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孰能無情(下)

更新時間:2005-12-27 12:10:00 字數:5868

《元寧實錄·順宗卷》

崇明五年十月初七,謝相歸京,帝親至永樂門,殊加恩賞,以平叛爲之晉爵一等,太后降旨禮部、兵部擬賜功勳。

謝清本就是世襲的二等侯爵,晉爵雖榮耀,但實惠卻並不多,用倩儀的話說:“也就是換個門面,還平白地要花個幾千兩的銀子!”

“表姐這話就錯了!真是這樣,隨陽哪會這麼高興?”齊朗合起摺扇,輕擊掌心,笑着道。

謝清的神色是掩不住的志得意滿,眼中的笑意不減,口上卻不放鬆:“我怎麼高興了?”

倩儀倒是不解了,不住地追問,可是那兩人卻都不開口,難得一致地逗她,最後還是永寧王妃笑着給她解釋:“我朝最重視軍功,一等侯爵往上只有軍功才能加封,謝氏從來都沒什麼軍功,爵位也多少年沒動了,別的不說,光是對隨陽在家族中的地位,這個一等侯爵就助益不少。”

“再說了,世襲的爵位不同於剛得的,也只有世襲一等侯爵以上的世族子弟纔有入宮伴讀的機會。”齊朗輕笑着道出最讓謝清高興的原因。

謝清點頭,倩儀哪裡還會不明白,爲人父母,只有是對子女有益的事,都會欣喜無比,因爲謝淇尚主的關係,倩儀最憂心的莫過於兒子的前程,能有這種伴讀的機會,就表示謝氏不會被驅出中樞,她怎麼會不高興呢。

不過,再高興,倩儀也沒忘記該做的事,永寧王妃是來道賀不假,齊朗就未必了,再說,自己的夫君早已丟過眼色,她哪會不懂,又笑鬧了兩句便拉着永寧王妃去說體己話了。

“怎麼聽說,前些時候,陛下與太后鬧僵過?”謝清用的是問句,語氣卻是肯定的。

齊朗知道他有自己的消息渠道,笑容一斂便點了點頭。

“鬧得不輕,不過……”齊朗欲言又止,淡淡地笑,其中的冷嘲之意顯而易見。

“是試探。”謝清點了點頭,知道自己沒猜錯,又問了一句:“太后沒有打算?”

“從那以後,太后便沒再單獨召見過朝臣,我也不例外。”齊朗自嘲地回答他,“至於打算,就更不得而知了。”

謝清不由皺眉:“過了年,陛下也不過十一歲,現在就這樣,太過分了吧?”

“過分倒談不上,只是,我不明白太后在想什麼,既要歸政,就那樣對陛下。”齊朗搖頭,“太后不會無的放矢,可是,我看不出她想什麼。”

陽玄顥所恃的他猜得到,但是,若是那樣,紫蘇沒有理由與兒子對立,順其自然纔是最好的辦法,因此,他看不懂紫蘇的想法,若說其中另有他不瞭解的事,也不太可能,畢竟,他也有自己的辦法,兩相印證,並不見其中有何異象。

這一切,讓他百思不得其解。

謝清同樣毫無頭緒,暖閣中一時寂靜無聲,只有青荷的香氛愈來愈濃,謝清起身走到窗下的案前,打開紫金香爐,拿起旁邊的簪條,撥弄了兩下,重又蓋上,纔開口:

“景瀚,太后的心思,我看得未必有你準,但是,這回,我可能比你要看得透徹些,我若沒有想差,你恐怕是身在局中,心迷不自知。”謝清轉身看着他,眉頭已經舒展開來,眼中有淡淡的笑意與無奈,顯然是方纔的思索讓他想通了一些事。

“哦?”齊朗卻彷彿不甚在意,回得漫不經心。

謝清一笑,也不多說,將話題轉向自己想知道的事情上。

“我怎麼影影綽綽地聽說,有個宮女夾在其中?”無論如何,現在能保證謝氏未來的只有那個已入宮的宜婕妤,謝清絕對不希望其中出任何意外,他相信,紫蘇在避開夏家之後,只會將長和宮贈給謝家,世族中沒有任何人可以與自己競爭,唯一能對此產生威脅的只有王家,但是,身份上的差別已足以讓王家退讓,更何況自己現在位極人臣的也地位。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齊朗無所謂地回了一句,卻已說明一切。

“那就好!”這句話絕對由衷地發自謝清的內心。

齊朗想了想,揚眉輕笑,道:“據我所知,這兩天,陛下都留宿在宜婕妤的啓祥殿,對你而言,這算是好消息吧?”

謝清一愣,隨即就明白齊朗是在調侃他,白了他一眼,回擊了一句:“你知道得真清楚。”

平淡的語氣聽不出什麼,但是壓低的聲音讓齊朗明白了他的意思,不能說不覺窘,但是,他也只能無奈地一笑,輕輕地搖頭,表示自己不願再提了。

“這一次,朝中的情形應該足夠你施展了吧?”畢竟不是真的想和齊朗擡槓,謝清立刻就轉開話題,直奔中心。

“爲什麼,聽起來,你似乎打算袖手旁觀?”齊朗皺着眉反問。

謝清兩手一攤,答得輕鬆:“平叛的事沒人彈劾,但是,當時強行將濟州官員撤職的事,按察司可是翻出來了,沒出錯的話,明天開始,我就是要在家中反思了。”

按元寧的律令,議政大臣被彈劾必須暫停職責,歸家反思,直至彈劾查清,很明顯,這是爲了避免議政大臣權重而使皇權被架空,要知道,彈劾是三司任何一個官員都可以做的,即使彈劾失敗,只要所言之事屬實,言官就不會受到懲治,相反,這絕對是成名的機會,沒有言官會放棄這種機會。

“這樣……”齊朗似乎的確沒有想到這個,思忖了一會兒,才淡淡道:“你對吳靖成有什麼看法?”

“一枚好用的棋子!”謝清絲毫沒有猶豫,直接脫口而出,隨即狡黠地一笑:“我並不介意你掌控三司!”

齊朗失笑,搖頭道:“三司不必用如此明顯的方式來掌控!我還是有些擔心靖成是否能擔當大司憲的的職責!”

“這種事並不是擔心就有用的!”謝清明白他的意思,“不過,從我的角度說,有個這麼知情識趣的人主掌都察司,絕對有利無弊!你也不必考慮那麼多,都察司與監察、按察兩司不同,沒有那麼多的清流,倒是循吏之輩最多,以大司憲的手腕,掌握全局並非難事。”

“你這麼認爲嗎?”齊朗淡淡一笑,便起身告辭了,謝清自是親自相送,臨到門口,齊朗忽然停步,對謝清道:“有件事還是告訴你吧!永寧王妃昨日發話,永寧王久駐邊疆,郡主年幼,世子虛弱,王府閉門拒客。倩儀表姐一直很忙,可能沒注意這事,不過,王妃現在應該告訴她了。”

謝清一怔,一時竟說不出話來,齊朗笑了笑,也不理會,徑自就走了。

齊朗回到家,剛進家門,管家就稟報吏部尚書韓大人已經等候多時,他不由一愣,隨即就笑了,走進大廳,韓襄早已站起迎侯,齊朗微微擺手:“不必多禮!”同時走到主位坐下,示意他坐下。

“有什麼難辦的事嗎?”齊朗溫和地開口,已明白他的來意。

韓襄笑着開口,說得小心:“謝相昨日派人給吏部遞了單子,下官看了,實在不敢做主,只好來請齊相您了。”

言罷,他取出一份摺好的素紙。

齊朗並沒有伸手,反問了一句:“是不是涉及江南各州?”

“正是!”韓襄眼中閃過驚訝之色。

“那我就不必看了!你照常例處理就是了。”齊朗答得漫不經心。

“照往例,是全部照辦。”韓襄提醒。

“沒關係!”齊朗微笑,“謝相調派江南的官員必是經過深思熟慮了,畢竟那是他的根基所在,還必須顧及各方,想來吏部也不會有更好的處置,我們又何必自討苦吃!”而且韓襄本就是謝家的門生,他何苦作惡人。

韓襄這才明白齊朗的好意,連聲應諾,隨即就告辭了。

齊朗站起身,客氣地目送他出門,之後才轉身向後院走去。

“少爺!”老管家迎面喚住齊朗,齊朗不由挑眉,奇怪地問:“什麼事?”老管家一直都侍奉齊朗的母親,很少離開齊老夫人的院子,齊朗自然有些詫異。

“夫人請您過去。”老管家笑着回答,他是看着齊朗長大,話語間也就沒有拘禮。

“母親有什麼事要吩咐孩兒嗎?”齊朗畢恭畢敬地給母親行禮請安之後,纔開口詢問。

“也沒什麼事,就是很久沒見到你了,想見見,也想知道你過得好不好。”齊夫人溫和地笑言,示意兒子坐到自己身邊。

“近來朝中事多,沒能常來給您請安,是兒子不孝。”齊朗面有愧色,低下頭,歉疚不已。

“什麼不孝!你如今身負重任,自是公事爲先,母親哪會不懂?再說,不孝有三,無後爲大,眼看着就要抱孫子了,我高興還來不及呢!”齊夫人笑着回答。

“我怎麼聽說你搬去書房了?茵兒有孕在身,你該多關心問候纔是,怎麼反而冷落她?”齊夫人這才道出心中的疑問。

齊朗一點也不驚訝,笑着回答:“兒子怎麼冷落她呢?只是近來公務實在太多,來往的人也多,兒子是怕驚擾她休養,才搬去書房的,母親多慮了。”

“這樣就好。”齊夫人點頭,轉開目光,不再看兒子,緩緩地撥動手中的念珠。

沉默了一會兒,齊朗剛想開口請退,就聽到母親淡淡地吩咐:“永寧王妃召茵兒過去,說是有些禮物想給她,我看時間也差不多了,你若無事,便去王府接她回來吧!”

齊朗一驚,神色竟有些失措,訝異地看向母親,卻見母親低着頭,平靜地撥着手中的佛珠,只是看不見她的神色,好一會兒,他纔開口:“她去了多久了?”聲音竟有澀意。

“你出門之後,王府便來人召請了。”齊夫人回答,也擡頭看向兒子,冷靜的語氣讓齊朗不由揚眉以對。

“朗兒,你大了,你的事,爲孃的管不了,也不想管,可是,你是齊家的嫡系嫡孫,爲齊家傳承血脈是你的義務,你明白嗎?”齊夫人冷淡地對他說。

齊朗點頭,笑得有些無奈,也有些苦澀。

“少夫人是夏家人,夫人,您是不是多慮了?”齊朗走後,老管家才進屋裡,謹慎地問齊夫人。

“多慮?若是朗兒方纔沒有那麼慌亂,我恐怕倒真是想多了。”齊夫人苦笑着搖頭,“萬叔,你還不知道朗兒自定的功夫嗎?”

“可是,若是少爺與太后爲此事發生衝突,那豈不是對少爺很不好?”老管家更加擔憂了。

“不會的!”齊夫人嘆息,“太后是個聰明人,她重視朗兒,所以,她一定不會讓衝突發生,至多也就是……”

站在永寧王府的正門前,齊朗一時竟有種進退不得的感覺——他真的不敢想,若是進去之後,遇到的是他想像中最差的狀況,他該怎麼反應!

過了好一陣子,齊朗才眨了眨眼,示意家人上前叩門。

永寧王妃獨自站在前庭,默默地看着角落的風景,直到一個管事匆匆而來,她轉頭。

“是齊相來了嗎?”

“……是!”管事一愣之後,纔回過神來。

“……”永寧王妃沉默無語,揮手讓管事退下,轉身看向門窗緊閉的正廳。

永寧王府的正殿內,夏茵不敢置信地瞪大了眼睛,她不敢相信,方纔,眼前的人竟然以最平常的態度對她說:“這是‘半紅散’,你拿回去,服不服是你的事,但是,必須讓景瀚看到你要服這藥。”

“半紅散”——即使夏茵並非出身富貴,也仍然聽說這個藥——可以讓女子墮胎並且永遠無法再懷孕。

“臣妾不明白太后娘娘的意思。”夏茵心慌不已,的確也想不明白。

“你不必明白!”紫蘇冷冷地回答,“你是他的妻子,你只要知道,這對他有利無弊即可!”

“……”夏茵不知該說什麼了。

“我不會害他的!你是夏氏族人,我自然也不會害你,你大可放心!”紫蘇淡漠地說。

夏茵正想回話,就聽見敲門聲,同時聽到永寧王妃的聲音:“齊相來接夫人了。”

紫蘇眼中過一抹犀利的光采,隨即起身。

“該說的哀家都說,你看着辦吧!”言罷,紫蘇便離開了正殿。

夏茵搖晃着站起身,步伐也有些不穩,慢慢地離開正殿,剛出門,就看見永寧王妃若有所思地看着自己。

“王妃娘娘……”夏茵低頭行禮,隨即眼前就出現了一塊刻着八卦的碧玉。

“這是鎮邪玉,對孕婦大有益處,你隨身帶着。”倩容平靜地開口,話中帶着淡淡的安慰之意。

“謝王妃。”夏茵回答。

“齊相在等你,我提醒你,謹言!”倩容說得認真無比。

“妾身明白的。”夏茵答得軟弱。

“王妃也沒有在謝府久留呀!”齊朗看到倩容陪着夏茵出來,眉目間輕鬆了些,微笑着迎了上去,客氣地問候倩容。

“自家親人自然沒有那麼多虛禮。”倩容也答得客氣,“倒是讓尊夫人久候了。”

“難爲王妃如此關心內人。”齊朗低頭致意。

“應該的!我們的情份不比別人,不是嗎?”倩容話裡有話。

齊朗深深地看了倩容一眼,不語地扶過妻子的手臂,卻沒有離開,只是輕輕地將她交給身後的侍女。

“王妃,您做了什麼?”齊朗看着妻子上車後,才轉頭輕聲問倩容。

“我什麼都沒做,只是送了塊鎮邪玉給她,你以爲我會做什麼?”倩容淡漠地回答,心中卻覺得有些好笑,不過,她絕對不想捲進這件事中,略一沉吟,她還是開口道:“你不必多心,真的沒什麼事!”

“是嗎?”齊朗笑得無奈,“我只是不想母親傷心,便是真有什麼事,我又能如何?總不成去與她對質吧!”

倩容有些不忍,想了想方道:“你忘了,你的夫人姓夏!你應該多點信心!”

齊朗點頭,抿緊雙脣,轉身離開,登上馬車。

“你不該獨自出門的。”良久,齊朗纔出聲打破車內的沉默。

夏茵眼睛一熱,勉強笑了笑,答道:“怎麼會是獨自出門呢?王府派了人去接的。”

“你……只見了王妃?”

“……是啊!大人以爲還有誰啊?”

齊朗盯着她的眼睛,過了好久,他才淡淡地答道:“王妃先去了謝府,我以爲你會見到郡主與世子。”

“沒有……”

回到府中,自然有侍女在候着了,齊朗沒有回寢房,只是看着妻子回房,隨後召過管家,低聲吩咐了幾句,便直接去了書房。

因爲謝清回京,齊朗手上的公務並不多,他拋開雜念,專注於政務上,剛處理完,門外就傳來管家求見的聲音。

“怎麼樣?”齊朗的聲音有些冷淡。

“老奴讓少夫人的貼身侍女仔細察看過,少夫人身上只多了這塊玉與這個瓷瓶。”管家將東西擺在齊朗面前,見他頜首,便退出了書房。

玉沒有問題,那就是瓷瓶。

齊朗打開瓷瓶,小心地倒了一些在素箋上,泌人的香氣與鮮豔的色彩讓他臉色一變,手中的瓷瓶差點摔落,整個人靠在椅背上。

良久,他才重新坐起,將藥倒回瓶中,擱在一邊,抽出紙,提筆寫了三份東西。

“來人。”處理好一切,齊朗揚聲喚人,下令:

“這兩封信,一封給尹相,一封給謝相,這份奏章送到奏書檯。”齊朗吩咐管家,“還有告訴母親與少夫人,準備一下,我陪她們去平陽郡的別業休養,馬上就走!”

“……是!”

第三十五章 暮雲長風(中)第九章 驚天之變(中)第一章 烽煙漫道(上)第二十二章 葉落知秋(上)第十三章 長路漫浩浩(上)第九章 針鋒相對(下)第十五章 鋒芒驚瀾(下)第十一章 此消彼長(中)第六章 雲暗風輕(下)第三章 烽煙漫道(下)第四章 美人如玉(上)第九章 大禮將成(下)第七章 誰能爲此曲(上)第十五章 簡在帝心(下)第十三章 長路漫浩浩(上)第二十五章 冷月長風(上)第六章 以史爲鑑(下)第六章 暗潮洶涌(下)第十三章 簡在帝心(上)第十二章 江山萬里(下)第四章 碎月無痕(上)第十五章 靜夜鐘聲(下)第三十七章 隨風而逝(上)第四卷的第六章,我說了一些中藥方面的術語,在這裡解釋一下。第一章 上有絃歌聲(上)第二十一章 驚鴻照影(下)第二十三章 鳳於九天(中)第四卷的第六章,我說了一些中藥方面的術語,在這裡解釋一下。第五章 四顧何茫茫(中)第三十六章 暮雲長風(下)第二十四章 鳳於九天(下)第三十七章 隨風而逝(上)第三章 烽煙漫道(下)第十四章 長路漫浩浩(中)第二十章 冠蓋滿京華(中)第一章 夜星破夢(上)第七章 大禮將成(上)第七章 儲位之爭(下)第一章 初入宮門第三十八章 隨風而逝(中)第十三章 靜夜鐘聲(上)第二十四章 葉落知秋(下)第四章 滄海風雲(上)第十二章 江山萬里(下)第六章 儲位之爭(中)第二十二章 鳳於九天(上)第十五章 巨浪濤天(下)第二十一章 情何以堪(下)第十三章 風雨飄蕩(上)第二章 任重道遠(中)第一章 上有絃歌聲(上)第八章 風雲變幻(中)第十七章 幽燕長風(中)第六章 碎月無痕(下)第六章 雲暗風輕(下)第三章 情之所鍾(下)第一章 小樓夜雨(上)第五章 儲位之爭(上)第十一章 月榭憑欄(中)第三十六章 暮雲長風(下)第一章 山雨欲來(上)第八章 仁重蒼生(中)第十六章 涉江採芙蓉(上)第十三章 簡在帝心(上)第十四章 長路漫浩浩(中)第八章 大禮將成(中)第十五章 風雨飄蕩(下)第十二章 月榭憑欄(下)第八章 雲煙猶故(中)第十一章 風起雲涌(中)第二十一章 驚鴻照影(下)第一章 初入宮門第十四章 鋒芒驚瀾(中)第四章 雲暗風清(上)第二章 任重道遠(中)第十章 波瀾初起(上)第十三章 長路漫浩浩(上)第九章 誰能爲此曲(下)第十三章 簡在帝心(上)第九章 驚天之變(中)第十四章 簡在帝心(中)第二十章 驚鴻照影(中)第一章 情之所鍾(上)第十章 吳鉤霜明月(上)第三十八章 隨風而逝(中)第十九章 情何以堪(上)第一章 情之所鍾(上)第五章 暗潮洶涌(中)第八章 誰能爲此曲(中)第八章 浮雲流水(中)第八章 雲煙猶故(中)第七章 誰能爲此曲(上)第十九章 驚鴻照影(上)第二章 夜星破夢(中)第五章 四顧何茫茫(中)第八章 驚天之變(上)第十一章 此消彼長(中)第六章 四顧何茫茫(下)第二十五章 冷月長風(上)
第三十五章 暮雲長風(中)第九章 驚天之變(中)第一章 烽煙漫道(上)第二十二章 葉落知秋(上)第十三章 長路漫浩浩(上)第九章 針鋒相對(下)第十五章 鋒芒驚瀾(下)第十一章 此消彼長(中)第六章 雲暗風輕(下)第三章 烽煙漫道(下)第四章 美人如玉(上)第九章 大禮將成(下)第七章 誰能爲此曲(上)第十五章 簡在帝心(下)第十三章 長路漫浩浩(上)第二十五章 冷月長風(上)第六章 以史爲鑑(下)第六章 暗潮洶涌(下)第十三章 簡在帝心(上)第十二章 江山萬里(下)第四章 碎月無痕(上)第十五章 靜夜鐘聲(下)第三十七章 隨風而逝(上)第四卷的第六章,我說了一些中藥方面的術語,在這裡解釋一下。第一章 上有絃歌聲(上)第二十一章 驚鴻照影(下)第二十三章 鳳於九天(中)第四卷的第六章,我說了一些中藥方面的術語,在這裡解釋一下。第五章 四顧何茫茫(中)第三十六章 暮雲長風(下)第二十四章 鳳於九天(下)第三十七章 隨風而逝(上)第三章 烽煙漫道(下)第十四章 長路漫浩浩(中)第二十章 冠蓋滿京華(中)第一章 夜星破夢(上)第七章 大禮將成(上)第七章 儲位之爭(下)第一章 初入宮門第三十八章 隨風而逝(中)第十三章 靜夜鐘聲(上)第二十四章 葉落知秋(下)第四章 滄海風雲(上)第十二章 江山萬里(下)第六章 儲位之爭(中)第二十二章 鳳於九天(上)第十五章 巨浪濤天(下)第二十一章 情何以堪(下)第十三章 風雨飄蕩(上)第二章 任重道遠(中)第一章 上有絃歌聲(上)第八章 風雲變幻(中)第十七章 幽燕長風(中)第六章 碎月無痕(下)第六章 雲暗風輕(下)第三章 情之所鍾(下)第一章 小樓夜雨(上)第五章 儲位之爭(上)第十一章 月榭憑欄(中)第三十六章 暮雲長風(下)第一章 山雨欲來(上)第八章 仁重蒼生(中)第十六章 涉江採芙蓉(上)第十三章 簡在帝心(上)第十四章 長路漫浩浩(中)第八章 大禮將成(中)第十五章 風雨飄蕩(下)第十二章 月榭憑欄(下)第八章 雲煙猶故(中)第十一章 風起雲涌(中)第二十一章 驚鴻照影(下)第一章 初入宮門第十四章 鋒芒驚瀾(中)第四章 雲暗風清(上)第二章 任重道遠(中)第十章 波瀾初起(上)第十三章 長路漫浩浩(上)第九章 誰能爲此曲(下)第十三章 簡在帝心(上)第九章 驚天之變(中)第十四章 簡在帝心(中)第二十章 驚鴻照影(中)第一章 情之所鍾(上)第十章 吳鉤霜明月(上)第三十八章 隨風而逝(中)第十九章 情何以堪(上)第一章 情之所鍾(上)第五章 暗潮洶涌(中)第八章 誰能爲此曲(中)第八章 浮雲流水(中)第八章 雲煙猶故(中)第七章 誰能爲此曲(上)第十九章 驚鴻照影(上)第二章 夜星破夢(中)第五章 四顧何茫茫(中)第八章 驚天之變(上)第十一章 此消彼長(中)第六章 四顧何茫茫(下)第二十五章 冷月長風(上)