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海洋島陰雲

經過三天航行,由馬福塔與沈志祥分任正副二將的清朝滿漢兵馬,乘坐原東江鎮的六十二艘船隻,在清晨時分,順利地到達了海洋島。

船隊快到海洋島時,主將馬福塔手持千里鏡,一臉貪婪之色地向海洋島眺望。

他看到,這海洋島上,沿海之處,已開闢了片片格子狀的鹽田,而島內平整之地上,則已多開闢了農田,上面種滿了正在灌漿的冬小麥,目光所及之處,皆是青青一片。

在海洋島那陡峭的最高峰,石巖山峰頂上,已建成一座外表呈灰色的方形城堡,依稀可見有軍兵在城牆上往復巡邏,這裡應是李嘯軍的主堡和兵營所在地了。

而最爲顯眼,亦最吸引目光的,便是在海洋島太平灣的一側,李嘯軍在這裡建了一座巨大的船廠,在寬闊平整的船塢上,正有大批工人,正在組裝幾艘龍骨已然成型的艦船。

“操!李嘯這廝,將這原本荒僻壤的海洋島,倒是建設得不錯嘛。”主將馬福塔放下千里鏡,心中滿是嫉羨。

“哼,狗入的李嘯,等老子上了島,卻要殺你個措手不及!讓你辛苦建成的島嶼,成爲我大清口中的一塊肥肉。”馬福塔一臉獰笑地心下發狠。

原本以爲這將是一場完美偷襲的馬福塔沒想到,他的船隊離海洋島約有四五里之時,那島上,便是淒厲的海螺號聲大起,原本在船廠、鹽田、田地中忙碌的工人與農夫,紛紛扔了手中的工具,然後掉頭向石巖山上的城堡狂奔逃去。

“操,還是讓明人給發現了!”馬福塔從千里鏡,看到海洋島海岸上一處高高崗樓上,那些不停猛吹海螺揮動旗幟的哨兵,心下十分惱火。

不過,他在心中,卻感覺十分奇怪。

現在他所乘的,是明朝東江鎮的船隻,打的也是明軍的旗號,按說,這些李嘯部軍兵應該毫無防備纔是,怎麼他們一見到自已的船隊到來,就知道要趕緊逃跑呢?

滿心疑慮的馬福塔,隨即喚來副將沈志祥來詢問。

“馬福塔主子,想必是因爲,我東江鎮每次派出船隊往海洋島送貨時,均未有這般大規模,那守島主將,忽見有這般大船隊過來,必然心疑,方令全體軍民,撤往山頂城堡吧。”

沈志祥想了想,把這個他認爲最合適的理由,向馬福塔稟報。

勁厲的海風,將沈志祥腦後新結的小辮,吹得一擺一晃,配上他諂笑的表情,有如一名小丑。

馬福塔鄙夷地瞥了他了一眼,然後長嘆一聲,恨恨道:“他孃的,這個守島的主將,真是個比狐狸還要多疑的傢伙,李嘯選用此人,便還是頗有眼光的嘛。”

沈志祥趕緊在一旁插問了一句:“主子,那李嘯軍既已發現我軍蹤跡,避聚堡內,那我軍下一步,該做什麼打算?”

馬福塔臉現猙獰之色,他咬牙道:“哼,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既然他們龜縮入城堡之內,我軍直攻上島去,把這海洋島,徹底地燒殺搶掠一遍!”

“得令!”

不多時,清軍在太平灣內拋錨停船,然後紛紛下得船來,開始了殘酷的擄掠燒殺行動。

李嘯的船廠,被清軍放火燒成一片白地,那幾艘正在修造的船隻,也被一把火燒成了灰燼。另外,全部的鹽田,磚廠、水泥廠之類,皆被清軍徹底搗毀,只剩廢墟一片。而田地中正在灌漿的未成熟冬小麥,皆被清軍一把火燒光,原本青綠滿目一片生機的田野,頓是焦八烏黑死氣沉沉,處處濃煙滾滾,空氣中滿是刺鼻的焦糊味。

此時,率衆據守在石巖山峰頂上,那陡峭險峻的鎮海堡上的守島主將靳統武,以及一衆軍民百姓,看到清軍對自已辛苦勞動纔有的這般成果,卻如此毫無人性的徹底破壞,每個人心頭,無不是怒火熊熊。

見到自已辛苦建成的船廠,和那幾艘快要組裝完畢的船隻,都被清軍徹底搗毀,燒成一片廢墟,海洋島造船廠廠長林大壯,以及一衆船廠工人,無不痛惜得眼淚汪汪。

而農夫們在看到自已再過上個把月就可收成的冬小麥,就這樣被一火燒光,不少人都開始失聲痛哭。

“操他娘!狗入的韃子,竟敢假扮明軍來我海洋島燒殺搶掠,老子遲早要你們血債血償!”靳統武咬牙切齒地發狠道。

一衆清軍將海洋島破壞殆盡後,馬福塔等人,臉上卻沒有多少喜色。

因爲,雖然已將全島糟蹋了個遍,但收穫卻是甚少。

馬福塔恨恨地想到,島上的金銀財寶之類,定是全部藏在了那石巖山頂上的城堡上,看來,不把城堡奪了下來,不把守島的李嘯部衆全部消滅,自已這趟興師動衆的前來,可真是沒甚收穫了。

在把海洋島上全部建築掃掠完畢後,馬福塔沈志祥二人,率軍來到石巖山腳下。

當他們看到那明軍建於石巖山頂的鎮海堡,竟是如此險峻難登,不由得皆倒吸了口涼氣。

原來,這石巖山,竟是一座極爲陡峭的青石山脈,巖壁陡如刀切,只有一條盤腸上道直上山頂,山頂已削成平地,上建一座周長2裡的險峻城堡。

馬福塔注意到,在羊腸小道的近山頂處,有一道長達近十米的天然裂縫,上有一座吊橋與建於山頂的鎮海堡相連,現在堡中的明軍,已將吊橋收起,自已想從小道直攻而入的話,卻是絕無可能了。

馬福塔在心內喀蹬了一下,他知道,明軍據守着如此險峻的城堡,自已想要一舉攻克的話,卻是根本辦不到。

馬福塔決定,首先對這些守島軍民進行勸降。

如能讓這幫傢伙自動投降,免卻一場刀兵廝殺和艱難的攻城戰,當是最好之結果。

馬福塔與沈志祥稍一商議,便決定,由沈志祥與一名喊慣了投降話語的漢人通事一起,帶上一衆護衛,去到那上山小道的盡頭,向鎮海堡喊話勸降。

“堡內明軍主將,請上城樓答話!”

隨着漢人通事的大聲喊叫,一名身着精鐵甲,繫着鮮紅披風的將領來到城頭,他向着漢人通事怒目而視,大聲喝道:“爾等韃虜,侵入我海洋島,毀我工廠田地,我恨不能盡殺爾等!現在復有何屁話,要來對本將說!”

漢人通事裝模作樣輕咳兩聲,臉上擠出笑容:“兩軍交戰,財物器具損傷在所難免,還請問貴將,尊姓大名?”

“哼,你這背棄祖宗賣國求榮的王八蛋,張大你的狗耳朵聽好了,本將坐不改名,立不改姓,赤鳳營副總長靳統武是也!”

“哦,原來是靳將軍。”那漢人通事臉上劃過一絲冷笑,隨即大喝道:“堡內的明國軍民們,你等聽好了,我大清一律厚待降人,只要爾等出堡投降,我向各位保證,一人不殺,一物不搶,軍兵將領皆可得厚賜升賞。若執迷不悟,我大清破城之後,必將盡殺堡內軍民,雞犬不留,爾等可就悔之晚矣!”

漢人通事向城中這番大聲喝喊,回答他的,卻是一片沉默。

這時一旁的沈志祥,輕嘆一聲,也大聲喊道:“明軍兄弟們,某家是原東江鎮副總兵沈志祥,看在你我兩家曾皆是明軍的份上。請靳將軍與各位將士,聽本將一言,現在海洋島上,已爲我大清牢牢佔據,爾等軍兵稀少,困守孤堡,豈得長久?若城破之後,玉石俱焚,爾等死於刀兵之下,豈不冤枉?還請靳將軍與衆將士認清形勢,不要徒作困獸之舉,以全軍民百姓之性命。若各位願意投降,沈某可以保證,各位軍兵將士定會各有升賞,至於主將靳將軍,我大清更是絕對會加以重用。”

讓沈志祥沒想到的是,他這句話剛一說完,城頭靳統武那暴怒的喝罵,立刻如雷般響起。

“呸!沈志祥,你這背叛大明投韃求榮之輩,還敢前來勸降!我軍盡是忠義之輩,豈是你這樣豬狗不如的漢奸所能說動!沈志祥,你身爲東江鎮副總兵,不思爲國效力,戰死疆場,反而爲了利祿權位,率軍投韃,屈膝投降,實實無恥至極!哼,以本將來看,爾必是爲了向清虜獻上投名狀,以爲晉身之階,纔來賺我海洋島吧。呸,你這不羞恥爲何物的東西,虧我家李都督信重於你,與你通商貿易,互稱兄弟。卻沒想到,李都督一片赤誠之心,竟是餵了一條全無半點良心,翻臉不認人的漢奸白眼狼!沈志祥,爾等廢話休說,有本事,只管攻上我鎮海堡來,老子和全軍將士,定與你們血戰到底!”

沈志祥被靳統武罵得一臉羞紅,他緊緊地咬着牙,不再吭聲。

一旁的漢人通事憤怒了,他大吼道:“靳統武!你少賣弄嘴皮,等我大清軍兵破了此堡,定要將你千刀萬剮,以爲懲戒!”

靳統武聽了他這般說話,也不答話,而是隨手取出弓矢,搭箭上弦,嗖地一箭射去,那漢人通事所立位置,雖在射程之外,但靳統武射得頗爲狠準,箭矢竟擦着漢人通事的肩膀飛掠而過,肩上衣物都被箭頭擦破了,把這廝嚇得哇哇怪叫,連忙掉頭向山下逃去。

沈志祥眼神複雜地凝視着城頭一臉憤怒到扭曲的靳統武,心中輕嘆一聲,亦帶着護衛們掉頭下山而去。

“什麼!狗入的明軍竟敢不降?!”

得到回報的主將馬福塔,一臉怒不可遏。

“主子,這幫明軍又橫又硬,那一箭射得真狠哪,奴才差點就回不來了啊。其實,他們哪裡是在射奴才,分明是在射大人的臉啊。”漢人通事一臉委屈地向馬福塔哭訴。

“閉嘴!”

馬福塔兇狠地向漢人通事吼了一句,那傢伙嚇得立刻噤口不言。

“沈總兵,你且說,現在這股明軍憑堡固守,我軍如何才能攻下?”馬福塔仰望在石巖山頂的城堡,恨恨地向沈志祥問了句。

沈志祥想了下,便回道:“主子,欲攻下此堡,在下以爲,不過二計可用。”

“講!”

“這一計,便是圍困此堡,令堡內糧盡,明軍自會崩潰。若用此計,我軍不需減損兵力,便可以坐觀其敗。”沈志祥頓了下,猶豫道:“其缺點麼,便是耗時綿長,遷延時日,只恐上面各位官長不敷耐心,加以問責。”

“那第二計呢?”

“這二計麼,便是修造大型諸如攻城塔、攻城梯攻城器具,使我軍可以從山腳直攻堡牆,若如此,則需先耗時建好攻城器具,再與守城明軍經過一番血戰,方可克敵。如此一來,我軍軍兵損失在所難免,堡內錢財器物亦會多有損壞,好處是耗時不多,可爲速勝之計。”

“那就取你第二計,我大清軍兵,戰力鋒銳,與那些只敢躲在城池後面的明軍相比,以一敵十怕亦不在話下,何需這般苦耗。”馬福塔頓了頓,兩撇粗濃的鬍鬚一揚,便向沈志祥下令道:“可盡伐此島樹木,以爲修造攻城器具之用。若本島材木不夠,可從遼東裝運大木過來,務必要儘快攻下此島,向大清,向豫親王,獻捷報功!”

“是,在下遵命!”

接下來的時日,島上的空地上,一片繁忙,數千清軍以及從遼東運來的工匠們,在海洋島上日夜忙碌,加緊修造攻城器仗。

而靳統武等人,除了憑堡固守外,亦無他法。

駐守赤鳳城的赤鳳衛營長田威,這段時間以來,得到的壞消息,可謂一件接一件。

先是金日觀楚繼功二將,前來稟報皮島失守,東江鎮總兵沈世奎戰死,副總兵沈志祥率部投清,現在又是因爲前往海洋島送給養的船隻,被圍困海洋島的原東江鎮水師船隻驅離,前來稟報他海洋島被困的消息。

田威遙望東北海面盡頭的海洋島方向,嗟然長嘆。

由於水師缺乏,赤鳳衛營長田威,縱然心急如焚,卻根本無法派出援軍。

無計可施的田威,只能寄希望于海洋島上那一千軍兵,能憑險固守成功了。

在經過了近二十天的精心準備後,修建了大批攻城梯與攻城塔的清軍,於當日清晨,開始向鎮海堡大舉進攻。

第七百六十章 說動鄭芝龍第十七章 職爭第三百七十八章 爭漁簍的螃蟹第五百二十章 關鍵決心第一百三十一章 土地改良第八百零七章 突襲與誘敵第五十五章 奪財第二百零六章 長子誕生第六百二十九章 復有何路可走第八百三十七章 大西國滅 西川一統第四百六十章 魯密銃三段擊第四百二十五章 神機弩第五百五十五章 刀鋒下的順從第二百三十三章 龍擊炮第七百五十三章 覆軍投降第二十九章 雄心第四百四十六章 新幾內亞平定第一百五十一章 鐵龍城之戰(五)第八百四十章 緬甸暴亂,莽白篡位第六百二十八章 流賊席捲明境第九百五十二章 城牆轟破 奄奄待斃第五百二十三章 驚天一炸第一百二十二章 金湯城第五百二十九章 援兵終至第六百七十章 前軍盡覆第四百四十九章 血腥的契機第六百一十章 和談爲上第八百二十六章 標準化屠殺第四百八十五章 近乎碾壓的火炮第八百九十章 大順何去何從第六十三章 火器論談第七百四十四章 湖廣既定,復圖大西第四百三十二章 唐軍急援第六百六十章 復縣之困第六百七十七章 日暮途窮,安可回頭第一百三十九章 奮發的夢想第五百六十八章 盟約簽定第八百三十章 先東後西,斷不可返第六百五十三章 攘外還是安內第七百九十一章 安南借兵,合攻唐軍第五百零四章 全面攻堡第一百七十五章 幸運獲救第八百三十五章 大西皇帝 殞命陣前第六十章 劫持第三百八十六章 是戰是降第七百一十二章 移民北國第一百二十九章 功勳授田第六百二十四章 太后的決斷第二百八十二章 明清結姻第七百二十一章 生擒艾能奇第六百七十九章 三姓家奴吳三桂第二百九十六章 大開眼界第八百五十八章 征服緬甸 移民桂王第一百三十六章 付子之託第三百零一章 老子賣自已第五百零六章 海陸聯合作戰第九百三十四章 多爾袞被俘,大清朝覆滅第八百九十三章 寧爲雞頭,不爲牛後第九百一十三章 準軍覆沒 僧格戰死第三百三十九章 忠奸難辨第三百二十六章 新的漢族第四百二十五章 神機弩第八百七十五章 雨夜血戰第六百二十九章 復有何路可走第三百七十六章 兵退靜海第二百二十二章 特來取爾狗命第六百二十三章 割讓旅順,爲見面禮第八百八十七章 猛攻潼關第五百六十五章 屈辱的盟約第三百九十三章 準你自盡第七百九十一章 安南借兵,合攻唐軍第一百三十九章 奮發的夢想第一百九十三章 凱旋北歸第四十三章 殺機第八十二章 監撫第一百六十二章 殺戮機器第五百一十二章 危局突變第四百四十九章 血腥的契機第八百五十七章 襲殺暴君,獻城投降第四百三十五章 從夔州去南洋第一百七十章 皇太極之夢第二百零二章 眼見爲實第二百八十九章 求親巧遇第六百九十一章 劉良佐的選擇第五百六十一章 喪權辱國的盟約第八百七十九章 清廷求和第六百三十八章 君可自代之第八百一十七章 不活剮豪格,難消我恨第九百一十二章 唐軍突至,準軍大潰第九百三十四章 多爾袞被俘,大清朝覆滅第二十七章 暗算第七百一十五章 大順結盟,再謀大西第一百八十章 戰和之爭第四百四十四章 大婚之夜第六百四十二章 強擄陳圓圓第三百九十四章 合圍兗州第七十三章 回堡第二百五十六章 生擒阿巴泰第九百二十三章 北攻俄國,南收烏思藏
第七百六十章 說動鄭芝龍第十七章 職爭第三百七十八章 爭漁簍的螃蟹第五百二十章 關鍵決心第一百三十一章 土地改良第八百零七章 突襲與誘敵第五十五章 奪財第二百零六章 長子誕生第六百二十九章 復有何路可走第八百三十七章 大西國滅 西川一統第四百六十章 魯密銃三段擊第四百二十五章 神機弩第五百五十五章 刀鋒下的順從第二百三十三章 龍擊炮第七百五十三章 覆軍投降第二十九章 雄心第四百四十六章 新幾內亞平定第一百五十一章 鐵龍城之戰(五)第八百四十章 緬甸暴亂,莽白篡位第六百二十八章 流賊席捲明境第九百五十二章 城牆轟破 奄奄待斃第五百二十三章 驚天一炸第一百二十二章 金湯城第五百二十九章 援兵終至第六百七十章 前軍盡覆第四百四十九章 血腥的契機第六百一十章 和談爲上第八百二十六章 標準化屠殺第四百八十五章 近乎碾壓的火炮第八百九十章 大順何去何從第六十三章 火器論談第七百四十四章 湖廣既定,復圖大西第四百三十二章 唐軍急援第六百六十章 復縣之困第六百七十七章 日暮途窮,安可回頭第一百三十九章 奮發的夢想第五百六十八章 盟約簽定第八百三十章 先東後西,斷不可返第六百五十三章 攘外還是安內第七百九十一章 安南借兵,合攻唐軍第五百零四章 全面攻堡第一百七十五章 幸運獲救第八百三十五章 大西皇帝 殞命陣前第六十章 劫持第三百八十六章 是戰是降第七百一十二章 移民北國第一百二十九章 功勳授田第六百二十四章 太后的決斷第二百八十二章 明清結姻第七百二十一章 生擒艾能奇第六百七十九章 三姓家奴吳三桂第二百九十六章 大開眼界第八百五十八章 征服緬甸 移民桂王第一百三十六章 付子之託第三百零一章 老子賣自已第五百零六章 海陸聯合作戰第九百三十四章 多爾袞被俘,大清朝覆滅第八百九十三章 寧爲雞頭,不爲牛後第九百一十三章 準軍覆沒 僧格戰死第三百三十九章 忠奸難辨第三百二十六章 新的漢族第四百二十五章 神機弩第八百七十五章 雨夜血戰第六百二十九章 復有何路可走第三百七十六章 兵退靜海第二百二十二章 特來取爾狗命第六百二十三章 割讓旅順,爲見面禮第八百八十七章 猛攻潼關第五百六十五章 屈辱的盟約第三百九十三章 準你自盡第七百九十一章 安南借兵,合攻唐軍第一百三十九章 奮發的夢想第一百九十三章 凱旋北歸第四十三章 殺機第八十二章 監撫第一百六十二章 殺戮機器第五百一十二章 危局突變第四百四十九章 血腥的契機第八百五十七章 襲殺暴君,獻城投降第四百三十五章 從夔州去南洋第一百七十章 皇太極之夢第二百零二章 眼見爲實第二百八十九章 求親巧遇第六百九十一章 劉良佐的選擇第五百六十一章 喪權辱國的盟約第八百七十九章 清廷求和第六百三十八章 君可自代之第八百一十七章 不活剮豪格,難消我恨第九百一十二章 唐軍突至,準軍大潰第九百三十四章 多爾袞被俘,大清朝覆滅第二十七章 暗算第七百一十五章 大順結盟,再謀大西第一百八十章 戰和之爭第四百四十四章 大婚之夜第六百四十二章 強擄陳圓圓第三百九十四章 合圍兗州第七十三章 回堡第二百五十六章 生擒阿巴泰第九百二十三章 北攻俄國,南收烏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