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收容難民

從山東流竄到北方直隸的大約30萬流民,基本成不了氣候。因爲這批流民沒有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羅汝才之類的職業造反首領,也沒有統一的綱領。

而在聖旨逼迫天津巡撫賀世壽限期剿匪時,便是註定了30萬流民的覆滅已經進入了倒計時。因爲限期剿匪的壓力,天津巡撫賀世壽與天津總兵巢丕昌,迅速的組織三萬大軍進行快速的剿匪。

由於,天津巡撫衙門的財政,連天津鎮的正規軍的軍餉都時常拖欠,更別說養活突然涌來的流民了!

所以,賀世壽做出一個殘忍的決定:“流賊本性反覆,難以馴服。天津財政不足,更無銀養之,故應以剿、殺爲主!”與此同時,賀世壽鼓勵地主派出家丁、團練剿匪,殺死賊人,一具首級,官府給1兩銀子作爲賞金。

獲得了天津巡撫授意之後,天津總兵巢丕昌更是令士兵對流民大舉殺戮,就連主動投降,手無寸鐵的流民,也遭到野蠻屠殺。

而天津當地的地主們,在獲得了天津官府的鼓勵和許可下,對於這些“流賊”,也是毫不客氣的舉起了屠刀!

官府、豪門、地主已經聯合行動。

一時之間天津一帶自是殺的人頭滾滾!每天各村各寨,都看到官軍或者是地主家丁們,壓着大量俘虜的流民進行砍頭。

這批地主們,殺起流民來毫不手軟,但是歷次的滿清入關劫掠人口時,卻是一個個嚇的充當縮頭烏龜!

說這些北方的地主勢力,反動透頂也是毫不爲過!

肖圖白聽聞之後,心中充滿洶涌的怒意:“這就是我大明朝的官府和地主縉紳!當一個流民被迫流離失所,難以維持生計的時候,他們首先不考慮去賑濟、安置,反而舉起屠刀,大砍大殺,連手無寸鐵者都不肯放過!這簡直和那些賊軍、韃子們毫無兩樣!”

意識到這些山東來的流民的苦難,而肖圖白還沒有做好準備,現在就去和這些地主勢力翻臉算賬。所以,暫時而言,是以拯救更多無辜的流民爲主!

只要不是犯下了**婦女,殘殺百姓之類的罪行,普通的流民完全是可以拯救其性命,並逐漸通過在葛沽的勞動改造他們習慣。

肖圖白毅然讓皇家新軍傾巢而出,僅僅留下300名親兵連和文工團女兵留守營地。

皇家新軍的宣傳旗號也換成了——

“要活命,投新軍!”

“葛沽歡迎您!”

“來葛沽,人人需勞動,人人有吃穿!”

皇家新軍與其說是剿匪,不如說是收容難民。每天收容的難民數量超過3000人,各自簽署2年期的“奴隸契約”,合約期內屬於僅提供食宿,不提供工錢的“契約奴”,兩年期滿之後,契約奴將會成爲民戶。

很快“契約奴”的數量增長,人數一路上升至5萬人以上。

而安置這5萬人,葛沽鎮已經有了充分的經驗,總顧問衙門的雄厚經濟實力,採購了大量衣物、食物、建材。

當然了,安置這5萬人口,第一年之內需要投入150萬的安置預算。之後,這些人都穩定下來,並且逐步都能通過勞動創造效益時,葛沽鎮的財政方面的壓力會逐漸降低,甚至還能夠將原本的財政壓力變成創造經濟效益!

現在的葛沽各行各業發展的特別快,地方政府擁有蜂窩煤、煤爐、醫院等等賺錢利器,以及從葛沽鎮商人徵收到了店鋪租金、稅收等等收益。

而再過兩個月,葛沽播種的50萬畝農作物即將能夠收穫,到那時葛沽鎮政府的財政壓力,也將大爲緩解。

再加上,安置起來的大多數流民,皆是很快的被安排就業。很快的就業項目,比如爐廠、煤廠之類的,勞動力投入進去後,立馬就能夠創造一定的經濟效益,減輕了葛沽鎮地方政府的財政負擔。

葛沽鎮按照這些“契約奴”的工作技能和特長,將之編入不同的工農業生產的崗位。而將岸的“八大廠”計劃,因爲這些勞動力的加入,已經開始提前的進入了籌備階段。

八大廠計劃中,一共吸納了2萬多名勞動力,每次廠子規模都迅速的膨脹。

其中,作爲葛沽工業龍頭企業——天津煤炭公司更是一口氣吸納了5000多名工人。這些工人可不僅僅是挖煤和用鐵模子手工製作蜂窩煤那麼簡單了。

在肖圖白“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號召下,煤炭廠子更是會利用蜂窩煤的生產銷售創造的效益,進行生產工藝的改進。

雖然,此時的蜂窩煤的生產工具的簡陋,使得一名熟練的工匠,一天才能夠製作出五六百塊的蜂窩煤。

但是,天津煤業已經開始在研究機器制煤,一旦研發有了突破性進展,那麼很快的蜂窩煤的生產效率會驟增幾十倍、幾百倍!

在農業方面,葛沽有50萬畝田地,按照計劃,葛沽農業人口的上限是5000人足矣,再多的話,就是嚴重浪費勞動力資源了!

按照大明傳統的小農經濟模式,每個農民種植5畝地,50萬畝農田就要捆綁了10萬名勞動力,對勞動力本身,浪費是非常嚴重的。

而葛沽的農場經濟模式是1個農民照顧100畝以上的土地,這種模式下也許畝均產值低,不過人均的產值卻是非常高,非常節省勞動力資源。

當然了,還有一些“契約奴”中的讀書人,如果數學成績相當好,那麼往往會被安置到葛沽政府的行政部門,或者是各大企業的管理部門。等到這些擔任政企行政管理工作的“契約奴”將來轉成民戶之後,也可以繼續擔任行政管理工作。

不過,流民中的讀書人本身就很少,基本上20人中才有一名讀書人。而數學成績好的讀書人更是罕見。十個讀書人,有一個數學成績好就不錯了。

因此,5萬契約奴中,也只有200多名讀書人幸運的加入了葛沽行政系統。葛沽隸屬總顧問衙門,基本上這些人將來表現出優異的能力,也只能在總顧問衙門系統中升遷,倒是不懼大明傳統的體制來挖牆角!

“大人,除了老弱婦孺之外,還有大約3000名勞動力,很難找到安置的崗位了!”將岸頭疼說道。

人口太多,也使得勞動力的就業安排,產生了困難。

“這樣啊?”肖圖白思索片刻後道,“讓這些3000名剩餘的勞動力,去給葛沽鎮修建防禦體系吧,城牆還是有必要的!”

幾個月後,八旗兵十萬大軍南下,主力自然是兵臨北京城下。不過,八旗兵主力在北京城下進行圍城僅僅是幌子。實際上八旗兵主要是在直隸、山東各地搶劫人口、物資。

而天津是漕運、海運、鹽業生產的重鎮,光是堆積在天津各大碼頭倉庫中的糧食、貨物、鹽,總價值估計有千萬兩以上。

而葛沽的財富,雖然不如天津城那麼誘人,但是天津城有城牆、有大炮、有大軍把守。葛沽鎮聚集了5萬多人口,卻沒有城牆的保護,一旦滿清軍隊縱兵進入葛沽後果不堪設想

第9章 皇家新軍第191章 鎮壓第178章 風俗第39章 匪軍的竹槍陣第92章 葛沽的規矩(一)第89章 危險與機遇(三)第22章 外商、合作、剪刀差第161章 自由民第184章 兵器製造(一)第211章 大明首位銀行家第72章 豐收(三)第194章 南北朝鮮第228章 老朋友何塞(二)第61章 何塞船長的商品(一)第148章 蚯蚓滿倉、家禽成羣第125章 包衣翻身做主子第176章 買辦(二)第218章 水師的戰略第102章 與虎謀皮(四)第236章 《天工開物》和宋應星第181章 暗流(二)第104章 總督(二)第72章 豐收(三)第166章 皮島海戰(一)第101章 與虎謀皮(三)第198章 拍賣、管子思想第153章 遷都之議(三)第98章 情報第219章 整風第208章 人定勝天第143章 小蘿莉公主第225章 獨門壟斷帶來暴利第233章 菸草第98章 情報第39章 匪軍的竹槍陣第212章 皇上在南京第93章 葛沽的規矩(二)第93章 葛沽的規矩(二)第269章 科技、經濟、內政(三)第94章 鄭芝豹的葛沽見聞(一)第78章 創刊(二)第253章 願賭服輸第178章 風俗第263章 返航第206章 抗災滅蝗第211章 大明首位銀行家第242章 鄰居無好人啊第31章 土化肥第61章 何塞船長的商品(一)第176章 買辦(二)第192章 整頓漕幫第239章 問策(一)第141章 勝了(一)第153章 遷都之議(三)第229章 四艘新艦第84章 獨石口(二)第20章 巡撫、東林黨、市舶司第215章 新寶船艦隊(二)第40章 皇家新軍的三段射第203章 中朝江華島協議第137章 探病第108章 戰略藐視,戰術重視第146章 手持鋼刀九十九第160章 廉政風暴(二)第196章 鄭芝豹的生意第251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三)第273章 幕府使者(二)第173章 抗清援朝,保家衛國第69章 忽悠就是力量第276章 皇帝養成計劃(一)第161章 自由民第86章 獨石口(四)第75章 糧商(一)第188章 漕幫之亂(一)第266章 鑽牀、鋸牀第61章 何塞船長的商品(一)第231章 艦炮之威第132章 烽煙再起(四)第228章 老朋友何塞(二)第102章 與虎謀皮(四)第251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三)第192章 整頓漕幫第74章 搶修棱堡第39章 匪軍的竹槍陣第98章 情報第249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一)第87章 危險和機遇(一)第219章 整風第283章 醫院、防疫、顯微鏡第182章 暗流(三)第60章 棱堡(二)第174章 赤字第198章 拍賣、管子思想第46章 聖旨第38章 劉澤清詭異的“剿匪”第152章 遷都之議(二)第102章 與虎謀皮(四)第39章 匪軍的竹槍陣
第9章 皇家新軍第191章 鎮壓第178章 風俗第39章 匪軍的竹槍陣第92章 葛沽的規矩(一)第89章 危險與機遇(三)第22章 外商、合作、剪刀差第161章 自由民第184章 兵器製造(一)第211章 大明首位銀行家第72章 豐收(三)第194章 南北朝鮮第228章 老朋友何塞(二)第61章 何塞船長的商品(一)第148章 蚯蚓滿倉、家禽成羣第125章 包衣翻身做主子第176章 買辦(二)第218章 水師的戰略第102章 與虎謀皮(四)第236章 《天工開物》和宋應星第181章 暗流(二)第104章 總督(二)第72章 豐收(三)第166章 皮島海戰(一)第101章 與虎謀皮(三)第198章 拍賣、管子思想第153章 遷都之議(三)第98章 情報第219章 整風第208章 人定勝天第143章 小蘿莉公主第225章 獨門壟斷帶來暴利第233章 菸草第98章 情報第39章 匪軍的竹槍陣第212章 皇上在南京第93章 葛沽的規矩(二)第93章 葛沽的規矩(二)第269章 科技、經濟、內政(三)第94章 鄭芝豹的葛沽見聞(一)第78章 創刊(二)第253章 願賭服輸第178章 風俗第263章 返航第206章 抗災滅蝗第211章 大明首位銀行家第242章 鄰居無好人啊第31章 土化肥第61章 何塞船長的商品(一)第176章 買辦(二)第192章 整頓漕幫第239章 問策(一)第141章 勝了(一)第153章 遷都之議(三)第229章 四艘新艦第84章 獨石口(二)第20章 巡撫、東林黨、市舶司第215章 新寶船艦隊(二)第40章 皇家新軍的三段射第203章 中朝江華島協議第137章 探病第108章 戰略藐視,戰術重視第146章 手持鋼刀九十九第160章 廉政風暴(二)第196章 鄭芝豹的生意第251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三)第273章 幕府使者(二)第173章 抗清援朝,保家衛國第69章 忽悠就是力量第276章 皇帝養成計劃(一)第161章 自由民第86章 獨石口(四)第75章 糧商(一)第188章 漕幫之亂(一)第266章 鑽牀、鋸牀第61章 何塞船長的商品(一)第231章 艦炮之威第132章 烽煙再起(四)第228章 老朋友何塞(二)第102章 與虎謀皮(四)第251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三)第192章 整頓漕幫第74章 搶修棱堡第39章 匪軍的竹槍陣第98章 情報第249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一)第87章 危險和機遇(一)第219章 整風第283章 醫院、防疫、顯微鏡第182章 暗流(三)第60章 棱堡(二)第174章 赤字第198章 拍賣、管子思想第46章 聖旨第38章 劉澤清詭異的“剿匪”第152章 遷都之議(二)第102章 與虎謀皮(四)第39章 匪軍的竹槍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