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君臣

這人越說越起勁,旁觀的衆人也在一旁推波助瀾,或嘆息或嗔罵,人聲鼎沸,倒是把這小酒鋪變得熱鬧非凡。

在這間小酒鋪的裡面的一個角落,坐着一名老者和一個四五歲的小男孩。老者身穿一件粗布葛衫,鬍鬚雪白,一個人在那裡自斟自飲,看上去就是一個帶孫子進城的尋常鄉下老農。

而坐在他對面的那個小男孩,則是靈動得很。他年紀幼小,坐在上面還垂着一雙小短腿。看到對面的老者低頭飲酒,沒有注意到自己,他悄悄地從桌下面拿出一個酒杯,用袖子掩住酒杯口,悄悄地舉到嘴邊。

“靈兒啊,要喝酒也不用這麼偷偷摸摸的吧。”對面的老者低低地嘆息了一聲,把自己手裡的酒杯放到了桌上,無奈地看着對面的小男孩。

當場被抓了個現行,那小男孩也不慌張。嘻嘻一笑,把袖子放下,大大方方地把酒杯湊到了自己的嘴邊,一仰脖子,像那老者一樣,把杯中的酒一口飲盡了。

“先生啊,這酒真是沒什麼意思,怎麼你還會每隔幾天就來啊?”張曜靈喝完了酒,撇了撇嘴,有些好奇地問道。

“你這小子還懂酒好不好?真是人小鬼大!”坐在那裡的自然就是竹廬先生了,看他們師徒二人這熟門熟路的樣子,顯然也不是第一次來這裡了。

“先生,這種酒簡直就和清水沒什麼兩樣,真不明白你爲什麼老是來這裡。”張曜靈坐在椅子上,轉了轉手裡的酒杯,頗有些不屑地說道。

“天有酒星,酒之作也,其與天地並矣”。

關於中國酒的起源,前面提到的那個寫《徙戎論》的江統,在其《酒誥》一文中有段非常精闢的總括:“酒之所興,肇自上皇;或雲儀狄,一曰杜康。有飯不盡,委之空桑,積鬱成味,久蓄會芳,本出於此,不由奇方。”

上皇,指遠古神話傳說中的伏羲氏、燧人氏、神農氏。而儀狄是夏禹的一個屬下,時間上晚於上皇時代,《世本》有“儀狄始作酒醪”的說法。東漢《說文解字》中解釋“酒”字的條目中有:“杜康作秫酒。”《世本》也有同樣的說法。“杜康造酒”,經過曹操“何以解憂,唯有杜康”的詠唱,在人們心目中杜康已經成了酒的發明者,也有了各種傳說。

這段話說酒的起源有各種傳說,但江統覺得是由於把剩飯倒在桑樹林,糧食鬱積,穀物中的澱粉在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所分泌的酶的作用下,逐步分解成糖分、酒精,久蓄則變味成酒,而不是由某一個人所創造的。

中國酒的歷史悠久,但其發展卻很緩慢,長期以來一直是靠自然發酵來釀酒,這樣得到的酒不但雜質多,口感差,而且酒精度數很低。一直到了殷商時期,我國纔開始擺脫酒的原始釀造,開始進入制曲釀酒的階段。

《尚書》上有記載周武王和他的大臣對話:“若有酒醴,爾惟麴櫱。”麴櫱就是酒麴,是一種制酒的糖化發酵劑。酒麴釀酒,融糖化與發酵兩過程爲一體,被稱爲“複式發酵法”,一直是我國具有獨特民族風格的穀物釀酒技藝的源泉,這樣發酵得到的酒度數提高,但也不會超過二十度。

真正意義上的中國白酒,一直到了南宋時期纔出現。後世大行其道的茅臺、五糧液這些高度數的白酒都是屬於蒸餾酒,它是用特製的蒸餾器將酒液、酒醪或酒醅加熱,利用酒精和水的沸點不同,得到高度數的酒液,最高可達到六十度以上。而在現在這個時期,這酒還停留在酒麴釀酒的時代,那酒,與後世的那些名酒根本無法相提並論。

張曜靈對這酒很是不屑,竹廬先生對此卻毫不在意。他呵呵一笑,放下酒杯,雙眼眯了起來,低聲對張曜靈說道:“對酒當歌,人生幾何?這酒的味道的確不是很好,只是這飲酒飲的不是酒,而是那種心情,那種衆人皆醒我獨醉的感覺。你還小,這些東西,要等你跟我現在一樣老的時候,纔會明白的。”

張曜靈無聲地翻了個白眼,對這種把他當小孩子的看法很是不滿。轉了轉眼珠,他換了個問題問道:“今天是謝艾將軍班師的日子,先生爲何不去看一下?”

“那謝艾確實是一位智勇雙全的將軍,在整個涼州軍中,可說是第一人。就算是放到天下,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良將。只是這些和我都沒有什麼關係,這些是你要操心的事,與我這個老頭子可是沒有半點的關係。”竹廬先生又把酒杯端了起來,把所有的問題都推給了張曜靈。

“跟我有關係?那先生爲何也不讓我去啊。”張曜靈還是有些不解,繼續追問。本來作爲涼州的下一任繼承人,而且又是比尋常孩子懂事的多,再加上雙方還是兒女親家,張重華的確是要求張曜靈和他一起,去迎接大勝而歸的謝艾一行。張曜靈也是想要去看看這個久聞其名卻一直未曾謀面的謝大將軍。只是竹廬先生卻不讓他去,也是因爲竹廬先生的插入,才讓張重華放棄了自己的堅持,要不然張曜靈也沒有那麼容易脫身。而這一事件也凸顯了竹廬先生的強大影響力,這讓張曜靈更是好奇這位先生的神秘身份。

“我沒有不讓你去啊,在這裡也是可以看到的,只不過是換了個位置而已。”竹廬先生放下了杯中酒,目光陡然一凝,旋即又舒展開來,說道,“好了,他們要來了,從旁觀者的角度,你會看得更明白。”

張曜靈也是聽到了遠處傳來的一陣沉悶的滾雷般的聲音傳來,這當然不是什麼雷聲,而是成羣的戰馬蹄敲擊大地纔會發出的雄壯的聲音。在這個時候,能有大隊騎兵馳騁的人馬,定然是那班師而回的謝艾了。

沒有過多久,那聲音越傳越近,城門口兩旁的那些平民百姓也是聽到了這種聲音。城門前早已戒嚴,兩隊鐵甲士兵手持長槍站在兩側,爲班師的大軍清出了一條通道。

而在城門外,張重華一身袞袍服,表情肅穆,帶着一大隊姑臧的大小官員,正在準備迎接那位他一手提拔起來的謝艾。

“嗚——嗚嗚!”長長的號角吹的震天作響,兩隊士兵向前緩緩移動,張重華大步向前,倒把後面的百官給嚇了一大跳。

“殿下且慢,焉有爲君者迎接臣子的道理?”有人忙跳出來勸阻。

“無妨!”張重華執拗的一揮手,“本王就是要率領文武百官去迎接我涼州最了不起的英雄們!”

趙長正要上前勸一句,旁邊的張祚不着痕跡地在袖底拉了他一把。趙長疑惑地看了看他,也知道這裡不適合詢問,只好把自己已經邁出了半步的腳,又收回來了。

衆人說話的這個當兒,城外的大軍已經來到了眼前。上千名清一色的騎兵緩緩靠近,明亮的盔甲,在太陽的映射下發出了燦爛的反光。

在隊伍的最前方,一身戎裝的謝艾帶着手下的幾名偏將邁開大步,迎着張重華疾步走來。

“微臣謝艾,參見涼王殿下!”謝艾等人齊刷刷地跪在了地上,大聲喊道。

“謝將軍請起,衆將軍請起!”不等謝艾做出什麼反應,張重華已經衝到了謝艾面前,一把將還跪倒在地上的謝艾拉了起來,呵呵笑道,“此番將十萬羯胡人再次擊敗,衆卿功不可沒。而叔和你,當居首功!”

“殿下謬讚,臣不敢貪功,此次之所以能打退羯胡軍,多虧了張璩大人守城有方,又識破敵人詭計,方纔有了後來的勝利。更重要的是,有了這數千涼州子弟的拼死力戰,才能大敗羯胡騎兵,臣受之有愧!”面對這番涼州最高權利者的讚美,謝艾卻沒有一點迷醉,而是把所有功勞都推給了別人。

“叔和何必如此謙虛,你要受之有愧,那還有何人可擔此殊榮?”張重華也是很瞭解這個謝艾的脾性,知道他爲人一貫謙虛辭讓,也不在這個問題上多做糾纏,一把攥住了謝艾的手,“來,進城去,讓我爲你們慶功!”

“殿下且慢!”還來不及反應就被張重華抓着手向前走了好幾步,謝艾也不敢掙扎,只是連忙出聲阻止。

“嗯?叔和你還有什麼異議?”張重華很是意外,轉過頭來奇怪地看着一臉嚴肅的謝艾。

“殿下,現在還不到慶功的時候。”面對衆人灼灼的奇怪眼神,謝艾卻是凜然不懼,擡着頭朗聲說道,“此次雖然又一次打敗了麻秋的侵犯,也取得了很大的戰果。但是羯胡人國力雄厚,連續兩次的失利還不會動搖他們的根本。那石虎自從敗給遼東的鮮卑慕容氏後,對我涼州是勢在必得。而那領軍的麻秋也是軍中宿將,雖然連連失利但也不容小覷。尤其是現在河南之地盡歸於羯胡人手中,對我涼州虎視眈眈,隨時都可能伺機而動。”

“時局危矣,此刻,萬萬不是把酒言歡的時候!”謝艾沉重地說道,絲毫沒有在意周圍人那奇異的眼光。

此話一出,頓時讓剛纔還在竊竊私語的官員們變得鴉雀無聲。人羣中的趙長似有所悟,轉頭看着帶着神秘微笑的張祚,兩人對視一眼,無聲而笑。

“叔和,”張重華皺了皺眉頭,勉強笑道,“這次大勝,那麻秋已經被打得丟盔棄甲,損失慘重,哪會這麼容易就捲土重來?賞罰分明,現在是慶功之時,這些軍國大事等稍後再詳談吧。”

謝艾還想再說些什麼,人羣中的別駕從事索遐一下子走了出來:“今日是全城百姓爲班師的大軍慶功的日子,更改不得。謝艾將軍也是憂心國事,只是性子急躁了一些,畢竟還是個少年書生嘛。”說完又給了謝艾一個眼神,搖了搖頭。

張重華點頭稱是,臉上又恢復了笑容,重新抓住了謝艾的右手:“對,我們這位大將軍還不過二十,可比漢之霍去病。只是這性子,還是年輕氣盛啊。來來來,隨我進城,我們並肩而行!”

“嗚——嗚嗚!”長長的號角再次吹的震天作響,張重華和謝艾並肩而行,百官緊隨其後,徐徐走回城中。

“現在,你可明白我的意思了嗎?”在小酒鋪裡面的一個不起眼的角落,竹廬先生轉頭看着若有所思的張曜靈,低聲問道。

第六十九章 決斷第一百一十二章 請帖第四十九章 我欲爲王第一百一十六章 最後一關第一百一十三章 開場第一百五十章 桓溫之謀第一百二十章 收刀第四十五章 朋友第六十二章 叔侄第一百二十四章 名聲第六十六章 圖窮匕見第一百三十章 末日的瘋狂第三十一章 隱患第六十一章 高力士第一百九十四章 理想第四十九章 我欲爲王第十三章 危城第一百三十二章 罪惡之心第十八章 娃娃第一百四十章 落幕第一百三十七章 四面楚歌第一百八十五章 小心!第一百三十四章 杏城異變第一百零三章 該來的,終究還是要來的第八十二章 黃雀(二)第一百六十二章 夕陽殘照第一百三十九章 入敵營第一百六十五章 兄妹重逢第一百一十三章 開場第一百一十五章 胡漢第九章 清談誤國第一百一十二章 你別走(上)第一百二十九章 威第一百三十一章 最後的癲狂第六十二章 叔侄第一百六十章 長安難安第一百三十五章 杏城破第六十六章 圖窮匕見第七十六章 格殺勿論第一百六十七章 密議第一百五十七章 自投羅網第一百五十五章 武關第一百六十四章 不甘寂寞的苻堅第七十五章 東海王第一百二十六章 捉鬼道士第一百章 自食其果第二百一十章 你早就該閉嘴了第七章 定親第一百一十三章 刁難第一百五十三章 強遷第二百一十一章 心懷不軌?第一百零二章 一錯再錯第一百八十七章 憂第十九章 大和尚第一百三十章 末日的瘋狂第一百三十三章 逃離第一百一十二章 你別走(下)第一百七十七章 愛之無以復加第一百三十章 末日的瘋狂第二百零八章 且憑一醉第一百一十七章 詠絮女第一百五十九章 再相逢第一百九十四章 理想第一百二十七章 道長你好!第一百二十四章 名聲第一百三十二章 草原來敵第一百一十二章 請帖第七十八章 是我第二十七章 死神來了(四)第一百七十五章 烏雲散去第四十七章 桓溫崛起第九十三章 南北第一百七十六章 峰迴路轉第一百六十六章 贖身第一百二十六章 發明帝第二十四章 死神來了(一)第七十七章 惡魔第七十七章 惡魔第一百一十九章 刀客第五十四章 那一腳的風情第三十一章 隱患第一百五十一章 再見伊人第三十二章 廈傾第一百一十一章 師兄,你就從了她吧(上)第一百二十八章 潤物細無聲第三十二章 廈傾第一百八十四章 刺客第一百九十二章 父子密議第一百一十一章 師兄,你就從了她吧(下)第五十八章 家國之痛第一百零一章 衆矢之的第一百二十一章 琅邪王第四十五章 朋友第十一章 內爭第一百六十六章 贖身第一百零八章 猛將(上)第一百八十章 女將軍第二十二章 沙門第二百零四章 兩處心思第一百六十六章 贖身
第六十九章 決斷第一百一十二章 請帖第四十九章 我欲爲王第一百一十六章 最後一關第一百一十三章 開場第一百五十章 桓溫之謀第一百二十章 收刀第四十五章 朋友第六十二章 叔侄第一百二十四章 名聲第六十六章 圖窮匕見第一百三十章 末日的瘋狂第三十一章 隱患第六十一章 高力士第一百九十四章 理想第四十九章 我欲爲王第十三章 危城第一百三十二章 罪惡之心第十八章 娃娃第一百四十章 落幕第一百三十七章 四面楚歌第一百八十五章 小心!第一百三十四章 杏城異變第一百零三章 該來的,終究還是要來的第八十二章 黃雀(二)第一百六十二章 夕陽殘照第一百三十九章 入敵營第一百六十五章 兄妹重逢第一百一十三章 開場第一百一十五章 胡漢第九章 清談誤國第一百一十二章 你別走(上)第一百二十九章 威第一百三十一章 最後的癲狂第六十二章 叔侄第一百六十章 長安難安第一百三十五章 杏城破第六十六章 圖窮匕見第七十六章 格殺勿論第一百六十七章 密議第一百五十七章 自投羅網第一百五十五章 武關第一百六十四章 不甘寂寞的苻堅第七十五章 東海王第一百二十六章 捉鬼道士第一百章 自食其果第二百一十章 你早就該閉嘴了第七章 定親第一百一十三章 刁難第一百五十三章 強遷第二百一十一章 心懷不軌?第一百零二章 一錯再錯第一百八十七章 憂第十九章 大和尚第一百三十章 末日的瘋狂第一百三十三章 逃離第一百一十二章 你別走(下)第一百七十七章 愛之無以復加第一百三十章 末日的瘋狂第二百零八章 且憑一醉第一百一十七章 詠絮女第一百五十九章 再相逢第一百九十四章 理想第一百二十七章 道長你好!第一百二十四章 名聲第一百三十二章 草原來敵第一百一十二章 請帖第七十八章 是我第二十七章 死神來了(四)第一百七十五章 烏雲散去第四十七章 桓溫崛起第九十三章 南北第一百七十六章 峰迴路轉第一百六十六章 贖身第一百二十六章 發明帝第二十四章 死神來了(一)第七十七章 惡魔第七十七章 惡魔第一百一十九章 刀客第五十四章 那一腳的風情第三十一章 隱患第一百五十一章 再見伊人第三十二章 廈傾第一百一十一章 師兄,你就從了她吧(上)第一百二十八章 潤物細無聲第三十二章 廈傾第一百八十四章 刺客第一百九十二章 父子密議第一百一十一章 師兄,你就從了她吧(下)第五十八章 家國之痛第一百零一章 衆矢之的第一百二十一章 琅邪王第四十五章 朋友第十一章 內爭第一百六十六章 贖身第一百零八章 猛將(上)第一百八十章 女將軍第二十二章 沙門第二百零四章 兩處心思第一百六十六章 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