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重擔

“這局布的不錯,只是這只是你的一番計劃,而實際行動呢,你要怎麼做?”竹廬先生靜靜地聽着張曜靈的敘述,待到張曜靈說完了他的規劃,纔開始追問道。

“先生說的沒錯,這只是我的只是我的紙上談兵,真的落到實處的話,就會多了許多變數。”張曜靈顯然也是想到了竹廬先生的疑問,接着向下解釋道,“進軍中原是奪天下必走的一步棋,這一點肯定有很多豪傑都看出來了。所以要走到這一步,就要面對天下羣雄的挑戰,這一步會很難,很艱苦。”

“所以,我需要得到這些流民的幫助!”張曜靈定定地看着竹廬先生帶着笑容的面孔,沉聲道。

“爲什麼是流民,而不是涼州的子弟兵?你剛纔也說,天下精兵出於並幽,涼州軍隊的戰鬥力可是很強大的。而那些流民人數雖多,確實喪家之犬,惶惶不可終日。又缺乏訓練,爲什麼要靠他們?”竹廬先生了然一笑,臉上的笑意更濃,卻還是開口問道。

“安土重遷,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願也。”學習了一年多,張曜靈也是能引經據典了,“這些流民都是從中原大地逃出來的,如果不是實在活不下去了,又有誰會捨得離開故土呢?不管走到哪裡,故鄉就是故鄉,誰都無法改變對它的思念。”

中國人最大的信仰是什麼在?有人會說是道教,有人會說是佛教,還會有讀書人把孔老夫子搬出來,搞出一個三教來。結果三路人吵個不休,到了宋代以後,就開始流行一種“三教合一”的和稀泥說法,反正基本上就是這幾種說法,總歸不脫儒釋道三教之列。

真的是這樣麼?

至少在張曜靈的心裡,並不是這麼認爲的。的確,儒道佛三教,基本上涵蓋了中國幾千年來的宗教信仰,很多人都信奉這些宗教。只是這些只是行於表面上的宗教,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上,最大的信仰不是這些宗教,而是————祖宗!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忠”、“孝”是最重要的美德,即使對已經去世的先人,也要像他們依然活着時一樣的尊敬,在節日中要供奉、祭祀。這不是什麼宗教,但它卻是一種滲入靈魂的信仰。

中國人相信,人是有靈魂的,一旦死亡,肉體歸於土,靈魂到稱爲“陰間”的另一個世界去,住在陰界的亡魂仍過着與人世相同的生活,還是有食衣住行等日常生活需求,而這必須由陽世子孫來供奉。他們相信祖先可以保佑自己的子孫,但若得不到適當的供養也會降禍懲罰子孫。

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對待祖宗,沒有那個人敢不恭敬。就算是最不肖的子孫,也不敢做出摔祖宗牌位這樣大逆不道的事。明朝靖難之役,永樂帝朱棣從北平起兵,一直打到濟南城。城內守將鐵鉉在城牆掛上了死去的明太祖朱元璋的牌位。

結果,濟南城牆掛滿了寫着朱元璋的紙糊的牌位,其景象很是壯觀。看到了這一史上從未有過的奇觀,一向殺人如麻的鐵血帝王永樂大帝傻眼了。未交一兵,數萬大軍灰溜溜的從城下繞城而走,紙糊的牌位勝過了十萬雄師。

而作爲祖先信仰的寄託和表現,祖墳,郡望,是中國古人最爲看重的。最大的懲罰不是砍頭,不是凌遲,也不是株連九族,而是刨祖墳。

古時候,每次有農民起義,當地的地方官就會把造反的首領家的祖墳給刨了,稱爲“破其氣運”。而東晉,正是中國歷史上獨一無二的文化————堪輿術逐漸成熟的時期。

堪輿術,它的另一個名字叫做風水,有陰宅和陽宅之分。所謂陰宅堪輿就是勘察自家祖墳的氣運,在晉人郭璞所著的《葬書》中稱,“葬者乘生氣也,經曰,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風水。”

正是在東晉這個時局動盪、朝不保夕的亂世裡。人們纔對生命有着一種近乎病態的執着追求。道教在這一時代正式開始成爲官方承認的合法宗教,而不是一種聚衆造反的非法會道門。佛教開始在中國民間傳播,與中國文化逐漸融合,加入了轉世輪迴之說,成爲中國文化信仰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而此時的儒家卻面臨了自漢武帝獨尊儒術以來最大的危機,談論老莊的玄學盛行,《道德經》、《莊子》、《周易》被稱作三玄,是那些當政的清談之士的必讀書目。

生命短促,晉人比任何一個時代的人都感性。魏晉名士,詩酒風流,說到底,只是一種對生命短促的無奈嘆息罷了。

“除了那些流離失所的流民,再不會有任何人,會對收復中原故土有着那麼強烈的信念。世代居住的故土,幾代人供奉的神聖的祖墳被胡人佔據,命如無根之飄萍,有誰可以真的遺忘這一切的恥辱?要知道,就連現在的那些南渡的江東名士,也是把自己的暫居地冠上僑縣的名號,故鄉故鄉,真的只是故去的嗎?”張曜靈的眼神飄向了窗外深邃的夜空中,眼神中,有着說不出的落寞。

“就算這些流民有着迴歸故土的強烈信念,可是流民有着千百萬,其中又來自廣袤的北方各地,龍蛇混雜,良莠不齊,你又如何把他們整合在一起,變成一隻虎狼之師呢?”竹廬先生暗歎了一口氣,繼續問道。

“要把這些人訓練成一隻虎狼之師的確是一件很難的事,我現在也沒有什麼具體的辦法,不過,我知道,有個人做過跟我一樣的事,而且他做得很成功。”張曜靈收回目光,神秘地一笑說道。

“哦,這是何人?爲何我從未聽說過有這樣一位豪傑行此等事?”竹廬先生也看不透張曜靈剛纔的笑容,好奇地問道。

“那人,應該比我要大幾歲,那件事應該要再過上三十年纔會有吧。那人也是一名人傑,不過現在,應該還沒有我聰明吧。”張曜靈沒有回答竹廬先生的問題,只是一笑,卻說了一句沒頭沒腦的話來。

“神神秘秘的小子!”竹廬先生心中疑惑,卻也不再糾纏,而是換了個話題接着問道,“我真的很好奇,你究竟要用什麼方法去籠絡這些流民呢?你還是個小孩子,招納流民,訓練民兵,這些可不是一個小孩子可以乾的事情。”

“這些先生就不用擔心了,學生心中已經有了定計了。”張曜靈的臉上恢復了那種從容的笑容,詼諧地回答道,“不管怎麼說,我也是您的學生,跟您學了這麼久,不會給您老人家丟人的。”

“呵呵……你呀……”竹廬先生搖頭一笑,笑容中有着無盡的寬慰。笑容慢慢收斂,竹廬先生幽幽一嘆,“曜靈啊,不管你有是一個多特殊的孩子,你也還只是一個孩子。這副擔子,太重了!”

“先生,這沒什麼的,不要把我當成一個普通的小孩子哦。”看出了竹廬先生的落寞,張曜靈連忙出言寬慰。

“不管怎麼說,是我這個老頭子對不住你,是這個時代對不住你啊!”竹廬先生搖了搖頭,示意自己沒事,接着嘆道,“生不逢時,你本不應該這麼小就承受這麼殘酷的命運。只是……這時局,已經等不得你長大了!”

張曜靈默然以對,兩師徒久久無言,心中都是同樣的沉重。

自從連續敗給鮮卑慕容恪和涼州謝艾,石虎連連受挫,心中已經失去了當年金戈鐵馬的雄心壯志。他變得越來越殘暴,爲了自己的奢侈享受大興土木,徵收各種苛捐雜稅,將本來就是滿目瘡痍的中原大地蹂躪得更加慘不忍睹。

在鄴城以西三裡,有石虎所建的桑梓苑,苑內臨漳水修建了很多座豪華的宮殿,以美女充之,選美女時甚至將她們的丈夫殺掉。苑內養有名種的奇珍異獸,石虎經常在此遊玩設宴。從襄國至鄴城的二百里內,每隔四十里使建一行宮,每宮都有一位夫人,數十位的侍婢居住,由黃門官守門。

石虎不斷徵集美女,有一次一下子就徵集三萬人,後趙政府官員強盜般地挨家搜捕,美女的父親或丈夫如果拒絕獻出他的女兒或妻子,即被處決。僅四十年代三四五年,就爲此殺了三千餘人。當美女被送到鄴城時,石虎龍心大悅,凡有超額成績的地方首長,都晉封侯爵。但等到這暴政引起人民大規模逃亡時,石虎又責怪那些新晉封侯爵的地方首長不知道安撫人民,一律斬首。爲了容納這些美女,石虎分別在鄴城、長安、洛陽三大都市興建宮殿,動員人民四十餘萬,日夜不停地工作。

石虎又宣稱要進攻晉帝國,下令徵兵,家有三個男人的徵兩人入營,製造盔甲的工匠就有五十餘萬人,製造船艦的工匠也有十七萬人。這些工匠三分之二在徵調途中被水淹死,或被因田畝荒涼而出沒無常的野獸所吞食。士兵比工匠更苦,後趙政府不但不供應糧食,每五個士兵還要獻出一輛牛車、兩頭牛和十五斗米。人民賣子賣女來供奉石虎的揮霍,等到子女賣盡或沒有人再買得起時,世界上最和平善良的中國農民,便全家自縊而死,道路兩側樹上懸掛的屍體,前後銜接。

石虎好射獵,但因多年養尊處優,體胖而無法騎馬,因而改爲用獵輦。他的獵輦裝有豪華的華蓋羽葆,由二十人推行,座下有轉軸裝置,可以根據獵物的所在地轉動。在出獵時,石虎會戴上由金鏤織成的合歡帽、穿上合歡褲,手拿着弓箭。而石虎爲了方便行獵,於是把黃河以北的大片良田爲獵區,派御史監督,如有人在獵區獵獸則判“犯獸”,處大辟之刑,即爲死刑。而這“犯獸”的刑法,又被各官員用來欺壓百姓,若百姓家有美女或好的牛馬等家畜,官員要求不給,就誣陷其“犯獸”,因此被判死刑者甚多。

人的生命竟然還比不上一隻野獸的性命,真是天下奇聞,但卻真真正正地發生在了中華大地,這片有着悠久文明歷史的土地上。如此暴行,只怕夏桀、商紂也要自愧不如,而這只是十六國時期初始的一名暴君,後來者苻生、赫連勃勃更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這,只是個開始。

如此殘暴的統治,百姓連生存下去都成了問題,就算是再捨不得也只能流着眼淚離開了家鄉,逃到遙不可知的遠方,去尋找心中的樂土。於是,繼永嘉之亂後,另一場大規模的流民潮又再次出現,百萬人民攜兒帶女,向涼州和江東進發,而在這途中,死傷者無數。

石勒當初打下的大好局面已經一去不復返,石虎雖然還佔據着北方大部,卻已經失去了石勒時期的新氣象。中原大地在醞釀另一場暴亂,現在,它在靜靜地等待,等待它爆發的那一天。

那一天,不會太遠了。

第一百六十三章 長安亂第十章 狼煙起第七十二章 當頭棒喝第一百三十三章 逃離第一百二十七章 發財計第一百一十四章 還我河山第一百五十章 桓溫之謀第一百零九章 處處皆地獄(下)第五十一章 阿魯(五千字合章)第一百二十章 收刀第一百四十五章 終於回來了第一百一十六章 謝家兄弟第一百六十三章 長安亂第一百七十七章 愛之無以復加第三十八章 離去第二十三章 佛門修羅第一百九十八章 攔路者何人第一百五十四章 爭戰第三十五章 重擔第八十三章 黃雀(三)第二百零三章 入城第九十九章 買賣成交第一百六十八章 沒有選擇第二十一章 帝釋天第二十五章 死神來了(二)第一百一十二章 請帖第八十二章 黃雀(二)第一百零九章 處處皆地獄(上)第九十四章 出師未捷生內亂第五十九章 睡覺還是安分點好第三十七章 君臣第八十三章 黃雀(三)第四十三章 涼州大馬,橫行天下第一百三十二章 罪惡之心第一百二十一章 刀客身世第一百九十五章 我等不起!第一百零四章 新的開始第一百八十八章 你睡我的牀!第六十二章 叔侄第一百三十九章 入敵營第一百一十三章 開場第六十一章 高力士第一百五十二章 別離第一百二十七章 道長你好!第一章 一切都煙消雲散吧第一百一十一章 師兄,你就從了她吧(下)第七十九章 逆襲第六十九章 決斷第十九章 大和尚第一百七十一章 野種第四十九章 我欲爲王第二百零三章 入城第二十章 天梯山第四十七章 桓溫崛起第一百零三章 該來的,終究還是要來的第一百五十五章 武關第一百九十七章 官兵還是土匪第二百零三章 入城第三十七章 君臣第一百一十七章 血第一百六十八章 沒有選擇第九十九章 買賣成交第十七章 小夫妻第二百零五章 家族至上第二十一章 帝釋天第一百六十五章 兄妹重逢第五十四章 那一腳的風情第六章 暗流第一百二十三章 合作第一百七十二章 燼第九十四章 出師未捷生內亂第十五章 神兵天降第八章 求師第四章 我生第一百零一章 衆矢之的第一百九十四章 理想第二十六章 死神來了(三)第七十六章 格殺勿論第十四章 狂瀾第二十六章 死神來了(三)第六十三章 陰雲第二百零二章 割肉飼鷹第二百一十章 你早就該閉嘴了第六章 暗流第三章 父與子第一百八十七章 憂第一百一十二章 你別走(下)第一百八十四章 刺客第九十二章 此間兩少年第二十八章 隱患第一百七十六章 峰迴路轉第八十三章 黃雀(三)第一百一十章 英雄落魄(上)第一百一十章 英雄落魄(上)第八十五章 黃雀(五)第一百零二章 一錯再錯第六十四章 夜宴第七十章 到我上場的時候了第一百二十五章 史上第一隻棉手套
第一百六十三章 長安亂第十章 狼煙起第七十二章 當頭棒喝第一百三十三章 逃離第一百二十七章 發財計第一百一十四章 還我河山第一百五十章 桓溫之謀第一百零九章 處處皆地獄(下)第五十一章 阿魯(五千字合章)第一百二十章 收刀第一百四十五章 終於回來了第一百一十六章 謝家兄弟第一百六十三章 長安亂第一百七十七章 愛之無以復加第三十八章 離去第二十三章 佛門修羅第一百九十八章 攔路者何人第一百五十四章 爭戰第三十五章 重擔第八十三章 黃雀(三)第二百零三章 入城第九十九章 買賣成交第一百六十八章 沒有選擇第二十一章 帝釋天第二十五章 死神來了(二)第一百一十二章 請帖第八十二章 黃雀(二)第一百零九章 處處皆地獄(上)第九十四章 出師未捷生內亂第五十九章 睡覺還是安分點好第三十七章 君臣第八十三章 黃雀(三)第四十三章 涼州大馬,橫行天下第一百三十二章 罪惡之心第一百二十一章 刀客身世第一百九十五章 我等不起!第一百零四章 新的開始第一百八十八章 你睡我的牀!第六十二章 叔侄第一百三十九章 入敵營第一百一十三章 開場第六十一章 高力士第一百五十二章 別離第一百二十七章 道長你好!第一章 一切都煙消雲散吧第一百一十一章 師兄,你就從了她吧(下)第七十九章 逆襲第六十九章 決斷第十九章 大和尚第一百七十一章 野種第四十九章 我欲爲王第二百零三章 入城第二十章 天梯山第四十七章 桓溫崛起第一百零三章 該來的,終究還是要來的第一百五十五章 武關第一百九十七章 官兵還是土匪第二百零三章 入城第三十七章 君臣第一百一十七章 血第一百六十八章 沒有選擇第九十九章 買賣成交第十七章 小夫妻第二百零五章 家族至上第二十一章 帝釋天第一百六十五章 兄妹重逢第五十四章 那一腳的風情第六章 暗流第一百二十三章 合作第一百七十二章 燼第九十四章 出師未捷生內亂第十五章 神兵天降第八章 求師第四章 我生第一百零一章 衆矢之的第一百九十四章 理想第二十六章 死神來了(三)第七十六章 格殺勿論第十四章 狂瀾第二十六章 死神來了(三)第六十三章 陰雲第二百零二章 割肉飼鷹第二百一十章 你早就該閉嘴了第六章 暗流第三章 父與子第一百八十七章 憂第一百一十二章 你別走(下)第一百八十四章 刺客第九十二章 此間兩少年第二十八章 隱患第一百七十六章 峰迴路轉第八十三章 黃雀(三)第一百一十章 英雄落魄(上)第一百一十章 英雄落魄(上)第八十五章 黃雀(五)第一百零二章 一錯再錯第六十四章 夜宴第七十章 到我上場的時候了第一百二十五章 史上第一隻棉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