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寶坻縣令的求援

酷暑。

距離滿清十萬大軍入塞,已經有一個多月時間。阿濟格大軍攻破昌平不久過後,久攻居庸關不下,便轉而攻略房山、順義等等縣城。

順義知縣上官藎與遊擊治國器,都指揮蘇時雨等拒守。城陷,知縣上官藎與遊擊治國器、都指揮蘇時雨皆死。

接着,阿濟格兵分數路,雖未像皇太極那般兩度兵臨北京城下,卻是橫掃京麓周圍諸州縣,其意自是以少量傷亡作爲代價,奪取大量的人口、財富。

而天津境內,各大州縣已經開始戒嚴。縣城的進出,受到嚴格的控制,以免遭到韃子奸細內應混入,造成城破悲劇。

而整個天津,近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皆有軍戶、民兵、皇家新軍巡邏戒備,一旦發現敵情,立即以烽火臺的狼煙或火光預警。

而富人、縉紳絕大多數,爲了安全起見,紛紛帶着家產躲入了天津城,或者是葛沽。

這個年代韃子,可不懂什麼人道主義。

往往是韃子兵鋒所向,諸多州縣,皆被屠戮一空。什麼後世的南京大屠殺,在這個年代簡直的小兒科。隨便屠一個縣,便是萬人大屠殺。也正是因爲,韃子的殘酷屠殺行爲。使得此時大明的地方,抵抗情緒很高,基本上官府簡單號召一句。無數的鄉民,便會義無反顧的,自籌兵力、糧食,幫助官府守衛州縣。

不過,這年頭的百姓,雖有抗爭意志,但是官府對於充分發動百姓,還是有着衆多的顧慮的。

也只有是一些地方的縉紳、望族之類的,聚集家丁,配合官府的軍事行動,纔會被嘉獎幾句。而普通的泥腿子們聚集起來抗韃,如果表現出了強悍的戰鬥能力,說不準就被官府誤以爲是“造反”。

比如,天津地區的寶坻縣令趙國鼎,就是一個非常傳統的官員,與地方鄉紳關係融洽。在他看來,只要地方的地主鄉紳們,肯出錢出力,也無需擔憂韃子能攻破縣城。

所以,韃子入寇之後,趙國鼎對於肖圖白的一些命令,比如,將寶坻縣的百姓撤到天津衛城,以及葛沽等等安全地區,有點陰奉陽違。

直到韃子一隻偏師攻破了昌平後,兵臨寶坻縣。

寶坻縣令趙國鼎,也是充滿自信,召集了數千名縉紳們組織起來的家丁,派到城外抗韃。結果,鄉紳的家丁們組成的烏合之衆,在城外遭遇韃子後,被殺的哭爹喊娘逃回城內。趙國鼎被圍在寶坻縣之後,才懊悔莫及。

葛沽,肖圖白設立的總督行轅中。

一名軍官彙報道:“總督大人,寶坻縣令趙國鼎求援,送信的使者,縣儒學訓導趙士秀已經在府外候着!”

儒學也是就明朝的官辦教育。

各大府縣,皆有明朝政府出資供養的儒學堂。府學,教授一人,訓導四人。州學,學正一人,訓導三人。縣學,教諭一人,訓導二人。

事實上,訓導只能算作是不入流的小吏。派一個訓導作爲使者,可見那縣令趙國鼎,不將肖圖白這個皇帝的寵臣放在眼裡。

原因自是“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心理作祟。趙國鼎在山西樂平人,鄉試第一,並在崇禎七年進士獲得進士,按照常理,只要做點成績,熬夠資歷,便能平步青雲。

而肖圖白,在此時的讀書人看來,不外是裝神弄鬼的神漢,如何能被這些讀書人正眼相看。

如果不是遇到危機時刻,估計趙國鼎也不會派人到天津求援。

肖圖白淡然道:“帶他進來!”

訓導趙士秀,年約五旬,是一名落地秀才。因爲,屢試不第逐漸爲了謀生着想,在縣學擔任了訓導之職。訓導之職,是朝廷沒有正式編制的不入流小吏,每年也只有縣裡面發三五石糧食,讓其維持溫飽生活。

平生趙士秀打交道最大的官員,不過是寶坻縣令。眼下遇到了天子的寵臣,國師爺肖圖白。

趙士秀也不見有讀書人的風骨,跪地道:“小人寶坻縣學訓導,奉命向總督彙報軍情,以及請求總督早日發兵援救寶坻!”

“寶坻現在狀況如何?”肖圖白問道。

趙士秀怔怔半晌道:“原本縣令大人,召集了縣中縉紳,出人出力!糾集5000團練,用以自保!在聽聞鄉紳彙報賊情,說史各莊遭遇韃子縱兵血洗後。縣令大人派了典史張六師率團練出兵與韃子出戰......不料,韃子兵馬雖不過數百人,卻人人悍勇可怖。5000團練迅速的被打的潰不成軍,退回了縣城!現在,只能據城而守!”

“韃子一共有多少人?”肖圖白沉聲問道。

“史各莊遭遇的大約有600多人。其他各村莊,也遇到韃子劫掠。估計有三四千韃子!不過,這裡面真韃子只佔據一小半,很多的是昌平那邊投降的漢奸!”趙士秀咬牙切齒道,“那些漢奸兵,也都剃了金錢鼠尾辮,雖然是天津口音,但是爲禍鄉里,比之正宗韃子也不遜色。”

肖圖白聽聞趙士秀講述軍情,並且與他之前獲悉的軍情印證。得出了一個比較確定的結論——攻打寶坻縣的韃子兵,大約有四五千人,僅僅是一隻偏師。

這隻偏師裡面,真正的滿洲八旗,只有一個牛錄,剩下的大約有1000多的蒙古人。其餘的,則是3000名的天津鎮投降叛變的漢奸兵馬。

這些漢奸兵馬,熟悉天津的地理、風俗。有他們帶路,韃子也非常容易的尋找,一些容易攻破的村寨,進行洗劫。

當然了,由於在攻克昌平不久,韃子已經分兵十多路,四處劫掠。每一路的韃子兵馬總數皆不是很多。

肖圖白斟酌不久,道:“寶坻的父老不用擔心,本官既已經臨危受命,擔任這天津總督,自然是要保一地平安!軍情緊急,本官現在便去召集兵馬,去解寶坻之危!”

趙士秀感激道:“謝總督大人恩情!”

趙士秀是天津當地人,比之寶坻縣令趙國鼎一個山西人,肯定是更擔心家鄉父老。

第38章 劉澤清詭異的“剿匪”第199章 漕、海之爭第265章 重農第4章 錦衣衛和東廠第132章 烽煙再起(四)第60章 棱堡(二)第100章 與虎謀皮(二)第37章 蜂窩煤的暴利(二)第269章 科技、經濟、內政(三)第107章 誓師——必勝的信念!第63章 何塞船長的商品(三)第18章 流民、安置、葛沽荒地第42章 追悼會、烈士、撫卹第195章 軍火傾銷、耽羅島半殖民地第178章 風俗第93章 葛沽的規矩(二)第269章 科技、經濟、內政(三)第76章 糧商(二)第148章 蚯蚓滿倉、家禽成羣第244章 互別苗頭的青年將領們第207章 城鄉差距背後的陽謀第91章 鄭芝豹的船隊(二)第178章 風俗第169章 皮島海戰(四)第100章 與虎謀皮(二)第113章 再戰鍾錢莊(一)第241章 問策(三)第207章 城鄉差距背後的陽謀第64章 對白奴們的工作安排第107章 誓師——必勝的信念!第154章 新任的天津巡撫第220章 爲了當官,讀書人可以背叛孔孟之道!第201章 香水第111章 鐵與血的碰撞第128章 整軍備戰第58章 變得更好,還是更壞?第179章 遊街第232章 經濟合作第166章 皮島海戰(一)第227章 老朋友何塞(一)第43章 新軍醫院第46章 聖旨第154章 新任的天津巡撫第234章 鐵軌路、崑崙奴第137章 探病第193章 防旱、防蝗第241章 問策(三)第69章 忽悠就是力量第111章 鐵與血的碰撞第83章 獨石口(一)第117章 震動(一)第164章 明朝時期的石油化工業(二)第94章 鄭芝豹的葛沽見聞(一)第108章 戰略藐視,戰術重視第2章 這場戲不能演砸了第121章 駐軍、徵地第160章 廉政風暴(二)第196章 鄭芝豹的生意第232章 經濟合作第110章 爲鄉親們報仇(二)第120章 震動(四)第218章 水師的戰略第41章 槍斃進行曲第194章 南北朝鮮第274章 幕府使者(三)第96章 葛沽炒房記(一)第282章 流民、天津夢、安置第35章 蜂窩煤和煤爐第252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四)第196章 鄭芝豹的生意第193章 防旱、防蝗第19章 建鎮、開荒、馬鈴薯第284章 天津巡撫的憂鬱第41章 槍斃進行曲第229章 四艘新艦第156章 簡單機械之滑輪組(二)第66章 傳教士(一)第14章 飛將、鵝毛、鉛筆第168章 皮島海戰(三)第155章 簡單機械之滑輪組(一)第228章 老朋友何塞(二)第109章 爲鄉親們報仇(一)第167章 皮島海戰(二)第60章 棱堡(二)第179章 遊街第61章 何塞船長的商品(一)第237章 工科學院第215章 新寶船艦隊(二)第154章 新任的天津巡撫第105章 華人髡爲夷,苟活不如死第214章 新寶船艦隊(一)第284章 天津巡撫的憂鬱第200章 體制、工業、渤海公司第193章 防旱、防蝗第46章 聖旨第28章 矛與盾:鳥銃和棉甲第222章 香水的暴利第18章 流民、安置、葛沽荒地第217章 美味的辣椒
第38章 劉澤清詭異的“剿匪”第199章 漕、海之爭第265章 重農第4章 錦衣衛和東廠第132章 烽煙再起(四)第60章 棱堡(二)第100章 與虎謀皮(二)第37章 蜂窩煤的暴利(二)第269章 科技、經濟、內政(三)第107章 誓師——必勝的信念!第63章 何塞船長的商品(三)第18章 流民、安置、葛沽荒地第42章 追悼會、烈士、撫卹第195章 軍火傾銷、耽羅島半殖民地第178章 風俗第93章 葛沽的規矩(二)第269章 科技、經濟、內政(三)第76章 糧商(二)第148章 蚯蚓滿倉、家禽成羣第244章 互別苗頭的青年將領們第207章 城鄉差距背後的陽謀第91章 鄭芝豹的船隊(二)第178章 風俗第169章 皮島海戰(四)第100章 與虎謀皮(二)第113章 再戰鍾錢莊(一)第241章 問策(三)第207章 城鄉差距背後的陽謀第64章 對白奴們的工作安排第107章 誓師——必勝的信念!第154章 新任的天津巡撫第220章 爲了當官,讀書人可以背叛孔孟之道!第201章 香水第111章 鐵與血的碰撞第128章 整軍備戰第58章 變得更好,還是更壞?第179章 遊街第232章 經濟合作第166章 皮島海戰(一)第227章 老朋友何塞(一)第43章 新軍醫院第46章 聖旨第154章 新任的天津巡撫第234章 鐵軌路、崑崙奴第137章 探病第193章 防旱、防蝗第241章 問策(三)第69章 忽悠就是力量第111章 鐵與血的碰撞第83章 獨石口(一)第117章 震動(一)第164章 明朝時期的石油化工業(二)第94章 鄭芝豹的葛沽見聞(一)第108章 戰略藐視,戰術重視第2章 這場戲不能演砸了第121章 駐軍、徵地第160章 廉政風暴(二)第196章 鄭芝豹的生意第232章 經濟合作第110章 爲鄉親們報仇(二)第120章 震動(四)第218章 水師的戰略第41章 槍斃進行曲第194章 南北朝鮮第274章 幕府使者(三)第96章 葛沽炒房記(一)第282章 流民、天津夢、安置第35章 蜂窩煤和煤爐第252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四)第196章 鄭芝豹的生意第193章 防旱、防蝗第19章 建鎮、開荒、馬鈴薯第284章 天津巡撫的憂鬱第41章 槍斃進行曲第229章 四艘新艦第156章 簡單機械之滑輪組(二)第66章 傳教士(一)第14章 飛將、鵝毛、鉛筆第168章 皮島海戰(三)第155章 簡單機械之滑輪組(一)第228章 老朋友何塞(二)第109章 爲鄉親們報仇(一)第167章 皮島海戰(二)第60章 棱堡(二)第179章 遊街第61章 何塞船長的商品(一)第237章 工科學院第215章 新寶船艦隊(二)第154章 新任的天津巡撫第105章 華人髡爲夷,苟活不如死第214章 新寶船艦隊(一)第284章 天津巡撫的憂鬱第200章 體制、工業、渤海公司第193章 防旱、防蝗第46章 聖旨第28章 矛與盾:鳥銃和棉甲第222章 香水的暴利第18章 流民、安置、葛沽荒地第217章 美味的辣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