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一章 孤城絕境

碩託微微一笑,很有涵養地捋了捋鬍鬚,對鰲拜譏諷的話語,並不以爲意。

待鰲拜語語一停,他便大聲喊道:“鰲拜,何苦說這般挖苦之氣話!告訴你,本王今天奉命前來拿你,並不想與你多說甚廢話。本王只有一句話要對你說,那就是,你若願降,本王一定在攝政王面前,儘可能保全你及你的一衆部下,你但可放心便是。”

“放你孃的屁!少拿這般屁話來糊弄老子!告訴你,老子生是肅親王的人,死是肅親王的鬼,怎麼會象你們這幫軟骨頭一樣,毫無廉恥地去舔那多爾袞的腚溝子!”鰲拜濃眉怒目,厲聲大罵:“碩託,你他孃的屁話休說,有本事,放馬來攻城便是,爺爺我正等着你攻上來呢!”

見鰲拜這般強橫,碩託苦笑着搖了搖頭,他略頓了下,便又長嘆一聲道:“鰲拜,你也看見了,我軍已重兵圍城,你部已陷入絕境,還要強作此口舌之爭,又有甚意思?你與部下兵馬,不過三千之數,據守這小小的復縣縣城,城小牆矮,又還能據抗到幾時?你莫非真以爲,我軍只會坐困城下,無所做爲麼?鰲拜,本王念你乃是我滿州第一勇士,最後奉勸你一句,要儘快認清形勢,不要強與天爭,還是儘早回頭,率軍歸降,方可保全手下性命,也爲自已尋得一條生路啊。“

“滾滾滾!他孃的,碩託你這廝,咋恁多廢話呢。”鰲拜暴怒起來,他拍着雉堞大聲喊道:“碩託,他孃的有本事就來戰,別象個娘們似的歪嘰!你這廝兵多又如何,老子若是怕你這等無能之輩,就他孃的是王八生的!”

鰲拜的粗鄙放肆話語,讓一心勸降的碩託,內心終於亦是騰騰火起,他忍不住大罵道:“好哇,鰲拜你這廝,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獄無門你偏來,行,你既決意尋死,那本王就成全你!你等着,且等我軍造好攻城器械,便立刻來一齊攻城。本王定要親手斬下你這廝的狗頭,再去向攝政王覆命!”

“好哇,俺這顆大好頭顱,就等你來取。”鰲拜咧嘴大笑,依然是滿臉輕蔑神色:“不過,俺就怕你這廝沒甚本事,到時候,非但沒能滅了我軍,反是折損了自家性命,成了天下人的笑柄呢。”

鰲拜說完,旁邊的軍兵一齊大笑起來,碩託瞪着血紅的眼睛,看到鰲拜等人在城頭猖狂得意,心下的憤怒,簡直難以用語言來形容。

哼,鰲拜你這混蛋,且莫得意,就讓你再苟活幾天,待攻城囂具造好,到時,本王要你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碩託憤憤地拔馬轉身,策馬奔回陣中。他隨即下令,讓全軍就近抓取大批百姓,讓他們協助軍中工匠,不惜工本,抓緊時間,儘快造好攻城梯攻城楯車之類器具。

這時,豪格的長子齊格順,默默地來到北門城頭,他看着碩託等人遠去的背影,臉色十分凝重。

見到齊格順上來,鰲拜急忙上前參拜。

齊格順虛扶起他,輕聲問道:“鰲拜統領,敵軍勢大,你可曾想好退敵之策?”

“少主但可放心,有俺鰲拜在,這復縣縣城,他碩託絕沒本事攻下!”鰲拜拍着胸脯大聲保證。

“只是,敵軍如此勢大,我軍兵力,恐有不足……”齊格順的聲音,潛藏着猶豫與畏怯。

“少主,你不必擔心,我軍兵力雖然有限,但皆是久經沙場的精兵悍將,又多受肅親王恩惠,皆願出效死力。這復州縣城,我軍定能防備得固若金湯。”鰲拜說到這裡,又壓低聲音說道:“況且,本將已另派出哨騎,快馬加急前往南邊的旅順城去向唐軍求救。若唐軍能及時趕來,與我軍一道里外夾擊,定能大破碩託部兵馬,解此復縣之困,最終得以順利脫圍。”

聽了鰲拜這番話語,齊格順臉色輕鬆了不少。隨後,鰲拜又安慰了他幾句,便安排人帶他下去休息。

望着齊格順離開的背影,鰲拜雙眉緊鎖。

鰲拜知道,自已雖然這般勸慰齊格順,但說實話,自已能不能不被碩託消滅,能否保住這小小的復縣縣城,其實他心裡真的沒底。

因爲,敵我兵力實在太過懸殊,只要碩託的攻城器具造成,自已這三千名有騎兵改成的守軍,想要最終抵抗住多達數萬的碩託大軍的劇烈衝擊,實在太過爲難,甚至可以說,是一項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唯一的勝機,其實是自已派出的哨騎,能及時順利將唐軍引來,從而得以實現以內外夾擊的方式,擊潰打敗碩託部兵馬。

鰲拜南眺佇望,長長地嘆了口氣。

希望自已的願望,能得以達成吧。

在鰲拜極度的牽掛中,那兩名哨騎,一路發瘋般地急趕快行,晝夜不休,終於在一天一夜的打馬奔行後,到達了旅順城外。

兩名累得幾度說不出話,就要跌下馬來的哨騎,迅速地被唐軍巡邏哨騎發現,在瞭解了他們的來意後,立即將他們帶入旅順城中。

此時的旅順城,是唐軍第五鎮丙營駐守,營長爲秦良玉之子馬祥麟。

本來,旅順之地被李嘯以計詐取後,他是打算安排秦良玉的第一鎮乙營來駐守,但考慮到現在山東之地,直接面臨流寇的巨大壓力,只留第一鎮甲營的兵力,多有不足,故最終還是決定,由原本駐紮在庫頁島與北海道的第五鎮丙營,暫時接防旅順城。

馬祥麟部第五鎮丙營兵馬,纔剛入駐旅順不久,就收到了安全司的密報,說現在清廷內訌,多爾袞已拿下豪格,索尼被迫自殺,且逼得護軍統領鰲拜,固山額真楊善,帶着豪格長子齊格順,一路南逃而去,想來投奔旅順城中的唐軍。

得到這個消息,馬祥麟十分歡喜,簡直想要猛擊一掌。

還有比清廷內訌殘殺更好的消息了麼?

他知道,啊怕豪格在這場清廷內訌中最終落敗,但鰲拜部率兵出逃,一定也會給清廷一個巨大而沉重的打擊。而對唐軍來說,清廷內部越亂,對自已便愈是有利。更何況有這麼強勁的一支精銳兵馬來投靠自已,無異是對唐軍是如虎添翼。

於是,馬祥麟立即下令,讓城外的唐軍密切關切周邊態勢,若有清軍來投,立即加以引見。

當他看到這兩名風塵僕僕,累得幾乎說不出話的哨騎時,心裡的歡喜卻是難以形容。

當他終於從這兩名哨騎嘴裡,得知了鰲拜現在所處的困境時,馬祥麟不覺吃了一驚,他萬沒想到,鰲拜在快到了金州地界之際,竟會發生這等變故。

他幾乎毫不猶豫地,立即下令全軍出征,立即北進,去緊急救援鰲拜部兵馬。

於是,旅順城中,只留了兩隊槍兵與盾兵,以及少許輔兵駐守,幾乎整個丙營兵馬全部出動,急急向北行進,去解鰲拜的復縣之圍。

鐵甲森森,刀槍耀日,馬匹的嘶鳴與甲葉的摩擦聲響起一片,從旅順北進的官道上,多達八千餘人的唐軍部隊,有如一隻一眼望不到頭的鋼鐵長龍,逶迤北去,極具氣勢。

馬祥麟下令,全軍每天只能休息三個時辰,務必要儘快行動,趕在碩託開始進攻之前,到達復縣城下,以解鰲拜之圍。

只不過,鰲拜率軍來投又被困復縣之事,畢竟事發倉促,全軍整備亦極費時間,更何況一路上要保持整體行動,亦多爲不易,在全軍行進至復縣還有數十里外時,天色已然黑透,軍兵皆已人困馬乏,再難行動,馬祥麟只得下令全軍就地紮營休息,等到明天再開始繼續行進。

馬祥麟算得清楚,碩託若要攻城,怕是至少要一週時間來準備攻城器具,那麼自已明天就加緊趕到復縣的話,應該是完全來得及的。

只是,事情真的會如他所想嗎?

第二天,最早的一縷晨光升起之時,復縣城頭的一衆守軍,皆被四下響起的淒厲海螺號聲,和潮水般洶涌的軍兵喝喊聲驚醒。

城中和甲而臥的鰲拜,亦是瞬間從睡夢中驚醒,他急急竄出門外,便有親隨衛士緊急來報:“護軍大人,城外敵軍已然行動,正從四面開始一齊攻城!”

聽了這話,鰲拜的內心,有如針刺一般疼痛。

好麼,碩託這傢伙,竟然在三天時間裡,就做好了攻城準備,這般快速,倒還真打了個自已一個措手不及。

卻不知道,現在唐軍的援兵,到底來了沒有,又或者,到底是到了何處……

鰲拜內心雜亂不堪,卻不得不硬着頭皮,下令手下,立即做好守城準備。

望着一架架長長的攻城梯,有如密集伸出的觸手一樣,不斷靠向城牆,望着多輛蒙着鐵皮的撞車與楯車,則被大批敵軍喝喊着,吱呀作響地推去撞開城門,鰲拜心下,緊張到了極點。

“全軍聽令,拼死也要守住此城!”鰲拜拔出寶劍,聲嘶力竭地大聲吼叫。

但他自已知道,敵軍之勢如此之大,攻勢這般之猛,如果唐軍不能及時到來,那等待自已的,只怕是……

鰲拜來不及仔細思考,密集如螞蟻般的敵軍,已經越過越近,直逼護城河。

“放箭,放前!射死這些狗入的!”鰲拜給手下軍兵大聲鼓勁。

城頭的守軍,人人臉上滿是恐懼,但受主將之令,皆立刻開始行動,紛紛搭弓上箭,滿張如月,覷準護城河岸的清軍,激射而去。

而面對這傾泄而出的箭雨,攻城的清軍似乎早有準備,他們迅速散開陣型,許多人騰出手中盾牌,迅速抵擋住了飛射而來的箭矢。

說起來,鰲拜這些手下,原本皆是慣於在原野上征戰的騎兵,他們臨時改成守城的步兵,皆是相當不習慣。無論是組織還是配合上,都無論與真正的守城步兵相比,接下的連續射箭中,明顯開始雜亂,準頭與效率都大爲降低。

城頭的守軍又接連拋射了七輪,終於人人臂力耗盡,再也無力開弓。

見到城頭防禦減弱,護城河處的清軍,頓是士氣大振,他們發出野獸般的吶喊,愈發加快了攻城的速度。

一架架攻城梯,快速通過護城河上緊急搭建的浮橋,吼叫着向城牆衝來,它們有如會自動爬行的蜈蚣一樣靠過來,梯頭的搭鉤,卟卟地搭緊城頭的堞垛,穩穩地靠在城頭。

攻城梯一旦固定,成羣的清軍,立刻有如螞蟻上樹一般,緣梯而上,直攻城頭。

而見到城頭守軍箭矢漸絕,那些推着楯車進攻城門的清軍,也再無所顧忌,他們拼力加快前行的速度,把巨大沉重的楯車,抵近到城門的方向,便有清軍開始鋪設木板在護城河上,做成簡易的浮橋,準備運送車過河,再去撞爛城門吊橋。

就在這時,那些從攻城梯上緣爬而上的清軍,已然更快了一步,他們紛紛跳到城頭,立刻有如兇獸一般,對陣型已開始惶亂的守軍,大砍大殺。

清軍攻勢極其兇猛,幾乎瞬間就佔據了優勢,把鰲拜這些由騎兵臨時改變的步兵,逼得連連後退,不時有兵員慘叫着倒下。

“頂住!頂住!一定要把這些混蛋殺下城去!”

鰲拜厲聲大吼,他身先士卒,接連砍殺了兩名衝過來的清軍,意圖以自已的勇毅之態,喚起混亂不堪的守軍們,那越來越低落的鬥志。

此時,遠遠地站在北面一箭之地外,從千里鏡中看着自家軍兵不斷地涌上城頭,開始越來越明顯地佔據優勢後,清軍統帥碩託臉上,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哼,鰲拜你這廝,不知死活,強與天爭,現在知道本王的厲害了吧!

本王現在數萬兵馬齊攻,你區區三千兵力,又是騎兵臨時改成之步兵,焉能與我軍相抗衡。縱然你這廝號稱滿州第一勇士,又能捻幾根釘,只怕再數一個時辰,你就要全軍盡沒,復縣縣城完全落入我軍之手了。

洋洋得意的碩託,絕對不會想到,就在他以爲勝券在握之時,在復縣縣城的南面,在他完全看不到的地方,從地平線上,忽然閃耀起一片躍動的金屬光芒。

第九十一章 條件第一百三十二章 恐慌效應第二百四十二章 土著歸化第一百五十八章 鐵器換人才第二百八十八章 格格出逃第一百二十二章 金湯城第二百五十三章 敗逃摩尼山第二百七十二章 軍階考覈第五百二十六章 冰牆之堡第二百一十五章 震天雷之威第四百九十八章 王之潛伏第三百四十七章 定居與歸化第五百六十一章 全殲圍敵第二百五十三章 敗逃摩尼山第六百零四章 二王擁帝第三百三十章 傀儡肝付氏第七百五十五章 砍瓜切菜第八百二十六章 標準化屠殺第六百八十七章 兩縣立定第一百七十八章 收爲侍女第三百九十六章 名將雄心第六百六十章 復縣之困第六百六十二章 雷霆救援第六百三十章 南遷不了了之第八百三十八章 何以擋之,唯有求和第八百八十八章 乘勝追擊,矇混進關第六百六十五章 三國運命之戰第四百一十四章 兵圍馬尼拉第七百七十七章 不殺此獠,何以立威第四百四十一章 嫁公主籠將心第二百三十五章 中華牌捲菸第一百二十章 帝心第二百零八章 拓殖臺灣第五百五十四章 豪格返京第三百五十五章 唐國公第五百八十五章 不惜代價第六百七十章 前軍盡覆第二百零四章 鄭彩來訪第二百章 新巡撫顏繼祖第三百一十四章 致命的誘餌第九百二十章 全殲俄軍,追亡逐北第二百七十八章 下馬威第一百一十六章 寶地第一百九十一章 老回回潰滅第六十九章 故人第四百四十一章 嫁公主籠將心第一百四十七章 鐵龍城之戰(一)第一百五十四章 報捷天聽第九百三十三章 盛京城破,圍攻皇宮第五百一十一章 百戰不歸第五百七十三章 自任攝政王第七百五十九章 離間君臣,借刀殺人第一百三十章 鹽鹼地也是寶第五百四十三章 金鱗豈是池中物第一百一十九章 首級交易(下)第六百六十一章 孤城絕境第八百七十七章 夜克遼陽 活剮親王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式鍊鐵第二百七十章 以毒攻毒第六百四十章 一招疏漏,後患無窮第九百四十章 全軍崩潰 無力迴天第九百零五章 危急關頭 援兵終至第三百三十六章 舌戰幕府第二十七章 暗算第四百三十六章 各有安排第六百零九章 順治登基第七百五十二章 模式化屠殺第六百五十六章 此人竟敢自稱監國第三章 女子第三百五十九章 朝廷軟了第一百六十章 北援錦州第八百六十八章 全殲二王,剝皮孔有德第一百七十九章 五省總督盧象升第八百三十七章 大西國滅 西川一統第八百七十九章 清廷求和第四百九十九章 羞辱之宴第四百四十五章 愛妃之逝第一百八十八章 君命有所不受第七百一十四章 京師廷辨第四百零二章 擴軍平南鎮第三百二十四章 臺灣大開發第七百零五章 鯨吞江南第五百三十六章 杜度的遺囑第九百一十章 前部既滅,邀戰中軍第十五章 反目第六百八十二章 出乎意料的反攻第一百九十四章 俘虜安置第八百七十九章 清廷求和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條建議第七百一十六章 借爾頭顱一用第五百零七章 敵我皆殺第一百三十一章 土地改良第二百零二章 眼見爲實第六百四十四章 孤城之困第五百八十三章 冒雪攻城第一百六十三章 阿山之死第九百二十八章 月夜勸降第五百二十九章 援兵終至第二百一十六章 挖心狂魔第八十六章 車馬行
第九十一章 條件第一百三十二章 恐慌效應第二百四十二章 土著歸化第一百五十八章 鐵器換人才第二百八十八章 格格出逃第一百二十二章 金湯城第二百五十三章 敗逃摩尼山第二百七十二章 軍階考覈第五百二十六章 冰牆之堡第二百一十五章 震天雷之威第四百九十八章 王之潛伏第三百四十七章 定居與歸化第五百六十一章 全殲圍敵第二百五十三章 敗逃摩尼山第六百零四章 二王擁帝第三百三十章 傀儡肝付氏第七百五十五章 砍瓜切菜第八百二十六章 標準化屠殺第六百八十七章 兩縣立定第一百七十八章 收爲侍女第三百九十六章 名將雄心第六百六十章 復縣之困第六百六十二章 雷霆救援第六百三十章 南遷不了了之第八百三十八章 何以擋之,唯有求和第八百八十八章 乘勝追擊,矇混進關第六百六十五章 三國運命之戰第四百一十四章 兵圍馬尼拉第七百七十七章 不殺此獠,何以立威第四百四十一章 嫁公主籠將心第二百三十五章 中華牌捲菸第一百二十章 帝心第二百零八章 拓殖臺灣第五百五十四章 豪格返京第三百五十五章 唐國公第五百八十五章 不惜代價第六百七十章 前軍盡覆第二百零四章 鄭彩來訪第二百章 新巡撫顏繼祖第三百一十四章 致命的誘餌第九百二十章 全殲俄軍,追亡逐北第二百七十八章 下馬威第一百一十六章 寶地第一百九十一章 老回回潰滅第六十九章 故人第四百四十一章 嫁公主籠將心第一百四十七章 鐵龍城之戰(一)第一百五十四章 報捷天聽第九百三十三章 盛京城破,圍攻皇宮第五百一十一章 百戰不歸第五百七十三章 自任攝政王第七百五十九章 離間君臣,借刀殺人第一百三十章 鹽鹼地也是寶第五百四十三章 金鱗豈是池中物第一百一十九章 首級交易(下)第六百六十一章 孤城絕境第八百七十七章 夜克遼陽 活剮親王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式鍊鐵第二百七十章 以毒攻毒第六百四十章 一招疏漏,後患無窮第九百四十章 全軍崩潰 無力迴天第九百零五章 危急關頭 援兵終至第三百三十六章 舌戰幕府第二十七章 暗算第四百三十六章 各有安排第六百零九章 順治登基第七百五十二章 模式化屠殺第六百五十六章 此人竟敢自稱監國第三章 女子第三百五十九章 朝廷軟了第一百六十章 北援錦州第八百六十八章 全殲二王,剝皮孔有德第一百七十九章 五省總督盧象升第八百三十七章 大西國滅 西川一統第八百七十九章 清廷求和第四百九十九章 羞辱之宴第四百四十五章 愛妃之逝第一百八十八章 君命有所不受第七百一十四章 京師廷辨第四百零二章 擴軍平南鎮第三百二十四章 臺灣大開發第七百零五章 鯨吞江南第五百三十六章 杜度的遺囑第九百一十章 前部既滅,邀戰中軍第十五章 反目第六百八十二章 出乎意料的反攻第一百九十四章 俘虜安置第八百七十九章 清廷求和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條建議第七百一十六章 借爾頭顱一用第五百零七章 敵我皆殺第一百三十一章 土地改良第二百零二章 眼見爲實第六百四十四章 孤城之困第五百八十三章 冒雪攻城第一百六十三章 阿山之死第九百二十八章 月夜勸降第五百二十九章 援兵終至第二百一十六章 挖心狂魔第八十六章 車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