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七章 日暮途窮,安可回頭

吳三桂統領全軍,又向前繼續行進了一段路程。

時值正午,天氣越發酷熱難耐,灼熱的西風,捲起斑禿沙地上的滾滾沙塵,有如野獸般淒厲怪嚎,那隨着勁風撲面而來的沙粒,吹得全軍人人幾乎難以睜眼。

這般天氣下,全軍將士士氣愈發消沉,愈發疲累緩慢,就連吳三桂身護衛,都是一副人人萎靡不振的模樣。

見全軍士氣不振,吳三桂皺了皺眉頭,隨即下令道:“各位,我軍行至此地,已近獨石口外,目的地就快到了。要知道,我軍這千里草原都走過了,還差這點路程麼?望全軍將士休辭勞苦,且再加把勁,到關口五里之處,再紮營安頓,好好休息。等攝政王統領大軍到來後,再一道攻打獨石口堡。”

“得令!”

傳令兵剛下去傳遞軍令,吳三桂忽地驚覺,遠處那平曠的地平線處,隱隱有了動靜。

彷彿有一條黑線,開始極細極淡,漸漸地越變越粗,最終這條黑線有如變魔術一般,變幻出無數的兵馬與旗幟,刀槍耀目,戰馬嘶鳴,呼嘯吶喊着,向自已的方向洶涌衝來。

在滾滾熱浪中,這些衝來的兵馬,呈現出扭曲而怪異的形狀,看上去十分不真實,彷彿夢幻般的存在。

只不過,現在吳三桂等人,見到這番景象之時,皆是大吃一驚,目瞪口呆。

不是吧,在自已大軍壓境,且兵力佔據絕對優勢的情況下,唐軍竟然還有勇氣出關作戰,他們莫不是瘋了?

而且,據說現在流寇已派了二十五萬大軍,正從宣府北路南面,開始一路掃蕩進攻,那麼,在如此重壓下,唐軍的第四鎮兵馬總共才三萬餘人,如何還有能力抽調重兵,來這北面對抗清朝大軍呢?

按理說,現在的唐軍最大的可能,就是收集兵力,龜縮於金湯城中固守待援,或者更加笨拙地憑堡堅守,一路跟流寇及清軍進行消耗作戰,方爲合理之舉。

象現在這樣,唐軍大規模抽調兵力,主動出關來與大舉侵襲的清軍進行正面交戰,這,這根本就不合常理呀。

一時間,吳三桂的腦子有些反應不過來。

而在他發愣猶豫之際,唐軍已然開始快速逼近。見此情景,吳三桂不敢稍怠,立即開始就地佈陣。

他下令,全體一萬七千餘名步兵,依對面唐軍陣型寬度,一字排開,作好與唐軍相接作戰的準備。而三千關寧鐵騎,則兵分兩部,分守左右,以保護步兵戰陣兩翼。

同時,他下令哨騎立即出發,去向後面本陣的攝政王多爾袞通風報信,令他們全軍儘速上趕,以期在自已拖住唐軍之際,可以憑後面的兵力優勢,將唐軍一舉合圍,全部消滅。

應該說,吳三桂此番應對,中規中矩,既不託大,也不冒進,倒亦是妥當之舉,只不過,百密一疏,他低估了唐軍的行軍速度。

數裡外的距離,唐軍竟然可以保持嚴整陣型,絲毫不給吳三桂偷襲的空間與破綻。他們一路疾行,快速逼進,幾乎在兩柱香的時間裡,就迅速地抵達了吳三桂對面,然後就地排開列陣。

唐軍的陣型,倒與吳三桂差相彷彿,中間是步兵戰陣,兩邊由騎兵與重甲步兵護陣。

只不過,他們的陣型中,最顯眼的,便最前面處,那從兩營精選而出,多達近六千名的火銃手,正呈前後兩排的隊式站列。

唐軍戰陣,有如一架精密組合的戰爭機器,極其有序又絲毫不亂地向對面的吳三桂軍陣壓迫而來。

這股凜厲強烈的威壓之勢,讓吳三桂全軍感受到了無形的壓力。前軍陣腳,隨着唐軍的不斷迫盡,竟開始下意識後退,讓整個陣型一陣混亂。

“傳令全軍,不要慌張。”吳三桂冷冷道:“唐軍兵力與我等差相彷彿,有何可懼!哪怕因爲我軍疲憊,不能在此戰勝他們,若能拖動多爾袞前來,便亦是勝利,諸位皆當有信心纔是!”

“得令,在下立即去傳達!”

吳三桂軍令下達,整個戰陣才漸漸穩定下來,面對面的唐軍戰陣,在離吳三桂一百八十步處站住,前後兩排總共近六千名火銃手,則立即前排蹲跪,後排站立,排出兩重射擊陣型。

見到唐軍紛紛準備射擊,吳三桂部兵馬亦不敢稍怠,他們的陣型立即拉開間隙,比先前鬆散了許多。以此方式,儘可能減少受彈面積,而前排的軍兵,幾乎人人盔甲密實,又手持大盾,倒是做好了充足的防備。

吳三桂原本以爲,唐軍定會在此時,向自已發動全面攻擊,卻沒想到,唐軍陣型不動,倒是從陣旁緩緩策馬行出一人,在離吳三桂兵馬一箭之外站定。

“啊!是,是舅舅!”

見到此人,吳三桂不覺大爲心驚。

他瞪大了眼睛,半張着嘴,一時間,臉上的表情十分怪異,內心更是十分複雜。

他沒看錯,來人正是現在的唐軍第四鎮丙營營長,祖大壽,他的親舅舅。

原來,唐軍中帶兵前來迎戰自已的,竟是自已的親舅舅祖大壽。

這,這該如何是好……

吳三桂略一沉吟,輕磕馬肚,亦從陣中行出,與祖大壽相隔不遠站定。

“小甥吳三桂,拜見舅舅。”吳三桂在馬上,遙遙地向祖長壽拱手而拜。

祖大壽繃着臉,微微點了點頭。

兩人相見,臉上的表情,皆是難以形容,接下來,一時間竟是一陣沉默,再無話語。

已然重然蓄髮的祖大壽,他那花白的鬚髮在熱風中來回飄拂,他久久地凝視着,對面那頭皮剃得發青,細小發辮在空中飄拂的親外甥,心裡的滋味,不知道該如何表達。

而在對面的吳三桂,內心更是五味雜陳,更多有惶愧莫名之感。他扭過頭去,不與祖大壽對視。

想當初,祖大壽鬆錦大戰兵敗後,被迫降清,卻能趁着清廷內亂之際,率部從清廷脫逃離去,現在已然又成了唐軍部下一員驍將。而現在的自已,卻在寧遠被圍之際,喪失了與清軍對戰的勇氣,反而只得屈膝而降,從此之後,爲韃虜效忠,爲異族賣命,背棄了國家與祖宗,真真丟盡了骨氣與顏面,兩相對比,何復言之!

最終,還是祖大壽緩緩開口:“長伯賢甥,真沒想到,你我舅甥二人,會在這裡,以這樣的方式相見哪。”

吳三桂臉上泛起燥熱,他避開祖大壽的灼灼目光,臉上十分勉強地擠出笑容道:“這個,小甥亦未想到,時至今日,會與舅舅在這裡各爲其主而戰,真真造化弄人也。”

“賢甥,你我今日之戰,難道一定要打下去嗎?這樣的戰鬥,我軍已然精心準備,你部遠來至此,倉促應戰,如何會是我軍對手?這樣舅甥相殘之事,我又如何復忍爲之!”

祖大壽說到這裡,一臉痛楚不堪,他搖頭嘆道:“想來長伯你少年英傑,國之倚柱,縱然當日受敵之迫,不得不引兵降虜,其實亦是情有可原,倒也不必過於深究。況且這般屈辱,你舅舅我當日亦是嘗過,心下之痛悔羞愧,復何以言之!”

祖大壽說到這裡,故意頓了一下,他遠遠觀察到,吳三桂的臉色,正在劇烈變幻,顯而易見,現在的他,內心一定在激烈鬥爭。

祖大壽見自已的勸說甚有效果,心下暗喜,他輕嘆一聲,又繼續道:“賢甥,人生在世,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你舅舅我當日在清廷之中,有如行屍走肉一般,虛渡終日,日日痛悔,卻終於尋得清廷內鬥之良機,與洪學士及部下將士,及時反正歸明,投靠唐王李嘯,從此大獲重用,一掃當日苟且清廷時的憋屈與鬱悶。現在的我,是唐軍第四鎮丙營營長,而洪承疇學士,則是唐軍第四鎮文官監撫司副司長,皆是親統兵將,身居要職。唐王對我等反正之降人,實是厚待之至矣。要知道……”

祖大壽說到這裡,吳三桂卻是一聲長嘆,大聲打斷了他的話:“舅舅,你不必再說了。舅舅,現在我也不怕告訴你,當日的吳三桂,他已經死了,早就死了,徹底死了!”

“賢甥,你……”

吳三桂一聲慘笑,哏聲道:“舅舅,有道是,日暮途窮,安可回頭。我自獻寧遠城,率部下兵馬投靠清廷後,便知自已再難回頭了。我之境遇,與舅舅當日被清廷閒置不同,小甥在清廷之中,頗受攝政王重用,被攝政王封爲平西王,部下人員,亦多有封賞。他既這般識我,重用我,小甥亦當對其感恩報效,不負其信,又如何忍心復叛之?還請舅舅,勿復出言也。”

“放屁!吳三桂你這小子,真真糊塗油蒙了心了!”祖大壽見他說出這般話來,不由得怒從心頭起:“你以爲,多爾袞對你的這般重用,是真是賞識你,提拔你麼?告訴你,多爾袞只是在利用你,玩弄你,他只不過是想把你部兵馬當成炮灰,在戰場上爲他好好賣命罷了!你仗打好了,是他的功勞,打壞了,責任全是你的,若是萬一全軍覆沒,他也只不過少了一個爲其賣命的炮灰而已,又有何損失呢。你還真當你自已這個所謂的平西王,有甚高人一等的價值麼?呸,你醒醒吧!”

“舅舅……”

“你聽我說完!”祖大壽怒吼着說道:“更何況,現在清廷內部,內憂外患,波詭雲譎,雖然多爾袞已剷除豪格,但依然未能讓整個清廷內部勢力盡皆臣服於他,因此,就算沒有戰爭,你身處其中,又能苟全到幾時?!若將來多爾袞失勢或死亡,若是將來小皇帝長大要親自掌權,你這個所謂的多爾袞親信,又該如何自處?現在的你,站在懸崖邊上,處於火屋之中,尚且執迷不悟,還談什麼受人恩惠,要爲其盡忠之類,豈非笑談!”

祖大壽說到這裡,一臉恨鐵不成鋼之色,繼續道:“好,再退一萬來步來說,就算這些都沒有發生。你在清廷一直能安穩度日,享受榮華富貴,但將來,等唐王掃滅國內不臣之勢力,必將統領大軍,親自北伐,以唐軍強悍無匹的戰力,流寇定不能長久,而清廷又如何可久得保全?恕舅舅說句誅心之語,到了那時,清朝一滅,你這個所謂的平西王,又還有何價值復存於天地之間!只怕到時,你也要與那些效死清廷的鷹犬一道,懸首城牆,子孫族滅了啊!”

聽到這裡,吳三桂臉上肌肉不停顫動,他喉頭涌動,表情十分激動,似乎想說點什麼,卻又說不出口。

見吳三桂這般模樣,祖大壽繼續添柴加火:“賢甥,你乃是聰明之人,投明主而效之,亦是人之常情。只不過,你一身才華,人中俊傑,何苦爲異族效力,又何苦在這棵朽樹上,將自已白白吊死呢?告訴你,只要你願意認清時務,反正歸來,率部投效我軍,從此爲唐王盡心效力,那你將來的榮耀與前程,只怕還是舅舅之上啊。”

“舅舅,我已是背國逆臣,又失了邊疆重鎮,這般罪孽,唐王如何可容我……”吳三桂一臉痛苦之色。

“如何容不得!唐王乃是心胸極其博大之人,豈會與你這等愚呆之輩一般見識。”祖大壽厲聲道:“唐軍連清廷逃來的肅親王豪格,都隆重接待,全部收納,並任其爲滿州統領,足見信重。更何況於你呢?況且,舅舅聽聞,當日在濟南城,你曾與唐王一道夜襲濟南,大破清軍數萬兵馬,這般英雄往事,相信唐王定亦印象深刻。你若來投,必定更受重用。賢甥,這般良機,失之不再,安可不好生把握啊!”

吳三桂被祖大壽說得臉上青一陣白一陣,他正欲說話,忽然陣後有人高喊:“吳將軍,休要交戰!攝政王有令,爲恐唐軍有詐,令你部休與唐軍交戰,即刻後撤,去與我軍本陣的十餘萬兵馬匯合,待大軍聚合後,再作計較。”

吳三桂聞言一驚,扭頭望去,卻見是正藍旗甲喇額真拜克圖,正一邊策馬奔來,一邊用生硬的漢語,向自已大聲喊話。

第一百四十五章 北上追殺第一百八十一章 挺進開封第六百五十五章 治世之能,無過李嘯第五百六十六章 外滿疆界劃定第一百零九章 夜援第二百一十一章 迎頭痛擊第四百零九章 先破城,再打援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礦 擴軍第三百一十二章 收復臺北第二百四十五章 海洋島陰雲第二百九十六章 大開眼界第五百一十八章 內城炸開第四百八十五章 近乎碾壓的火炮第四百五十三章 收降哥薩克第九百二十八章 月夜勸降第五百五十二章 人心散了第二百二十章 甕中捉鱉第六百三十三章 皇上有難 我當親救第五百三十三章 不破不立第二百七十七章 到達瀋陽第八百四十五章 僥倖回國第四百六十九章 二打金州第四百三十八章 李自成尋仇第二百六十章 謀取濟州島第五百八十四章 強攻耀州第二百八十二章 明清結姻第一百七十二章 後金之亂(二)第一百九十章 陣斬馬超第四十九章 千戶第三百六十章 唐明議和第七十五章 細帳第四十九章 千戶第二百六十三章 接收濟州島第七百三十章 私自邀戰第六十五章 擴充第七百三十六章 前後皆潰第五百六十八章 妥善安排第四百八十一章 毀滅者李嘯第二百六十八章 登州規劃第四百三十九章 夫人不在買賣在第七百二十四章 三十萬兩開拔銀子第八百章 迫取升龍,割劃安南第八百三十三章 揚長避短 二次攻城第三章 女子第八百一十章 驚天一炸,烈焰焚城第八百二十一章 誘殲郝搖旗第五百零五章 血肉搏殺第四百九十九章 羞辱之宴第六百二十六章 賊將東攻,奈何?第三百四十九章 用韃虜換獎賞第三百九十四章 合圍兗州第九百五十四章 顧始汗死,嘎木逃亡第五百零三章 毒弩之威第二十章 突襲第三章 女子第三百四十五章 東征蝦夷第二百九十六章 大開眼界第四十八章 戰陣第二百七十九章 鳳凰樓設宴第七百一十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三百八十八章 德王府慘滅第七百二十二章 下一個目標,左良玉第八百五十一章 木邦城破,拼死一搏第八百六十九章 活剝人皮 進逼遼陽第一百七十三章 後金之亂(三)第八百二十二章 三面夾擊,一鼓而滅第一百五十五章 世襲指揮使第一百零八章 尋仇第一百五十章 鐵龍城之戰(四)第二百九十九章 擄民賣錢第六百三十一章 板蕩識忠臣第五百五十三章 迷茫的鄭親王第六百四十四章 孤城之困第二百一十二章 入援京師第二百二十三章 克房山,撤京師第二百五十九章 朝清停戰協議第八百零六章 兵分兩路,東攻復州第二百五十四章 無言以述第八十七章 馬車第一百四十八章 鐵龍城之戰(二)第六百三十章 南遷不了了之第六百二十三章 割讓旅順,爲見面禮第九百三十五章 活剮多爾袞第八百二十九章 御駕親征,以援孤軍第九百零九章 風沙遮道,山谷阻擊第三百一十三章 栽贓陷害第八百二十二章 三面夾擊,一鼓而滅第五百二十章 關鍵決心第六百九十二章 援兵皆俘,親子勸降第七百六十七章 明悼宗第五百二十六章 冰牆之堡第三百三十章 傀儡肝付氏第六章 選擇第一百七十五章 幸運獲救第六百八十九章 冥頑不靈的下場第九十二章 聚殲第六百零六章 各懷鬼胎第六百三十章 南遷不了了之第三百二十五章 標誌性工程第二百三十八章 荷蘭人的野心
第一百四十五章 北上追殺第一百八十一章 挺進開封第六百五十五章 治世之能,無過李嘯第五百六十六章 外滿疆界劃定第一百零九章 夜援第二百一十一章 迎頭痛擊第四百零九章 先破城,再打援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礦 擴軍第三百一十二章 收復臺北第二百四十五章 海洋島陰雲第二百九十六章 大開眼界第五百一十八章 內城炸開第四百八十五章 近乎碾壓的火炮第四百五十三章 收降哥薩克第九百二十八章 月夜勸降第五百五十二章 人心散了第二百二十章 甕中捉鱉第六百三十三章 皇上有難 我當親救第五百三十三章 不破不立第二百七十七章 到達瀋陽第八百四十五章 僥倖回國第四百六十九章 二打金州第四百三十八章 李自成尋仇第二百六十章 謀取濟州島第五百八十四章 強攻耀州第二百八十二章 明清結姻第一百七十二章 後金之亂(二)第一百九十章 陣斬馬超第四十九章 千戶第三百六十章 唐明議和第七十五章 細帳第四十九章 千戶第二百六十三章 接收濟州島第七百三十章 私自邀戰第六十五章 擴充第七百三十六章 前後皆潰第五百六十八章 妥善安排第四百八十一章 毀滅者李嘯第二百六十八章 登州規劃第四百三十九章 夫人不在買賣在第七百二十四章 三十萬兩開拔銀子第八百章 迫取升龍,割劃安南第八百三十三章 揚長避短 二次攻城第三章 女子第八百一十章 驚天一炸,烈焰焚城第八百二十一章 誘殲郝搖旗第五百零五章 血肉搏殺第四百九十九章 羞辱之宴第六百二十六章 賊將東攻,奈何?第三百四十九章 用韃虜換獎賞第三百九十四章 合圍兗州第九百五十四章 顧始汗死,嘎木逃亡第五百零三章 毒弩之威第二十章 突襲第三章 女子第三百四十五章 東征蝦夷第二百九十六章 大開眼界第四十八章 戰陣第二百七十九章 鳳凰樓設宴第七百一十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三百八十八章 德王府慘滅第七百二十二章 下一個目標,左良玉第八百五十一章 木邦城破,拼死一搏第八百六十九章 活剝人皮 進逼遼陽第一百七十三章 後金之亂(三)第八百二十二章 三面夾擊,一鼓而滅第一百五十五章 世襲指揮使第一百零八章 尋仇第一百五十章 鐵龍城之戰(四)第二百九十九章 擄民賣錢第六百三十一章 板蕩識忠臣第五百五十三章 迷茫的鄭親王第六百四十四章 孤城之困第二百一十二章 入援京師第二百二十三章 克房山,撤京師第二百五十九章 朝清停戰協議第八百零六章 兵分兩路,東攻復州第二百五十四章 無言以述第八十七章 馬車第一百四十八章 鐵龍城之戰(二)第六百三十章 南遷不了了之第六百二十三章 割讓旅順,爲見面禮第九百三十五章 活剮多爾袞第八百二十九章 御駕親征,以援孤軍第九百零九章 風沙遮道,山谷阻擊第三百一十三章 栽贓陷害第八百二十二章 三面夾擊,一鼓而滅第五百二十章 關鍵決心第六百九十二章 援兵皆俘,親子勸降第七百六十七章 明悼宗第五百二十六章 冰牆之堡第三百三十章 傀儡肝付氏第六章 選擇第一百七十五章 幸運獲救第六百八十九章 冥頑不靈的下場第九十二章 聚殲第六百零六章 各懷鬼胎第六百三十章 南遷不了了之第三百二十五章 標誌性工程第二百三十八章 荷蘭人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