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佈局(一)

“崇禎九年,七月二十三日,正黃旗貝勒揚古利率軍萬人,攻寶坻......”在寶坻縣戰火重燃的第二天,天津便已經收到了相關的塘報軍情。

所謂塘報,便是全國各地基層部隊,向上一層彙報軍情的系統。

大明朝是一個文官系統發達,非常注重政令通暢的朝代,政令通暢主要是指下層的政治軍事消息,能夠順利傳遞給上層。而上層發佈的政策,也能夠被全國各地的基層政府瞭解。

大明朝廷向基層政府宣傳輿論、政策的一套文書叫做“邸報”。而基層軍事機構向上一層政府傳遞的最新軍事情報的“塘報”。

“邸報”更類似於報紙,全國能有資格閱讀邸報的至少有幾十萬人。而“塘報”則是下級向上級彙報最新的軍事情報,沒有達到一定政治級別,是不能閱覽“塘報”的。

而肖圖白身爲天津總督,天津各地的塘報系統,也定期向他彙報軍事情報。除了塘報之外,錦衣衛的情報系統,也同樣會向肖圖白呈交軍情。

塘報系統在明,錦衣衛系統在暗。兩套**的情報系統彙報軍情,使得肖圖白瞭解的軍情,比之任何人要詳細。

與此同時,肖圖白並不只自己一個人的視野。崇禎皇帝每天朝政最新動態,也通過兩人獨有的靈魂通訊系統進行共享。

肖圖白與崇禎兩人,靈魂本身是同源。大腦的智力也是共享的。比如,肖圖白最初對於古代書寫、閱讀習慣不適應,但是隨着共享了崇禎皇帝的智力,使得肖圖白快速適應下來。並且,肖圖白也擁有了一手文言文寫作能力,以及一手不俗的毛筆書法能力。這些能力天賦,也多是從崇禎皇帝智力**享得來。

除此之外。肖圖白、崇禎兩人各自不同視野看待天下格局,經過同源的靈魂進行共享,彙總的見解、分析。往往比一個人看待事物,更爲客觀。

而且,肖圖白和崇禎兩人。靈魂的交流,並不受到時間、空間所侷限。兩者各自以向對方分享自己的視野,並且分享自己的智力。往往使得肖圖白在基層,崇禎皇帝在中央做出的成績,遠遠超過自己一個人智力決策的結果。

肖圖白準確是瞭解到,此時的皇帝分身已經下旨調遣了山東總兵劉澤清、山西總兵王忠、山西團練總兵猛如虎、保定總兵董用文、山永總兵祖大壽,關、寧、薊、密各總兵祖大樂、李重鎮、馬如龍,一共八名總兵派兵馳援。

與此同時,東南剿匪的盧象升部即將回援。預計到八月份,盧象升部能夠抵達北京。韃子必要退兵。否則的話,面對着大明全國精兵的圍剿,韃子的騷擾、掠奪,變成了在大明腹地決戰,肯定是一筆不划算的買賣。

也正是掐準韃子還剩下一個多月便會退兵。肖圖白並不擔憂天津淪陷、葛沽淪陷之類的問題。

關鍵的問題是,肖圖白並不想放任韃子掠奪十八萬人口,以及大量的牛羊、財貨,安然而返。歷史上,韃子撤退途中,到處掛出“大明各官免送”之類的牌子。這般的恥辱不能再讓它發生.......

葛沽軍營重地。

肖圖白召集了各位軍事長官,對衆人說道:“肖白浪在錢鍾莊,以3700兵力,拒揚古利一萬多大軍。雖然,肖白浪部暫未向我軍主力求援,不過咱們也必須關注戰局。一旦錢鍾莊告急,需要派出一部分兵力接應......”

裴慶元說道:“八旗滿萬不可敵,純屬放屁!肖白浪在錢鍾莊吸引敵人主力,而如果我軍調前有力援軍,未必不能殲滅揚古利部!”

肖圖白搖頭道:“全殲?這種大話,不要過早吹遲來!揚古利屬於滿清軍中,排的上號的名將,徹底殲滅他,我是不抱有希望。至多希望,在八旗撤軍之前,給予其製造更大的傷亡!”

皇家新軍擊敗了譚泰將近五千大軍,這裡面水分是很大的。畢竟,譚泰部其中剛剛招安的天津鎮漢奸兵佔據了多數,滿蒙軍隊只有1300多人。而且,滿蒙騎兵也是分爲三次,分別被肖圖白優勢兵力擊敗。

如果一開始,譚泰便沒有分兵,而是集中了所有兵力決戰,弄不好吃虧的便是皇家新軍。

現在嘛......

皇家新軍三戰三捷,利用譚泰部達到了高強度實戰對抗練兵的效果。皇家新軍和民兵的士氣,戰鬥能力,已經大幅度的提升。再遇到韃子,至少不會在士氣上遜色於對方。

皇家新軍的元老,第一營的營長張瑜也是同意道:“目前,我軍以鳥銃方陣作戰爲主,在野戰中無論是機動性,還是火力覆蓋能力,並不能對韃子的騎射佔據優勢。相反,韃子的騎射戰術,比我軍的排隊槍斃靈活。城池、壕溝、障礙物之類的,只有擁有防禦工事,我軍才能抵消與韃子之間的差距......”

張瑜原本是京營的騎兵部隊,身爲騎兵出身,他更知道如果單純以騎兵論,大明的士兵素質與韃子差距實在太遠了。

裴慶元有點不甘道:“那我軍主力什麼也不做?”

親兵連的將道子,笑着道:“我看韃子會撤軍,我軍當下應該是準備在敵軍撤軍途中,給予更有力的一擊!既能再次使我軍名聲大振,更重要的是,再次利用與韃子作戰,磨練我軍士兵的素質。”

肖圖白點頭笑道:“孺子可教也!我軍接下來的工作,應該有多個方面。第一,武裝天津的地方團練,鼓勵地方團練殺敵,積小勝爲大勝。讓天津變成韃子們的恐懼之地。第二,全軍做好迎戰準備。韃子如來葛沽,我們必須利用防禦工事,給他製造更大的傷亡。第三,如果韃子不來葛沽便撤軍,我軍也好做好準備在韃子撤軍途中,給他來個狠狠的一擊。第四。天津的水師要戰略性的利用起來,福建的鄭家已經與咱們站在同一立場了,鄭家已經派出了30艘大海船。2000多名鄭家水師......”

“鄭家的水師?”衆人紛紛一愣。

肖圖白解釋道:“韃子今年的入寇,是爲了明年攻略朝鮮、東江鎮。韃子要做的,咱們堅決要反對。不能讓韃子的戰略輕易得逞。在韃子撤軍之後,咱們便要佈局,加緊支援東江鎮......”

“朝鮮呢?”將道子輕聲問道。

肖圖白冷笑道:“自我大明東江鎮在旅順兵敗之後,朝鮮便因懼怕滿清,而不再對我大明東江鎮運糧,迫使我大明需要從江南地區調集糧草給東江鎮官兵......這不但耽擱了軍糧運輸的效率,更迫使我大明,每年在運輸上多增加二十萬兩的運費!韃子攻略朝鮮,想要讓我軍無償的拿自己的錢糧、人命無援助他,已經不可能了!”

“若是韃子徹底征服了朝鮮......”衆人微微憂道。

朝鮮作爲大明數百年最爲親密的藩屬國。享受了大量明朝的科技、技術上的扶助。比如,朝鮮的紡織業、造紙業,基本上都是從大明照搬照學的。而這兩百多年,也是朝鮮經濟、生產力發展最快的時間段。

此時的朝鮮國經濟生產實力,大約相當於明朝一個布政司的經濟實力。而放眼17世紀的全球。朝鮮的經濟水平大約相當於此時剛剛起步的英國、法國之類的歐洲國家。

如果滿清徹底征服朝鮮,以滿蒙的軍力,加上朝鮮的錢糧。那麼滿清對大明的軍事威脅能力,將會大幅度的增強。

肖圖白沉吟說道:“對於朝鮮,也不會一點也不管不問!朝鮮遇到滿清的進攻,總需要各類的武器吧。我們可以賣給朝鮮武器嘛?各類的刀槍、火銃、火炮,皆可以賣給朝鮮,但是一概不會賒欠!朝鮮沒有錢,可以用島嶼抵賬。也可以用人口抵賬。我看,一個濟州島賣給咱,可以給他上萬把火銃,以及能裝備十萬人的冷兵器。朝鮮的人口,一個人口換一把火銃,這筆生意,我還是願意做的!”

“國師爺,這對朝鮮是不是刻薄了點?畢竟,朝鮮國可是與大明聯姻兩百多年.....”衆人皆是有點疑慮。

肖圖白冷笑道:“不外乎朝鮮單方面送王室女子給皇家,大明皇家可曾嫁公主給朝鮮?而大明皇帝,那個是朝鮮族妃子所生?”

大明對朝鮮是大方慣了,比如朝鮮每次朝貢,往往也是打廣告性質的。送給大明皇家艾的高麗蔘、高麗紙、漆器之類的貢品是少數,大多數皆是藉着貢品的名義,在市場上大肆銷售。

還別說,大明的士大夫們,非常喜歡朝鮮朝貢使團所攜帶的高麗蔘、供紙、漆器之類的產品。這類產品,大明本身不稀奇,但是朝鮮人藉着貢品作爲廣告,往往能賣出一個天價。

大明對朝鮮最大方的一次,莫過於抗倭援朝戰爭!

萬曆爺當年在朝鮮遇到日本豐臣秀吉二十萬大軍入侵後,不但派遣了四萬大明精銳部隊入朝支援,前後八年戰爭,耗費了數千萬兩餉銀。而且,運到朝鮮的各類軍器,價值至少超過三四百萬兩銀子,但是戰後皆是免費送給朝鮮了。

這種慷慨,肖圖白是堅決反對的!

朝鮮遇到外地入侵,可以自救嘛,自救需要兵器,皇家新軍可以賣給朝鮮人。

皇家新軍已經用戰績,給崇禎8型鳥銃打了活廣告,不愁這些軍器不好賣。而皇家新軍在訓練中淘汰下來的報廢鳥銃至少有三萬把,這類報廢鳥銃,其實還可以繼續射擊數百發子彈的。只不過,已經接近使用壽命的極限,炸膛概率偏高,皇家新軍纔將之廢棄不用。

肖圖白也想好了售價——30兩銀子一把,朝鮮人愛買不買!

第219章 整風第187章 改進工具(二)第237章 工科學院第211章 大明首位銀行家第249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一)第154章 新任的天津巡撫第270章 科技、經濟、內政(四)第71章 豐收(二)第208章 人定勝天第5章 總顧問衙門、莊田拍賣第231章 艦炮之威第99章 與虎謀皮(一)第194章 南北朝鮮第276章 皇帝養成計劃(一)第247章 禁教和潛流第32章 打鐵還要自身硬第12章 階段性訓練成果第212章 皇上在南京第211章 大明首位銀行家第211章 大明首位銀行家第194章 南北朝鮮第166章 皮島海戰(一)第109章 爲鄉親們報仇(一)第81章 虜變(三)第131章 烽煙再起(三)第275章 軍火訂單第210章 擴軍、銀行第111章 鐵與血的碰撞第81章 虜變(三)第163章 明朝時期的石油化工業(一)第94章 鄭芝豹的葛沽見聞(一)第230 天津水師的“蛙跳”第21章 漁政、造船、海權第270章 科技、經濟、內政(四)第163章 明朝時期的石油化工業(一)第85章 獨石口(三)第80章 虜變(二)第11章 射擊訓練第223章 皇城島海戰第24章 文工團、書社、股份制第155章 簡單機械之滑輪組(一)第135章 佈局(二)第204章 耽羅島殖民經營(一)第168章 皮島海戰(三)第82章 不怕對手神,就怕隊友豬第235章 全民教育,新聞時代第146章 手持鋼刀九十九第144章 虜退(一)第104章 總督(二)第200章 體制、工業、渤海公司第25章 女兵們的加入第211章 大明首位銀行家第89章 危險與機遇(三)第60章 棱堡(二)第71章 豐收(二)第234章 鐵軌路、崑崙奴第95章 鄭芝豹的葛沽見聞(二)第232章 經濟合作第172章 朝鮮佈局(三)第79章 虜變(一)第75章 糧商(一)第284章 天津巡撫的憂鬱第153章 遷都之議(三)第194章 南北朝鮮第277章 皇帝養成計劃(二)第266章 鑽牀、鋸牀第206章 抗災滅蝗第208章 人定勝天第137章 探病第28章 矛與盾:鳥銃和棉甲第48章 銀荒第259章 江南和天津的商戰(二)第230 天津水師的“蛙跳”第36章 蜂窩煤的暴利(一)第221章 新式教育和輿論宣傳第58章 變得更好,還是更壞?第118章 震動(二)第150章 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第199章 漕、海之爭第121章 駐軍、徵地第174章 赤字第81章 虜變(三)第215章 新寶船艦隊(二)第14章 飛將、鵝毛、鉛筆第61章 何塞船長的商品(一)第205章 耽羅島殖民經營(二)第26章 拜年第252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四)第274章 幕府使者(三)第17章 軍營、搬家、書第208章 人定勝天第155章 簡單機械之滑輪組(一)第88章 危險與機遇(二)第125章 包衣翻身做主子第70章 豐收(一)第83章 獨石口(一)第60章 棱堡(二)第248章 官逼民反,九州暴亂第210章 擴軍、銀行
第219章 整風第187章 改進工具(二)第237章 工科學院第211章 大明首位銀行家第249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一)第154章 新任的天津巡撫第270章 科技、經濟、內政(四)第71章 豐收(二)第208章 人定勝天第5章 總顧問衙門、莊田拍賣第231章 艦炮之威第99章 與虎謀皮(一)第194章 南北朝鮮第276章 皇帝養成計劃(一)第247章 禁教和潛流第32章 打鐵還要自身硬第12章 階段性訓練成果第212章 皇上在南京第211章 大明首位銀行家第211章 大明首位銀行家第194章 南北朝鮮第166章 皮島海戰(一)第109章 爲鄉親們報仇(一)第81章 虜變(三)第131章 烽煙再起(三)第275章 軍火訂單第210章 擴軍、銀行第111章 鐵與血的碰撞第81章 虜變(三)第163章 明朝時期的石油化工業(一)第94章 鄭芝豹的葛沽見聞(一)第230 天津水師的“蛙跳”第21章 漁政、造船、海權第270章 科技、經濟、內政(四)第163章 明朝時期的石油化工業(一)第85章 獨石口(三)第80章 虜變(二)第11章 射擊訓練第223章 皇城島海戰第24章 文工團、書社、股份制第155章 簡單機械之滑輪組(一)第135章 佈局(二)第204章 耽羅島殖民經營(一)第168章 皮島海戰(三)第82章 不怕對手神,就怕隊友豬第235章 全民教育,新聞時代第146章 手持鋼刀九十九第144章 虜退(一)第104章 總督(二)第200章 體制、工業、渤海公司第25章 女兵們的加入第211章 大明首位銀行家第89章 危險與機遇(三)第60章 棱堡(二)第71章 豐收(二)第234章 鐵軌路、崑崙奴第95章 鄭芝豹的葛沽見聞(二)第232章 經濟合作第172章 朝鮮佈局(三)第79章 虜變(一)第75章 糧商(一)第284章 天津巡撫的憂鬱第153章 遷都之議(三)第194章 南北朝鮮第277章 皇帝養成計劃(二)第266章 鑽牀、鋸牀第206章 抗災滅蝗第208章 人定勝天第137章 探病第28章 矛與盾:鳥銃和棉甲第48章 銀荒第259章 江南和天津的商戰(二)第230 天津水師的“蛙跳”第36章 蜂窩煤的暴利(一)第221章 新式教育和輿論宣傳第58章 變得更好,還是更壞?第118章 震動(二)第150章 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第199章 漕、海之爭第121章 駐軍、徵地第174章 赤字第81章 虜變(三)第215章 新寶船艦隊(二)第14章 飛將、鵝毛、鉛筆第61章 何塞船長的商品(一)第205章 耽羅島殖民經營(二)第26章 拜年第252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四)第274章 幕府使者(三)第17章 軍營、搬家、書第208章 人定勝天第155章 簡單機械之滑輪組(一)第88章 危險與機遇(二)第125章 包衣翻身做主子第70章 豐收(一)第83章 獨石口(一)第60章 棱堡(二)第248章 官逼民反,九州暴亂第210章 擴軍、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