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結局我留下了什麼

(大結局) 我留下了什麼?

當天下午,在美國的首都華盛頓上空都出現了聯邦轟炸機的身影,它們沒有再向以前轟炸其它城市一樣從高空中扔下成堆的炸彈,而是不斷的降低飛行高度,冒着被美軍飛機擊落的危險,利用自身的飛行速度衝破了美國空軍的攔截,在6000米的高度上扔下了一個圓滾滾的大傢伙。

這個大炸彈在掉落到離地面還有幾百米的身後,突然爆炸,然後地面上的所有人都如同看到了大太陽,刺眼的白光讓他們無法直視,然後就是如同大蘑菇的煙塵開始升起。這時在爆炸範圍內2公里之內的所有建築全部像沙子一樣被強大的衝擊波吹散,幾千度的高溫輻射把4公里之內的所有可燃物都瞬間燒焦,包括人體在內,15公里之外的可燃物也會被引燃。

當這顆相當於10萬噸烈炸藥當量的原子彈爆炸時,十幾平方公里之內基本就沒有生物存在了,在其後的一段時間內,放射性污染將隨着風力或者河流蔓延到100公里的範圍,接觸到它們的人雖然不會馬上死去,但是各種放射病將影響他們終身。

當天,作爲美國的首都,華盛頓這座城市徹底從美國土地上消失了,由於爆炸之後燃起的大火,使得根本無法統計具體的傷亡數字,具聯邦政府作出的預估,將會有15萬人左右在爆炸當天死去,50萬人在爆炸一週內死去,至於放射性物質所造成的後續影響,這聯邦政府也無法得出一個準確的數字,這和當地居民對核放射的瞭解和採取的應對措施有關。

在爆炸的當天,南海聯邦政府宣佈這是應對美國政府對聯邦軍隊使用毒氣彈所做出的報復性轟炸,並且警告美國政府最好儘快投降,否則美國軍隊也會遭到這種特殊武器的攻擊。除此之外,南海聯邦政府還特別強調,這種武器帶有很強的輻射性。會對所有接觸過爆炸區域物品和塵埃的人造成長久的傷害,所以人們應該在沒有防輻射保護的情況下遠離爆炸中心區至少100公里。

不過美國政府短時間內是無法對南海聯邦的這種警告做出反應了,當天在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的國會大廈里正在召開一場關於如何應對美國西部各州脫離美國聯邦政府的討論,羅斯福總統和美國政府的主要官員都出席了這次會議。而國會大廈正處於原子彈爆炸的中心區,這些美國議員和政府高官都隨着一朵蘑菇雲升上了天堂,美國的聯邦政府也陷於癱瘓當中。

如果說2個月之前美國軍隊使用化學武器進攻南海聯邦軍隊是一個爆炸性新聞的話,那麼這次南海聯邦使用了一種特殊武器瞬間把美國首都華盛頓這麼一座150多平方公里、200多萬人口的城市地面上直接抹殺簡直就嚇呆了所有國家的政府。

剛開始各國還以爲南海聯邦政府在吹牛。並沒有當真。而當越來越多的電報通過海底電纜傳到了歐洲大陸之後,大家才知道這並不是南海聯邦政府在胡說八道,那位瘋子一樣的聯邦總統竟然真的把華盛頓這座城市和幾十萬人一同幹掉了。

最讓各國政府害怕的並不是華盛頓和幾十萬人的消失,而是南海聯邦讓它們消失的方式方法。幾架飛機、一顆炸彈,幾分鐘的時間,一座城市和幾十萬人就灰飛煙滅了。這是什麼樣的能力啊?如果南海聯邦把這種武器用在自己國家頭上會怎麼樣?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政府敢保證自己可以防住一架從高空飛行的飛機還能不讓它投彈。

惶恐不安、羨慕嫉妒恨,這是在得知南海聯邦政府擁有了這樣一個大殺器之後所有國家政府的心情。與南海聯邦關係親密的國家都是羨慕劉芾的手中能有這種厲害傢伙,像小鬍子和墨索里尼這樣的梟雄估計還得加上嫉妒這種心情,他們做夢都想把這種武器得到,用來實現他們的追求和夢想,然後他們就會恨,恨劉芾把這麼好的東西一直藏着不給大家分享。有了這個玩意,德國還用費這麼大力氣去和法國蘇聯拼命嗎?派幾架飛機往巴黎和莫斯科扔個炸彈,戰爭就結束了。

而那些同南海聯邦關係不好甚至還是敵人的國家,心中就只能充滿了各種惶恐和各種不安,英國的股市在確認華盛頓真的被南海聯邦的一顆炸彈炸平之後,立刻像剛顏射完的JJ一樣,瞬間就軟了下去,情況比29年經濟危機還嚴重。遭到轟炸的是美國首都,但是英國經濟崩潰了,因爲大家都知道,要說世界上那個國家和南海聯邦仇恨最大,美國只能排在老二,英國是毫無疑問的第一,只要不是傻子。他就會選擇賣掉手中的任何一股和英國有關的股票,趕緊跑路,說不定明天或者後天,聯邦的轟炸機就會出現在倫敦的上空。

而就在大家紛紛猜測南海聯邦還會不會攻擊下一個美國城市的時候。一直在美國和英國身後默默的支持着自己這兩個老大的加拿大政府突然宣佈向聯邦軍隊無條件投降。這個像世外桃源一樣的國家終於受不了這種殘酷到了極點的戰爭威脅,再也不顧什麼名義上的國王和表親關係了,非常光棍的交槍不玩了。

而這時真正的苦主美國已經陷入了一片混亂之中,在華盛頓被原子彈襲擊之後的一週之內,位於中西部的5個州先後宣佈脫離合衆國政府,另外位於美國東南角上的佛羅里達州居然後發先至,只用了4天就完成了全民投票,緊跟着中西部那5個州的腳步,宣佈獨立,退出戰爭。

而正在博伊西前線集結部隊、補充物資的布萊德雷將軍在聽到這個噩耗後,第一個反應就是趕緊讓憲兵去沒收部隊中的收音機,防止自己的部隊被這個消息嚇壞。但是晚了,聯邦空軍的飛機從當天上午開始,就不向美軍投炸彈了,而是開始投放傳單,並在傳單上描述了華盛頓的狀況,然後還指出,如果美軍一週之內不投降,那麼以後聯邦飛機就不會在扔那些普通炸彈了,全帶着原子彈來。

剛開始撿到傳單的美軍還沒把這些當回事,不過當有些心細的士兵在收聽了廣播之後,立刻發現這個駭人的消息很可能並不是南海聯邦軍隊在吹牛,他們紛紛向自己的長官詢問事實的真相,但是他們並沒有得到回答,那些中級軍官此時也是毫不知情。

等到司令部的憲兵們開始到處沒收收音機的時候,美國大兵們終於明白了,原來這他媽都是真的!

聯邦空軍的一顆炸彈就把一座城市都炸沒了,連美國政府和美國總統都一起死光了,這個仗還打個P啊?毒氣彈!毒氣彈!這些該死的美國政客讓我們用毒氣彈對付聯邦軍隊,結果怎麼樣?把敵人惹急了,這下可好,人家還有更厲害的武器沒拿出來,現在傻眼了吧,和人家的武器比起來,毒氣彈算個毛啊!

政府已經沒了,美國好幾個州的獨立了,這些州還不歡迎美軍進入他們的州,如果不是因爲有幾十萬美軍駐紮在猶他州,估計猶他州政府也得獨立,就從當地居民看美軍的眼神中就可以感到,原本那些期望、熱情的眼光已經變成了厭惡甚至仇恨的目光了。當地居民恨不得這些美軍趕緊離自己遠遠的,免得因爲他們讓自己遭到連累。

失去了政府、人民還不支持,美國大兵們徹底崩潰了,他們再也不管什麼憲兵了,成排成連的扔下武器,向着東部撤離,最後發展到整團整團的士兵把軍裝都脫了,就那麼穿着襯衣襯褲離開兵營,返回自己的家鄉。

對於這種情況,美軍司令部也沒轍,現在連誰來給前線送補給都不知道了,這個仗還怎麼打,西部戰區總司令布萊德雷上將乾脆在三天之後下令,剩餘的部隊全線後撤到美國中部去,等待新一屆的美國政府上任之後再根據命令來決定軍隊的部署。

按照這個情況,估計不用聯邦軍隊再費事了,只要繼續向美國各州施加戰爭的壓力,它們遲早都會選擇退出,最終雖然沒有投降的一方,但是整個美國都成了幾十個小國了,那時還不是南海聯邦說怎麼辦就怎麼辦,至少戰爭賠款得你們一起給湊出來。

但是劉芾已經等不到這一天了,1942年5月11日,劉芾由於肺癌加重,並引其它器官衰竭,於當天下午14點03分在南海聯邦首都空軍醫院去世,按照他生前的吩咐,他的遺體將在當天被火化,骨灰撒到中國東海的一處海面上,那裡是當初他從那艘漁船上救起劉大貴和大衛父子兩個的位置。

另外,他的所有財產,包括施耐德石油集團的股票、山德魯電器集團的股票、海倫娜航運的股份將成爲一個獨立於聯邦政府的基金會,由一個律師團負責監控,主要用於資助聯邦國內的各種科研項目,並負擔他的遺孀雅克琳的一切生活費用。

在生命的最後一段時間裡,他曾經拉着自己老婆的手,向她講述了一個故事,是有關一個從未來穿越到一百多年前的年輕人的故事,但是他只講了一個開頭,就講不下去了,他太累了。。。雅克琳在他閉上了雙眼之前,好像聽見他說:

“老天爺,再給我一次機會吧,我還能做的更好一些,我已經是熟練工了。。。”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第111章 裁決第53章 實力對比第26章 中斷的訪問第55章 分段建造法第59章 登陸越南(一)第38章 空襲新加坡港(三)第28章 游擊隊有重炮?第23章 親王喬治第23章 歐洲第27章 三路並進(五)第50章 火藥桶要炸!第78章 撒達母炮第41章 未雨綢繆第26章 三路並進(四)第8章 備戰第5章 三打白骨精(下)第42章 海南島(四)第26章 流感,還是西班牙的第21章 好人有好報第64章 登陸越南(六)第42章 自家後院第36章 衰落的德國第72章 綏靖和孤立第67章 佔領法屬印度支那(三)第49章 世界經濟危機第3章 科技含量就是競爭力第144章 夜探大巴黎第37章 空襲新加坡港(二)第121章 自由貿易港第58章 中立第37章 菲律賓大泥坑第71章 5萬平方公里第9章 哭泣的爪哇島(二)第37章 故人來訪第122章 給聯邦找點麻煩第28章 北極熊游過來了第63章 不一樣的坦克第3章 救了個國際友人第18章 有些準備第42章 裝甲車和重機槍第30章 日本沉沒第134章 我們將何去何從第128章 壞人出現了第117章 電視機第18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三)第36章 賭贏了第67章 聯邦有的是鐵第33章 山本的遺言第16章 英法德宣戰第29章 民用航空第13章 登陸琉球第16章 一個熟人和兩個陌生的熟人一起第44章 不是兵員的素質是裝備的差距第53章 實力對比第60章 登陸越南(二)第34章 襲擊與鎮壓第12章 大衛的禮物第21章 沒事但可以挑事第48章 西海岸我來了第111章 裁決第34章 襲擊與鎮壓第67章 佔領法屬印度支那(三)第59章 反貪反黑(二)第25章 三路並進(三)第82章 湖面上的白花第13章 政府和大會的僵局第9章 照着旅遊地圖冊找金礦第46章 上琉球去練練兵?第95章 猶太人第49章 美國代表團第42章 英國人的反應第74章 巴巴羅薩第69章 佔領西雅第9章 哭泣的爪哇島(二)第62章 遷都第37章 新年新攻勢第48章 崩盤第20章 該出去走走了第68章 制度第68章 三個壞皮匠第18章 西線第130章 懷疑第70章 99年的坑人證第68章 絕密單位第31章 遷都的必要性第20章 歷史真頑固第112章 漏網之魚第64章 收網第20章 羅莎利婭號第59章 反貪反黑(二)第24章 冰箱第57章 飛機很重要第21章 第一站美國第107章 西澳礦區第137章 標準的力量第15章 機羣第98章 獨立第2章 談判第12章 轟炸機第30章 拒不合作
第111章 裁決第53章 實力對比第26章 中斷的訪問第55章 分段建造法第59章 登陸越南(一)第38章 空襲新加坡港(三)第28章 游擊隊有重炮?第23章 親王喬治第23章 歐洲第27章 三路並進(五)第50章 火藥桶要炸!第78章 撒達母炮第41章 未雨綢繆第26章 三路並進(四)第8章 備戰第5章 三打白骨精(下)第42章 海南島(四)第26章 流感,還是西班牙的第21章 好人有好報第64章 登陸越南(六)第42章 自家後院第36章 衰落的德國第72章 綏靖和孤立第67章 佔領法屬印度支那(三)第49章 世界經濟危機第3章 科技含量就是競爭力第144章 夜探大巴黎第37章 空襲新加坡港(二)第121章 自由貿易港第58章 中立第37章 菲律賓大泥坑第71章 5萬平方公里第9章 哭泣的爪哇島(二)第37章 故人來訪第122章 給聯邦找點麻煩第28章 北極熊游過來了第63章 不一樣的坦克第3章 救了個國際友人第18章 有些準備第42章 裝甲車和重機槍第30章 日本沉沒第134章 我們將何去何從第128章 壞人出現了第117章 電視機第18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三)第36章 賭贏了第67章 聯邦有的是鐵第33章 山本的遺言第16章 英法德宣戰第29章 民用航空第13章 登陸琉球第16章 一個熟人和兩個陌生的熟人一起第44章 不是兵員的素質是裝備的差距第53章 實力對比第60章 登陸越南(二)第34章 襲擊與鎮壓第12章 大衛的禮物第21章 沒事但可以挑事第48章 西海岸我來了第111章 裁決第34章 襲擊與鎮壓第67章 佔領法屬印度支那(三)第59章 反貪反黑(二)第25章 三路並進(三)第82章 湖面上的白花第13章 政府和大會的僵局第9章 照着旅遊地圖冊找金礦第46章 上琉球去練練兵?第95章 猶太人第49章 美國代表團第42章 英國人的反應第74章 巴巴羅薩第69章 佔領西雅第9章 哭泣的爪哇島(二)第62章 遷都第37章 新年新攻勢第48章 崩盤第20章 該出去走走了第68章 制度第68章 三個壞皮匠第18章 西線第130章 懷疑第70章 99年的坑人證第68章 絕密單位第31章 遷都的必要性第20章 歷史真頑固第112章 漏網之魚第64章 收網第20章 羅莎利婭號第59章 反貪反黑(二)第24章 冰箱第57章 飛機很重要第21章 第一站美國第107章 西澳礦區第137章 標準的力量第15章 機羣第98章 獨立第2章 談判第12章 轟炸機第30章 拒不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