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九章 兵臨鎮遠堡

巴布爾想的倒是沒錯,唐軍在此戰獲勝後,遂一路東行,在祖大壽洪承疇部的歸附清軍引領下,於八天之後穿過奈曼部地界,再進入喀喇沁部的範圍。

在進入喀喇沁部之後,唐軍遇到了穿過奈曼部時同樣的境遇,即大軍一路行去,並沒有任何蒙古兵馬加以攔截。

對於這樣的結果,段時棨與劉文秀二人心下早有預料,他們知道,定是喀喇沁部落的哨騎,見到自已這隻龐大的兵馬一路東進,便早早地帶走部衆與兵馬遠避而去,以求免遭唐軍毒手。

至於這些喀喇沁部落的蒙古人,有沒有去向清廷報信,這一點就不知道了。當然,他們報信與否,段時棨與劉文秀二人也皆不在乎,畢竟,等到自已要攻打清境時,與清軍的正面戰鬥,是無可避免的。

十天後,全軍順利地在喀喇沁部落穿行,一路暢通無阻,來到了遼河河套邊緣,也就是現代中國的內蒙古阜新市一帶。到了這裡,段時棨所率的西路唐軍,面臨兩個選擇,一個是向南攻進廣寧地界的鎮遠堡,另一個是再度東行,穿過遼河河套,直接進攻離瀋陽頗近的長山堡。

按段時棨的打算,自然是徑自東行,全軍進攻長山堡,從而以此地爲落腳點,復與瀋陽的肅親王豪格,互爲犄角形成互相拱衛是最佳選擇了。但是,有道是人算不如天算,全軍剛到遼河河套之際,前幾天還是飄飄小雪的天氣,忽然變得十分寒冷,漫天大雪飛揚而下,厚厚的積雪阻路,讓全軍行進十分艱難困頓。因此,所有人都知道,繼續越過遼河河套東征長山堡的計劃,再無實現的可能。

在這決斷時刻,洪承疇立刻向段時棨進言:“段鎮長,現在大雪阻路,徑往瀋陽已是不能,於今之計,唯有全軍掉頭南下,去攻打廣寧地界的鎮遠堡,攻下這座離我軍最近的清廷軍堡,在此棲身整頓,方是唯一存身立命之計。“

段時棨眯着眼,雪花沾滿了他的發須,看不清他的表情。

洪承疇繼續說道:“段鎮長,現在天氣這般惡劣,實需儘快做出決斷,不然的話,大軍在茫茫雪地中陷入困頓,可就情況不妙了。至於拿下鎮遠堡後,將來如何,且再定計不遲。反正我軍若要再度行動,也只有等到開春化凍,積雪消融,道路重現之後,方可再行與清軍作戰呢。”

聽完洪承疇的話語,段時棨微微了點了點頭,對洪承疇的提議十分認可。他輕咳一聲,隨即下令道:“洪贊畫說得是,有道是計劃不如變化,既然向東之路已不可行,現在的應變之計,便是在道路尚未完全被大雪摭蓋,以致無法走動之時,全軍即刻南下,直抵廣寧鎮遠堡,迅速攻下這座清廷重鎮,以此爲立足休整之地。至於將來,再行定計便是。”

他這話一出,全軍聽令,隨即改變行軍路線,全軍掉頭南下,一路徑奔鎮遠堡而去。

漫天飛雪,蒼茫大地一片銀白,有如一片無邊無盡的雪白綢緞,而在大雪中艱難跋涉的唐軍,卷旗束馬,一路蜿蜒南下,有如一條望不見頭尾的黑色長蛇。

在這樣的大雪天氣裡,行軍當難是一項十分艱鉅的任務。所幸的是,這部從宣府鎮出發的西路唐軍,並未攜帶諸如重炮之類的大型武器,故這次雪中跋涉行軍,雖然艱難,卻還沒有到難於行動的地步。兩天後,在大雪終於把前行的道路全部摭蔽,幾乎再也無法前行之際,這部唐軍,終於看到了遠處鎮遠堡那灰濛濛的影子。

見到這座出現在自已面前的清軍重堡,全體唐軍竟然發出一陣歡呼,一路跋涉他們,人人都已精疲力竭的他們,彷彿看到了全新的希望一般,人人臉上滿是興奮之情。

身爲主將的段時棨,更是滿臉的欣喜,他拿出千里鏡,仔細地觀看了一番遠處那靜謐沉默的鎮遠堡,他看到,因爲天下大雪之故,堡中兵馬盡皆懈怠,根本就沒有派出哨騎來偵察,數裡之外的鎮遠堡一片安靜,看得出來,清軍根本就毫無防備。

段時棨放下千里鏡,立刻開始連聲下令:“傳本鎮軍令,騎兵即刻兵分兩路分別包夾出擊,將鎮遠堡南撤之路,給我全部堵住。“

”在下遵令!“

“全體槍盾步兵聽令,緊隨騎兵之後,分堵三列,把除北門外的鎮遠堡,給本鎮團團圍住,務必不得讓一人脫逃!”

“在下明白!“

“全體輔兵聽令,帶上刀斧工具,與歸附兵馬一起,去附近森林砍伐木料,抓緊現場製作拋石機,準備投擲集束震天雷!”

”在下遵令!“

”全體魯密銃手聽令,隨本鎮一齊前往鎮遠堡北牆,排開陣列,準備射殺城頭守兵,以此立威,殺雞殺猴!“

”在下遵令!“

段時棨的軍令,一道又一道下達,全體唐軍頓時有如一架徹底開動的機器一般,各人皆奮盡全力,在漫天大雪中,開始紛紛行動。從天空向下看去,各類快速行動的唐軍部隊,有如一張四下張開的大網,霎時把整個鎮遠堡,給牢牢兜在其中了。

在唐軍的鐵騎,有如兩股黑色的箭頭,從鎮遠堡兩邊包夾過來時,鎮遠堡城頭,那些鬆懈不堪的清軍才反應過來,一時之間,整個城頭,淒厲的的警報聲,立刻連綿大起響起一片。

此時,城中的守將,鑲白旗的三等甲喇額真哈寧阿,正在城中官廳內飲灑作樂,聞得這般連綿響起的警報,他陡地睜大了血紅的醉眼,臉上頓時滿是極度不可思議的震驚表情。

不是吧?怎麼會突然有唐軍來襲,這,這怎麼可能?!

說起來,哈寧阿也是一名名經沙場的老將了,他現在表現得如此失態,倒是大大出乎了手下軍兵的預料。

哈寧阿,老姓富察氏,是滿洲鑲白旗人,世居額宜湖,算是清初知名將領。其父阿爾圖山,率其族攻薩齊庫城,殺其部長喀穆蘇尼堪,撫降三百餘人,以歸老奴,被授牛錄額真,從此開始了發跡的第一步。

有道是父榮子貴,老子吃肉兒子喝湯,《滿州實錄》中寫道,“既,復分其衆別編一牛錄,以命哈寧阿。”從始之後,哈寧阿也走上了軍功發達這路,東征西殺多年後,被授爲巴牙喇纛章京。

在真實歷史上,哈寧阿在從龍入關後,才真正開始了發跡的過程。據《清實錄》記載,順治元年,從入關,擊李自成,戰慶都,再戰真定,自成焚輜重走。二年後,授世職三等甲喇章京。

接着,哈寧阿逐賊綏德,徇延安,戰破城兵。南逐自成,戰安陸,得舟八十。復與譚泰合兵下江南,戰江上,奪敵舟。逐敵至富池口,敵據江岸爲陣,復擊之敗。三年二月,從順承郡王勒克德渾略湖廣,破明將吳汝義,降甚衆。四月,進二等甲喇章京。五月,從肅親王豪格討叛將賀珍,取漢中,逐賊至秦州。珍黨武大定據三寨山,山勢峻不可攻,師圍之。會其將周克德、石國璽皆乞降,克德遣其子導師自僻徑登,國璽爲內應,哈寧阿與梅勒額真阿拉善、署巴牙喇纛章京噶達渾將六百人破壘入,賊皆自投崖下,斬殺略盡。進討張獻忠,徇夔州、茂州、資州、遵義,皆下。五年,師還,進一等阿達哈哈番。

至此,哈寧阿達到了自已人生際遇的頂峰,隨後,此人生病而亡,倒也落了個富貴善終。

而在這個李嘯穿越過來的時代,在多爾袞自任攝政王后,爲進一步籠絡手下將領部衆,哈寧阿也與其他將領一樣,獲得了進一步的擢升,從巴牙喇纛章京擢拔爲三等甲喇章京,倒是比歷史獲得此官銜早了三年之久。

哈寧阿獲得提拔後,自是對多爾袞更加感激,對鎮遠堡的守衛工作,也愈發盡心盡責。就在唐軍在遼中南部一帶大肆進攻,攻城掠地之時,鎮守在廣寧重鎮鎮遠堡的哈寧阿,也在加緊防備,城中一千兵馬,日夜巡防,以備唐軍來襲,卻是好生忙碌了一陣。

直到前不久,因爲接連天降大雪,同時唐軍在攻佔海城後,也暫停了動靜,故哈寧阿才長出了一口氣,整個城堡的守備工作,也頓時鬆懈了下來。堡中的每名守兵都是認爲,在現在這般狀況下,這座遠在廣寧邊界的鎮遠堡,當是萬事無憂,至少到了開春化凍之時,當再不會有外敵入侵之虞。

卻沒想到,這般大雪天氣,又從未有半點唐軍來襲的消息傳來,這些有如異度空間冒出來的唐軍,給鎮遠堡的全堡守兵,帶來的心理震撼與壓力,實是可想而知。

哈寧將乃是久經沙場的老將,迅速地從震驚中回過神來,他迅速地披了盔甲,帶上一柄鋒利的長柄挑刀,便在一衆親兵的簇擁下,急急地登上鎮遠堡城頭去查看。

他首先登上鎮遠堡南門城頭,方一站定,便迅速地被眼前的情景,給深深地震驚了。

他看到,漫天大雪中,從鎮遠堡兩邊繞行而過的唐軍鐵騎,鐵甲森森,旗幟翻卷,有如兩個凌厲突進的箭頭,迅速地繞過鎮遠堡東西兩側,一齊奔襲到了鎮遠堡的唯一出口南門,把堡中軍兵的唯一撤退之路給牢牢堵住。

而在這些唐軍騎兵之後,大批的身着盔甲手持精良武器的唐軍槍盾步兵,亦擺成整齊隊伍,嚴整齊肅地開拔過來,數千名唐軍槍盾步兵,也全部列陣在南門外,擺成一個卻月形狀的C字型。這個陣型,在哈寧阿看來,倒與一個張開的漁網差不多。他下意識地悲哀地想到,也許,這張唐軍張開的大網,應該是想把自已和全堡軍兵一網打盡吧。

難道說,唐軍是打算把自已這鎮遠堡給活活圍死麼?

哈寧阿冷靜下來,隨即對自已的這種看法搖了搖頭。

只是現在鎮遠堡內餉糧尚足,足支全體守兵近兩年之用,根本就不可能把自已活活困死。更何況現在這大雪天氣裡,唐軍在外面也不可能久久維持,卻不知道,他們究竟打的什麼名堂?

“額真大人,你看,唐軍正在北面城牆外,集結了大批的火銃手呢。”

手下的親兵,以一種驚懼不已的語氣,打斷了正陷入迷思的哈寧阿,他順着親兵的手勢向北望去,果然,可以隱約地看到,遠遠地,有一長排唐軍火銃手,人數有近兩千人之多,正排着整齊的步伐,齊步向鎮遠堡北面城牆邁進。

而在這些火銃手後面,則是盔甲閃亮,人人手持鋒銳騎刀騎槍的護衛騎兵,他們的正中間,似乎正簇擁着一名身着華貴鎧甲,繫着如血般鮮紅披風的的唐軍將領,一齊縱馬緩步行來。

哈寧阿心下暗道,看來,這名唐軍將領,應是唐軍的主將了,卻不知道,此人接下來的計劃究竟爲何,自已接下來卻又要如何加以應對。

見南面的唐軍,暫時沒有攻打鎮遠堡的想法,哈寧阿不及多想,便立刻帶着手下一衆護衛,復從南面城牆,急急往北面城牆趕去。

踩着城頭那些喀吱喀吱的積雪,卻一直在快步行走的他,一臉焦慮地看到,那些唐軍火銃手已然越走越近,在沿着已然結冰的護城河一字排開,然後,就在這樣的大雪天氣裡,手持着烏黑髮亮身型修長的改進版魯密銃,然後點燃火繩,裝彈填筒,開始進行射擊準備。

“咦?這些唐軍是不是傻蛋?這般大雪天氣裡,他們的火銃如何打放?真是奇了。”見唐軍準備開始打銃,哈寧阿旁邊的護衛,忍不住發出一聲問。

而聽到他這句發問,哈寧阿的內心,卻是陡地揪緊,他已在心下下意識地想到,接下來,唐軍想要幹什麼了。

那就是,這些唐軍火銃手,打算不計損失,冒着火銃無法打響乃至炸膛的危險,也要先射殺那些正木然站在北面城牆上的清軍守兵!

唐軍一定是要以此方式,來給哈寧阿及全體守兵,一個結結實實的下馬威。

哈寧阿正快速思考之際,從北邊城牆處,傳來了一迭聲的喝令。

“預備,放!”

“砰砰砰砰!……”

第八百四十七章 扣你爲人質第四百零二章 擴軍平南鎮第六十七章 求才第四百六十一章 唐軍如虎第三百一十三章 栽贓陷害第一百一十五章 虎踞(四)第七百八十三章 馬吉翔出使緬甸第一百三十六章 付子之託第六百一十八章 撼山易,撼唐軍難第三百九十章 混亂攻殺第一百三十三章 利益博弈第八百三十二章 慘勝守城第八十九章 機會第五百零六章 海陸聯合作戰第一百七十一章 後金之亂(一)第八百五十四章 阿瓦城下的對決第四百二十三章 馬京達努之挫第五百九十七章 地獄之騎第四百二十七章 神機弩之威第五百八十七章 俘虜處置第四百三十五章 從夔州去南洋第八十五章 贖買第一百八十四章 九皋山之戰(二)第五百八十章 營口登陸第七百四十五章 上中下三條應對之策第七百四十六章 脣亡齒寒 重兵往救第三百二十八章 天兵壓島第八百六十一章 南北齊攻 全面開戰第二百零六章 長子誕生第七百一十八章 敘州爭奪戰第一百八十三章 九皋山之戰(一)第八百四十六章 出兵緬甸第五十三章 一箭雙鵰第二百七十六章 出使清廷第四百二十一章 化玉帛爲干戈第七百四十四章 湖廣既定,復圖大西第三百六十八章 得隴望蜀第九百一十九章 俄軍入援準噶爾第四十章 祖寬第九百四十九章 撞門攀梯 齊攻拉薩第三百零五章 以進爲退第七十三章 回堡第七百二十四章 三十萬兩開拔銀子第五百二十一章 慘烈近戰第九百零六章 合圍擊潰,一路追殺第五百五十六章 首鼠兩端第二十四章 報功第一百三十二章 恐慌效應第七十六章 試探第九百一十二章 唐軍突至,準軍大潰第一百四十三章 兵進廬州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順建國第四百三十四章 一手交貨,一手交人第八百七十五章 雨夜血戰第二百七十八章 下馬威第二百七十九章 鳳凰樓設宴第六百三十四章 流寇勸封第一百四十六章 顆粒火藥 震天雷第一百六十九章 佳人本該配英雄第七百六十三章 不欲人圖我,便需我圖人第四百三十三章 秦良玉投李嘯第八百三十一章 無處可逃,不如歸降第一百四十七章 鐵龍城之戰(一)第六百八十章 清順合兵金湯城第一百四十三章 兵進廬州第二百七十六章 出使清廷第五百一十七章 聯合楯車第六百三十章 南遷不了了之第一百九十九章 請君入甕第二百一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七百二十四章 三十萬兩開拔銀子第二十一章 追殺第四百六十三章 全省百姓我都要了第一百四十五章 北上追殺第六百九十二章 援兵皆俘,親子勸降第六百零九章 順治登基第六百章 攻心誘降第四百四十四章 大婚之夜第二百九十五章 規劃 娶親第八十二章 監撫第八百九十六章 此時不降,更待何時第一百五十二章 鐵龍城之戰(六)第四百八十九章 全城活埋第一百一十五章 虎踞(四)第五百六十八章 妥善安排第九百三十五章 活剮多爾袞第八百零五章 清順合力,共抗李嘯第八十六章 車馬行第五十三章 一箭雙鵰第九百三十七章 夜襲遇挫第六十七章 求才第四十六章 操練第八百六十七章 全軍圍殲第五百六十一章 全殲圍敵第五百八十一章 肅殺之夜第一百一十九章 首級交易(下)第三百三十三章 隨機應變第五百二十八章 四面總攻第三百二十章 意外的收穫第四百六十四章 徑退山西
第八百四十七章 扣你爲人質第四百零二章 擴軍平南鎮第六十七章 求才第四百六十一章 唐軍如虎第三百一十三章 栽贓陷害第一百一十五章 虎踞(四)第七百八十三章 馬吉翔出使緬甸第一百三十六章 付子之託第六百一十八章 撼山易,撼唐軍難第三百九十章 混亂攻殺第一百三十三章 利益博弈第八百三十二章 慘勝守城第八十九章 機會第五百零六章 海陸聯合作戰第一百七十一章 後金之亂(一)第八百五十四章 阿瓦城下的對決第四百二十三章 馬京達努之挫第五百九十七章 地獄之騎第四百二十七章 神機弩之威第五百八十七章 俘虜處置第四百三十五章 從夔州去南洋第八十五章 贖買第一百八十四章 九皋山之戰(二)第五百八十章 營口登陸第七百四十五章 上中下三條應對之策第七百四十六章 脣亡齒寒 重兵往救第三百二十八章 天兵壓島第八百六十一章 南北齊攻 全面開戰第二百零六章 長子誕生第七百一十八章 敘州爭奪戰第一百八十三章 九皋山之戰(一)第八百四十六章 出兵緬甸第五十三章 一箭雙鵰第二百七十六章 出使清廷第四百二十一章 化玉帛爲干戈第七百四十四章 湖廣既定,復圖大西第三百六十八章 得隴望蜀第九百一十九章 俄軍入援準噶爾第四十章 祖寬第九百四十九章 撞門攀梯 齊攻拉薩第三百零五章 以進爲退第七十三章 回堡第七百二十四章 三十萬兩開拔銀子第五百二十一章 慘烈近戰第九百零六章 合圍擊潰,一路追殺第五百五十六章 首鼠兩端第二十四章 報功第一百三十二章 恐慌效應第七十六章 試探第九百一十二章 唐軍突至,準軍大潰第一百四十三章 兵進廬州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順建國第四百三十四章 一手交貨,一手交人第八百七十五章 雨夜血戰第二百七十八章 下馬威第二百七十九章 鳳凰樓設宴第六百三十四章 流寇勸封第一百四十六章 顆粒火藥 震天雷第一百六十九章 佳人本該配英雄第七百六十三章 不欲人圖我,便需我圖人第四百三十三章 秦良玉投李嘯第八百三十一章 無處可逃,不如歸降第一百四十七章 鐵龍城之戰(一)第六百八十章 清順合兵金湯城第一百四十三章 兵進廬州第二百七十六章 出使清廷第五百一十七章 聯合楯車第六百三十章 南遷不了了之第一百九十九章 請君入甕第二百一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七百二十四章 三十萬兩開拔銀子第二十一章 追殺第四百六十三章 全省百姓我都要了第一百四十五章 北上追殺第六百九十二章 援兵皆俘,親子勸降第六百零九章 順治登基第六百章 攻心誘降第四百四十四章 大婚之夜第二百九十五章 規劃 娶親第八十二章 監撫第八百九十六章 此時不降,更待何時第一百五十二章 鐵龍城之戰(六)第四百八十九章 全城活埋第一百一十五章 虎踞(四)第五百六十八章 妥善安排第九百三十五章 活剮多爾袞第八百零五章 清順合力,共抗李嘯第八十六章 車馬行第五十三章 一箭雙鵰第九百三十七章 夜襲遇挫第六十七章 求才第四十六章 操練第八百六十七章 全軍圍殲第五百六十一章 全殲圍敵第五百八十一章 肅殺之夜第一百一十九章 首級交易(下)第三百三十三章 隨機應變第五百二十八章 四面總攻第三百二十章 意外的收穫第四百六十四章 徑退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