人很快找到了自救的辦法。大夥冒着寒風,踏着冰雪,到荒坡野地裡割草,僅一個冬春就割了乾草二十七萬斤,不僅顧住了社員的生活,還養活了八頭牲口。此外,社員們還修理了農具,買了七輛架子車。

韓村人自立更生、奮發向上事例傳到焦裕祿的耳朵裡,他稱讚說:“這是活生生的南泥灣精神,這是貧下中農的風格,是革命的一種表現。韓村人全靠自己一雙手的精神值得全縣人民學習。”

很快,“韓村

精神”在蘭考全縣處處開花,越來越多像韓村這樣的村莊涌現,越來越多像韓村人這樣的人民出現。

張君墓公社趙垛樓大隊的社員,在連續三年基本絕收之後,不灰心,不氣餒,越挫越勇。全體社員冒着傾盆大雨,一齊出動,爭分奪秒搶在汛期前,挖河開渠,修築排水工程,終於戰勝了暴雨災害,獲得了空前的豐收。

焦裕祿瞭解了趙垛樓大隊的情況後,說:“趙垛樓的幹勁值得學習。”接着,他在這裡召開了現場會議,推廣他們的經驗,號召大家學習趙垛樓的革命幹勁。“趙垛樓的幹勁”,鼓舞了全縣人民。在全縣範圍內迅速掀起了挖河修渠、根治內澇的**。短時間內,全縣就疏通和新挖了上千條的排水渠道,令全縣的內澇鬥爭有了初步的勝利。

除了“韓村精神”和“趙垛樓幹勁”在蘭考全縣被樹爲典型外,還有很多典型在蘭考縣被推廣開去。比如秦寨村。

一次,焦裕祿去秦寨檢查工作。他剛步入村頭,一副熱火朝天的景象就映入眼簾:全村的青壯年社員,在大隊黨支部書記的帶領下,頂着熾熱的太陽在深翻土地。人們站在齊腰深的壕溝裡,把兩三尺以下的淤泥一鍬一鍬地翻上來,又把上層的鹼土一點一點地埋下去,汗水溼透了衣服,可誰也沒顧得上擦一下,即便是鐵鍬把手掌磨破了,也沒有人喊一聲疼、叫一聲累。

看到此情此景,焦裕祿的眼眶溼潤了。他想:人民羣衆的力量是巨大的。蘭考有了如此堅定的人民羣衆,一定可以改變現在的面貌。想着想着,焦裕祿好似渾身充滿了使不完的幹勁,一步跳進壕溝裡,順手操起一把鐵鍬,就和秦寨的人民羣衆一塊幹了起來。

焦裕祿邊勞動邊和大夥兒聊天。他問:“你們是怎麼找到這個辦法的?這樣深翻土地,對增產能起到作用

嗎?”

秦寨村的黨支部書記正揮動着大鐵鍬,見焦裕祿詢問,便停下來回答說:“其實,過去我們這裡全是好土地,只是後來黃河決口,才使這裡變成了鹽鹼地。前幾年,我們做過深翻試驗,這個法子肯定行得通。”

“全部深翻,工程量太大,能行嗎?”焦裕祿有些擔心地問道。

支部書記滿懷信心地回答說:“行,沒問題。一年不行,那就兩年,兩年不行,那就三五年。我們整個大隊是三千多畝鹽鹼地,只要肯幹,一定能將它們徹底翻個個兒。”

“好!你們這種愚公移山的辦法,我很贊同,縣委會大力支持的。”焦裕祿也滿懷信心。

不久,縣委決定給秦寨撥了一筆翻地補助糧食和工具貸款,大大提高了秦寨人民與鹽鹼地相鬥爭的熱情和鬥志。與此同時,焦裕祿把秦寨翻地治鹼的經驗,帶到了全縣各個鹽鹼地區。秦寨人民的決心,鼓舞了鹽鹼地區的廣大幹部和社員,更多的“秦寨”出現了,更多的治鹼辦法出現了。蘭考縣的鹽鹼地很快得到了初步地改良。

焦裕祿逢人便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的確如此,焦裕祿通過樹典型的方式,將蘭考縣全縣人民的積極性都調動起來了。

1963年9月,縣委召開了全縣大小隊幹部會,主要目的是宣傳樣板,樹立旗幟。焦裕祿請來了韓村、秦寨、趙垛樓等村的貧下中農代表和幹部,大張旗鼓地表揚了他們的革命精神。當這些幹部介紹了他們根治“三害”的經驗後,焦裕祿大聲疾呼:“這就是蘭考人民的新道路!”

這次大會後,韓村、秦寨、趙垛樓等幾個榜樣的名字,傳遍了蘭考縣的各個角落。它激發起廣大羣衆的革命感情,鼓舞了羣衆的革命鬥志,使蘭考除“三害”的鬥爭更加普遍地開展起來。

(本章完)

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暗無天日的煤礦生活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防風治沙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帶着遺憾離開了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向“三害”全面進軍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式的好書記——陳新莊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實地考察蘭考的現狀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這孩子就叫“張繼焦”吧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式的好書記——陳新莊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帶着遺憾離開了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90年代的“焦裕祿”——孔繁森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下定決心治理好蘭考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焦裕祿精神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當民兵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式的好縣長——陳景華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抓調度工作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縣委書記病倒了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最佳車間主任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光榮入黨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當民兵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教子有方的故事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王繼先:與君南下共征途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苦難的童年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與國民黨反動派作鬥爭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北大荒的“焦裕祿”——王正林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縣委書記病倒了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與國民黨反動派作鬥爭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領導土改運動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防風治沙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試製捲揚機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領導土改運動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縣委書記病倒了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調動全縣人民的積極性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調動全縣人民的積極性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帶着遺憾離開了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劉俊生:在焦裕祿身邊工作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與國民黨反動派作鬥爭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大營剿匪記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帶着遺憾離開了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徐俊雅:黨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焦裕祿烈士陵園及紀念館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式的好書記——陳新莊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焦裕祿教我寫稿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趙廣宜:職工的貼心人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帶着遺憾離開了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焦裕祿教我寫稿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我是您的兒子”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根治內澇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調動全縣人民的積極性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式的好書記——陳新莊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在大連起重機器廠實習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臨危受命奔赴蘭考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縣委書記病倒了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珍貴的照片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趙廣宜:職工的貼心人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向“三害”全面進軍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教子有方的故事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事蹟的曝光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焦裕祿烈士陵園及紀念館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樸素的生活作風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苦難的童年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領導土改運動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焦守雲:永久的懷念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徐俊雅:黨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式的好縣長——陳景華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試製捲揚機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大營剿匪記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事蹟的曝光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這孩子就叫“張繼焦”吧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防風治沙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我是您的兒子”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光榮入黨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艱難求學路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當民兵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苦難的童年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苦難的童年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我是您的兒子”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領導土改運動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焦裕祿精神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大營剿匪記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帶着遺憾離開了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在大連起重機器廠實習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拉牛尾巴的人”學工業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當民兵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劉俊生:在焦裕祿身邊工作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下定決心治理好蘭考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在大連起重機器廠實習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光榮入黨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這孩子就叫“張繼焦”吧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從肝炎到肝癌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光榮入黨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90年代的“焦裕祿”——孔繁森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光榮入黨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焦守雲:永久的懷念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帶着遺憾離開了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北大荒的“焦裕祿”——王正林
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暗無天日的煤礦生活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防風治沙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帶着遺憾離開了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向“三害”全面進軍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式的好書記——陳新莊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實地考察蘭考的現狀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這孩子就叫“張繼焦”吧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式的好書記——陳新莊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帶着遺憾離開了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90年代的“焦裕祿”——孔繁森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下定決心治理好蘭考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焦裕祿精神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當民兵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式的好縣長——陳景華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抓調度工作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縣委書記病倒了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最佳車間主任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光榮入黨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當民兵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教子有方的故事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王繼先:與君南下共征途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苦難的童年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與國民黨反動派作鬥爭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北大荒的“焦裕祿”——王正林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縣委書記病倒了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與國民黨反動派作鬥爭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領導土改運動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防風治沙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試製捲揚機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領導土改運動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縣委書記病倒了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調動全縣人民的積極性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調動全縣人民的積極性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帶着遺憾離開了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劉俊生:在焦裕祿身邊工作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與國民黨反動派作鬥爭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大營剿匪記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帶着遺憾離開了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徐俊雅:黨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焦裕祿烈士陵園及紀念館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式的好書記——陳新莊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焦裕祿教我寫稿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趙廣宜:職工的貼心人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帶着遺憾離開了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焦裕祿教我寫稿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我是您的兒子”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根治內澇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調動全縣人民的積極性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式的好書記——陳新莊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在大連起重機器廠實習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臨危受命奔赴蘭考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縣委書記病倒了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珍貴的照片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趙廣宜:職工的貼心人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向“三害”全面進軍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教子有方的故事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事蹟的曝光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焦裕祿烈士陵園及紀念館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樸素的生活作風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苦難的童年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領導土改運動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焦守雲:永久的懷念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徐俊雅:黨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式的好縣長——陳景華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試製捲揚機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大營剿匪記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事蹟的曝光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這孩子就叫“張繼焦”吧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防風治沙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我是您的兒子”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光榮入黨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艱難求學路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當民兵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苦難的童年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苦難的童年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我是您的兒子”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領導土改運動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焦裕祿精神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大營剿匪記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帶着遺憾離開了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在大連起重機器廠實習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拉牛尾巴的人”學工業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當民兵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劉俊生:在焦裕祿身邊工作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下定決心治理好蘭考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在大連起重機器廠實習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光榮入黨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這孩子就叫“張繼焦”吧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從肝炎到肝癌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光榮入黨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90年代的“焦裕祿”——孔繁森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光榮入黨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焦守雲:永久的懷念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帶着遺憾離開了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北大荒的“焦裕祿”——王正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