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領導土改運動

領導土改運動

剿匪反霸鬥爭結束後,一場翻天覆地的土改運動在廣大的解放區轟轟烈烈地展開了。

1950年,尉氏縣的土改運動正如火如荼地進行着。年初,身爲縣委副書記的焦裕祿在縣裡舉辦了土改訓練班。主講人員是焦裕祿,學員主要是縣裡的一些青年幹部。

課堂上,焦裕祿認真組織大家學習上級的有關文件,領會精神,掌握政策。他講解的土改政策和方法,深人淺出,生動活潑,學員們都被深深吸引住了。課間時分,焦裕祿帶領學員們學唱革命歌曲,讓訓練班始終充滿生氣勃勃的氣氛。課後,焦裕祿對學員們關懷備至,連他們的起居生活都要一一過問。

每天,等學員們都睡熟了,焦裕祿還要利用休息時間寫東西、備資料,安排第二天的工作和課程。因此,他房間的燈光總是亮到很晚,很晚。

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青年幹部學員們在焦裕祿的帶領下,學習了知識,增長了才幹,爲搞好尉氏縣的土改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這年冬天,焦裕祿帶着工作組,來到尉氏縣大營區的門樓任村,發動羣衆開展土改運動。

對於門樓任村,焦裕祿是不陌生的。在過去的剿匪鬥爭中,他曾經踏上這塊土地無數次。門樓任村處於尉氏、長葛兩縣的交界處,全村共一百五十多戶人家。解放前,這裡的官、匪、霸勾結在一起,縱橫鄉野,壓得當地的人民喘不過氣來。解放後,通過開展剿匪反霸運動,這裡的匪患幾近滅絕,僅剩一些階級敵人心有不甘地對農會進行騷擾。

焦裕祿的土改工作組進村之前,門樓任村被一個外號叫“老嚴嵩”的地主破壞了。雖然仍有幾個貧農

在堅持鬥爭,可絕大多數貧苦農民持觀望態度。焦裕祿進村之後,瞭解到這種情況後,召集工作組的成員開會,教育大家說:“咱們的階級敵人變得更陰險狡猾了。雖然難度很大,但只要我們發動羣衆,無論敵人耍什麼樣的花招,我們都能將他們徹底打垮,奪得土改運動的最終勝利。”

土改工作組堅定信念後,便開始了發動羣衆。在發動羣衆的這段日子裡,焦裕祿的足跡遍佈整個村子。他每天走東家、串西家,跨過了一家又一家貧苦農民的門檻。由於他的堅持不懈,一些心有顧慮的貧農接納了焦裕祿,打算跟他組成統一戰線,向地主階級開炮。

後來,焦裕祿又通過開展訴苦會的方式,將村裡的貧僱農普遍地聯合起來了。甚至連一些中農都願意加入進來,表示願意和貧農一起,打倒地主階級。

門樓任村的絕大多數農民被髮動起來後,焦裕祿帶領着大家,對農民進行了整頓,還選舉出了新的農會主席。這樣,門樓任村以貧僱農爲核心的領導班子正式成立。隨後,門樓任村的廣大人民羣衆便在農會的組織下,向“老嚴嵩”等大地主,展開了猛烈的鬥爭。

“老嚴嵩”等大地主見到貧農聯合起來後,便施展了一些小陰謀。見到農會的貧農,他們大老遠就打招呼,點頭哈腰,表現得很親熱。對於一些後進羣衆,他們利用小恩小惠或者威脅恐嚇等方式,對他們進行控制或拉攏。在階級敵人的陰謀策劃下,確實有一些後進羣衆上當受騙了。

焦裕祿敏銳地發現了這一情況,對一些上當受騙的羣衆進行了耐心地教育。醒悟過來後,這些受騙羣衆率先向地主階級發動了攻擊。他們第一個衝到地主家裡,沒收他們的不義之財

,並將他們扭送到羣衆大會上挨批挨鬥。在一次又一次的批鬥會上,門樓任村的一個個惡霸地主向人民羣衆低頭認罪,得到了應有的下場。

在這場鬥爭中,焦裕祿始終全身心地領導和把握着全局。對於鬥爭中出現的一些問題,他總是能及時發現和解決,引導着鬥爭順利開展。無論是農會幹部、民兵,還是貧僱農們,誰有了糊塗認識,焦裕祿就找上門來與之談心,循循善誘,既嚴厲又親切。要是誰家有了困難,他也親自登門,幫助解決,既熱情又周到。

爲了進一步提高門樓任村村幹部和年輕人的思想覺悟,焦裕祿在緊張的土改工作中,組織一批骨幹分子成立黨課班。焦裕祿親自給他們上黨課,給他們講解黨章黨綱,啓發他們按照黨的要求,做一個優秀的農村幹部。

在門樓任村的那些日子裡,焦裕祿經常說的一句話是:“我老焦沒啥能耐,上靠共產黨領導,下靠羣衆力量。有了這兩座靠山就能做好工作。”

在焦裕祿的領導下,經過了整整五個多月,門樓任村的土改工作順利完成了,貧苦大衆擁有了原本該屬於自己的土地,過上了嶄新而幸福的生活。

這一切的改變,與焦裕祿息息相關。

門樓任村的土改任務完成後,焦裕梯又接受了新的任務,準備離開這裡了。幾個月的鬥爭生活,使他和這裡的貧僱農結成了親密的階級兄地。臨走前,他反覆囑咐大家:“現在雖然完成了土地改造,打倒了地主階級,但是階級敵人是不甘心滅亡的。不管何時,大家都要提高階級警惕性。另外,革命的路還長着哩,大家的目光要往長遠看……”焦裕祿字字句句的叮囑,深深地銘刻在門樓任村貧農的心坎上。

(本章完)

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苦難的童年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事蹟的曝光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根治內澇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暗無天日的煤礦生活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拉牛尾巴的人”學工業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從肝炎到肝癌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臨危受命奔赴蘭考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焦裕祿教我寫稿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樸素的生活作風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事蹟的曝光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樸素的生活作風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試製捲揚機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大營剿匪記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我是您的兒子”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防風治沙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事蹟的曝光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劉俊生:在焦裕祿身邊工作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當民兵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拉牛尾巴的人”學工業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光榮入黨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我是您的兒子”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大營剿匪記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焦守雲:永久的懷念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在夾縫中求生存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劉俊生:在焦裕祿身邊工作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式的好書記——陳新莊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艱難求學路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臨危受命奔赴蘭考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下定決心治理好蘭考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焦裕祿精神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徐俊雅:黨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在大連起重機器廠實習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下定決心治理好蘭考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徐俊雅:黨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北大荒的“焦裕祿”——王正林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苦難的童年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最佳車間主任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帶着遺憾離開了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從肝炎到肝癌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焦裕祿教我寫稿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北大荒的“焦裕祿”——王正林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當民兵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焦裕祿精神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領導土改運動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苦難的童年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焦守雲:永久的懷念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治理鹽鹼地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抓調度工作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事蹟的曝光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焦守雲:永久的懷念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教子有方的故事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艱難求學路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治理鹽鹼地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我是您的兒子”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臨危受命奔赴蘭考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王繼先:與君南下共征途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帶着遺憾離開了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當民兵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與國民黨反動派作鬥爭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帶着遺憾離開了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防風治沙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在夾縫中求生存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苦難的童年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帶着遺憾離開了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下定決心治理好蘭考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實地考察蘭考的現狀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最佳車間主任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最佳車間主任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最佳車間主任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艱難求學路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下定決心治理好蘭考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艱難求學路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向“三害”全面進軍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趙廣宜:職工的貼心人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縣委書記病倒了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治理鹽鹼地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珍貴的照片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從肝炎到肝癌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當民兵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團結領導班子,轉變領導思想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在大連起重機器廠實習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劉俊生:在焦裕祿身邊工作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縣委書記病倒了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在大連起重機器廠實習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艱難求學路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焦裕祿教我寫稿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光榮入黨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根治內澇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90年代的“焦裕祿”——孔繁森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在夾縫中求生存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艱難求學路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根治內澇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最佳車間主任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團結領導班子,轉變領導思想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實地考察蘭考的現狀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下定決心治理好蘭考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防風治沙
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苦難的童年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事蹟的曝光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根治內澇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暗無天日的煤礦生活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拉牛尾巴的人”學工業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從肝炎到肝癌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臨危受命奔赴蘭考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焦裕祿教我寫稿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樸素的生活作風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事蹟的曝光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樸素的生活作風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試製捲揚機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大營剿匪記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我是您的兒子”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防風治沙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事蹟的曝光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劉俊生:在焦裕祿身邊工作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當民兵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拉牛尾巴的人”學工業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光榮入黨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我是您的兒子”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大營剿匪記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焦守雲:永久的懷念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在夾縫中求生存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劉俊生:在焦裕祿身邊工作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式的好書記——陳新莊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艱難求學路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臨危受命奔赴蘭考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下定決心治理好蘭考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焦裕祿精神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徐俊雅:黨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在大連起重機器廠實習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下定決心治理好蘭考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徐俊雅:黨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北大荒的“焦裕祿”——王正林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苦難的童年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最佳車間主任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帶着遺憾離開了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從肝炎到肝癌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焦裕祿教我寫稿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北大荒的“焦裕祿”——王正林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當民兵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焦裕祿精神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領導土改運動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苦難的童年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焦守雲:永久的懷念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治理鹽鹼地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抓調度工作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焦裕祿事蹟的曝光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焦守雲:永久的懷念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教子有方的故事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艱難求學路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治理鹽鹼地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我是您的兒子”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臨危受命奔赴蘭考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王繼先:與君南下共征途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帶着遺憾離開了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當民兵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與國民黨反動派作鬥爭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帶着遺憾離開了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防風治沙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在夾縫中求生存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苦難的童年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帶着遺憾離開了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下定決心治理好蘭考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實地考察蘭考的現狀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最佳車間主任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最佳車間主任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最佳車間主任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艱難求學路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下定決心治理好蘭考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艱難求學路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向“三害”全面進軍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趙廣宜:職工的貼心人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縣委書記病倒了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治理鹽鹼地第五章 他叫焦裕祿_珍貴的照片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從肝炎到肝癌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當民兵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團結領導班子,轉變領導思想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在大連起重機器廠實習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劉俊生:在焦裕祿身邊工作第四章 肉身雖死,精神不滅_縣委書記病倒了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在大連起重機器廠實習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艱難求學路第六章 大家眼中的焦裕祿_焦裕祿教我寫稿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光榮入黨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根治內澇第七章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_90年代的“焦裕祿”——孔繁森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在夾縫中求生存第一章 從苦難到新生_艱難求學路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根治內澇第二章 從農業戰線到工業戰線_最佳車間主任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團結領導班子,轉變領導思想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實地考察蘭考的現狀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下定決心治理好蘭考第三章 在蘭考的日日夜夜_防風治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