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玻璃產業

聯合國際工業有限公司,在葛沽是一個比較惹眼企業。並不是因爲這個公司創造驚人的效益,而是因爲這個公司的員工,大多數都是歐洲的白奴。

哪怕是後世,一些小城市中出現了老外,也會惹起行人側目。更何況明朝,一羣白人被僱傭做奴工,更是象黑夜裡的螢火蟲一樣,亮的星明,亮的耀目。

聯合國際工業公司,長久以來皆是城市居民的焦點話題,而歐羅巴相關的話題,也隨之進入葛沽的市井中。雖然,街頭巷尾的傳言中的歐陸未必是真實的,但是至少逐漸令大明的百姓,對海外事物產生了興趣。

歐羅巴人大量的破產,被販賣到天津當奴工。

這除了何塞這種無良商人的運作之外,更重要的是歐洲的戰亂環境,造成了大量的手工業者破產。

此時的歐洲,正處於三十年戰爭時期。

1618年-1648年之間,歐洲多個軍事集團。以宗教意識形態劃分陣營,展開一場歷史罕見的歐洲大戰。這場歐洲大戰中,德意志新教諸侯和丹麥、瑞典、法國爲一方,並得到荷蘭、英國、俄國的支持;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德意志天主教諸侯和西班牙爲另一方,並得到教皇和波蘭的支持。而整個三十年戰爭,歐洲人死亡了1000萬人,相當於歐洲人口的五分之一,死傷最慘烈的德意志人,更是損失了30%的人口.....

因爲三十年戰爭也同樣造成歐羅巴大陸民生蕭條。致使破產的歐洲手工業者多不勝數。也正是因此葡萄牙商人何塞,能夠從歐洲源源不斷的獲得有手藝的白奴。

此時,聯合國際工業公司,大多數項目皆是比較謹慎的。不會因爲白奴自稱有手藝,便盲目上馬項目。

聯合國際公司公司成立新的生產項目的步驟是——白奴們先證明自己的技術、手藝,之後投入資金讓他們成立項目小組,給公司創造效益。而創造的效益越高。公司對他們的獎勵也越高。

初期的獎勵,主要體現在白奴用創造的經濟效益給自己贖身,每創造30兩銀子的經濟效益。可以給自己贖身一年。

白奴們的賣身契約多是在十年至三十年之間,也就是意味着,一名白奴需要給公司創造300兩至900兩的白銀。便可以提前獲得自由。

而獲得自由的白奴,既可以繼續受到公司聘用,也大可選擇離開。當然,哪怕重獲自由,願意離開的白奴恐怕很少。因爲,有先進手藝的工匠繼續接受公司僱傭,一年賺幾十兩銀子,甚至幾百兩銀子不是夢想。而大明的物質生活水平,也並非歐洲能比,還有此時的海上交通的危險、不便。更會留住絕大多數的人才。

至於沒有手藝的白奴,也只能作爲最低等的奴隸使用了。當然,沒有手藝的白奴,公司卻是交給那些有手藝的白奴去剝削、壓榨。

讓歐洲人去殘酷剝削歐洲人,而公司的華人高層則露出和藹可親的一面。會讓這些底層白奴受寵若驚,穩住他們的情緒,增加勞動效率。

而底層白奴受到的壓榨過度,則往往選擇向華人高層告密。這樣一來,公司的華人高層,就多了敲打有技術白奴的理由。

以夷制夷、平衡之道。這是公司駕馭白奴的兩**寶。

“看,我製作出了無色透明的水晶玻璃!”荷蘭玻璃工匠鄧肯驕傲的展示自己的成果——水晶玻璃。

玻璃本身並不是高科技產品,但是無色透明的“水晶玻璃”,在17世紀卻是高科技產品。哪怕是歐洲,能夠生產水晶玻璃的只有——威利斯人、波西米亞人!

公元前3700年,古代及人已經開始燒紙玻璃,而公元前200年古巴比倫人發明了玻璃吹管制玻璃,後來玻璃的技藝逐漸傳到了歐洲。在古羅馬時期,歐洲的一些貴族,已經開始使用玻璃器皿,並且已經制造了玻璃窗戶。

而在歐洲的文藝復興時期,威利斯人繼承了古羅馬時期的玻璃製造技藝,成爲了歐洲玻璃產業的霸主。

16世紀歐洲旅行家的筆記中寫道:“玻璃匠人制造形形色色的器具:杯子、香水瓶、水罐、圓形瓶子、盤子、鏡子、動物、樹木、船隻,產品精妙絕倫,品種不勝枚舉。在威利斯,尤其是集中了世界上最著名玻璃作坊的穆拉諾玻璃市場上,我看到的皆是這番景象。”

不過,文藝復興時代,威利斯的玻璃製造技術,迅速向整個歐洲擴散。但是,威利斯的工匠掌握最尖端的玻璃工藝,玻璃技術的創新,也是威利斯工匠們們在推動。其中15世紀,威利斯工匠研究出了無色透明的“水晶玻璃”,更具備劃時代意義。

無色透明的“水晶玻璃”發明成功後,使得放大鏡、眼鏡等等鏡片變的廉價,與此同時化學家也紛紛採用無色透明的玻璃器皿,進一步促進了化學研究的發展。

而後來,波西米亞人的玻璃產業開始崛起,甚至比威利斯人的玻璃質量更加。因爲,波西米亞人擁有兩項得天獨厚的資源——優質的石英砂礦帶、豐富的橡木樹資源。波西米亞人以燃燒橡木來熔鍊石英砂,又從橡木灰燼中提取優質的碳酸鉀,溶於玻璃溶液中,從而獲得無色透明的水晶玻璃。波西米亞生產的無色透明玻璃也被稱爲“森林玻璃”,在此時幾乎成爲了高品質的水晶玻璃別稱。

肖圖白一直在謀劃各類新興產業,玻璃製造業,尤其是無色透明的玻璃,帶來的龐大的光學鏡片市場——望遠鏡、放大鏡、眼鏡等等,任何一項產業做大,皆是能夠讓大明受到巨大利益。

而且,無色透明的玻璃器皿,也是化學研究不可缺乏的。化學研究、生產方面,對於玻璃器皿的需求,也將會的無比龐大。獲悉了白奴鄧肯居然製造出了無色透明的水晶玻璃,肖圖白不由顯得吃驚,並且放下了手頭各種工作,來到聯合國際工業公司,進行考察鄧肯的進度。

不過,當肖圖白趕到時候,卻見到一坨......

半透明的物體,朦朦朧朧的.......毛玻璃?

“這就是你說的無色透明玻璃?”肖圖白不僅有點失望。

鄧肯尷尬說道:“有一點點透明,不是嗎?”

肖圖白強調道:“我需要的是完全透明的‘水晶玻璃’!就像從歐洲進口的那些水晶玻璃一樣,完全透明!”

鄧肯解釋道:“完全精細的無色透明玻璃,被該死的威利斯人和波西米亞人進行了技術壟斷。雖然,我是一名玻璃匠人,不過更多是以加工玻璃鏡片爲主,而不是製造水晶玻璃。”

“玻璃鏡片?望遠鏡?還是放大鏡?”肖圖白問道。

鄧肯道:“眼鏡!包括,近視眼鏡和老花眼鏡,而且我掌握了荷蘭最新的驗光配鏡技術,能更好的配製出適合用戶的鏡片!”

驗光配鏡技術,也是近代眼鏡技術的關鍵技術之一。中國明清時代,出現了眼鏡。但是,在鴉片戰爭之前,驗光配鏡的技術卻比較落後。而到鴉片戰爭之後,歐洲的驗光配鏡技術,纔在中國流傳開來。總體而言,不掌握先進的驗光技術,眼鏡製造業也是屬於瘸腿的行業。

肖圖白思考半晌後,道:“好吧!我會給你一些水晶玻璃,讓你再次證明自己的能力。對了,玻璃配方,你也同樣掌握了不少吧?”

鄧肯連連點頭道:“每一名玻璃匠人,或多或少的都掌握了一些玻璃配方。大致上,我們的配方差不多。更關鍵的細節差異,這纔是關鍵性的技術!”

肖圖白說道:“不透明的玻璃,也有不透明玻璃的用途。普通的玻璃器具,比如玻璃碗、玻璃瓶子,你可以試着製作一些......用玻璃項目的盈利,去養活玻璃項目的技術研究,纔是關鍵!從今天起,玻璃項目由你擔任負責人,項目的啓動資金1000兩銀子,你能夠做到什麼地步,看你的造化了!”

嚴格來說,中國古代也有玻璃技術,但是與歐洲的玻璃技術差異較大,完全是兩個不同的發展體系。

歐洲人制作的玻璃皆是“鈉鈣玻璃”,中國古代的琉璃屬於“鉛鋇玻璃”。鉛鋇玻璃的產生,源於冶煉青銅器,春秋戰國和漢朝的古墓中,經常見到“鉛鋇玻璃”的器皿,由此可見中國生產玻璃,也有兩三千年的歷史。

“鉛鋇玻璃”製造的工藝品色彩斑斕,更爲精美絕倫,缺點是質脆且不耐高溫,沒有多少發展潛力。清朝時期的鼻菸壺,也許傳統玻璃的用途之一。但是在科學試驗、工業、軍事等等領域,更有價值的卻是歐洲的“鈉鈣玻璃”。

在後世,玻璃產業也是以“鈉鈣玻璃”唱主角,而其他的玻璃體系,皆是沒有什麼發展潛力。

肖圖白心中想道:“一方面讓鄧肯多燒玻璃,多做實驗。另一方面,下回何塞來了,讓他挖一些威利斯、波西米亞的玻璃工匠.......”

第234章 鐵軌路、崑崙奴第30章 談判和規範第129章 烽煙再起(一)第98章 情報第271章 銀幣風暴第94章 鄭芝豹的葛沽見聞(一)第248章 官逼民反,九州暴亂第233章 菸草第241章 問策(三)第69章 忽悠就是力量第73章 民心沸騰第153章 遷都之議(三)第173章 抗清援朝,保家衛國第158章 部門改組(二)第150章 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第48章 銀荒第263章 返航第75章 糧商(一)第200章 體制、工業、渤海公司第187章 改進工具(二)第93章 葛沽的規矩(二)第12章 階段性訓練成果第273章 幕府使者(二)第243章 福利、戶口、尚武之風第105章 華人髡爲夷,苟活不如死第79章 虜變(一)第97章 葛沽炒房記(二)第283章 醫院、防疫、顯微鏡第132章 烽煙再起(四)第279章 權貴田弘遇和名士錢謙益(一)第132章 烽煙再起(四)第84章 獨石口(二)第60章 棱堡(二)第77章 創刊(一)第221章 新式教育和輿論宣傳第220章 爲了當官,讀書人可以背叛孔孟之道!第141章 勝了(一)第160章 廉政風暴(二)第151章 遷都之議(一)第257章 經濟發展爲先第150章 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第123章 葛沽大興第211章 大明首位銀行家第29章 店鋪、出租、青樓第77章 創刊(一)第258章 江南和天津的商戰(一)第224章 高爐鍊鐵、坩堝鍊鋼第131章 烽煙再起(三)第159章 廉政風暴(一)第124章 班師第149章 玻璃產業第273章 幕府使者(二)第284章 天津巡撫的憂鬱第32章 打鐵還要自身硬第79章 虜變(一)第9章 皇家新軍第202章 皇帝南下第228章 老朋友何塞(二)第235章 全民教育,新聞時代第284章 天津巡撫的憂鬱第192章 整頓漕幫第154章 新任的天津巡撫第218章 水師的戰略第276章 皇帝養成計劃(一)第108章 戰略藐視,戰術重視第91章 鄭芝豹的船隊(二)第281章 轟動的造勢,更瘋狂的暴利第133章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第158章 部門改組(二)第91章 鄭芝豹的船隊(二)第249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一)第119章 震動(三)第248章 官逼民反,九州暴亂第204章 耽羅島殖民經營(一)第248章 官逼民反,九州暴亂第190章 漕幫之亂(三)第96章 葛沽炒房記(一)第64章 對白奴們的工作安排第274章 幕府使者(三)第157章 部門改組(一)第55章 黨報(二)第118章 震動(二)第270章 科技、經濟、內政(四)第232章 經濟合作第140章 絞肉機(三)第47章 收容難民第234章 鐵軌路、崑崙奴第174章 赤字第135章 佈局(二)第201章 香水第75章 糧商(一)第249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一)第128章 整軍備戰第98章 情報第262章 不做死就不會死(二)第161章 自由民第88章 危險與機遇(二)第92章 葛沽的規矩(一)第1章 穿越明末,皇帝分身
第234章 鐵軌路、崑崙奴第30章 談判和規範第129章 烽煙再起(一)第98章 情報第271章 銀幣風暴第94章 鄭芝豹的葛沽見聞(一)第248章 官逼民反,九州暴亂第233章 菸草第241章 問策(三)第69章 忽悠就是力量第73章 民心沸騰第153章 遷都之議(三)第173章 抗清援朝,保家衛國第158章 部門改組(二)第150章 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第48章 銀荒第263章 返航第75章 糧商(一)第200章 體制、工業、渤海公司第187章 改進工具(二)第93章 葛沽的規矩(二)第12章 階段性訓練成果第273章 幕府使者(二)第243章 福利、戶口、尚武之風第105章 華人髡爲夷,苟活不如死第79章 虜變(一)第97章 葛沽炒房記(二)第283章 醫院、防疫、顯微鏡第132章 烽煙再起(四)第279章 權貴田弘遇和名士錢謙益(一)第132章 烽煙再起(四)第84章 獨石口(二)第60章 棱堡(二)第77章 創刊(一)第221章 新式教育和輿論宣傳第220章 爲了當官,讀書人可以背叛孔孟之道!第141章 勝了(一)第160章 廉政風暴(二)第151章 遷都之議(一)第257章 經濟發展爲先第150章 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第123章 葛沽大興第211章 大明首位銀行家第29章 店鋪、出租、青樓第77章 創刊(一)第258章 江南和天津的商戰(一)第224章 高爐鍊鐵、坩堝鍊鋼第131章 烽煙再起(三)第159章 廉政風暴(一)第124章 班師第149章 玻璃產業第273章 幕府使者(二)第284章 天津巡撫的憂鬱第32章 打鐵還要自身硬第79章 虜變(一)第9章 皇家新軍第202章 皇帝南下第228章 老朋友何塞(二)第235章 全民教育,新聞時代第284章 天津巡撫的憂鬱第192章 整頓漕幫第154章 新任的天津巡撫第218章 水師的戰略第276章 皇帝養成計劃(一)第108章 戰略藐視,戰術重視第91章 鄭芝豹的船隊(二)第281章 轟動的造勢,更瘋狂的暴利第133章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第158章 部門改組(二)第91章 鄭芝豹的船隊(二)第249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一)第119章 震動(三)第248章 官逼民反,九州暴亂第204章 耽羅島殖民經營(一)第248章 官逼民反,九州暴亂第190章 漕幫之亂(三)第96章 葛沽炒房記(一)第64章 對白奴們的工作安排第274章 幕府使者(三)第157章 部門改組(一)第55章 黨報(二)第118章 震動(二)第270章 科技、經濟、內政(四)第232章 經濟合作第140章 絞肉機(三)第47章 收容難民第234章 鐵軌路、崑崙奴第174章 赤字第135章 佈局(二)第201章 香水第75章 糧商(一)第249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一)第128章 整軍備戰第98章 情報第262章 不做死就不會死(二)第161章 自由民第88章 危險與機遇(二)第92章 葛沽的規矩(一)第1章 穿越明末,皇帝分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