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大營剿匪記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

“黨的需要就是我的志願,我願意隨時聽從黨的召喚。”焦裕祿從一名農村改造的積極分子,轉而走向陌生的工業戰線,而且一干就是九年。在這九年當中,焦裕祿經受住了別人的挖苦,用自己的勤奮和努力,獲得了自身的提升和別人的欽佩。這,正好印證了那句話:是金子,在哪裡都會發光!本章主要介紹焦裕祿如何從一名工業“菜鳥”華麗轉身爲“資深達人”。

大營剿匪記

解放戰爭勝利後,焦裕祿從淮海前線完成支前任務後,返回尉氏縣,擔任大營區的副區長,主要負責當地的剿匪反霸工作。

大營區,是河南省尉氏縣反動派、土匪和其他惡勢力比較猖獗的一個地區。解放前,長期的戰亂使這裡的窮苦百姓變成了土匪。這些土匪不光到處洗劫村莊、欺壓百姓,還與國民黨反動政府相勾結,成爲威脅當地治安的一大惡勢力。

自從人民解放軍來到大營區後,經過了一年多的武裝活動,基本上將反動派的主要力量肅清。可是,國民黨反動派、特務分子及各路土匪還潛藏在大營區,他們在暗地裡搞破壞,到處製造暗殺事件,鬧得全區人心惶惶。

焦裕祿到達大營區後,經過細緻的調查,將掌握的情況分門別類,打算採取分化瓦解的策略,將敵人彼此孤立,進而消滅爲害多年的匪患。在他的有力宣傳下,不少土匪認識到了自己犯的錯誤,紛紛坦白自首。一時間,大營區的治安狀況好轉起來。不過,一個冥頑不化的大土匪黃老三,還沒有前來自首,這讓焦裕祿多少有些焦急。

黃老三是大營區的大匪首,是大營區人民的心腹之患。他勾結當地的反動政府禍害百姓,爲虎作倀。他的手裡霸佔着幾百畝地,掌握着幾百個土匪兵和幾百杆槍支。仗着這一點,黃老三財大氣粗地擲出豪言:只要是我黃老三看上的女人,若是三天不送到,你們就等着全家遭殃;誰要是敢分我的地,等我回來,就將你們全家活埋!

在黃老三的淫威之下,大營區的老百姓們既恨又怕,顧慮重重。

爲了將黃老三這個匪首降服,焦裕祿開始發動羣衆,準備與黃老三相抗衡。他覺得,敵人越猖狂,羣衆的仇恨心理越重。大家聯合起來,一定會將黃老三緝捕歸案的。然而,當焦裕祿真正開始實施時,卻碰了一鼻子的灰。

雖說大營區的羣衆對黃老三恨之入骨,可終究還是怕黃老三打擊報復,所以並不是很配合焦裕祿的工作。焦裕祿每到一家,都會吃閉門羹。遇到困難的焦裕祿並沒有被打到,他召集身邊的人,對大營區的情況進行了反覆研究。最終,他們確立當前的工作目標:一是繼續深入發動羣衆;二是抓緊時間分化瓦解敵人;三是爭取早日除掉黃老三這個大匪患。

直接攻堅不行,焦裕祿開始另闢蹊徑。他從別的途徑得知了大營區遭受黃老三迫害最爲嚴重的三戶人家。於是,他天天都往這三戶人家家裡跑,不是幫着幹農活,就是幫忙照料家務。他一邊幹,一邊找這三家談。起初,三戶人家沒有一個與焦裕祿深談的,甚至遮遮掩掩。後來,他們被焦裕祿的行爲感動了,慢慢地打開了心門,吞吞吐吐地向焦裕祿袒露心聲。

焦裕祿向這三戶人家保證,區政府是爲窮苦人報仇的,一定要將黃老三抓住,交給羣衆來處理。經過焦裕祿的教育,三戶人家開始自發地去聯合其他的羣衆,將羣衆發動起來了。大家明白,只有團結起來共同鬥爭,才能將黃老三這個大惡霸連根除掉,才能過上安寧的好日子。

在抓獲黃老三的過程中,一些曾經投案自首的小匪首起到了重要作用。那些被釋放回去的小匪首,見共產黨人說話算話,並沒有繼續找自己的茬。所以,他們也交代了不少問題,還提供了其他一些匪首的情況。

曾是土匪小頭目的黃守彥,在被釋放後,對焦裕祿產生了敬意。他向焦裕祿提供了一條重要的線索:逃亡在外的黃老三打扮成車伕,活動於開封和許昌一帶。鑑於此,焦裕祿命令黃守彥前往尉氏縣、開封和許昌一帶轉悠,暗中探尋黃老三的行蹤。

很快,黃守彥就發現了黃老三的下落,即刻報告給了焦裕祿。得知消息的焦裕祿,連忙派人抓獲了黃老

三。

罪大惡極的黃老三落網了,大快人心。

黃老三雖然被抓獲,仍然一副狂妄自大的樣子,他覺得這些人是不敢拿他怎麼樣的。他破口大罵,企圖以言語威脅大營區的老百姓。前來觀看的羣衆,聽到黃老三的叫罵,心裡也產生了疑慮。

見到這種情況,焦裕祿心裡很着急。他本以爲,大營區的羣衆對黃老三恨得牙癢癢,肯定會直接揭發他的罪行,可沒有人前來檢舉。他想,必須想個法子激發人民羣衆對黃老三的仇恨之情。可該怎麼辦呢?

焦裕祿思前想後,決定召開羣衆訴苦會,繼而激發廣大貧苦人民的憤懣之情。說幹就幹,他找來會畫畫的同志,將黃老三凶神惡煞的相貌畫下來,還附上了一個順口溜——“虻牛肚子螃蟹臉,滿臉麻子不分點,呲牙咧嘴像判官。活閻王,死老三,鬥不臭你心不甘;永遠跟着共產黨,堅決鬥倒黃老三。”

這個法子很見效。大營區的羣衆看到畫後,心中的怒火騰地起來了。大家打開了話匣子,滔滔不絕地控訴着黃老三的罪行。大家越說越激動,紛紛要求區政府將黃老三殺了給窮人報仇。焦裕祿勸道,黃老三犯下的罪過,即便是將他剁成肉泥也不解恨。不過,咱們要按黨的政策辦事,不能盲目亂幹。咱們要在政治上鬥倒他,依法懲處他,讓他心服口服。

公開審問黃老三的日子到了。那一天,大營區全區幾萬名羣衆到場,審判場上的羣衆黑壓壓一片。一個接一個的羣衆紛紛上臺,揭露黃老三的罪行,控訴黃老三的罪過。此刻的黃老三,再也沒法像之前那般趾高氣昂,他像一個泄了氣的皮球一樣,低低地垂下了頭,連眼皮都不敢往上翻。

控訴會結束後,焦裕祿代表區政府宣佈:“根據黃老三的罪惡事實和羣衆的要求,經上級批准,依法判處黃老三死刑,立即執行。”

聽到這個消息,大營區的人民羣衆沸騰了。他們等這一天,已經好久了。當這個願望實現時,許多人高興地載歌載舞,更多的人激動地落下眼淚。不久,大營區裡流傳着這樣一個順口溜:“斃了黃老三,大營晴了天!”

(本章完)

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縣委書記病倒了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焦裕祿教我寫稿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焦裕祿精神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90年代的“焦裕祿”——孔繁森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向“三害”全面進軍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根治內澇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教子有方的故事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試製捲揚機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式的好縣長——陳景華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向“三害”全面進軍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暗無天日的煤礦生活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焦裕祿精神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90年代的“焦裕祿”——孔繁森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珍貴的照片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調動全縣人民的積極性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大營剿匪記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王繼先:與君南下共征途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抓調度工作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拉牛尾巴的人”學工業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式的好縣長——陳景華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下定決心治理好蘭考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光榮入黨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90年代的“焦裕祿”——孔繁森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樸素的生活作風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與國民黨反動派作鬥爭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團結領導班子,轉變領導思想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帶着遺憾離開了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臨危受命奔赴蘭考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北大荒的“焦裕祿”——王正林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我是您的兒子”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這孩子就叫“張繼焦”吧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實地考察蘭考的現狀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在夾縫中求生存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當民兵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劉俊生:在焦裕祿身邊工作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向“三害”全面進軍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臨危受命奔赴蘭考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式的好書記——陳新莊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珍貴的照片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式的好書記——陳新莊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珍貴的照片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向“三害”全面進軍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北大荒的“焦裕祿”——王正林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北大荒的“焦裕祿”——王正林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式的好書記——陳新莊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樸素的生活作風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縣委書記病倒了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90年代的“焦裕祿”——孔繁森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大營剿匪記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團結領導班子,轉變領導思想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90年代的“焦裕祿”——孔繁森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拉牛尾巴的人”學工業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90年代的“焦裕祿”——孔繁森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暗無天日的煤礦生活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焦裕祿教我寫稿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焦裕祿烈士陵園及紀念館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與國民黨反動派作鬥爭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下定決心治理好蘭考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防風治沙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拉牛尾巴的人”學工業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大營剿匪記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最佳車間主任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焦裕祿烈士陵園及紀念館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帶着遺憾離開了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在大連起重機器廠實習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北大荒的“焦裕祿”——王正林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徐俊雅:黨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事蹟的曝光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防風治沙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臨危受命奔赴蘭考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實地考察蘭考的現狀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調動全縣人民的積極性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式的好縣長——陳景華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北大荒的“焦裕祿”——王正林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式的好書記——陳新莊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苦難的童年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我是您的兒子”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暗無天日的煤礦生活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光榮入黨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當民兵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劉俊生:在焦裕祿身邊工作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治理鹽鹼地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焦裕祿烈士陵園及紀念館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教子有方的故事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式的好書記——陳新莊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式的好書記——陳新莊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根治內澇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調動全縣人民的積極性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抓調度工作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北大荒的“焦裕祿”——王正林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向“三害”全面進軍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下定決心治理好蘭考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焦裕祿烈士陵園及紀念館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與國民黨反動派作鬥爭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這孩子就叫“張繼焦”吧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教子有方的故事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向“三害”全面進軍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樸素的生活作風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焦裕祿教我寫稿
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縣委書記病倒了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焦裕祿教我寫稿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焦裕祿精神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90年代的“焦裕祿”——孔繁森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向“三害”全面進軍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根治內澇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教子有方的故事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試製捲揚機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式的好縣長——陳景華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向“三害”全面進軍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暗無天日的煤礦生活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焦裕祿精神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90年代的“焦裕祿”——孔繁森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珍貴的照片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調動全縣人民的積極性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大營剿匪記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王繼先:與君南下共征途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抓調度工作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拉牛尾巴的人”學工業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式的好縣長——陳景華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下定決心治理好蘭考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光榮入黨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90年代的“焦裕祿”——孔繁森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樸素的生活作風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與國民黨反動派作鬥爭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團結領導班子,轉變領導思想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帶着遺憾離開了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臨危受命奔赴蘭考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北大荒的“焦裕祿”——王正林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我是您的兒子”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這孩子就叫“張繼焦”吧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實地考察蘭考的現狀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在夾縫中求生存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當民兵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劉俊生:在焦裕祿身邊工作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向“三害”全面進軍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臨危受命奔赴蘭考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式的好書記——陳新莊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珍貴的照片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式的好書記——陳新莊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珍貴的照片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向“三害”全面進軍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北大荒的“焦裕祿”——王正林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北大荒的“焦裕祿”——王正林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式的好書記——陳新莊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樸素的生活作風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縣委書記病倒了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90年代的“焦裕祿”——孔繁森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大營剿匪記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團結領導班子,轉變領導思想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90年代的“焦裕祿”——孔繁森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拉牛尾巴的人”學工業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90年代的“焦裕祿”——孔繁森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暗無天日的煤礦生活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焦裕祿教我寫稿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焦裕祿烈士陵園及紀念館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與國民黨反動派作鬥爭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下定決心治理好蘭考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防風治沙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拉牛尾巴的人”學工業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大營剿匪記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最佳車間主任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焦裕祿烈士陵園及紀念館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帶着遺憾離開了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在大連起重機器廠實習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北大荒的“焦裕祿”——王正林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徐俊雅:黨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事蹟的曝光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防風治沙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臨危受命奔赴蘭考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實地考察蘭考的現狀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調動全縣人民的積極性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式的好縣長——陳景華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北大荒的“焦裕祿”——王正林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式的好書記——陳新莊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苦難的童年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我是您的兒子”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暗無天日的煤礦生活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光榮入黨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當民兵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劉俊生:在焦裕祿身邊工作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治理鹽鹼地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焦裕祿烈士陵園及紀念館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教子有方的故事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式的好書記——陳新莊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式的好書記——陳新莊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根治內澇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調動全縣人民的積極性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抓調度工作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北大荒的“焦裕祿”——王正林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向“三害”全面進軍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下定決心治理好蘭考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焦裕祿烈士陵園及紀念館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與國民黨反動派作鬥爭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這孩子就叫“張繼焦”吧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教子有方的故事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向“三害”全面進軍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樸素的生活作風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焦裕祿教我寫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