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漕幫之亂(三)

漕幫造反的消息,並未給肖圖白帶來絲毫的觸動。肖圖白笑道:“原來之前的種種陰謀,真的是漕幫在後面鼓動!”

一名秘書笑道:“大人能掐會算,漕幫陰謀豈能瞞得過您?”

肖圖白搖頭:“我能算出來的,也僅僅是大事。漕幫造反,這等根本激不起歷史潮流絲毫波瀾的小事,是算不出來的。”

所謂的大事,就是歷史必然性。

而小事則是許許多多的歷史偶然性。

歷史必然性是絕對會發生,並不以人類意志轉移;而歷史偶然性則是隨即發生,發生之後對於宏觀歷史的進度,並沒有大的影響。

以世界歷史而言,17世紀長達百年的天災,便是人力不可抗拒的歷史必然性。還有人類從農業社會逐漸變成工業社會,這也是勢不可擋的歷史必然性。

以中國歷史而言,明朝末年的連綿不斷天災在北方引發此起彼伏的農民起義,這是歷史必然性!而李自成、張獻忠等人成爲了農民起義軍的領袖,則就是偶然的了。哪怕李自成、張獻忠未參加農民起義,也有張三李四阿貓阿狗取代他們的歷史地位。

明末時期,北方遊牧民族爲了生存逐漸南下,這也是歷史必然性。但是滿清的崛起,則是歷史的偶然。滿清不崛起,也會有其他的北方遊牧民族統一滿蒙草原,大舉入侵中原。

而天津漕幫的造反,肖圖白記憶中歷史片段中。根本就沒有出現過,但是他絲毫也不會因爲而驚訝。

肖圖白穿越到了明朝已經給明朝造成了不少的變數,尤其是肖圖白長期建設的天津特區的周邊,變數更是翻天覆地,因此而引發歷史的偶然性——漕幫造反!在肖圖白眼裡,也是一丁點的小意外,甚至絲毫不能動搖肖圖白長遠的戰略佈局。

而在獲得了軍情不久。肖圖白迅速的開始調兵遣將,命令皇家新軍各只部隊,迅速的動員起來。儘快鎮壓造反的漕幫匪徒。

事實上,此時天津特區的皇家新軍數量雖然不多,但是留守的部隊。實力絕對比外界想象中要強大。

在崇禎八年與阿濟格大軍一戰後,皇家新軍儘管遭遇到近千人的死傷,不過在戰後陸續的經過補充後,人數早就恢復到了3000人。朝鮮戰爭爆發後,肖圖白將皇家新軍的主力,派了一半前往朝鮮。除此之外,還有一萬民兵部隊也是被調往了朝鮮戰場中。

表面上,天津特區駐守的兵力大爲空虛。但是皇家新軍體系中,除了正規編制之外,建立了一隻準近代化軍隊——皇家新軍預備役部隊。這支部隊的人數達到3000人。

預備役部隊除了實彈訓練的次數只有皇家新軍的三分之一之外,其餘的各種訓練科目皆是與皇家新軍的正規軍看齊。

1500名皇家新軍和3000名預備役,特區留守的近代化軍隊人數達到了4500之多。如果有必要,還可以動員2000名警察部隊參戰。

在兵力數量上,肖圖白並不遜色漕幫這批烏合之衆。而在質量上。肖圖白的部隊,屬於近代化的火器部隊,素質豈是漕幫能比?

這樣的情況下,肖圖白從未對漕幫的造反感覺到擔憂,反而感覺到如釋重負。因爲,漕幫的造反。可以肖圖白藉着清剿漕幫的機會,插手大運河的漕運。

————————

天津軍械廠。

廣漠的工廠區,已經經過了疏散,大量的工匠被撤到城中心的安全避難所。

城牆上,則已經進入了緊張的戰爭動員階段。

忽然叮叮咚咚的自鳴鐘響了。

肖圖白聽着自鳴鐘的聲音,知道時間已經是下午兩點鐘。而距離肖圖白聽到漕幫造反的消息,已經有15分鐘。

在這十五分鐘裡面,肖圖白親臨城牆上,靜靜的等待敵人到來。軍械廠裡面本身就駐守着500名護廠軍。這支軍隊近水樓臺,裝備了質量最好,也是最新的武器。而天津軍械廠中,武器彈藥足以發動一場長期的戰爭。

而與此同時,肖圖白早就派人去調遣張瑜、將道子、裴慶元等人調遣兵馬對漕幫衆人進行鎮壓。而肖圖白本人,則是靜靜的呆在鹹水沽的軍工廠裡面。

“大人,敵軍已經來了!”一名士兵登高,以望遠鏡不斷的觀測道,“敵軍距離我軍有5裡,人數大約有4000多人。”

漕幫造反人數,原本有將近5000人。第一戰原是發生了鹹水沽的碼頭工地上,但是鹹水沽碼頭倉庫的戰鬥久久不能結束,巢智信心中暗想道兵貴神速,不能等明軍反應過來。

因此,巢智信留了500人給賀中天,令他繼續圍攻碼頭的倉庫。而巢智信本人卻是直撲鹹水沽的兵工廠。

肖圖白點頭,說道:“各就各位,準備迎戰!”

護廠的500名官兵,本身就是從皇家新軍抽取了50名老兵作爲骨幹,在抽取體質好、服從命令,並且識字的匠戶子弟,作爲班底。

這些匠戶子弟,父輩多是生產軍械的匠人,對於各種兵器的使用並不陌生。因此,他們本身擁有的軍事素養,至少不遜於大明普通的軍戶。不過,他們還是首次作爲軍人,抵禦造反的漕幫匪徒,因此各個都有些緊張。

而爲了動員這些匠戶子弟的士氣,皇家新軍老兵們開始訓話道:“是誰給你這麼優厚的軍餉和吃穿?”

“是國師爺!”

“是誰生養了你們?”

“是父母!”

“父母養育之恩,國師爺的賞識之恩,該如何報答?”

“誓死相報!”

“如果亂賊造反,攻破了廠子。我們的父母長輩和國師爺,都會遭遇敵人殺害。我們安穩、富裕的生活,都將不復存在。士兵們,告訴我,你們選擇與敵死戰,還是選擇懦弱的逃跑?”

“死戰!死戰!死戰!”

衝破雲霄的吶喊中,士兵們原本有點猶豫的目光,開始堅定起來。原本膽戰心驚的士兵,紛紛開始撫摸着槍炮,衆人的戰鬥勇氣不斷的積聚。

巢智信等人見到了天津軍械廠不但不是望風而降,反而是充滿了士氣,不由大怒道:“雲梯、工程車給我上。攻破天津軍器廠,我軍便能夠擁有數之不盡的兵器,十萬大軍唾手可得!”

在巢智信的怒吼中......

漕幫紛紛推出攻城車、雲梯等等攻城利器。

在攻城車、雲梯等等器具被推上前時,城上的重任已經不斷拿着槍炮轟擊。與此同時,燃燒的猛火油不要錢一般瘋狂破散,很快令這些木質的攻城利器,紛紛燃起大火。

火藥武器和猛火油的雙重作用下,令漕幫第一波的攻擊無功而返。

肖圖白站在城樓上,以望遠鏡觀看敵情,忽的看到敵陣中居然推出了數門能夠發射12磅炮彈的紅衣大炮,不由的吃驚道:“紅衣大炮?漕幫怎麼可能弄到紅衣大炮!”

紅衣大炮能夠隔着三裡多遠射出炮彈,在這個年代,實乃最先進的火炮武器。天津軍工廠,雖然是棱堡建築,但是缺乏紅衣大炮,僅僅以虎蹲炮作爲防禦火炮。因此,在炮戰中並不能佔據優勢。

好在,肖圖白看到了敵人的火炮僅僅有3門,所以卻是鬆了一口氣。知道僅用3門紅衣大炮,想要攻破棱堡根本就是一個笑話。

康熙年間上萬名的清兵,從內地運輸了幾十門紅衣大炮到邊疆,“強拆”沙俄在遠東建立的棱堡殖民據點。但是康熙低估了棱堡了防禦性,上萬人的軍隊,對着整個遠東地區,不足千人的俄國殖民部隊,進行了圍攻。結果並不是火炮炸開了棱堡,而是上萬人圍着棱堡,幾個月時間。令俄國殖民者棱堡內的糧食和飲水消耗殆盡後,不得不出來談判,簽署了《尼布楚條約》。

想要以炮彈摧毀棱堡不是不可以,但是此時的火藥技術和12磅火炮,基本是不太可能摧毀一座棱堡的。

而用黑火藥爆破的方式破城?——別開玩笑了,太平天國時期,清軍攻太平軍防禦的城市,用棺材數以噸計的火藥,埋在城下面,才能炸開城牆。由此可見,此時黑火藥的爆破威力,也不甚理想。

儘管肖圖白並不認爲敵人靠着3門12磅炮,就能改變這場戰鬥的局勢。但是,發現敵人有紅衣大炮之後,肖圖白撤離了城牆。

君子不立危牆之上,作爲一名位高權重的大人物,肖圖白還有遠大的理想和未來。他可不願意因爲意外的被紅衣大炮的炮彈擊中,而壯志未酬就犧牲了。

任何一個蓋世英雄,在紅衣大炮面前都是不堪一擊。

比如,滿清的建立者——努爾哈赤扯旗造反之後,屢次身先士卒,甚至敢於冒着槍林彈雨衝鋒陷陣。但是,寧遠城下,僅僅被紅衣大炮的彈片擦中,便躺在病牀上幾個月後不治身亡。

肖圖白將指揮權移交給了城內的最高指揮官後,便退居到城中心的避難所中。

第212章 皇上在南京第241章 問策(三)第206章 抗災滅蝗第264章 新軍、舊軍第199章 漕、海之爭第77章 創刊(一)第245章 長崎(一)第44章 剿匪、勞動力、國家資本主義第176章 買辦(二)第238章 亂中取利計劃第82章 不怕對手神,就怕隊友豬第217章 美味的辣椒第77章 創刊(一)第237章 工科學院第245章 長崎(一)第24章 文工團、書社、股份制第57章 建黨(二)第257章 經濟發展爲先第116章 我有奇術第60章 棱堡(二)第57章 建黨(二)第1章 穿越明末,皇帝分身第164章 明朝時期的石油化工業(二)第276章 皇帝養成計劃(一)第149章 玻璃產業第183章 暗流(四)第151章 遷都之議(一)第147章 韃子竄逃了第42章 追悼會、烈士、撫卹第58章 變得更好,還是更壞?第249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一)第252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四)第55章 黨報(二)第202章 皇帝南下第45章 葛沽鎮的新生活第113章 再戰鍾錢莊(一)第78章 創刊(二)第253章 願賭服輸第45章 葛沽鎮的新生活第270章 科技、經濟、內政(四)第164章 明朝時期的石油化工業(二)第251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三)第24章 文工團、書社、股份制第132章 烽煙再起(四)第124章 班師第139章 絞肉機(二)第186章 改進工具(一)第167章 皮島海戰(二)第45章 葛沽鎮的新生活第91章 鄭芝豹的船隊(二)第125章 包衣翻身做主子第131章 烽煙再起(三)第127章 蚯蚓養雞鴨和逆天的蚯蚓田第122章 仗義多屠狗輩第207章 城鄉差距背後的陽謀第125章 包衣翻身做主子第20章 巡撫、東林黨、市舶司第282章 流民、天津夢、安置第61章 何塞船長的商品(一)第31章 土化肥第249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一)第18章 流民、安置、葛沽荒地第230 天津水師的“蛙跳”第214章 新寶船艦隊(一)第130章 烽煙再起(二)第153章 遷都之議(三)第129章 烽煙再起(一)第136章 送別第255章 九州失控,明軍助剿第190章 漕幫之亂(三)第33章 仙肥、女兵、農莊第282章 流民、天津夢、安置第221章 新式教育和輿論宣傳第118章 震動(二)第209章 班師、建設、豐收第270章 科技、經濟、內政(四)第84章 獨石口(二)第155章 簡單機械之滑輪組(一)第53章 政治經濟學第188章 漕幫之亂(一)第164章 明朝時期的石油化工業(二)第135章 佈局(二)第96章 葛沽炒房記(一)第128章 整軍備戰第31章 土化肥第22章 外商、合作、剪刀差第251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三)第243章 福利、戶口、尚武之風第83章 獨石口(一)第62章 何塞船長的商品(二)第164章 明朝時期的石油化工業(二)第61章 何塞船長的商品(一)第139章 絞肉機(二)第23章 鄭芝豹、招商局、公制單位第73章 民心沸騰第109章 爲鄉親們報仇(一)第94章 鄭芝豹的葛沽見聞(一)第221章 新式教育和輿論宣傳第125章 包衣翻身做主子第64章 對白奴們的工作安排
第212章 皇上在南京第241章 問策(三)第206章 抗災滅蝗第264章 新軍、舊軍第199章 漕、海之爭第77章 創刊(一)第245章 長崎(一)第44章 剿匪、勞動力、國家資本主義第176章 買辦(二)第238章 亂中取利計劃第82章 不怕對手神,就怕隊友豬第217章 美味的辣椒第77章 創刊(一)第237章 工科學院第245章 長崎(一)第24章 文工團、書社、股份制第57章 建黨(二)第257章 經濟發展爲先第116章 我有奇術第60章 棱堡(二)第57章 建黨(二)第1章 穿越明末,皇帝分身第164章 明朝時期的石油化工業(二)第276章 皇帝養成計劃(一)第149章 玻璃產業第183章 暗流(四)第151章 遷都之議(一)第147章 韃子竄逃了第42章 追悼會、烈士、撫卹第58章 變得更好,還是更壞?第249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一)第252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四)第55章 黨報(二)第202章 皇帝南下第45章 葛沽鎮的新生活第113章 再戰鍾錢莊(一)第78章 創刊(二)第253章 願賭服輸第45章 葛沽鎮的新生活第270章 科技、經濟、內政(四)第164章 明朝時期的石油化工業(二)第251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三)第24章 文工團、書社、股份制第132章 烽煙再起(四)第124章 班師第139章 絞肉機(二)第186章 改進工具(一)第167章 皮島海戰(二)第45章 葛沽鎮的新生活第91章 鄭芝豹的船隊(二)第125章 包衣翻身做主子第131章 烽煙再起(三)第127章 蚯蚓養雞鴨和逆天的蚯蚓田第122章 仗義多屠狗輩第207章 城鄉差距背後的陽謀第125章 包衣翻身做主子第20章 巡撫、東林黨、市舶司第282章 流民、天津夢、安置第61章 何塞船長的商品(一)第31章 土化肥第249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一)第18章 流民、安置、葛沽荒地第230 天津水師的“蛙跳”第214章 新寶船艦隊(一)第130章 烽煙再起(二)第153章 遷都之議(三)第129章 烽煙再起(一)第136章 送別第255章 九州失控,明軍助剿第190章 漕幫之亂(三)第33章 仙肥、女兵、農莊第282章 流民、天津夢、安置第221章 新式教育和輿論宣傳第118章 震動(二)第209章 班師、建設、豐收第270章 科技、經濟、內政(四)第84章 獨石口(二)第155章 簡單機械之滑輪組(一)第53章 政治經濟學第188章 漕幫之亂(一)第164章 明朝時期的石油化工業(二)第135章 佈局(二)第96章 葛沽炒房記(一)第128章 整軍備戰第31章 土化肥第22章 外商、合作、剪刀差第251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三)第243章 福利、戶口、尚武之風第83章 獨石口(一)第62章 何塞船長的商品(二)第164章 明朝時期的石油化工業(二)第61章 何塞船長的商品(一)第139章 絞肉機(二)第23章 鄭芝豹、招商局、公制單位第73章 民心沸騰第109章 爲鄉親們報仇(一)第94章 鄭芝豹的葛沽見聞(一)第221章 新式教育和輿論宣傳第125章 包衣翻身做主子第64章 對白奴們的工作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